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喀尔越野赛
Ⅰ #2020年达喀尔拉力赛#现场直击达喀尔,这些越野猛兽你认识几款
#2020年达喀尔拉力赛#现场直击达喀尔,这些越野猛兽你认识几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达喀尔拉力赛 世界拉力锦标赛
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达喀尔拉力赛是跨国越野拉力赛,每年1月举行,持续半个月,路程八千到一万公里左右。1979年由法国人舍利.萨宾创办,由法国巴黎出发-穿越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到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沿途大多没有道路,需要穿越无人区、沙漠等地区,路况艰险,是跨国越野拉力赛,参赛车辆主要是强力改装的四轮驱动越野车T2和为达喀尔特别设计的二轮驱动超轻越野赛车,除此之外,还有T4组卡车、摩托车、四轮摩托车等。近年由于非洲主办方没有安全保障,赛事移至南美洲智利和阿根廷举办,需要翻越安第斯山脉和阿塔卡马沙漠。总的来说属于长距离越野赛。考验的是车队和车手的后勤维护、越野驾驶等。车速在10-150之间。根据路况恶劣程度比赛节奏变化很大。
WRC是世界拉力锦标赛。持续一年,每年有14-16个分站(国家)赛(类似F1),WRC每站分3天举行,赛道设在举办地周围的山区,每个分站有20多个赛段(SS)和连接它们的行驶路段(CS)组成,每个SS长度在3公里到150公里之间,每个分站赛的SS总和大约在400公里左右。赛道分砂石、柏油、雪地。该比赛一般选择路窄、弯多的山地进行。赛车速度极快,某些沙石路(芬兰)和雪地(瑞典)赛车速度可以达到250公里以上。某些柏油路分站(法国)在1公里内需要连续转过十个发卡弯。WRC对车手驾控能力要求极高。WRC主要考验厂商研发能力、车手在各种道路条件下(雪地、光滑柏油、细腻沙石路、粗糙烂路等)的驾驶水平和高速通过各种狭窄弯道能力,属于短途高速拉力赛。对耐力和越野驾驶要求相比达喀尔来说不是特别高。
Ⅲ 奔驰G越野能力很强悍,但在达喀尔赛事中,没怎么听说经常夺冠啥的啊奔驰G有参加什么越野赛事嘛
量产车和达喀尔的拉力车是两种概念,再烂的车如果拿到顶级改装商那里改装的话照样有拿冠军的可能,但是后援团队要给力。还有达喀尔拉力赛主要还是看各个车队的投入多少,大众一辆车改装费要一千万RMB
Ⅳ 拉力赛和越野赛的区别
拉力赛(Rally)
亦称“多日赛”。汽车道路比赛项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砾路或柏油路上进行。在一个国家内或者跨越数国举行的既检验车辆性能和质量,又考验驾驶技术的长途比赛。
比赛在规定的日期内分若干阶段进行,每阶段内设置由行驶路段连接的数个测试速度的赛段,交替进行,每个赛段的长度不超过30公里。比赛采用单个发车方法,每个车组由1名驾驶员和1名副驾驶员(领航员)组成。以每个车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赛的时间和在行驶路段所受处罚时间累计计算最终成绩,时间短者名次列前。比赛对行驶路段的行驶时间有严格限制,车组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依次到每个时间控制点报到,迟到或早到都会受到处罚。
必须使用在国际汽联注册、年产量超过5000辆的标准4座小客车和旅行车, 并按比赛规则改装。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准超过300马力。
国际汽车拉力赛每年设有世界拉力锦标赛( 14站 )、欧洲拉力锦标赛( 11站, 难度系数分20/10/5/2 )、亚洲拉力锦标赛(6站)、非洲拉力锦标赛( 5站 )、中东拉力锦标赛(6站)等众多大型赛事。
越野赛(Rallycross)
汽车道路比赛项目之一。是在一个国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举行的允许对该国进行考察的汽车比赛。经过几个国家的领土、总长度超过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赛称马拉松越野赛。除国际汽联特别批准外,越野赛的赛程不得超过15天,比赛必须在白天进行。采用单车发车方式。 比赛每经过10个阶段后至少休息18个小时。
每阶段的行驶距离自定, 但每个赛段的最大长度, 越野赛规定不超过350公里, 马拉松越野赛规定不超过800公里。 必须使用在国际汽联注册的全轮驱动汽车参赛。
1996年国际汽联首次对越野赛实行世界杯赛制,其中较著名的比赛有巴黎至达喀尔越野赛、突尼斯国际汽车赛、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马拉松汽车越野赛、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漠挑战赛等。
比较直观的区别就是场地的路面情况,场地赛采用柏油等硬路面,同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赛道里面进行比赛,路面相对附着力较高,拉利和越野赛一般采用沙石路面,大多采用天然路段进行比赛。当然拉力比赛也有柏油路面。
最重要的区别还是在规则上面:
1、发车:场地赛目前基本采用群发车,当发车信号出现时,所有参赛车辆一起发车,同时计时。拉力赛和越野赛一般赛用单车发车,即每隔几分钟发一辆车,单车计时。
2、车辆人员:场地赛只有赛车手一个人。拉力赛和越野赛除了赛车手外,还有领航员。
3、其他规则:场地赛在比赛过程中禁止赛手自行维修车辆,禁止在赛道中下车、更换轮胎等。拉力赛和越野赛一般都许可赛手和领航员在比赛过程中自行维修车辆、更换轮胎等。
其他也有很多的不同,总而言之,现在赛车运动分为场地赛、拉力赛,越野赛因为沿用拉力赛的规则,而被归为拉力赛中。
Ⅳ 达喀尔拉力赛的级别划分
车辆与分级
达喀尔拉力赛的车辆主要有三个分级:摩托车、汽车(范围从沙地越野车到小卡车)和大卡车。虽然参赛车都经过了大幅度地改装,但许多汽车制造商还是愿意把拉力赛严酷的比赛环境当作试验场地,以此证明其车辆的耐用。
汽车
最初,大多数欧洲多功能汽车如陆虎、罗孚、丰田陆地巡洋舰、梅塞德斯-奔驰G级和平茨高尔(Pinzgauer)主宰着比赛,而其它诸如劳斯莱斯、雪铁龙甚至保时捷都是用改装车来参加比赛。从2002年起,汽车组中参赛的车辆主要是三菱帕杰罗、日产和现代;近几年有实力觊觎冠军的只有大众的途锐(Toureg)和三菱的帕杰罗(Pajero)。奔驰(Benz)、罗孚(Rover)和宝马(BMW)SUV也参加比赛,但无甚成绩。让-路易·施莱瑟为比赛自行制造了一系列沙地越野车并最终赢取了两次冠军。
卡车
卡车组包括太脱拉(Tatra)、卡玛兹(Kamaz)、日野、曼(MAN)、达夫和乌尼莫克。在1980年代,达夫和梅塞德斯-奔驰的双发动机、超过1000马力的卡车展开着激烈的竞争。后来,太脱拉、Perlini和卡玛兹又相继夺冠。
摩托车
KTM是现在最具领先地位、最流行的摩托车。
目前,汽车组主要由大众、三菱及日产三间夺冠,而摩托车组则是雅马哈和KTM一决雌雄。2000年以后,卡车组的争霸战又重落于达夫、太脱拉、梅塞德斯-奔驰和卡玛兹之间
Ⅵ 达喀尔拉力赛上为什么没有‘牧马人吉普’参赛
2003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广东(花都)站参赛车手访谈
2003年是一个“越野”精彩年,中国人第一次组队参加了亚洲区域最难的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挑战赛;第一次参加了越野界的奥运会——巴黎至达喀尔拉力赛;以及第一次举办正规国家级的场地越野锦标赛。
场地越野赛是在封闭的赛道内进行的计时比赛。其赛道精心设计了各种高难度的路况。10月26日,2003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广东(花都)站的比赛已落下帷幕。本次赛事是广东省首次举办的全国一级汽车场地越野赛事,广东花都站作为首届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继河南郑州、北京京港、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平谷分站赛事后的最后一站,来自北京、广东、云南、黑龙江、海南、河南、福建等地的近100辆赛车、200多名赛手和港澳台的越野汽车好手在1.8公里的赛道上进行角逐,是近年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比赛。
此次参赛的车辆均为不超过7个座位的四驱越野车,以发动机排量又分为A组(2500cc以下)和B组(2500cc—5000cc),按照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通行规则决出前三名。
赛道全程分设19处障碍点,包括泥浆路、V形弯道、烂路、U形坑、深水坑、单边桥、S形沙坑、侧沙、连续高坡、鱼鳞路、双边桥、连续弯路、碎石路、浅水坑、Z木、连续坑位、飞越平台、炮弹坑、峡谷。在4×4强劲的车轮驱动下车手是靠怎样的智慧、勇气和高超的驾驶技术去翻越各种陡坡和险滩的,我们一起走进越野人的世界听听他们的越野感言。越野赛车前期改装后期维修费用不菲
Ⅶ 场地赛,拉力赛,越野赛三者有何区别,请个别详细说明
1、意思不一
场地赛:指比赛在固定的场地内进行。
拉力赛:指在1个国家内举行或者跨越国境举行的多日的、分段的长途汽车比赛。
越野赛:指驾驶车辆在野外进行竞速比赛。
2、路面不一
场地赛:路面为柏油平整路面。
拉力赛:是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砾路或柏油路上进行的。
越野赛:场地多为丘陵,山地,沙漠等自然环境。
3、发车方式不一
场地赛:多采用群车发车的方式。
拉力赛:采取单个发车的方法。
越野赛:采用单车发车方式。
4、计算方式不一
场地赛:按照完成固定圈数的时间长短排名。
拉力赛:以每个车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赛的时间和在行驶路段所受处罚时间累计计算最终成绩。
越野赛:据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推算最终成绩。
5、类别不一
场地赛:是一项竞速比赛。
拉力赛:是一项汽车道路比赛项目。
越野赛:是一项竞速比赛。
Ⅷ 达喀尔拉力赛 比赛规则 达喀尔在哪
达喀尔是非洲塞内加尔首都和最大港市
达喀尔拉力赛规则
虽然名称为拉力赛,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远离公路的耐力赛。比赛中需要经过的地形比普通拉力赛的要复杂且艰难得多,而且参赛车辆都为真正的越野车,而非普通拉力赛中的改装轿车。拉力赛的大部分赛段都是远离公路的,需要穿过沙丘、泥浆、草丛、岩石和沙漠。车辆每天行进的路程从由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
比赛为多车种的比赛,共分为摩托车组、小型汽车组(包括轿车和越野车)以及卡车组,赛车的号码依次以1,2,3开头。如105,表示摩托车组的第5号赛车,208表示小型车组的第8号,312则表示卡车组的第12辆赛车。而工作车则以4为开头数字。比赛路段分布在宽阔甚至漫无边际的撒哈拉沙漠、毛里塔尼亚沙漠以及热带草原,与WRC相比,基本上没有现成的道路。车手和领航员除了依靠组委会的路线图以外,还要借助指南针直至今天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才能到达和通过每一个集结点。由于维修队不象WRC那样可以通过一般的公路提前到达指定的区域等待赛车前来检修和补给,因此,每个车队都会包租专机携带所有的配件、给养和维修技师,在赛车之前飞抵指定区域(多为简易机场)。
规则严格——不能随便加油
赛赛事组委会规定,由于该赛事赛车所用燃油为特殊品种,一般加油站不具备提供这种油的能力,因此赛车“口渴”时只能等组委会派飞机空运燃油过来,车手不能随意在路旁加油站“自行解决”,一经发现即被判出局。但是在一些特定赛段,组委会会指定几个加油站,车手可以在此给爱车“充电”。
导航变更
沉默的“GPS”:GPS屏幕不再显示与理想路线的偏离,也不再显示需要前进的方向,只具备了指南针的功能。
隐藏路点:方圆3公里内比赛所必需的路标只会在GPS屏幕上出现。它们只有可能通过路书上的指示被找到。
激活解密密码可以让无法看到WPMs、CPs以及村庄进出口的参赛车手们跟随GPS屏幕的指引。解密密码的使用将导致罚时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专业车手和业余车手:
比赛计划了一到两个路段没有后勤车辆的出现。比赛只允许车手们之间的互相援助,专业车手和业余车手之间的差别也因此而被缩小。
行驶路段超速会遭重罚
Ⅸ 什么叫达喀尔拉力赛
达咯尔拉力赛经典
历史:缘至1977年,法国人沙宾(Thierry Sabine)因参加“阿必尚(西非象牙海岸)尼斯(法国南部)拉力赛”,在利比亚地沙漠中迷途,他在克服沙漠地恶劣环境奇迹生还后,决心举办一项横跨欧非地拉力赛,带领世人一窥撒哈拉沙漠之美,于是在翌年(1978 年)创办了“巴黎—达喀尔大赛”,从此这项每年从南欧贯穿北、西非地赛事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无数好手参加,也成为全球越野赛车界地一项传奇,和越野赛事中地最大考验。
“荒远地沙漠”、“挑战地地形”、“壮丽地景观”是巴黎达喀尔大赛最强调地比赛传统。这个传统从第一届一脉相承,1978 年,一百多部汽、机车从巴黎铁塔附近地Tro-cadero广场出发,一路从北非地阿尔及利亚深入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尼日、马利、上伏塔,一直开到大西洋岸地塞内加尔首都达卡,全程超过10000公里。
透过这项比赛,神秘地撒哈拉沙漠首度向世人揭开面纱,因此比赛获得媒体高度关注,接下来地几年,几乎所有世界知名车厂都陆续投入赛事,使得这项比赛俨然成为每年一度全球越野盛会。
历经 25 年地更迭,巴黎达卡大赛也和其它赛事一样,除了比赛精神不变,很多规则和举办方式都随时空有所更动。1992 年,巴黎达卡大赛首度改变了起讫点,车队从巴黎出发,但一路跑到非洲南端地开普敦,不再局限于“巴黎—达喀尔”地范围;93 年虽然再度回到传统路线,但此后地比赛有三次从西班牙地巴格达出发,也有从达喀尔出发,再回到达喀尔地例子(1997),2000 年更首创从达喀尔出发,跑到埃及开罗结束,比赛路线越来越多样化,而由于不再限于从巴黎出发,比赛地名称也慢慢改为“达喀尔拉力赛”。
比赛规则方面,参赛地车辆一直都还是有汽车、机车、卡车三个组别,每天采移动式前进,定点补给、维修地比赛方式,每天地行进路程中也都包含一般路段和特殊路段(SS),和一般拉力赛无异,不过基于安全因素,主办单位于 1992 年首度引进 GPS导航系统,至于近两年为了保留传统拉力赛地定位挑战精神,在比赛中另外会指定几个路段限制 GPS 地使用,以考验副驾驶地导航能力。
而第24届在2001年12月28日举行,从阿拉斯(法国)出发,经过撒哈拉及茅利塔尼亚等地地砂漠、于一月十三日抵达达卡(塞内加尔首都),17天内要跑九千四百三十二公里地路程。
自开办以来,每届赛事皆吸引了上百位参赛者及不同种类地车辆参加,后援团队更是高达上千人!然而如此庞大地阵容,却无法保证让每一辆车都能平安跑回终点,因为这些参赛者必须在17天九千多公里地比赛中,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不断出现,不但考验着赛车地性能与耐用程度,也考验着车手地耐力与技术,当然也测试支持团队地应变能力。
尤其2002年主办单位倡议“回归巴黎达喀尔地原点”,除了规定技师(air mechanic)只能休息一次之外,更安排了不得使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地赛程,以及连续两天只能抽空小憩一下地马拉松赛程等等,而且在恶劣地天候、地形变化下,车手及参赛车地性能、耐用度都要在极限地状态下接受考验,称它是‘性能炼狱’一点也不为过。
达喀尔拉力赛地创始人萨宾在描述举办达喀尔拉力赛地初衷时说:对于参加地人来说,这是一项挑战;对于没参加地人来说,这是一个梦想。为了完成这个梦想,每年,有数以百计地冒险者在新年来临之际踏上无垠地非洲沙漠,经过砂石、沙漠、泥泞、公路、草原、农田等各种地形,更要经受高温、沙暴地残酷考验。
2006年,第28届达喀尔赛事没有逃脱死神地光临,第九赛段比赛中,澳大利亚地摩托车手安迪-卡尔德科特发生车祸不幸去世。达喀尔似乎永远都与死神并肩,漫漫地黄沙和连绵不断地沙丘下掩埋了多少壮士地英魂。但是达喀尔依然魅力不减,车手们似乎就是喜欢和大自然对抗,只有战胜了达喀尔才算真正地升华,完成了“地狱之旅”才能领略到赛车带给人们地刺激和乐趣。
人们活着就是要向自然挑战,人类千万年都在和自然界抗衡,为了战胜他们,人们付出了极大地代价。达喀尔是征服自然地另一个方式,人活着需要理想和信念,向自己地极限挑战就是一种勇敢。达喀尔地车手毫不畏惧大自然,我们对于牺牲地勇士默哀 ,但是我们也要向他们致敬,他们是人类挑战大自然地勇士。车手们做这样地选择,表达地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境界,一种生存方式和永不止步地探险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