哪些越野车前桥硬
㈠ 【欧玛驰】硬的不能再硬的硬派越野车——途乐Y61
大家好,我是王小易,今天咱们唠一唠这个日产途乐Y61虽然有“六、一”的加持,但是它并不是儿童乐,这可是正儿八经,硬的不能再硬的硬派越野车
最后提一下越野车的硬件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呢,是驾驶员的技术和折腾能力走到最后的永远都是技术流。
好了,那么这期我们就唠到这里,你有什么观点与看法可以留言在下方,我是王小易,下期见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搜索?“王小易说车”添加关注了解更多,感谢您的观看,记得点赞转发哦!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21.38万元就能拥有两把锁的硬派SUV WEY 坦克300购车手册
WEY坦克300即将上市,在之前的预售中WEY公布了坦克300的3款配置,分别是2021款越野版2.0T探索者、2021款越野版2.0T挑战者和2021款越野版2.0T挑战者。3款产品的预售价格分别是17.58万元、19.58万元和21.38万元。对于想要购入一款硬派越野车的消费者来说,WEY坦克300给了他们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
WEY坦克300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品牌豪华硬派越野车的市场空白,也给那些喜欢硬派越野车的消费者们带来了全新的选择。以往,这一类消费者或是需要花费高昂的价格来购入进口产品,或是购入一些相对较老的产品。作为中国豪华品牌的WEY来说,不仅仅是发现了这一市场区间内的空白,更是再一次实践了其“引领中式豪华”的品牌理念。近期有想要购入硬派越野车的消费者们不妨考虑一下WEY坦克300,花不到22万元的价格就能收获一台豪华硬派越野车,还是一个很精明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北京越野讲干货,BJ40到底硬在哪
当然,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与从前只适合横行荒野的越野车相比,如今的新生越野力量已然进化了许多,在维持通过性的同时,兼顾了一定的日常通勤属性,越野生活的门槛正在日益降低。头条君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享受越野生活,给自己的生活加点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你开过越野车吗性能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强大
自从前几年进了一次西藏,回来后就爱上了越野,这几年在圈子里断断续续玩过几次,开过的越野也基本都是"老炮儿"级的,我自己手里有两款,一款是牧马人(卢比肯),一款是FJ(酷跃泽),其他的"老炮儿"越野车也玩过一些,像老车系列(LC80、切诺基、老途乐)、进口皮卡系列等,这些车在国内越野圈里都比较常见。
四、皮卡系列
好多理论派只看参数,会把皮卡归为顶级越野车,其实不然,有些东西不实践体会不到的。实际上,皮卡是一类有很大局限性的越野车,轴距太长,不适合复杂地貌;体量太大,适合大开大合的越野地形,在一些狭窄复杂的小结构地形就倒腾不开了。一句话,只有实地去越野才明白轴距多么重要,皮卡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轴距太长。如果你只想买一辆越野车,请慎重,国内那些皮卡越野爱好者家里很可能还停着一辆牧马人、LC之类。
评价:进口皮卡如坦途、猛禽、RAM等,在国内的地位明显高于国外,而且多数被改得高大威猛,虎虎生风,也算是有颜值的越野车,能很好地迎合国人喜欢高大的审美观。尤其玩越野的皮卡,动力强悍,装载力强,有蛮劲,能拉能拖,4.0的普拉多都自叹不如;但短板也十分突出,不够全面,大体量,适合做救援车和后勤保障车,不适合在前面冲锋陷阵;适合长途穿越,但遇复杂地形、小结构地形就得慎重,攀爬就更不要想了。国内最常见的就是猛禽和坦途,道奇RAM之类倒是偶尔也能见到。猛禽颜值要比坦途高一些,但可靠性正好反过来,符合日系车和美系车给人的一贯印象。据说猛禽出门自备减震和半轴。另外,其实皮卡设计的初衷并不是豁车越野,而是装载拖拽,国内很多人都弄拧了。
㈤ 自驾游进藏的十大“神车”!牧马人公认第一,看到最后一辆泪目了
西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心中的圣地,遥远又美好。很多人都有一颗自驾游西藏的心,但是去西藏的路无比艰辛,并非随随便便的小车都能挑战的。今天来聊聊十款公认的进藏神车,为一场裸辞进藏的朝拜做准备!它们都有谁呢?
JEEP-牧马人
被大家公认的进藏神车,除了售价不菲,性能逆天的进口或合资车型之外,还有一款蜚声海外的入门级车型,它就是有着“秋名山之神”之称的五菱宏光。前置后驱外加手动挡,注重扭力还带大梁的车体,完全就是跑车和越野车的结合体。在藏区,它简易好开又好修,随处都能小修小补,还能拉货载人顺便收车费补贴一下油钱。曾记得有人就买了辆门都关不上的五菱闯入西藏。简直是“用生命在玩耍”!
好啦,以上就是公认的十款进藏神车,是不是觉得只要自家车库足够大,把它们全买回来都不嫌多呢?你有进藏的梦想吗?如果你进藏,会选择哪款车型呢?留言探讨下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