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卡越野 » 利比亚战争皮卡

利比亚战争皮卡

发布时间: 2021-07-10 01:10:18

㈠ 恐怖分子最喜欢的载具,皮卡为什么能够风靡战场

提起中东地区的战争,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一群扎着头巾的人,端着Ak,开着皮卡。而皮卡的后斗里往往还装备着各种各样的武器。而且不仅仅是在中东地区,在非洲也是如此。可以说,只要是一个地区充满着混乱和无秩序,那么皮卡架机枪这种操作一定会出现。其实如果和正规军进行作战,皮卡根本不占优势。为何皮卡还会成为风靡战场的载具呢?原因很简单。

最后就是皮卡其实并不适合作战,只不过是无奈之举了。但是皮卡的缺点不少,首先就是武器架设在后斗内,位置比较高。而且对于射手没有任何保护,很容易被敌方击杀。其次就是单一的皮卡火力存在严重的不足,比如一辆皮卡后斗架设了一挺机枪,那么这只能是一辆机枪皮卡,架设了一门反坦克炮,那么这就这能是一辆反坦克炮皮卡。所以火力单一性比较严重。最后就是皮卡毕竟是民用车辆,无法做到和军用车辆一样免疫步枪射击。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支普通的步枪就可以做到将皮卡打一个对穿。对于车内的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防护。而如果对手拥有枪榴弹的话,那么一发就可以让一车人去见上帝。所以皮卡说到底是一个民用车辆, 将其拉到战场上纯粹是因为便宜,容易修理。说到底也是无奈之举。

㈡ 为什么中东恐怖分子都喜欢用hilux

这个让美国人民吐槽Ford为何不在中东大规模投放Ranger的日本汽车,这几年在中东火的不得了。首先先纠正一点,不仅仅非法武装或者恐怖分子喜欢用Hilux,现在包括需有雇佣兵,PMC和在中东活跃的国籍安保组织都在大规模的使用这辆车。甚至他喵的包括美军……
而让Hilux封神的原因,估计是1987年的“丰田战争”了。该战争由于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拒不承认乍得总统哈布雷的合法性,并于1983年占据乍得北部而开始。当时卡扎菲派出的部队可谓是豪华至极,近万名士兵,300 多辆坦克和60多辆战斗机,用这样一个装甲旅来攻打连饭都吃不饱的乍得小国,本来应该顺利如美军的海湾战争一样的。直到1987年西方国家给乍得支援了一批丰田小皮卡,卡扎菲的霉运就开始了。下图中这辆经过改装的Hilux则是当时的典型案例,轻度改装便可以搭载ub32-57火箭弹。
战争过程戏剧感十足,1987年元旦夜,乍得国民乘坐着丰田皮卡进攻名为法达的乍得北部重镇。守卫那里的是利比亚的一个装甲旅,装备有100 多辆坦克和步兵战车。在数次袭扰之后,1月2日凌晨,乍得国民军与恼怒的利比亚装甲旅在沙漠中展开了正面会战。利比亚指挥官通过侦察机的报告得知,数千来敌正坐着几百辆丰田皮卡朝他们杀过来,丝毫不惧怕自己手里的苏制T55坦克。那些丰田皮卡如同蚂蚱一样四处乱窜,T-55 坦克的100毫米火炮根本没有锁定目标的可能。在贴近坦克之后疯狂的发射反坦克火箭弹,同时依靠本身的灵活性和车载重机枪对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一通扫射。此战之后,名声大噪的丰田皮卡开始成为全球反政府武装和叛军的标准战车,以至于丰田公司“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广告被改成了“有战争就有丰田小皮卡”,“小皮卡是穷人的装甲车”……

㈢ 为何丰田皮卡在国外电影里出现的比较多

丰田皮卡 ,凭借着114匹马力2.5升四缸柴油增压引擎,以及前独立、后板簧硬桥的非承载式车身的Hilux武装小皮卡,轻松流窜到坦克面前,贴脸发射反坦克火箭弹。
但是,利比亚的坦克火炮,根本就来不及瞄准这些乱窜的,像蚂蚱一样跳来跳去的皮卡,跑得快。利比亚的装甲旅,惨遭丰田皮卡全歼。
这场战斗后来被人家称之为 “丰田战争”。丰田经销商也得到了这次免费援助的最大报酬--打了波最满足核心用户预期的广告,而且,还是实战的。
丰田Hilux成了全球反政府武装和叛军的标准战车,订单蜂拥而至,这个生意。
所以,后期电影中恐怖疯子都采用丰田皮卡。
如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㈣ 利比亚战争全过程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爆发事件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3月19日,法国“幻影-2000”战机准备降落在科西嘉岛的索伦扎拉军事基地。据法国媒体19日报道,法国战机当天已在利比亚进行了4次军事打击行动,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3月19日,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秘书(议长)穆罕默德·祖维在19日当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了来自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
战争历程
2011年3月19日 美国海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战争爆发;2011年3月20日 多国部队战机完成了对利比亚的 三轮空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11年3月21日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21日进入第三天。当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2011年3月22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2日延续“战斧”攻势,再向利比亚发射24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当地时间21日深夜,美国空军一架战机在利比亚东北部坠毁,成为19日开战以来美军遭受的首个重大损失。2011年3月23日 美国开始向北约组织移交部分军事行动主导权。
战争性质
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利比亚战争进程
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促成必要的政治改革,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战争进程

㈤ 利比亚战争资料

利比亚战争
网络名片
巴里号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目录

利比亚战争爆发事件
战争历程
战争性质
利比亚
利比亚战争进程联合国决议
战争进程
利比亚最新战况
法国率先出兵
美国的态度
意大利的态度
深度分析美英法对利比亚开战 各方反应不一样
利比亚外交部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深度分析
编辑本段利比亚战争
爆发事件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奥巴马与卡扎菲
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巴里号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3月19日,法国“幻影-2000”战机准备降落在科西嘉岛的索伦扎拉军事基地。据法国媒体19日报道,法国战机当天已在利比亚进行了4次军事打击行动,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 3月19日,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秘书(议长)穆罕默德·祖维在19日当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了来自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
战争历程
2011年3月19日 美国海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战争爆发; 2011年3月20日 多国部队战机完成了对利比亚的 三轮空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11年3月21日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21日进入第三天。当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 2011年3月22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2日延续“战斧”攻势,再向利比亚发射24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当地时间21日深夜,美国空军一架战机在利比亚东北部坠毁,成为19日开战以来美军遭受的首个重大损失。 2011年3月23日 美国开始向北约组织移交部分军事行动主导权。
战争性质
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
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并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亚驻外大使以辞职来抗议国内的杀害事件,一些高级外交官则呼吁卡扎菲下台。
编辑本段利比亚战争进程
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 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 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促成必要的政治改革,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战争进程
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起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 巴黎时间17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在利比亚对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对利比亚实施首次空中打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又进行了3次空袭,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共有20余架法国战机参与了空袭,行动在晚间还将继续。不过法国外交部长朱佩在当晚接受国家电视2台采访时说,法国不会展开地面行动。 英国首相卡梅伦确认,英国战斗机也参加了法国空军对利比亚的第一波打击行动,但没有说明行动的具体内容。 美国海军19日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部署的防空系统发动导弹攻击。美国用“战斧”式导弹摧毁利比亚防空系统的行动意在确保西方能有效维持“禁飞区”。 加拿大6架F-18战机飞往意大利备战利比亚 挪威空军19日宣布在下周将出动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100多名空军人员参加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据挪威通讯社报道,挪威空军19日已接到命令,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相应空军人员将于下周一开始飞往设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空军基地,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加强在阿富汗的军事投入,以此减轻北约在利比亚投入军事力量产生的负担。 北京时间3月22日早上,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对英国军队参加对卡扎菲军队的军事打击表示支持。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利比亚的防空系统已经被摧毁,禁飞区已经建成。他强调,利比亚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对于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有限度的。 法国媒体报道:法国航空母舰“戴高乐号”(Charlesde Gaulle)已启程驰援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将在24小时内抵达利比亚海岸。该航母配备了“阵风”(Rafale)和“超军旗”(SuperEtendard)舰载飞机。尽管“戴高乐号”在24小时内可抵达目的地,但需要更多时间给20架舰载飞机进行着陆训练。法国航母战斗群抵达利比亚沿岸以后,即将对利比亚政府军采取新一轮的军事打击,甚至法国军队将登陆利比亚国土,与反对派一起并肩作战,直至卡扎菲无条件下台! 利比亚国内冲突升级 反对派成立临时政府 2011年3月24日利比亚最新局势报道,利比亚反对派已任命经济学家马哈穆德·吉布里勒(Mahmud Dschibril)为临时政府总理。反对派表示,将致力于一个没有卡扎菲的统一的利比亚。过去数周内,吉布里勒曾同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内的多国政要进行过谈判。 与此同时,效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部队星期三向利比亚西部和东部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发起进攻。亲卡扎菲的部队继续攻击反政府武装占据的西部城市米苏拉塔和津坦。目击者称,亲政府部队与反政府武装在东部城市艾季达比耶爆发激烈战斗。 随着冲突持续进行,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联军行动的范围将扩大,目前最先参加行动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北约各国的大使们23日就如何继续行动进行辩论,美国表示希望尽快交出领导权,但是目前仍不清楚谁将继续领导这次行动。
利比亚最新战况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数天之后,当地形势依旧不明朗。英国军方一名发言人23日称,利比亚的空军力量已被摧毁,地对空防御设施也受到重创,盟军飞机可以几乎不受阻碍地飞行。 负责指挥英军战机在利比亚上空执行禁飞区任务的英国空军副总司令巴格威尔表示,卡扎菲的空军“作为一支战斗部队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现在开始对利比亚军队施加更为强大的压力。美军高级官员23日连线五角大楼一个新闻发布会说,随着禁飞区在利比亚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 最近数天,西方联军战机对利比亚执行了300多次轰炸任务,发射了162枚战斧巡航导弹。 正在萨尔瓦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仍有信心,美国可以在几天内将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指挥权移交国际掌控。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3月29日报道,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利比亚政府军扭转了该国西部战局,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120公里处的小镇瑙费利耶。报道指出,没有多国部队空袭行动的援助,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无法固守阵地或向前推进。 报道说,在过去5天中,多国部队的空袭行动摧毁大量卡扎菲部队的坦克,利比亚反对派占领艾季达比亚之后,历时2天向西部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推进300公里,不过最终被卡扎菲的支持者阻挡在苏尔特80公里之外。 随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皮卡先是遭到政府军的埋伏,之后又遭到侧面包抄。目前反对派武装已经停止向西推进,利比亚政府军已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的瑙费利耶镇。 [1] 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4月7日表示,可能考虑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会同可能的国际地面部队,为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提供支持。
法国率先出兵
地缘政治+经济利益 此次的利比亚冲突中,第一个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也是第一个放风说在数小时之内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的国家,不是英美,而是平日低调的法国。央视分析,地缘政治的历史恩怨,加上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利益,或许正是法国勇当“第一”的原因。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这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家,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才结束统治。 然而更重要也许是经济原因。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而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声称,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央视评论认为,对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政府稳住了局势和统治地位,前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政府武装上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总而言之,利比亚局势的动荡,为法国谋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为此,在联合国决议刚刚通过几个小时,法国就率先向利比亚发动了攻击。 利比亚(7张)美国的态度
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致信国会领导人称,美军正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在定性、持续时间和规模上均有“限度”。并希望北约主导军事制裁利比亚。 美国及其盟国周一向卡扎菲部队发起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此时多国部队官员正努力缓和在干预利比亚军事方针上的分歧。 对于美国的态度,《时代》周刊分析说,美国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结果深陷战争泥潭,经济也在危机中尚未完全复苏,因此对参加另一场战争感到有负担。
意大利的态度
意大利消耗了利比亚32%的石油产量,而且北非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部分贸易都要经由意大利。此次中东动荡严重干扰到石油贸易和海上贸易活动。不对利比亚进行干预或许最符合意大利的经济利益,意大利希望卡扎菲迅速击败叛军,恢复石油生产。因此在围绕干预利比亚的早期谈判中,意大利愿意拖后腿。然而,假如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大刀阔斧地结束战争便是最符合意大利利益的。
编辑本段深度分析
美英法对利比亚开战 各方反应不一样
俄印遗憾 非盟反对 日本支持在美国,部分民众举行集会反对空袭利比亚。
利比亚当地时间19日晚,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或舰艇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中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非洲联盟(非盟)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次军事行动反应不一。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的是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但是为什么这个决议演变成一场战争呢?这场战争是否合法? 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认为,这次禁飞区及多国召开峰会协调立场,各国分工行动,都是合法的。在禁飞区的实施上,现在的情况是,多国部队把联合国设立禁飞区的行动变成了一个空袭行动。这等于利用联合国给的“尚方宝剑”,过度使用武力。“利比亚的飞机起飞,你可以让它迫降,若不听,你可以把它打下来。但现在利比亚说接受1973号决议,它什么都还没干呢,你就咚咚咚把它打一通,这不是过度使用武力吗?”张召忠认为,这次行动超出决议内容太多,性质都改变了。 但也有专家认为,1973号决议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多国部队是利用了这个模糊地带。1973号决议虽然是禁飞区决议,但是它又规定“可以采取一切措施阻止卡扎菲去攻击平民”。 “多国部队可以这样讲:为了禁飞区的有效性,我可以首先打掉卡扎菲的防空系统。为什么打卡扎菲的坦克?他们可以说,卡扎菲还在威胁平民。所以我认为多国部队充分利用了禁飞区决议。” 专家认为,这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因为照这种逻辑下去,还可以派地面部队。“貌似合法,但里面却包藏着非常危险的倾向。” 另据新华社报道,非洲联盟19日抗议联军行动,认为法国、美国、英国等国“滥用”决议,警告行动可能引发严重人道主义灾难。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划定特殊空域,限制冲突各方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目的是保护平民和平民密集区免遭空中军事力量打击。 同时,第1973号决议明确,外国军队地面进入利比亚“不合法”。 决议包括“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平民安全等内容,没有出现“授权外国军事力量主动展开军事行动”字样。 菲律宾举行反战集会。
支持 法国19日下午,法国在巴黎召开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利比亚决议的国际会议,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说,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未能履行决议即刻停火,有关各方将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迫使决议得到落实。 美国正在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说,他已授权美军对利比亚采取“有限军事行动”,而且“行动已经开始”。但他重申美国不会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 英国英国首相卡梅伦19日晚证实英国军队已经参与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卡梅在首相府门前发表讲话说,英军将作为国际联合军事行动中的一部分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卡梅伦还强调,此次联合军事行动是“合法、必要和正确的”,是一项正义事业并符合英国的利益。 日本日本外相松本刚明20日说,日本政府基于要求利比亚当局立即停止行使暴力的立场,支持联合国会员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利比亚采取措施。 遗憾 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9日表示,俄对部分国家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为由,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表示遗憾。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20日说,俄强烈呼吁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 印度印度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对美、英、法等多国对利比亚发动空袭一事表示遗憾,并呼吁各方公开放弃使用武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人民) 葡萄牙和捷克分别表示,不会参与在利比亚的任何军事行动。考虑到目前利比亚局势,将准备向利比亚提供可能的人道主义援助。 反对 非盟非洲联盟(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19日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会议,反对对利比亚的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涉。 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成员、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在努瓦克肖特举行的关于利比亚危机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反对外国对利比亚进行任何军事干涉。 他说,利比亚局势要求采取紧急行动,为利比亚目前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危机”找到一个“非洲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必须考虑到尊重利比亚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拒绝任何形式的外来军事干涉。 巴西巴西总统迪尔玛19日在与前来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强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将加剧这一地区的暴力活动。巴西外交部人士在解释巴西立场时表示,在现阶段,使用武力不是理想解决手段。“巴西相信,在停火机制下仍然存在着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的空间。”
利比亚外交部
第1973号决议失效 在利比亚19日遭到西方国家军事打击后,利比亚外交部19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第1973号决议已经失效。 声明说,在法国率先违反该决议后,利方有权动用所有空中力量保卫国家。声明同时要求立即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局势。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9日在利比亚遭到西方国家空袭数小时后发表电视讲话说:“现在应该打开武器库,用各种武器武装所有民众,以捍卫利比亚的独立、领土完整和荣誉。”他说,入侵只能让利比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更加坚定和团结。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西方为石油开打 在法国战机开始对利比亚军事目标开火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通过电视讲话表达了对利比亚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法国等国对利比亚发动军事行动的不满。他说,对利比亚的军事入侵令人遗憾,这将带来更多的伤亡,更多的战争。美国和欧盟的举动是不负责任的。 查韦斯还指责美国和它的盟友们是想要利比亚的石油,并强烈要求美国和欧盟停止军事行动。 查韦斯说,他们的行动是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干预,已经践踏了国际法。他呼吁各方实现真正的停火,走和平解决争端的道路,并停止军事干涉其他国家政权的做法。
深度分析
以安理会决议为名 参战国家各有打算 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政府军进行军事打击。分析人士认为,参战各国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名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但其实也有自己的目的。 本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同、5票弃权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该决议出台使利比亚问题国际化。 19日下午,法国在巴黎召开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利比亚决议的国际会议。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发表声明说,如果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能履行决议立即停火,有关各方将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强行落实决议。数小时后,法国战机对卡扎菲军队开火。 分析人士认为,在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方面,西方国家无疑利用了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是为了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但不少外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参与军事行动的各国其实各有自己的利益考虑。 法国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基金会北非中东地区问题研究员米哈伊尔认为,法国一直试图表现自己的独特立场,“寻求表现出自己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萨科齐赌赢了,“他就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拥有了一张很好的牌”。 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泥潭的美国起初并未积极推动对利比亚动武。那么,它为何最终加入了打击行列?《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分析说,奥巴马政府担心英法抢了风头。此外,在利比亚政府军逼近反对派重要堡垒班加西、反对派陷入困境之时,阿盟表态支持在利设禁飞区,从而卸去了奥巴马的担心:对利比亚动武会被认为美国是在对伊斯兰世界发起战争。 至于英国,分析人士认为,因为英国对其国际地位日趋式微并不甘心,欲借此机会表现一把。 外国观察家认为,美英法虽各有自己的算盘,但它们也有共同目的: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举事的难得机遇,推翻对西方来说一直是如鲠在喉的卡扎菲政权;向利反对派提供支持,为其一旦上台后在该国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接受非盟停火路线图计划 由祖马、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马里总统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刚果(布)总统萨苏等人组成的非盟代表团10日在的黎波里与利比亚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会后,祖马说,卡扎菲接受了非盟提出的停火路线图计划。部分代表团成员还将于11日前往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与反对派领导人商谈停火事宜。 祖马说,有关停火路线图的详细情况将在与反对派会谈后公布。 祖马还呼吁北约停止空袭利比亚政府军,“给停火一个机会”。 非盟一直不赞成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而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非盟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五点路线图计划,以期推动和平解决利比亚危机。这个路线图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平民和结束敌对行动;保障受影响的人群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启动不同政党间对话,朝着结束危机的方向努力;设立过渡期;启动必要政治改革,满足利比亚人民诉求等。[ 我十分需要这次的成功,能不能选我

㈥ 有关利比亚战争的相关资料(简单叙述)

利比亚战争
网络名片
巴里号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目录

利比亚战争爆发事件
战争历程
战争性质
利比亚
利比亚战争进程联合国决议
战争进程
利比亚最新战况
法国率先出兵
美国的态度
意大利的态度
深度分析美英法对利比亚开战 各方反应不一样
利比亚外交部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深度分析
利比亚战争 爆发事件
战争历程
战争性质
利比亚
利比亚战争进程 联合国决议
战争进程
利比亚最新战况
法国率先出兵
美国的态度
意大利的态度
深度分析 美英法对利比亚开战 各方反应不一样
利比亚外交部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深度分析
展开 编辑本段利比亚战争
爆发事件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 奥巴马与卡扎菲
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巴里号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3月19日,法国“幻影-2000”战机准备降落在科西嘉岛的索伦扎拉军事基地。据法国媒体19日报道,法国战机当天已在利比亚进行了4次军事打击行动,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 3月19日,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秘书(议长)穆罕默德·祖维在19日当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了来自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
战争历程
2011年3月19日 美国海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战争爆发; 2011年3月20日 多国部队战机完成了对利比亚的 三轮空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11年3月21日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21日进入第三天。当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 2011年3月22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2日延续“战斧”攻势,再向利比亚发射24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当地时间21日深夜,美国空军一架战机在利比亚东北部坠毁,成为19日开战以来美军遭受的首个重大损失。 2011年3月23日 美国开始向北约组织移交部分军事行动主导权。
战争性质
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
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并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亚驻外大使以辞职来抗议国内的杀害事件,一些高级外交官则呼吁卡扎菲下台。
编辑本段利比亚战争进程
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 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 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促成必要的政治改革,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战争进程
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起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 巴黎时间17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在利比亚对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对利比亚实施首次空中打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又进行了3次空袭,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共有20余架法国战机参与了空袭,行动在晚间还将继续。不过法国外交部长朱佩在当晚接受国家电视2台采访时说,法国不会展开地面行动。 英国首相卡梅伦确认,英国战斗机也参加了法国空军对利比亚的第一波打击行动,但没有说明行动的具体内容。 美国海军19日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部署的防空系统发动导弹攻击。美国用“战斧”式导弹摧毁利比亚防空系统的行动意在确保西方能有效维持“禁飞区”。 加拿大6架F-18战机飞往意大利备战利比亚 挪威空军19日宣布在下周将出动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100多名空军人员参加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据挪威通讯社报道,挪威空军19日已接到命令,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相应空军人员将于下周一开始飞往设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空军基地,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加强在阿富汗的军事投入,以此减轻北约在利比亚投入军事力量产生的负担。 北京时间3月22日早上,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对英国军队参加对卡扎菲军队的军事打击表示支持。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利比亚的防空系统已经被摧毁,禁飞区已经建成。他强调,利比亚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对于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有限度的。 法国媒体报道:法国航空母舰“戴高乐号”(Charlesde Gaulle)已启程驰援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将在24小时内抵达利比亚海岸。该航母配备了“阵风”(Rafale)和“超军旗”(SuperEtendard)舰载飞机。尽管“戴高乐号”在24小时内可抵达目的地,但需要更多时间给20架舰载飞机进行着陆训练。法国航母战斗群抵达利比亚沿岸以后,即将对利比亚政府军采取新一轮的军事打击,甚至法国军队将登陆利比亚国土,与反对派一起并肩作战,直至卡扎菲无条件下台! 利比亚国内冲突升级 反对派成立临时政府 2011年3月24日利比亚最新局势报道,利比亚反对派已任命经济学家马哈穆德·吉布里勒(Mahmud Dschibril)为临时政府总理。反对派表示,将致力于一个没有卡扎菲的统一的利比亚。过去数周内,吉布里勒曾同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内的多国政要进行过谈判。 与此同时,效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部队星期三向利比亚西部和东部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发起进攻。亲卡扎菲的部队继续攻击反政府武装占据的西部城市米苏拉塔和津坦。目击者称,亲政府部队与反政府武装在东部城市艾季达比耶爆发激烈战斗。 随着冲突持续进行,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联军行动的范围将扩大,目前最先参加行动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北约各国的大使们23日就如何继续行动进行辩论,美国表示希望尽快交出领导权,但是目前仍不清楚谁将继续领导这次行动。
利比亚最新战况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数天之后,当地形势依旧不明朗。英国军方一名发言人23日称,利比亚的空军力量已被摧毁,地对空防御设施也受到重创,盟军飞机可以几乎不受阻碍地飞行。 负责指挥英军战机在利比亚上空执行禁飞区任务的英国空军副总司令巴格威尔表示,卡扎菲的空军“作为一支战斗部队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现在开始对利比亚军队施加更为强大的压力。美军高级官员23日连线五角大楼一个新闻发布会说,随着禁飞区在利比亚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 最近数天,西方联军战机对利比亚执行了300多次轰炸任务,发射了162枚战斧巡航导弹。 正在萨尔瓦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仍有信心,美国可以在几天内将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指挥权移交国际掌控。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3月29日报道,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利比亚政府军扭转了该国西部战局,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120公里处的小镇瑙费利耶。报道指出,没有多国部队空袭行动的援助,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无法固守阵地或向前推进。 报道说,在过去5天中,多国部队的空袭行动摧毁大量卡扎菲部队的坦克,利比亚反对派占领艾季达比亚之后,历时2天向西部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推进300公里,不过最终被卡扎菲的支持者阻挡在苏尔特80公里之外。 随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皮卡先是遭到政府军的埋伏,之后又遭到侧面包抄。目前反对派武装已经停止向西推进,利比亚政府军已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的瑙费利耶镇。 [1] 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4月7日表示,可能考虑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会同可能的国际地面部队,为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提供支持。
法国率先出兵
地缘政治+经济利益 此次的利比亚冲突中,第一个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也是第一个放风说在数小时之内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的国家,不是英美,而是平日低调的法国。央视分析,地缘政治的历史恩怨,加上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利益,或许正是法国勇当“第一”的原因。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这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家,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才结束统治。 然而更重要也许是经济原因。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而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声称,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央视评论认为,对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政府稳住了局势和统治地位,前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政府武装上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总而言之,利比亚局势的动荡,为法国谋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为此,在联合国决议刚刚通过几个小时,法国就率先向利比亚发动了攻击。 利比亚(7张)美国的态度
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致信国会领导人称,美军正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在定性、持续时间和规模上均有“限度”。并希望北约主导军事制裁利比亚。 美国及其盟国周一向卡扎菲部队发起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此时多国部队官员正努力缓和在干预利比亚军事方针上的分歧。 对于美国的态度,《时代》周刊分析说,美国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结果深陷战争泥潭,经济也在危机中尚未完全复苏,因此对参加另一场战争感到有负担。
意大利的态度
意大利消耗了利比亚32%的石油产量,而且北非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部分贸易都要经由意大利。此次中东动荡严重干扰到石油贸易和海上贸易活动。不对利比亚进行干预或许最符合意大利的经济利益,意大利希望卡扎菲迅速击败叛军,恢复石油生产。因此在围绕干预利比亚的早期谈判中,意大利愿意拖后腿。然而,假如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大刀阔斧地结束战争便是最符合意大利利益的。
编辑本段深度分析
美英法对利比亚开战 各方反应不一样
俄印遗憾 非盟反对 日本支持 在美国,部分民众举行集会反对空袭利比亚。
利比亚当地时间19日晚,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或舰艇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中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非洲联盟(非盟)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次军事行动反应不一。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的是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但是为什么这个决议演变成一场战争呢?这场战争是否合法? 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认为,这次禁飞区及多国召开峰会协调立场,各国分工行动,都是合法的。在禁飞区的实施上,现在的情况是,多国部队把联合国设立禁飞区的行动变成了一个空袭行动。这等于利用联合国给的“尚方宝剑”,过度使用武力。“利比亚的飞机起飞,你可以让它迫降,若不听,你可以把它打下来。但现在利比亚说接受1973号决议,它什么都还没干呢,你就咚咚咚把它打一通,这不是过度使用武力吗?”张召忠认为,这次行动超出决议内容太多,性质都改变了。 但也有专家认为,1973号决议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多国部队是利用了这个模糊地带。1973号决议虽然是禁飞区决议,但是它又规定“可以采取一切措施阻止卡扎菲去攻击平民”。 “多国部队可以这样讲:为了禁飞区的有效性,我可以首先打掉卡扎菲的防空系统。为什么打卡扎菲的坦克?他们可以说,卡扎菲还在威胁平民。所以我认为多国部队充分利用了禁飞区决议。” 专家认为,这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因为照这种逻辑下去,还可以派地面部队。“貌似合法,但里面却包藏着非常危险的倾向。” 另据新华社报道,非洲联盟19日抗议联军行动,认为法国、美国、英国等国“滥用”决议,警告行动可能引发严重人道主义灾难。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划定特殊空域,限制冲突各方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目的是保护平民和平民密集区免遭空中军事力量打击。 同时,第1973号决议明确,外国军队地面进入利比亚“不合法”。 决议包括“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平民安全等内容,没有出现“授权外国军事力量主动展开军事行动”字样。 菲律宾举行反战集会。
支持 法国19日下午,法国在巴黎召开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利比亚决议的国际会议,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说,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未能履行决议即刻停火,有关各方将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迫使决议得到落实。 美国正在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说,他已授权美军对利比亚采取“有限军事行动”,而且“行动已经开始”。但他重申美国不会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 英国英国首相卡梅伦19日晚证实英国军队已经参与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卡梅在首相府门前发表讲话说,英军将作为国际联合军事行动中的一部分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卡梅伦还强调,此次联合军事行动是“合法、必要和正确的”,是一项正义事业并符合英国的利益。 日本日本外相松本刚明20日说,日本政府基于要求利比亚当局立即停止行使暴力的立场,支持联合国会员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利比亚采取措施。 遗憾 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9日表示,俄对部分国家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为由,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表示遗憾。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20日说,俄强烈呼吁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 印度印度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对美、英、法等多国对利比亚发动空袭一事表示遗憾,并呼吁各方公开放弃使用武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人民) 葡萄牙和捷克分别表示,不会参与在利比亚的任何军事行动。考虑到目前利比亚局势,将准备向利比亚提供可能的人道主义援助。 反对 非盟非洲联盟(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19日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会议,反对对利比亚的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涉。 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成员、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在努瓦克肖特举行的关于利比亚危机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反对外国对利比亚进行任何军事干涉。 他说,利比亚局势要求采取紧急行动,为利比亚目前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危机”找到一个“非洲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必须考虑到尊重利比亚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拒绝任何形式的外来军事干涉。 巴西巴西总统迪尔玛19日在与前来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强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将加剧这一地区的暴力活动。巴西外交部人士在解释巴西立场时表示,在现阶段,使用武力不是理想解决手段。“巴西相信,在停火机制下仍然存在着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的空间。”
利比亚外交部
第1973号决议失效 在利比亚19日遭到西方国家军事打击后,利比亚外交部19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第1973号决议已经失效。 声明说,在法国率先违反该决议后,利方有权动用所有空中力量保卫国家。声明同时要求立即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局势。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9日在利比亚遭到西方国家空袭数小时后发表电视讲话说:“现在应该打开武器库,用各种武器武装所有民众,以捍卫利比亚的独立、领土完整和荣誉。”他说,入侵只能让利比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更加坚定和团结。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西方为石油开打 在法国战机开始对利比亚军事目标开火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通过电视讲话表达了对利比亚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法国等国对利比亚发动军事行动的不满。他说,对利比亚的军事入侵令人遗憾,这将带来更多的伤亡,更多的战争。美国和欧盟的举动是不负责任的。 查韦斯还指责美国和它的盟友们是想要利比亚的石油,并强烈要求美国和欧盟停止军事行动。 查韦斯说,他们的行动是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干预,已经践踏了国际法。他呼吁各方实现真正的停火,走和平解决争端的道路,并停止军事干涉其他国家政权的做法。
深度分析
以安理会决议为名 参战国家各有打算 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政府军进行军事打击。分析人士认为,参战各国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名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但其实也有自己的目的。 本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同、5票弃权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该决议出台使利比亚问题国际化。 19日下午,法国在巴黎召开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利比亚决议的国际会议。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发表声明说,如果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能履行决议立即停火,有关各方将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强行落实决议。数小时后,法国战机对卡扎菲军队开火。 分析人士认为,在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方面,西方国家无疑利用了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是为了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但不少外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参与军事行动的各国其实各有自己的利益考虑。 法国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基金会北非中东地区问题研究员米哈伊尔认为,法国一直试图表现自己的独特立场,“寻求表现出自己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萨科齐赌赢了,“他就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拥有了一张很好的牌”。 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泥潭的美国起初并未积极推动对利比亚动武。那么,它为何最终加入了打击行列?《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分析说,奥巴马政府担心英法抢了风头。此外,在利比亚政府军逼近反对派重要堡垒班加西、反对派陷入困境之时,阿盟表态支持在利设禁飞区,从而卸去了奥巴马的担心:对利比亚动武会被认为美国是在对伊斯兰世界发起战争。 至于英国,分析人士认为,因为英国对其国际地位日趋式微并不甘心,欲借此机会表现一把。 外国观察家认为,美英法虽各有自己的算盘,但它们也有共同目的: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举事的难得机遇,推翻对西方来说一直是如鲠在喉的卡扎菲政权;向利反对派提供支持,为其一旦上台后在该国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接受非盟停火路线图计划 由祖马、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马里总统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刚果(布)总统萨苏等人组成的非盟代表团10日在的黎波里与利比亚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会后,祖马说,卡扎菲接受了非盟提出的停火路线图计划。部分代表团成员还将于11日前往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与反对派领导人商谈停火事宜。 祖马说,有关停火路线图的详细情况将在与反对派会谈后公布。 祖马还呼吁北约停止空袭利比亚政府军,“给停火一个机会”。 非盟一直不赞成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而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非盟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五点路线图计划,以期推动和平解决利比亚危机。这个路线图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平民和结束敌对行动;保障受影响的人群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启动不同政党间对话,朝着结束危机的方向努力;设立过渡期;启动必要政治改革,满足利比亚人民诉求等。[2] 回答者: 情吻痕迹 | 六级 | 2011-4-13 17:47

㈦ 利比亚战争中,最牛的是什么皮卡应该是尼桑皮卡。。。

不是,是中兴皮卡。出口量大,照片上见的多。江铃、长城皮卡也有一部分,丰田、尼桑少,因为性价比的关系。利比亚人将皮卡改装成战车、坦克,发挥了聪明才智,牛人多。从7.62毫米口径到14.5毫米口径,从单联装到四联装的各种机枪,从1.7毫米口径到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甚至武装直升机专用的火箭发射器都被他们装上了皮卡,改造成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武装皮卡车,将利比亚冲突演变成了“皮卡战争”。

㈧ 利比亚战争的战争进程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
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
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促成必要的政治改革,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起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
巴黎时间17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在利比亚对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对利比亚实施首次空中打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又进行了3次空袭,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共有20余架法国战机参与了空袭,行动在晚间还将继续。不过法国外交部长朱佩在当晚接受国家电视2台采访时说,法国不会展开地面行动。英国首相卡梅伦确认,英国战斗机也参加了法国空军对利比亚的第一波打击行动,但没有说明行动的具体内容。美国海军19日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部署的防空系统发动导弹攻击。美国用“战斧”式导弹摧毁利比亚防空系统的行动意在确保西方能有效维持“禁飞区”。加拿大6架F-18战机飞往意大利备战利比亚.挪威空军19日宣布在下周将出动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100多名空军人员参加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据挪威通讯社报道,挪威空军19日已接到命令,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相应空军人员将于下周一开始飞往设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空军基地,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加强在阿富汗的军事投入,以此减轻北约在利比亚投入军事力量产生的负担。北京时间3月22日早上,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对英国军队参加对卡扎菲军队的军事打击表示支持。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利比亚的防空系统已经被摧毁,禁飞区已经建成。他强调,利比亚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对于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有限度的。法国媒体报道:法国航空母舰“戴高乐号”(Charlesde Gaulle)已启程驰援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将在24小时内抵达利比亚海岸。该航母配备了“阵风”(Rafale)和“超军旗”(SuperEtendard)舰载飞机。尽管“戴高乐号”在24小时内可抵达目的地,但需要更多时间给20架舰载飞机进行着陆训练。法国航母战斗群抵达利比亚沿岸以后,即将对利比亚政府军采取新一轮的军事打击,甚至法国军队将登陆利比亚国土,与反对派一起并肩作战,直至卡扎菲无条件下台!
利比亚国内冲突升级 反对派成立临时政府
2011年3月24日利比亚最新局势报道,利比亚反对派已任命经济学家马哈穆德·吉布里勒(Mahmud Dschibril)为临时政府总理。反对派表示,将致力于一个没有卡扎菲的统一的利比亚。过去数周内,吉布里勒曾同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内的多国政要进行过谈判。
与此同时,效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部队星期三向利比亚西部和东部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发起进攻。亲卡扎菲的部队继续攻击反政府武装占据的西部城市米苏拉塔和津坦。目击者称,亲政府部队与反政府武装在东部城市艾季达比亚爆发激烈战斗。
随着冲突持续进行,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联军行动的范围将扩大,目前最先参加行动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北约各国的大使们23日就如何继续行动进行辩论,美国表示希望尽快交出领导权,但是目前仍不清楚谁将继续领导这次行动。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数天之后,当地形势依旧不明朗。英国军方一名发言人23日称,利比亚的空军力量已被摧毁,地对空防御设施也受到重创,盟军飞机可以几乎不受阻碍地飞行。
负责指挥英军战机在利比亚上空执行禁飞区任务的英国空军副总司令巴格威尔表示,卡扎菲的空军“作为一支战斗部队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现在开始对利比亚军队施加更为强大的压力。美军高级官员23日连线五角大楼一个新闻发布会说,随着禁飞区在利比亚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
最近数天,西方联军战机对利比亚执行了300多次轰炸任务,发射了162枚战斧巡航导弹。
正在萨尔瓦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仍有信心,美国可以在几天内将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指挥权移交国际掌控。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3月29日报道,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利比亚政府军扭转了该国西部战局,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120公里处的小镇瑙费利耶。报道指出,没有多国部队空袭行动的援助,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无法固守阵地或向前推进。
报道说,在过去5天中,多国部队的空袭行动摧毁大量卡扎菲部队的坦克,利比亚反对派占领艾季达比亚之后,历时2天向西部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推进300公里,不过最终被卡扎菲的支持者阻挡在苏尔特80公里之外。
随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皮卡先是遭到政府军的埋伏,之后又遭到侧面包抄。目前反对派武装已经停止向西推进,利比亚政府军已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的瑙费利耶镇。
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4月7日表示,可能考虑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会同可能的国际地面部队,为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提供支持。
北约6月4日称他们在利比亚首次使用武装直升机打击了卡扎菲部队的军用车辆和军事设施。 北约在声明中称:“在北约的指挥下,武装直升机于2011年6月4日首次在针对利比亚的行动中使用。”
声明称武装直升机的打击目标包括军用车辆、军事设施和地面部队,但没有指出武装直升机实施打击的具体地点。

㈨ 利比亚战争原因

利比亚战争
爆发事件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巴里号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3月19日,法国“幻影-2000”战机准备降落在科西嘉岛的索伦扎拉军事基地。据法国媒体19日报道,法国战机当天已在利比亚进行了4次军事打击行动,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 3月19日,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秘书(议长)穆罕默德·祖维在19日当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了来自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
战争历程
2011年3月19日 美国海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战争爆发; 2011年3月20日 多国部队战机完成了对利比亚的 三轮空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11年3月21日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21日进入第三天。当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 2011年3月22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2日延续“战斧”攻势,再向利比亚发射24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当地时间21日深夜,美国空军一架战机在利比亚东北部坠毁,成为19日开战以来美军遭受的首个重大损失。 2011年3月23日 美国开始向北约组织移交部分军事行动主导权。
战争性质
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
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骚乱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并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亚驻外大使以辞职来抗议国内的杀害事件,一些高级外交官则呼吁卡扎菲下台。
编辑本段利比亚战争进程
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 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 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促成必要的政治改革,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战争进程
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起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 巴黎时间17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在利比亚对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对利比亚实施首次空中打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又进行了3次空袭,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共有20余架法国战机参与了空袭,行动在晚间还将继续。不过法国外交部长朱佩在当晚接受国家电视2台采访时说,法国不会展开地面行动。 英国首相卡梅伦确认,英国战斗机也参加了法国空军对利比亚的第一波打击行动,但没有说明行动的具体内容。 美国海军19日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部署的防空系统发动导弹攻击。美国用“战斧”式导弹摧毁利比亚防空系统的行动意在确保西方能有效维持“禁飞区”。 加拿大6架F-18战机飞往意大利备战利比亚 挪威空军19日宣布在下周将出动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100多名空军人员参加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据挪威通讯社报道,挪威空军19日已接到命令,6架F16喷气式战斗机和相应空军人员将于下周一开始飞往设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空军基地,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加强在阿富汗的军事投入,以此减轻北约在利比亚投入军事力量产生的负担。 北京时间3月22日早上,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对英国军队参加对卡扎菲军队的军事打击表示支持。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利比亚的防空系统已经被摧毁,禁飞区已经建成。他强调,利比亚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对于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有限度的。 法国媒体报道:法国航空母舰“戴高乐号”(Charlesde Gaulle)已启程驰援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将在24小时内抵达利比亚海岸。该航母配备了“阵风”(Rafale)和“超军旗”(SuperEtendard)舰载飞机。尽管“戴高乐号”在24小时内可抵达目的地,但需要更多时间给20架舰载飞机进行着陆训练。法国航母战斗群抵达利比亚沿岸以后,即将对利比亚政府军采取新一轮的军事打击,甚至法国军队将登陆利比亚国土,与反对派一起并肩作战,直至卡扎菲无条件下台! 利比亚国内冲突升级 反对派成立临时政府 2011年3月24日利比亚最新局势报道,利比亚反对派已任命经济学家马哈穆德·吉布里勒(Mahmud Dschibril)为临时政府总理。反对派表示,将致力于一个没有卡扎菲的统一的利比亚。过去数周内,吉布里勒曾同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内的多国政要进行过谈判。 与此同时,效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部队星期三向利比亚西部和东部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发起进攻。亲卡扎菲的部队继续攻击反政府武装占据的西部城市米苏拉塔和津坦。目击者称,亲政府部队与反政府武装在东部城市艾季达比耶爆发激烈战斗。 随着冲突持续进行,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联军行动的范围将扩大,目前最先参加行动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北约各国的大使们23日就如何继续行动进行辩论,美国表示希望尽快交出领导权,但是目前仍不清楚谁将继续领导这次行动。
利比亚最新战况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数天之后,当地形势依旧不明朗。英国军方一名发言人23日称,利比亚的空军力量已被摧毁,地对空防御设施也受到重创,盟军飞机可以几乎不受阻碍地飞行。 负责指挥英军战机在利比亚上空执行禁飞区任务的英国空军副总司令巴格威尔表示,卡扎菲的空军“作为一支战斗部队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现在开始对利比亚军队施加更为强大的压力。美军高级官员23日连线五角大楼一个新闻发布会说,随着禁飞区在利比亚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 最近数天,西方联军战机对利比亚执行了300多次轰炸任务,发射了162枚战斧巡航导弹。 正在萨尔瓦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仍有信心,美国可以在几天内将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指挥权移交国际掌控。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3月29日报道,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利比亚政府军扭转了该国西部战局,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120公里处的小镇瑙费利耶。报道指出,没有多国部队空袭行动的援助,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无法固守阵地或向前推进。 报道说,在过去5天中,多国部队的空袭行动摧毁大量卡扎菲部队的坦克,利比亚反对派占领艾季达比亚之后,历时2天向西部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推进300公里,不过最终被卡扎菲的支持者阻挡在苏尔特80公里之外。 随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皮卡先是遭到政府军的埋伏,之后又遭到侧面包抄。目前反对派武装已经停止向西推进,利比亚政府军已重新夺回苏尔特东部的瑙费利耶镇。[1]
法国率先出兵
地缘政治+经济利益 此次的利比亚冲突中,第一个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也是第一个放风说在数小时之内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的国家,不是英美,而是平日低调的法国。央视分析,地缘政治的历史恩怨,加上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利益,或许正是法国勇当“第一”的原因。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这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家,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才结束统治。 然而更重要也许是经济原因。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而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声称,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央视评论认为,对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政府稳住了局势和统治地位,前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政府武装上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总而言之,利比亚局势的动荡,为法国谋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为此,在联合国决议刚刚通过几个小时,法国就率先向利比亚发动了攻击。 利比亚(7张)美国的态度
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致信国会领导人称,美军正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在定性、持续时间和规模上均有“限度”。并希望北约主导军事制裁利比亚。 美国及其盟国周一向卡扎菲部队发起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此时多国部队官员正努力缓和在干预利比亚军事方针上的分歧。 对于美国的态度,《时代》周刊分析说,美国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结果深陷战争泥潭,经济也在危机中尚未完全复苏,因此对参加另一场战争感到有负担。
意大利的态度
意大利消耗了利比亚32%的石油产量,而且北非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部分贸易都要经由意大利。此次中东动荡严重干扰到石油贸易和海上贸易活动。不对利比亚进行干预或许最符合意大利的经济利益,意大利希望卡扎菲迅速击败叛军,恢复石油生产。因此在围绕干预利比亚的早期谈判中,意大利愿意拖后腿。然而,假如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大刀阔斧地结束战争便是最符合意大利利益的。
编辑本段深度分析
美英法对利比亚开战 各方反应不一样
俄印遗憾 非盟反对 日本支持 在美国,部分民众举行集会反对空袭利比亚。
利比亚当地时间19日晚,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或舰艇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中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非洲联盟(非盟)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此次军事行动反应不一。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的是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但是为什么这个决议演变成一场战争呢?这场战争是否合法? 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认为,这次禁飞区及多国召开峰会协调立场,各国分工行动,都是合法的。在禁飞区的实施上,现在的情况是,多国部队把联合国设立禁飞区的行动变成了一个空袭行动。这等于利用联合国给的“尚方宝剑”,过度使用武力。“利比亚的飞机起飞,你可以让它迫降,若不听,你可以把它打下来。但现在利比亚说接受1973号决议,它什么都还没干呢,你就咚咚咚把它打一通,这不是过度使用武力吗?”张召忠认为,这次行动超出决议内容太多,性质都改变了。 但也有专家认为,1973号决议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多国部队是利用了这个模糊地带。1973号决议虽然是禁飞区决议,但是它又规定“可以采取一切措施阻止卡扎菲去攻击平民”。 “多国部队可以这样讲:为了禁飞区的有效性,我可以首先打掉卡扎菲的防空系统。为什么打卡扎菲的坦克?他们可以说,卡扎菲还在威胁平民。所以我认为多国部队充分利用了禁飞区决议。” 专家认为,这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因为照这种逻辑下去,还可以派地面部队。“貌似合法,但里面却包藏着非常危险的倾向。” 另据新华社报道,非洲联盟19日抗议联军行动,认为法国、美国、英国等国“滥用”决议,警告行动可能引发严重人道主义灾难。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划定特殊空域,限制冲突各方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目的是保护平民和平民密集区免遭空中军事力量打击。 同时,第1973号决议明确,外国军队地面进入利比亚“不合法”。 决议包括“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平民安全等内容,没有出现“授权外国军事力量主动展开军事行动”字样。 菲律宾举行反战集会。
支持 法国19日下午,法国在巴黎召开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利比亚决议的国际会议,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说,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未能履行决议即刻停火,有关各方将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迫使决议得到落实。 美国正在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说,他已授权美军对利比亚采取“有限军事行动”,而且“行动已经开始”。但他重申美国不会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 英国英国首相卡梅伦19日晚证实英国军队已经参与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卡梅在首相府门前发表讲话说,英军将作为国际联合军事行动中的一部分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卡梅伦还强调,此次联合军事行动是“合法、必要和正确的”,是一项正义事业并符合英国的利益。 日本日本外相松本刚明20日说,日本政府基于要求利比亚当局立即停止行使暴力的立场,支持联合国会员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利比亚采取措施。 遗憾 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9日表示,俄对部分国家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为由,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表示遗憾。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20日说,俄强烈呼吁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 印度印度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对美、英、法等多国对利比亚发动空袭一事表示遗憾,并呼吁各方公开放弃使用武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人民) 葡萄牙和捷克分别表示,不会参与在利比亚的任何军事行动。考虑到目前利比亚局势,将准备向利比亚提供可能的人道主义援助。 反对 非盟非洲联盟(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19日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会议,反对对利比亚的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涉。 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成员、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在努瓦克肖特举行的关于利比亚危机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反对外国对利比亚进行任何军事干涉。 他说,利比亚局势要求采取紧急行动,为利比亚目前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危机”找到一个“非洲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必须考虑到尊重利比亚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拒绝任何形式的外来军事干涉。 巴西巴西总统迪尔玛19日在与前来巴西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强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将加剧这一地区的暴力活动。巴西外交部人士在解释巴西立场时表示,在现阶段,使用武力不是理想解决手段。“巴西相信,在停火机制下仍然存在着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的空间。”
利比亚外交部
第1973号决议失效 在利比亚19日遭到西方国家军事打击后,利比亚外交部19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第1973号决议已经失效。 声明说,在法国率先违反该决议后,利方有权动用所有空中力量保卫国家。声明同时要求立即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局势。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9日在利比亚遭到西方国家空袭数小时后发表电视讲话说:“现在应该打开武器库,用各种武器武装所有民众,以捍卫利比亚的独立、领土完整和荣誉。”他说,入侵只能让利比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更加坚定和团结。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西方为石油开打 在法国战机开始对利比亚军事目标开火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通过电视讲话表达了对利比亚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法国等国对利比亚发动军事行动的不满。他说,对利比亚的军事入侵令人遗憾,这将带来更多的伤亡,更多的战争。美国和欧盟的举动是不负责任的。 查韦斯还指责美国和它的盟友们是想要利比亚的石油,并强烈要求美国和欧盟停止军事行动。 查韦斯说,他们的行动是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干预,已经践踏了国际法。他呼吁各方实现真正的停火,走和平解决争端的道路,并停止军事干涉其他国家政权的做法。
深度分析
以安理会决议为名 参战国家各有打算 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政府军进行军事打击。分析人士认为,参战各国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名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但其实也有自己的目的。 本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同、5票弃权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该决议出台使利比亚问题国际化。 19日下午,法国在巴黎召开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利比亚决议的国际会议。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发表声明说,如果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能履行决议立即停火,有关各方将通过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强行落实决议。数小时后,法国战机对卡扎菲军队开火。 分析人士认为,在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方面,西方国家无疑利用了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是为了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但不少外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参与军事行动的各国其实各有自己的利益考虑。 法国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基金会北非中东地区问题研究员米哈伊尔认为,法国一直试图表现自己的独特立场,“寻求表现出自己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萨科齐赌赢了,“他就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拥有了一张很好的牌”。 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泥潭的美国起初并未积极推动对利比亚动武。那么,它为何最终加入了打击行列?《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分析说,奥巴马政府担心英法抢了风头。此外,在利比亚政府军逼近反对派重要堡垒班加西、反对派陷入困境之时,阿盟表态支持在利设禁飞区,从而卸去了奥巴马的担心:对利比亚动武会被认为美国是在对伊斯兰世界发起战争。 至于英国,分析人士认为,因为英国对其国际地位日趋式微并不甘心,欲借此机会表现一把。 外国观察家认为,美英法虽各有自己的算盘,但它们也有共同目的: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举事的难得机遇,推翻对西方来说一直是如鲠在喉的卡扎菲政权;向利反对派提供支持,为其一旦上台后在该国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5398663.htm=

㈩ 据说中国第一辆皮卡是中兴产的

田野原是一家军工厂,1949年成立,80年代开始生产皮卡,是国内第一家民用皮卡生产厂,引进丰田技术,2000年合资后改名中兴,后来自主开发了几代新的皮卡。前两年利比亚战争中被大量使用和曝光的就是中兴的威虎皮卡。

热点内容
4月份去日本旅游有地震吗 发布:2025-08-11 13:16:19 浏览:922
儿童电动车皮卡 发布:2025-08-11 12:54:02 浏览:767
达州市摩托车价格 发布:2025-08-11 12:16:17 浏览:331
皮卡堂账号在哪 发布:2025-08-11 12:16:14 浏览:869
50台房车运营费用 发布:2025-08-11 12:14:08 浏览:165
幻影豪车有什么技巧 发布:2025-08-11 12:03:55 浏览:741
山西省忻州星舟3号房车 发布:2025-08-11 11:55:52 浏览:254
c照能开小型房车吗 发布:2025-08-11 11:54:23 浏览:155
长城房车制造 发布:2025-08-11 11:50:17 浏览:457
铃木车价位图片 发布:2025-08-11 11:40:43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