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越野猛曽
『壹』 罗马尼亚比俄罗斯要富裕,为何摩尔多瓦不希望自己加入罗马尼亚呢
主要是因为摩尔多瓦它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且摩尔多瓦也有非常多的俄罗斯人。所以他们并不会选择加入罗马尼亚也是很正常的。而且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们更亲近于俄罗斯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苏联时期,摩尔多瓦属于前苏联。所以会有大量的俄罗斯人去摩尔多瓦那里生活居住。虽然摩尔多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它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并不能自由选择国家的发展道路。
但是我们也看到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他们属于同文同种的国家。就比较类似于俄罗斯和白罗斯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在历史过程中多次的分分合合,使得这两个地区的人民并没有太多亲近的关系。而且两边贫富差异非常巨大,所以很多人都不希望合并,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经济压力。
『贰』 罗马尼亚车厂改装奔驰G63,外观更具侵略性,但也有人说改毁了
MariusDesignhaus是一家来自罗马尼亚的汽车改装厂,最近,他们发布了一款基于梅赛德斯G级车的作品,这一项目被命名为MD2,极具攻击性的车身套件给这辆越野车带来了非常凶狠的外观样式。
这辆车的动力系统并没有变动,它基于AMGG63打造,搭载一台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匹配9速自动变速箱。而有关价格的细节也未得到披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MINI COOPER SE纯电动版赛车罗马尼亚首秀 整车减重约150公斤
MINI参与拉力赛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MINICOOPERSE纯电动版赛车在罗马尼亚拉力赛上完成首秀,开启了MINI电动时代的新篇章。
价格方面,MINICOOPERSE纯电动版在罗马尼亚市场的售价为33,261欧元(约合26.3万人民币),德国为31,680.67欧元(约合25.1万人民币),英国为24,900英镑(约合21.8万人民币),而在美国的售价为29,900美元(约合20.1万人民币)。看起来,英国本土的售价相对较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做完缩胸手术后,罗马尼亚网球女将哈勒普的成绩有改善吗
变化很大。手术后哈勒普以创纪录的时间赢得了法网公开赛。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仅是天赋,还有汗水、伤痛等等。即使是爱美的选手也不得不做出身体上的牺牲,比如罗马尼亚女子网球选手Halep。
一、对职业生涯的彻底改变
出生于1991年的哈勒普在17岁时赢得了法国少年冠军,排名第2。世界青年单打排名第一。除了优异的成绩之外,哈勒普的上围也令人印象深刻,她让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但哈勒普也有她的问题,随着她的成长,她的上半身挑战了她的运动生涯,影响了她的速度和灵活性。
最后,完成手术后,哈勒的破纪录赢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各种公开赛冠军是让对手,在2017年,哈勒顶级WTA世界第一,她也成为历史的WTA 25赢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员,第一个玩家皇冠和罗马尼亚。
『伍』 罗马尼亚的国都在哪
人口200多万的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从欧陆北缘的德国首都柏林到欧陆南缘的希腊首都雅典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堪称最大的都市。相传,它发源于一个由牧羊人建在维拉西亚森林中的定居点,凭着几个世纪来人们的辛勤经营——同时不断克服着一次又一次来自奥地利、土耳其、俄国的外侵乃至地震灾害,到了19世纪,布加勒斯特城以它不同凡响的美丽以及商业上的繁荣,在欧洲大陆赢得了“东方的巴黎”的美誉。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但对城市的直接破坏却并不大。遗憾的是,未被战火洗劫的“东方的巴黎”却遭到了40年革命风暴的扫荡。齐奥塞斯库雄心勃勃的一通破旧立新,留下的是一场文化遗迹的浩劫。1989年政治巨变随即带来了国家经济的动荡、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浮动。当年“东方的巴黎”的风姿风采就在50年来政治风云的左翻右转当中一天天被钢筋水泥、残墙断壁和滚滚飞尘所掩埋。
今天的布加勒斯特,恐怕该说是个被重创破了相的城市。齐奥塞斯库时代的成片成片灰色水泥建筑楼群,加上“新”时代带来的一些摩登得不够级别的奇怪建筑,混和着混乱的车流与遍地的垃圾,跟那些残破的老建筑不相协调地搀杂在一起。但是,也许因为我没亲眼目睹过“小巴黎”过去的风韵吧,我眼中的布加勒斯特仍有触目皆是的百年旧迹。如果用一双有心的眼细细打量它,你仍能从那片残败当中追索到它当年迷倒众邻的美丽。
布加勒斯特的美在我眼中离不开三方面的成因:成片成片的浓荫绿树、石条拼成的街道路面,以及独具东方(拜占庭)特色的房屋建筑。
在我所到过的几个国际大都市里,布加勒斯特该说是最绿的一个。巴黎有不少林荫大道,可它还是比不上布加勒斯特;伦敦倒是有大片的绿地,但那只限在公园里,街道两旁可是不种树的;罗马市区也没见怎么多的树;东京、香港这类地方根本就不用提了,纯粹就是绿色的沙漠、高楼的树林。布加勒斯特则是一座处处见得到树的城市。即便是在市中心的主要大街和交通干道上,道旁都有树。而一旦跨出市中心,道路两旁林荫连绵树林成片,有些房屋就坐落在绿林深处。那么多的树,好像这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建在山坡树林子里的繁华大乡村。
我是10月份来到布加勒斯特的,没有赶上这里的春天和夏天,却看到了它美丽的金秋,是名副其实的“金秋”。随着一阵一阵的秋风,树上的叶子开始一点一点变黄。那黄色由浅而深由淡而浓由暗而亮,然后突然之间它们就像被什么人点了金似的一下子辉煌灿烂起来,满树晃动起了大片小片亮眼的金叶子。那金叶树于是成行成列、一片连着一片、一鼓作气地把全城的金色烽火烧向极致。那几天的布加勒斯特城可不得了,到处金光耀眼,不光树上是金的,树下也是金的,满地都是金黄色的落叶。大风一吹,好家伙,就见金片子满天乱飞满地乱滚,大团大团金蝴蝶似的蜂拥着,那叫气派!
而与这些美丽的浓荫金焰交相辉映的,先就是布加勒斯特城里那一条条大大小小用石条铺成的路了。
本来,在当年的欧洲(以我个人的历史知识而言)拿截成块儿的石头铺路是很普通普遍的——当时的建筑材料和交通工具使然,罗马尼亚并不比别的国家特殊。但让我觉得特别的,一来是布加勒斯特城里如今居然还保有那么多的石条路;二来是这些石条路之宽阔;再者,就是这些路在铺设上的精致与美丽。
石条路,不管在当年是多么平凡普通,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风尘而仍然健在,就已经具有了一份不凡的价值——成了此地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化身。走在这种路上,你会有一种与走在柏油路上完全不同的感受。正好像某一天你忽然翻开了旧日的破箱子,面对那一件件受了潮、褪了色、式样“古怪”却又一直都没舍得扔的陈年衣物一样。那一刻,你心头的感受当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你过去了的那段生命的见证。
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见证今天正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地消失。比如在伦敦,你就基本看不见石头铺的老路了。即便像剑桥这么有名的知识名城,如今石条路也所剩无几。巴黎的情况似乎不比剑桥强多少。罗马,是我到过的城市当中最具“遗迹感”的,石头铺的路很多,不过全限在小街小巷和小型广场上,而且石块都比较粗大,至于车辆繁忙的大马路可全都是光滑的柏油大道了。
布加勒斯特的石头路之所以令我感动,除了它的“存活”之多外,更因为它的出人意料之宽和铺设上的精致。真的,这儿的路全是拿小块小块的石条按照一定的图案十分讲究地拼出来的。在我眼里那就是石头铺就的地毯,它孔雀开屏般美丽地铺展开来,是多少人工一寸一寸地拿手“织”出来的。如此纯手工的宽大石质地毯,在今天这么紧张繁忙的交通状况下居然还没被现代化的柏油大道所代替,这可真让我觉得既庆幸又纳闷儿,同时也为它们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不过,布加勒斯特城的老建筑,才真正是“东方的巴黎”之精华所在。
从伦敦来到布加勒斯特,一双习惯了维多利亚式建筑的眼睛乍一看到罗马尼亚的建筑,那感觉很有点像一个一直生活在汉族地区的人猛地走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满眼活泼可爱的彩色小帽、小坎肩儿、花裙子……使你不能不为那明快的色彩、新奇的式样和精巧的装饰而感到新鲜与振奋。
18世纪时,布加勒斯特的许多建筑是专请法国建筑师或留学法国的建筑师设计的,与此同时,由于罗马尼亚几百年来轮番受到奥匈帝国、土耳其、俄国、德国的侵扰和控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并以缤纷多彩的形式强烈地反映在了罗马尼亚的建筑上。
在布加勒斯特走大街串小巷,首先觉得惊讶的便是那一幢幢彼此相邻的小楼在建筑形式与风格上的“百花齐放”。除了造型与色彩上的彼此特立独行,布加勒斯特古老建筑在外表修饰上的精巧与用心也让人感叹。正像法国和意大利,罗马尼亚也是个有雕塑传统的国家,不过他们的雕塑技艺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建筑物的装饰上。那门框窗框的钩镂、房檐廊柱的雕刻、屋顶瓦片的设计、铁门铁栏灯罩的花样……处处都是精心的设计。而那精美的图案与精细的雕刻——就像盛装女人肩头的绣花披肩、头上的花冠、颈上手上那些精巧玲珑的挂饰一样,使整幢建筑的美得到了圆满的呼应与烘托。
因此,在布加勒斯特逛街巷,那感觉有点像在画廊或美术馆里欣赏绘画和雕塑,它们出自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艺术家之手,带给你新鲜的感受。
而这在英国可是无法想象的事。英国那些“House”尽管有大有小有新式旧式,但总体来说都跑不出“维多利亚”和“哥特”式两种基本的框架。正好像西装,尽管可以有不同的款式,但西装就是西装,你不能说它不好看,但终究还是缺了点儿个性。
不过,在布加勒斯特,像伦敦的议会大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那么辉煌、庞大的建筑却是没有的(如今最巨大的一座建筑还是齐奥塞斯库留下来的“遗产”,不过并没完工,而且称不上艺术)。这儿的建筑多为中小型,即便是皇宫和最大的教堂,规模也都不大。但是小有小的味道。如果说气势非凡地耸立在泰晤士河边的英国议会大厦给人的感觉是帝国的威严、高傲与冷峻,那么罗马尼亚的建筑则是小康人家的温馨以及青年男女那种自由奔放的浪漫激情。说真格的,布加勒斯特城里那些姿彩各异的精致小楼常会让我想起“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因为好像只有在这儿我才找见了当年朱丽叶密会情侣的“绣楼”楼台。
谈布加勒斯特的老建筑,不能不提那些美丽的教堂。在这里,“美丽”这个词我可不是随便用的,它其实包括了远比这两个字丰富得多的内容。遍布布加勒斯特(或者该说遍布整个罗马尼亚城乡)大大小小的教堂(尤其是东正教教堂)是建筑、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而其中绘画的运用尤其令人惊叹——正是这一点强烈地体现了罗马尼亚的民族特色。有整幅的图画更有成片成片的装饰图案,从屋顶画到地面,从室内画到室外,从教堂外整个的墙壁画到房顶上的每一片瓦。画,用细密精致的线条汇同热烈奔放的颜色,为教堂通身披上华丽的壁毯。而在这之外还有那些玲珑的雕塑,还有教堂整体建筑的别致造型。把所有这些都加到一起,请想象一下吧——那教堂该是如何的美丽!
一些西方人写的介绍罗马尼亚的书,凡提到首都布加勒斯特都免不了说它被破坏得如何厉害,如今是如何如何的脏、乱、丑陋。他们说的或许不错。不过在我眼里,布加勒斯特那些林荫道、石条路、旧建筑尽管惨遭历史蹂躏和灰尘蒙垢,却依旧具有魅力,特别是比起那些除“高尖闪亮”外别无其他的现代化大都会来,布加勒斯特到底还是有品味、有意思得多了。
『陆』 猛犸王山地车怎么样,性能如何
“猛犸王”山地车性价比较高,在同等价格中是一款不错的山地车。
『柒』 猛犸象的越野跑鞋子怎么样
猛犸象几乎囊括了户外的所有领域,每件东西都是顶尖,舒适透气。
『捌』 罗马尼亚战役的战争过程
1944年8月19日,苏联红军开始沿整个战线以连和营为单位作了无数次试探性进攻。这之后弗里斯纳上将召集到了一些高级将领进行形势评估,情况看来已经十分明显了,苏联红军的进攻很可能会在8月20日开始。为此他们特别对一项代号为“熊”的有组织的撤退计划进行了审查,但这一计划最终却未能传达给部队基层,这本来并无可厚非,因为部队官兵们如果不知道有撤退的计划,那么作战时思想会比较稳定,但是如果当时弗里斯纳和他的高级将领们知道后来战局的发展,他们一定会追悔莫及的。1944年8月20日凌晨5点,在经过了一番短促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苏联第2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几乎同时发起了进攻。其中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第5突击集团军企图将第6集团军的第52军牵制在基希涅夫以南,另外苏联红军第57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则突入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防线,并直接威胁到了第6集团军右翼部队波斯特尔的第39军。这时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弗雷特尔.皮科才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原来负责正面防御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第29军中的两个罗马尼亚师已经被秘密撤走了!没有办法,他只好急令第13装甲师和第304步兵师前往迎击已经在德军防线上造成突破的苏联第37集团军,这两个师本来是整个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但糟糕的开局已经不得不让弗雷特尔.皮科去冒这个险了。与第3乌克兰方面军一样,苏联第2乌克兰方面军也开始了行动。依靠装甲部队强大的推进力第2乌克兰方面军迅速突破了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在雅西西北的防御体系。此时,德国人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时之间有好几个罗马尼亚师退出了战场,留下德军单独作战。形势对于德军第8集团军来讲一下子变得极为严峻,韦勒将军随即命令第10装甲掷弹兵师和第258步兵师由东向西攻击苏联红军突破口,这个命令十分正确,但这个反突击却未能打破苏联红军第52集团军的推进。这就是战争后期德军装甲力量下降所造成的恶果,因为德军可用于反击的装甲力量实在太有限,所以即便是他们能够抓住战机并迅速作出正确举措,也很难完成对苏联红军进击部队的突破。
随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苏联红军第6坦克集团军也投入了战斗,他们的目标将是攻下雅西并抵达开阔地,与此同时德军第76步兵师完成不可思议的战场机动,他们竟然在苏联红军第6坦克集团军到来之前进入到了阻击阵地,要知道在敌军快速逼近的情况下从一个地区到达另一个地区所要完成的部队机动将是多么的困难。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德国第76步兵师的将士们在缺乏重型武器的情况下居然迫使拥有强大机械化兵器的苏联红军第6坦克集团军的进军推迟近一天之久。德军第8集团军兵力处处紧张,以至于无法抽出援兵救援德国第76步兵师以及和他们并肩作战的罗马尼亚第101山地步兵旅。进入到21日,德军北线战局开始加速恶化,由于苏联红军第18坦克军的行动,德军第10装甲掷弹兵师和第79、第258步兵师对苏联红军的冲击失败,特罗费缅科的第27集团军和科罗捷耶夫的第52集团军一下子向前推进了十二英里。紧接着阻击苏联红军第6坦克集团军的德罗联军开始后撤,克拉夫钦科的第6坦克集团军于第二天拿下了雅西城。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命运同样不佳,后备部队的缺乏已经使他们快要守不住防线了。苏联红军第57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取得的进展都不大,德军第15、306、304步兵师以及第13装甲师一直坚守着阵地,但这些阵地随时有被突破的危险,其中第15和第306两个步兵师的情况最为糟糕,事实上到了20日晚些时候他们的阵地已经失手了。到了21日傍晚,情况进一步恶化,苏联红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切断了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联系。
1942年6月1日,在德军发动最后的总攻前,德第11集团军司令曼斯坦因上将搭乘一艘意大利鱼雷艇去观察苏联红军的海岸工事,同一天Avdeyer大尉和他的僚机飞行员Danilko上尉奉命前往德军防线后方进行空中侦察摄影,由于预感到德军的攻势已经迫在眉睫,他们此行十分重要,因此他们被严令禁止主动作战。在完成侦察任务返回途中,Avdeyer忽然发现海面上有一条孤零零的鱼雷艇,实在按捺不止攻击的欲望,他向他的僚机示意:进行一次掠袭!在海面上,正当曼斯坦因在观察地形时,忽然在鱼雷艇上任何人能做出反应前,2架Yak-1从太阳方向急速俯冲下来,机枪子弹旋风般扫过甲板,站住曼斯坦因左右两侧的人全部被打死,但站在中间的曼斯坦因本人毫发未伤,这应该是曼斯坦因在二战中最接近死亡的时刻!Avdeyer直到战后很久才知道那艘鱼雷艇上载有曼斯坦因将军,否则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会发生什么事!
到了第二天,苏联红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左翼部队什列明指挥的第46集团军已经包围了杜米特雷斯库的罗马尼亚军队并把他们牵制在海边。战场的制空权一开始就掌握在了苏联红军手中,由于德罗联军缺乏战斗机和足够的防空武器,苏联空军的轰炸机几乎可以肆无忌惮的投弹轰炸,一时之间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人员损失急剧增加,战场上人人自危,以至于战后一些参加过此役的幸存德国老兵提到那段往事就显得不堪回首。在21日这一天安东奈斯库元帅会见了弗里斯纳上将,此时安东奈斯库已经不得不承认众多罗马尼亚军队正在不战而逃的事实,但此时这位罗马尼亚领导人仍显得很镇定,同时他也成功的使焦虑的弗里斯纳重新相信他对于现有罗马尼亚局势依旧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前线的糟糕的战报一个接一个传来:1944年8月21日,许多后方的德军的联络参谋和特遣队不是被罗军解除武装就是逮捕,德军的电话线被切断;罗军拒不服从任何命令,除非是来自布加勒斯特的命令,这意味着德国人的命令被罗军以各种不同的借口抵制掉了。此时德军一点都没有觉察到敌军已经深入他们后方许多英里。罗马尼亚军队加速了溃败之势,更是有一部分罗军开始掉转枪头对付他们昔日的盟友。
『玖』 历史上罗马尼亚有没有什么惊动世界的大事件
十三世纪时,"勇敢的米哈易尔"统一了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25日,罗共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和妻子被枪决.
『拾』 军械之二战罗马尼亚军队的……
罗马尼亚曾经是二战中德国在欧洲最忠诚的盟友,它的装甲部队相对于其邻国保加利亚来说是相当强大,而它在参与侵苏战争的过程中,也曾缴获到了一定数量的战利品,下面分别列出
1941年6月22日罗马尼亚侵入苏联后,缴获了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到1943年4月15日,其中可用的包括以下部分:(统计数字不完整)
步枪116000支
轻机枪7817挺
重机枪3650挺
反坦克枪1236支
50毫米迫击炮1555门
82毫米迫击炮801门
120毫米迫击炮136门
45毫米反坦克炮709门(1942年该炮成为罗骑兵师的标准反坦克炮)
76.2毫米野战炮及加农炮共693门
122毫米榴弹炮及加农炮共477门
152毫米榴弹炮及加农炮共148门
KV1重型坦克1辆
T28中型坦克2辆
T34中型坦克2辆
BT7快速坦克32辆
T26轻型坦克33辆
T60轻型坦克30辆
T37水陆坦克19辆
T38水陆坦克3辆
T40水陆坦克1辆
T27超轻型坦克2辆
“共青团员”装甲火炮牵引车36辆
敖德萨特种改装装甲车14辆(敖德萨包围战中苏军用拖拉机加装钢板和火炮之后的临时车辆)
1943年罗军又缴获了少量苏军坦克,但是其他缴获物资情况不详:
KV1坦克1辆
T34坦克4辆
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4辆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5辆
T38坦克1辆
“瓦伦丁”MKIII型步兵坦克4辆
未明确记录型号的英制坦克19辆
罗马尼亚军队在轴心国集团作战时使用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情况如下(比较著名的车辆就不列举数据了):
雷诺FT17坦克:
一战后到达,共76辆,其中45辆装备了37毫米炮
下载 (36.62 KB)
2008-8-30 19:46
维克斯6吨坦克:
罗马尼亚根据许可证生产了少量,具体数字不详
下载 (92.71 KB)
2008-8-30 19:46
R-1轻型坦克:
罗马尼亚根据捷克斯洛伐克AH IV轻型坦克改进设计后生产,共35辆,在骑兵部队担任侦察任务,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全部退出现役。
乘员2人
战斗全重3.5吨
长3.2米,宽1.79米,高1.67米
发动机:50马力汽油机(AH IV为60马力)
最大时速:45千米(公路)/20千米(越野)
最大行程:160千米
主要武器(枪塔):1挺7.92mm ZB37机枪;辅助武器:1挺7.92mm ZB30机枪。弹药基数3000发
装甲:5至12毫米(AH IV最大为15毫米)
下载 (40.12 KB)
2008-8-30 19:46
雷诺R-35轻型坦克:
共75辆,其中战前获得41辆,德国又提供了34辆原波军装备。1943年剩下的所有车辆都换装了苏式45毫米炮,称为R-35 tank destroyer
下载 (25.86 KB)
2008-8-30 19:46
左侧的就是改装了45毫米炮的R-35坦克歼击车。
R-2轻型坦克:
其实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LT35,是相当长时间罗装甲兵的主力装备,后曾有20辆换装缴获的76.2毫米炮。
下载 (53.01 KB)
2008-8-30 19:46
T-38轻型坦克:
捷克斯洛伐克的LT38,1943年5月至6月间德国提供,都加强了装甲防护。
下载 (34.15 KB)
2008-8-30 19:46
T-3中型坦克:
德国的PIIIN型坦克,1942年底提供了11辆,全部在战斗中损失。
下载 (31.72 KB)
2008-8-30 19:46
T-4中型坦克:
德国的PIVF、G、H、J型坦克,从1942年至1944年共提供110辆。
下载 (51.64 KB)
2008-8-30 19:46
TAS突击炮:
德国的IIIG突击炮(外援超级大户),1943年11月到1944年8月间共提供108辆。
下载 (27 KB)
2008-8-30 19:46
TACAM T-60自行火炮:
使用缴获的T-60坦克或T-60坦克底盘共改装34辆,武器为缴获的F-22型76.2毫米炮。
乘员:3人
战斗全重:9吨
长5.51米,宽2.35米,高1.75米
发动机:6缸汽油机,80马力
最大时速:40千米(公路)/20千米(越野)
最大行程:200千米(公路)/150千米(越野)
主要武器:1门76.2毫米F-22 L/51反坦克炮,弹药基数44发
辅助武器:1挺7.92毫米ZB-53机枪
装甲:15至25毫米
下载 (9.2 KB)
2008-8-30 19:46
TACAM R-2自行火炮:
使用R-2坦克底盘改装ZIS-3火炮的坦克歼击车,共改装21辆,绝大多数损失。
乘员:3人
战斗全重:12吨
底盘长5米,宽2.06米,高2.32米
发动机:6缸汽油机,125马力
最大时速:30千米(公路)/15千米(越野)
最大行程:160千米(公路)/130千米(越野)
主要武器:1门76.2毫米ZIS-3 L/42反坦克炮,弹药基数30发
辅助武器:1挺7.92毫米ZB-53机枪
装甲:15至25毫米
下载 (30.68 KB)
2008-8-30 19:46
“Maresal”型坦克歼击车:
Maresal即“元帅”,这是该型坦克歼击车的昵称,1942年12月开始开发,先后试验过多种配备,最终决定使用原法制H-39坦克的发动机和拉长的T-60底盘,主炮是罗自制的DT-UDR反坦克炮,但最终仅有几辆样车被制造出来。其龟壳般的外形非常引人注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追猎者”的设计。
(M-05样车的数据)
乘员:2人
战斗全重:10吨
长5.8米,宽2.44米,高1.54米
发动机:汽油机,120马力
最大时速:45千米(公路)/25千米(越野)
主要武器:1门75毫米DT-UDR反坦克炮
辅助武器:1挺7.92毫米ZB-53机枪
装甲:10至2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