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越野车
Ⅰ 有一款又宽有扁的军用越野车叫什么有图最好特别宽
是这个不?美国军用悍马
Ⅱ 谁有美国二战威利斯军用吉普车资料
楼主说的是威利斯吉普车吧。在上世纪80年代就停产了,在二战时的价格是738.74美元,在1981年被人们所熟悉的悍马车所取代。这种车美国一共生产了数百万辆,光二战时就生产了35万辆。美国士兵对它的评价是“除了不能烤蛋糕,它能做任何事”可见评价之高。现在这种车因为产量巨大,美国民间还有不少,不过收藏价可就比二战时的出产价高的多了,最起码要数万美元,它是一种文化。鉴于楼主是中国人,威利斯吉普车在中国买不到,但是可以弄到图纸,自己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辆,大概花费也就是几万块人名币,主要是发动机难买。
Ⅲ 美军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军用吉普车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军用吉普车闪亮登场,其中最著名的是1/4吨吉普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军吉普”。它广泛用于指挥联络、战场侦察、轻型运输,有时还投入战斗,可谓是美军不可或缺的“万能马”(workhorse)。“美军吉普”的结构简单、越野性能极佳、速度惊人、一般情况下无需保养,深得美国大兵的喜爱。
Ⅳ 美国军用越野车
美军用的是捍卫(HMMWV),不是糊弄老百姓的HUMMER。 现在还是捍卫当家,因为今年还有采购。但是新产品在开发中。
Ⅳ 关于军用越野车
我军真正的轻型战术通用底盘只有猛士,而不是传说中的四种(猛士、猎鹰、勇士、枭龙)。
猎鹰和猛士当初是竞争车型,无奈东风中标了,分了大蛋糕,而沈飞也是老牌军工,为了照顾一下,也会分点小蛋糕吃吃(猎鹰将成为轻型野战防空系统的底盘,但不是通用底盘)
勇士是0.5吨级越野车,跟猛士1.5吨级没有可比性,作用是逐步取代我军吉普212的地位。
枭龙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之一“枭龙”,其XL2060\70\80虽有类似于悍马和乌尼莫克的车型,实际并非军用,而是定位于地质勘探、抢险、石油等特种行业,真正军用的是该公司旗下的“TB”系列。
Ⅵ 枭龙、猛士、勇士三款军用越野车有民用版吗价格是多少
有,都有民用版的。枭龙的车系很宽广,车型改型余地极大,按照系列和配置不同,可以从四十多万到八九十万,这是一款真男人的车;猛士实际就是中国生产的悍马,几乎完全一致,但我们的比美国的悍马离地间隙更高,因而通过性更好,民用版只有自动挡的(军用版是手动挡的),价格大约在80万左右;勇士价格大约在二十万左右。
Ⅶ 美国的悍马越野车多少钱一辆
悍马 车型报价 进入官方网站
悍马H2 车型 厂商指导价 经销商报价 日期
6.0 AT 118.00万 102.00万-102.00万 12月12日
发动机:V8 排量:6.0 马力:398 变速箱:4AT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6.2 AT 128.00万 113.00万-122.00万 12月12日
发动机:V8 排量:6.2 马力:398 变速箱:6AT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悍马H3 车型 厂商指导价 经销商报价 日期
3.5 75.80万 75.80万-78.00万 12月12日
发动机:L5 排量:3.5 马力:220 变速箱:4AT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H3x 78.00万 70.00万-80.00万 12月12日
发动机:L5 排量:3.7 马力:245 变速箱:4AT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H3 ALPHA 85.00万 80.00万-85.00万 12月12日
发动机:V8 排量:5.3 马力:305 变速箱:4AT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Ⅷ 美军二战时的军用吉普比较212吉普,哪个好
212的原型是前苏的GAZ,GAZ的设计是参考Jeep,所以,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款越野车,都是Jeep的后代,呵呵
212更大,更重,可以看做是大一号的Jeep,
更适合搭载重一些的武器,但是越野性能会降低一些
Ⅸ 美军在二战中使用的吉普车的名称。尺寸,图片。
美军很早就认识到了军用水陆两栖车的重要性:早在1941年3月开始生产军用吉普车时,他们就根据国防研究开发委员会的意见启动了一个名为“QMC-41/4吨两栖车辆”的军用两栖车研发项目。按照该项目的要求,军用车辆专业生产厂家马尔蒙-赫灵顿公司(Marmon-Herrington)和斯帕克曼&斯蒂芬斯(Sparkman&Stephens)船舶制造厂以及福特汽车公司联手,希望以陆上使用的1/4吨车辆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水陆两栖型军用运输车。按照军方的进度要求,新型两栖运输车应该赶在1942年9、10月以前投入使用——因为那是美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预定时间。
起初,斯帕克曼&斯蒂芬斯公司设计了三种船形壳体,福特公司负责生产相关部件,样车完成总装后发现,车辆自重接近1500公斤,超过计划中1182公斤将近300公斤。由于车重较大,不得不提高悬挂的弹簧刚度,而且车重的增加还直接影响了行驶性能。
1941年8月末,斯帕克曼&斯蒂芬斯公司完成了原型车车体的设计开发工作,而此时标准的吉普车设计方案也已经出笼。但偏偏事与愿违,水陆两栖改型的开发工作十分困难且耗费时日,第一台QMC-4水陆两栖原型车直到1942年2月才最终完成,样车在密歇根州休伦湖上进行了试验。紧接着3月30日又在弗吉尼亚州的海边进行了抗浪试验。此时,威利斯和福特公司已经开始全速生产吉普车,军方迫切希望水陆两栖型吉普能够尽早投产。1942年5月福特公司获得了首批5000辆两栖吉普车的订单,按照福特公司的命名方式,政府用车用G表示,轴距80英寸的车辆用P表示,水陆两栖车辆用A表示,这样一来新车就被定名为GPA两栖运输车。不过士兵们更乐于称其为“SeaJeep(越洋吉普)”或者Seep。
GPA两栖吉普车采用加长的福特GPW4×4吉普车底盘加装水密车体制成,车长4.62米,宽1.63米,采用一台排量2.2升的4缸8气门汽油机,在3600转/分时能够输出60马力的功率。GPA可以切换成4×2驱动或4×4驱动方式,油箱容积12加仑。水上行驶时利用分动箱上的动力输出轴驱动车体后部的螺旋桨前进,水上最大行驶速度为8公里/小时;此外输出轴还能够驱动车底的排水泵。通过利用方向盘偏转前轮以及车体后部的舵,GPA能够方便的完成水上转向。
首批GPA两栖吉普车的交付十分仓促,因此该车在野外使用的实际情况无法及时反馈回工厂用于设计改进,而吉普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GPA两栖吉普车的设计中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车重过大且干舷太低,抗浪性和抗沉性不足。其次,该车需要较大精力进行维护保养,降低了实际使用效能。从1942年11月起,生产厂家开始对GPA进行改进。改进内容包括:改变发电机调节器的安装位置;为分电盘加装防水垫;为排气管加装隔板,防止烫伤乘员;启动摇柄改为安装在船体内侧,乘员能在车内重新启动车辆。改进工作一直进行到1943年6月GPA停产,截至此时,GPA两栖吉普车的总产量为12778辆。
GPA在美军中没能赢得良好的口碑。士兵们在使用中发现,GPA两栖吉普比较笨拙,在陆上行驶时速度较低,而在开阔水面使用时,该车体积又明显偏小,储备浮力不足,在较大风浪条件下极易进水沉没,其乘员需要穿着救生衣,美军士兵戏称其为“大澡盆”。
尽管如此,GPA两栖吉普车还是参加了一些盟军重大军事行动,如1943年9月9日的西西里登陆作战。但是美军还是无法容忍它的诸多问题:首先,西欧水系的堤岸大多为人工构筑,非常陡峭,即便是GPA这样4×4车辆要克服这样的障碍也是力不从心;其次,GPA干舷太低,只适宜在内河水系中使用,不适合在海上使用。正因如此,美军后来将许多GPA都被作为租借法案的“馈赠”转送给苏联。1942-1943年,总计有大约3500辆GPA被提供给苏联红军。
有趣的是,GPA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苏联红军认为该车的江河泅渡能力非常出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环境的不同,苏德战场不存在海上使用问题,而那里的内河河岸一般都是自然平缓的,刚好可以让GPA大显身手。在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经常要穿越许多河流湖泊,夺取河岸的桥头堡,GPA当然成了他们理想的泅渡工具,这帮助东线的GPA赢得了不错的声誉。GPA给苏联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争后期的1944年,苏联高尔基汽车厂开始仿制GPA,由此产生了外形和GPA如出一辙的GAZ46两栖吉普车(俗称嘎斯46)。该车在GAZ69吉普车基础上设计制造,改为船形车身,加装了必要的水上行驶部件。车长5米,宽1.74米,高1.8米。GAZ46采用一台M20型55马力4缸汽油机,但由于其车重比GPA增加较多,达到近2吨,因此陆上和水上的机动性都要逊于GPA
Ⅹ 美国军用越野车是什么牌子
悍马
军用悍马诞生于1980年,其开发过程只持续了短短11个月。1992年悍马民用版问世。其生产者AMGENERAL成立于1964年,当时附属于KAJSERIEEP公司。AMGENERAL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型吉普的缔造者-WJLLYS-OVERLAND公司。如今通用公司拥有这个品牌销售权。驾驶悍马越野会使你明白一个汽车传奇是怎样诞生的。大多数成功的4驱越野车都是50%的机器性能加50%的驾驶员能力,而悍马的机器性能占90%。每辆悍马的越野性能都是一个制造工艺上的杰出成就。近半米的离地间隙,大得惊人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中央轮胎充气系统,这些无一不是一般4驱车梦寐以求的。悍马的铝合金车身经过热处理,组装时挡板先被粘合在一起,然后再用铆钉固定(如同收音机的制造过程)。由此产生的是所向无敌的越野之王。目前捍马有两个品种H1和H2,相比之下,H1拥有更多的越野性能,因为它与军用型捍马相差无几,而H2开发的目的是展示这个品牌的发展方向,号召更多的人来体验悍马,尤其是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同时在越野性能和舒适性两方面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