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普客纳智捷
⑴ 哪些越野车有大梁比如长城H5、纳智捷大7、奥迪Q5、路虎、宝马X3、保时捷、丰
非承载式车身(平时我们所说带大梁的车)一般纯种越野车才有 长城H3 H5 丰田普拉多 兰德酷路泽 奔驰G500 日产途乐 等 这类车极限越野要强悍 但是舒适性能低
承载式车身(没有大梁)一般的公路SUV 奥迪Q5 Q7 宝马X3 X5 X6 保时捷卡宴 大7 等这些车公路性能要好乘坐舒适
现在还有些采用半承载式车身(一半带大梁)取两者之长 进口帕杰罗 陆虎发现等
⑵ 纳智捷,纳智捷,纳智捷,到底怎么样,
我是台湾人, 去年九月做了一个不该做的决定就是买纳智捷, 上面我点错选项(是尊贵型不是豪华型), 我要告诉大家, 纳智捷(东风裕隆)的总体服务质量及责任心非常差劲, 如不提升及管理光说些官话, 敷衍, 就没有售後服务可言, 消费者应该让这类车商在中国市场被淘汰, 我所知道的纳智捷在大陆名声不是很响, 但要让他商誉臭掉很容易, 就是像上述这样的4S店及客服多几个就好, 要知道他们服务质量多差我可以这麼说, 最简单的车用配机HTC手机八个月内连续坏三次且同样问题, 黑屏死机充不了电, 标榜必须HTC的才能导航, 且大部分介面都要他这台手机去连结操作, 我搞不懂为何要绑定, 重点是平均每次都要修一个月以上, 这次更扯三个多月! 到现在8/29我的手机都还没修好, 都快拖过保固期了, 用这种招数混过去, 那以後车子有问题不就要自求多福吗? 对,我感觉是,因为今天8/29我又去深圳智裕汽车4S店去修前室的阅读灯,无缘无故竟垂掉下来!丑爆了! 更影响行车安全(有图), 他们技术人员让我很讶异, 竟用一种很老练及肯定的回覆说是人为弄坏,天啊,我从开进车厂都没说他们组装品质和材料差,反倒他们先撇开责任而且很快,他们说只有我的车有出现这问题, 别人没有, 喂, 我说你们纳智捷这台S5也才出来一年, 销量很大吗? 还有那阅读灯的卡榫本来设计就不良, 这麼细小要去支撑近一公斤的总成, 不用我弄他自己就掉下来了, 如果按照不良率PPM来算就不该出现我这案例吗? 笑话. 各位,试问大家会如此无聊把自车阅读灯拆下垂著晃吗?本人负责任的告知, 我有买这问题多的纳五, 但我保证不会再买, 也不会推荐给别人, 更不用说会讲啥好话, 日前买来才八个月受一肚子气, 现再更气, 小毛病也一堆,买来不久前雾灯左右连续不同时间坏掉,底部钣金严重掉漆(有图),有时钥匙感应不到必须紧急启动, 12V点烟电源也坏了, 前阅读灯也掉下来,国产车都比它好,算我倒楣吧,不到一年,如果不卖这么贵,或如果他是国产车,我会认了。我不希望有人跟我一样, 我也很乐意有相同遭遇的朋友一起站出来为自己权益把关. 强烈要求他们改善这种不尊重消费者感受的错误心态及服务态度,水能戴舟亦能覆舟,各位购买前要三思。
⑶ 纳智捷越野车怎么样
在这个价位
首选:起亚 狮跑
其次:现代 途胜
次之:哈弗 H6
纳智捷保有量小,上市时间短,小问题多!(比较以上车型)
⑷ 越野纳智捷s5的轮胎型号是
S5不是越野车,底盘比较低,不适合越野,甚至农村的不少道路都不适宜行驶,所以没必要换越野胎。
⑸ 纳智捷大7两驱越野车换个前面的保险杠要多少钱
我只知道保险杠是要560左右,至于还有安装费什么的我就不知道了
⑹ 纠结在丰田汉兰达和纳智捷大7之间 怎么选
汉兰达坡事件出了之后,还有人会买汉兰达吗?不适宜越野的越野车,归根到底是大壳子凯美瑞
⑺ 纳智捷大7的操控性和越野性如何
先说操控问题。大7搭载了2.2T涡轮增压发动机,扭矩输出相当可观,底盘后轮悬挂虽然不是独立的,但调校比较硬朗,弯道时车身的倾侧极小,轮胎的抓地力非常棒,甚至不会出现响胎的情况。在车辆极限即将到来的时候,轮胎与地面的轻微推动会直接通过方向盘的震动清晰的传递给驾驶者,路感好也是保证车辆极限行驶安全的首要前提,所以操控性我给大7打95分。
还有你关心的越野问题。大7虽然定位于城市SUV,但大7也配备了适时四驱系统,使其拥有一定的越野能力,不过与其操控性相比我只能打个80分。好在就目前大7在越野方面的表现来看,与同级别的途观和RAV4基本打成平手,甚至超过了CR-V。
⑻ 我可以给纳智捷u6定位节能快速SUV吗
如果必须这两个选的话,只有GS5。无论做工用料都比纳智捷U6强一大截。纳智捷就算了,我看下面评论,一堆纳智捷的车托。不要轻信网上那些纳智捷车托的言论,不是我想黑纳智捷,而是我看到那些纳智捷车托无耻的谬论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我就要八一八那些纳智捷车托的谬论托词。
1、油耗,纳智捷车托最常说油耗不高,还有人发出9个油的帖子,然后一大群人在后面跟着起哄“油耗真低”,但事实呢?上海纳智捷U6的车友实际算出来12-15个油,那9个油的帖子哪里来的?跑郊区国道和高速跑出来的,要知道这种路况就算是2吨多的越野车也能跑出这么低的油耗,我自己的2.0排量的SUV跑高速都是6个多的油,如果我可以省着开,可以开到5个多。但油耗不能只看高速,更要看市区综合,毕竟用车不是天天在高速上的。
2、还是油耗,因为(1)的关系,所有有一些车托发油耗的时候开始注意到市区和高速的问题了,于是乎发油耗的时候都会说:我这个是市区油耗。但是事实怎样?市区差异也很大,一个人平均一天跑100多200公里,号称是市区油耗,高架也算市区油耗吗?工信部的标准,市区的平均时速在20公里左右,他每天上下班如果是在市区,岂不是每天5-10个小时都得在车上了?衡量市区油耗的标准就是均速,因为这个均速跟你踩多大油门关系很小,而是跟着路况走的。记得他们曾经拿一个8.9的油耗来说油耗低,说是40%的高速60%的市区,听起来不错,但再看他们的车显均速,63公里/小时,开车的都知道,不跑高速的话,是很难开出这种均速的,我朋友每天30公里路程有一半在高速上,3年来均速也只有31km/h,我自己自驾游跑400多公里,其中有300多在限速100-120的高速上,还有50左右在80公里限速的快速路上,均速也只有70多点,他市区能开到63的均速?上海天天跑高架快速路的同事均速也只有30多。现在再去看纳智捷论坛,看看他们有谁再发过均速了?都只说是市区、郊区,却没一个敢发均速的,车托嘛,结果怎样他们自己清楚。
3、继续谈车托口中的油耗,纳智捷的车托在无法辩驳的时候会跟你说一句:要省油就不要买SUV。看起来是狗急跳墙了。但他们在混淆SUV和越野车的概念,U6跟大多数城市SUV一样,源自轿车底盘,也就是纳智捷5的底盘,你可以当做是拉高的两厢纳智捷5,车重也就1.5吨,跟B级轿车差不多,油耗能高到哪里去?跟那些动辄2吨的非承载式越野车完全两码事。纳智捷车托却很喜欢混淆这个概念,这种城市SUV的油耗正常来说跟同源的轿车相比油耗高出0.5个最多了,除非是四驱可能会更高点,但U6没有四驱。而跟U6同源的纳智捷5油耗也很高,所以纳智捷的油耗高,跟是不是SUV没关系,而是技术问题。
4、油耗高低差多少?当纳智捷车托无法再辩驳油耗的时候会说“油耗差一点没差多少,跑100公里也就差个20来块钱,一年2000块算什么钱?车都买了还在乎这2000块?”话是没错,但这很明显是车托的语调,不是花自己钱当然不心疼了,我朋友年薪40W,还是买骐达图省油。记住一个标准,凡是不把你的钱当成钱的基本就是车托了,其实真的有钱人不会乱糟蹋钱,只有穷人才会觉得有钱人就可以乱花钱。另外,纳智捷U6可不是100公里差20块这么点,新出的一些车比如CX-5以及我自己的2.0SUV在上海这种市区市郊综合路况油耗7.5左右(均速26左右),而邻居的纳智捷5要12.5个,按照上海油价来算(现在7块3,已经很低了,以前7块8,我们就假设7块5吧)7.5*7.5=56.25,12.5*7.5=93.75,相差近40块钱百公里,几乎快翻倍,而现在正在淘汰的油老虎科鲁兹1.6和1.8(这两个油耗差不多),这段路的油耗是8.3,折算下来也只要62块多(1.8T传祺GS5和2.0比亚迪S6这段油耗在9.5)。钱不多也是钱,如果有的选择为什么要选多花钱的,最关键的,油钱差的不多,但是油耗代表的是技术,拿一个几十年前淘汰的技术来卖这么贵你觉得值得吗?对于神经大条的人来说小米用起来跟IPhone也差不多,让你花5800买一台小米你愿意吗?这招就是车托在转移注意力,把油耗高的问题转移到油钱的问题上,让人忽略车本身老旧的淘汰的不值钱的技术。
以上关于油耗的反应的问题就是纳智捷的动力总成的垃圾程度其实扒开来说,纳智捷就是用的以前为日产、三菱等车企代工时候捡漏来的技术在忽悠,拿着人家淘汰的发动机技术当宝贝,而且还不是正宗的,只是模仿他们的技术而已,说白了就是山寨。但纳智捷也很聪明的买一个三菱的涡轮装了上去,于是宣传的时候就说发动机是三菱的技术,采购的三菱的涡轮,再然后就由车托们把谣言传成采购的三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确实山寨了三菱的,但是淘汰很久的旧款,所以没有任何mivec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油耗高的原因。
5、车托在油耗之后会继续说一句,这是发动机调校的问题,发动机调校动力好,油耗自然就高,别的发动机调校动力就不行,但是省油。事实如何?http://www.chexun.com/2014-07-30/102538406_1.html看看评测,U62.0T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10秒多,比我的2.0自然吸气的SUV的9秒的成绩还差,比2.0自然吸气的CX-5的11秒的成绩只快了1秒,跟ix35的2.0自然吸气10秒多的成绩差不多,油耗高了50-70%,动力却相差无几,这种调校到底是偏动力还是偏经济?
6、底盘很舒适,这根本就是混淆视听,纳智捷没有一款车有后独立悬架,全是用廉价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为什么?因为没技术,纳智捷最早是山寨日产雷诺起家的,有的也是几十年前日产雷诺淘汰的低端车技术平台,所以没有中高端车才会用的后轮独立悬架,一直在用那套非独立悬架,而在今天独立悬架已经下放到紧凑级车上的时候,仍然在用。车托们一直在强调“实际驾驶的时候后轮还是很舒适的,不比独立悬架差”“车是买给自己开的,不用考虑后排乘客舒适性”,其实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前者是胡扯,后者是扯不起来了就打个圆场。但不管是哪种,他们其实都在偷梁换柱,把独立悬架=舒适性。而实际上他们偷偷略过了两个问题,第一独立悬架的舒适性是针对两侧车轮不同步的弹跳情况来说的,过个减速坎,左右车轮弹跳同步,独立不独立根本没区别,只要减震和悬架够软,都舒服。第二个问题,独立悬架的优点不只是舒适性,而是操控性,提升操控稳定性(具体网络),在高速上这点抓地力的优势可能就是救命的,这个才是核心关键所在,车托们却只字不提,把矛头转向舒适性方面,引导别人走向误区。另外车托还有一种说法“牧马人都用非独立悬架呢,非独立悬架比独立悬架更结实”,这压根就是在偷梁换柱,牧马人等非承载车身用的是整体桥非独立悬架,提升刚性、布置四驱系统,但纳智捷的是脆弱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强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如果设计布置不合理,更是弱不禁风(网络速腾换悬架)。最后还是那句话,扭力梁悬架和多连杆独立悬架成本差很多,何况还是这种淘汰几十年的平台产物,国产手机是可以用,平时打电话发短信聊微信用起来跟苹果也差不太多,但让你花5800买个国产手机你愿意吗?
7、纳智捷安全配置高,比其他品牌的车配置都高。当然你不对比配置表,只坐在车里看看的话确实如此,但事实呢?车最核心的三大件,发动机和底盘都是淘汰技术,这在配置上是看不出来的,但确实事实存在的,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就这一条成本就能差大几千块还不算利润,安全气囊,纳智捷U6除了顶配是全的(不含膝部气囊),其他的绝大部分都只有两个气囊,再看看今年同价位新上市的车多少气囊?一个气囊多少钱自己去查一下就知道了。发动机连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都没有,ESP也只有高配顶配才有。这些你看不到的地方才是一车真正值钱的技术,全都减配,却用那些所谓GPS导航、360度全景影像、倒车影像等电子技术来冒充豪华感,这些电子类产品的水分可是极大的,而且事实证明确实很不好用,去论坛就能看到很多人在改这些电子系统,因为太不好用了,自己淘宝上装3000-6000全套带品牌的系统完全可以甩它几条街,可见其电子类成本大概也就1000块以内,却用这套不值钱的东西把价格忽悠到近20W。另外车上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其偷工减料:1、没有后防撞钢梁,用泡沫取代,就连日产都改邪归正了,15W的纳智捷居然还敢省,这种只有在polo这些A0级小车上才有可能出现的配置出现在纳智捷的紧凑级SUV上。2、内饰看着好看,但用料做工极差,全是硬塑料不说,空调出风口、手套箱等活动的部位连阻尼都没有,光看着视觉还蛮有档次,一开扶手箱就哐啷啷的掉下来而不是很有档次感的缓速打开,空调出风口的塑料加上没有阻尼的手感就像淘宝上10块钱以内的儿童玩具一样粗糙。
总结起来说,纳智捷这个品牌(至少到目前为止的几款车),以及纳智捷的车托们,给你们消费者看到的都是豪华高大上的东西,而实质核心的东西,像动力总成、底盘技术、安全配置等表面看不见的东西就连国产5W块的车都不如。最可笑的是纳智捷的车托都很喜欢诋毁日系品牌的安全性企图证明自己的车安全,但事实是,纳智捷的安全配置数出来都很可怜,要知道实际驾驶中可靠的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身操控、车身稳定性控制以及车身的受力结构的作用远远大于铁皮的厚度,反倒是纳智捷那个淘汰了几十年的平台技术很难保证车身受力的合理性,如果说大7沉重的车身用料还算扎实,那么U6这种比同级车减重了100公斤的车身用料在这种老旧的结构平台上实在难以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