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承载式越野车换车壳影响性能吗
㈠ 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哪种更安全
非承载式车要更安全。但是综合来说,承载式车身要有优势。
1.首先,非承载式车身由于有梯形大梁,所以其结构刚性非常强,拥有很好的耐冲击,抗扭曲性能.我们熟悉的丰田LC100,LC80,路虎发现3,途乐Y60,61,奔驰G等都是采用这种梯形车架结构.这种结构除了强度高以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离地间隙大,对于非承载式车身而言,轮轴基本上都是固定在车架之下的.
2.对于越野车来说,离地间隙高当然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提高通过行;但是对于公路性能来说,过高的离地间隙会带来较高的重心,使得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下降.
3.非承载式车身除了重心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重量大.首先,由粗壮的钢梁焊接在一起的梯形车架分量就已经不轻了,再扣上一个类似于承载式车身的外壳.因此对于非承载式车身的SUV通常要匹配大排量大扭矩的发动机,加速性自然性就下降了,油耗固然也上升了.
4.除了重量和重心的差别,在舒适方面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别.承载式车身由于重心底,使得在同样横向震动情况下车内人员的晃动幅度比较小,非承载式车身由于重心高,导致车内乘员晃动会较大.不过好在非承载式车身通常簧上质量比较大,所以相对缓解这种不舒适的感觉.
5.再从车身的密封性能和隔音降噪性能来看,承载式车身的所有表面覆盖件由于需要承载各方面应力所以刚度相对较大,较大的车身表面刚度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再高速行驶状态下能够更好地屏蔽风噪和路噪,特别是风噪,车身表面刚度大可以充分减小高流速空气与车身表面接触产生的共振.当然,对于非承载式车身而言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做成这样.重量大.
6.从安全性来看,通过上面的介绍,如果我问你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安全性能哪个更高?是指被动安全性,也就是在发生碰撞后谁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更有效,你会怎么回答?我曾经问过一些车迷,大家很直观的看法就是,对于非承载式车身来说得看你怎么撞,如果撞击点在钢梁上,那么大梁可以很好地保护车内乘客,如果撞击点不在大梁上,则情况相反.其实对于非承载式车身地被动安全性,我并不是这个看法.因为一个安全地车身,在发生碰撞时往往需要通过钢材地型变来来吸收撞击能量,另外需要通过相邻钢板之间力的传递来分散撞击能量.而对于非承载式车身来说,即便撞击点在梯形车架上,由于车架的钢度极高,所以它的形变量会非常有限,对于保证安全的第一点吸收能量,它起到的作用往往非常小;那么对于保障安全的第二点分散分散能量呢?由于非承载式车身的大梁与车壳之间是通过悬置进行的软连接,在发生碰撞时,大梁上受到的巨大应力基本上无法有效地传递到车壳上,而梯形大梁的形状和结构也非常不利于能量的分散.所以在发生碰撞时,梯形大梁是救不了你的.那么提高非承载式车身被动安全性的重任又落在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车壳上了.那么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理解,非承载式车身如果想要达到承载式车身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能,除了大梁以外,上面的车壳必需按照承载式车身的舒适标准和安全标准来打造.这样丰田兰德酷路泽的巨大重量就不难理解了.
结合上面来看,非承载式车身除了强大抗扭能力强以外,其他几乎所有性能都不是承载式车身的对手.
㈡ 汽车可以换车壳吗
可以,但很麻烦的,就是把所有东东都拆掉装另外一个上车壳上,要好久,很麻烦,这是考验修理工能力的配合能力的吧,搞不好好多螺丝会装错位置的。
㈢ 什么叫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非承载车身一般用在载重车辆上,比较专业的越野车也都采用非承载车身。非承载的意思就是轿厢和底盘分离,乘坐舒适度要差点。承载式车厢就是现在的主流了,意思就是底盘和轿厢是一体的,所以舒适度高。但是相比较而言非承载式车厢的刚性更好碰到崎岖路面车体不容易变形。
㈣ 非承载式车身具有哪些优缺点
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点就是有独立的大梁,底盘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此外四个车轮受力再不均匀,也是由车架承担,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
缺点是车身重。由于设计计算时不考虑车身承载,故必须保证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导致整车自重增加。而且车架是汽车上最大而且质量最大的零件,必须具有一系列复杂而昂贵的制造设备,成本也相对较高。
其次,重心高。车辆重心比承载式更高。车架在底部,而车身是安装在车架上,那么车身的地板无论如何也要在车架之上。遇到危险(如翻车)的时候,厚重的底盘,也会对相对薄弱的车身产生致命威胁。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特点
与车辆总长相同,相对车身是独立的,起着骨架作用,为厚钢板焊制的。底盘件(发动机、悬架等)安装在车架上。借助橡胶块将由薄板制成的车身安装在车架上。
除了轮胎与悬架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作用外,挠性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辅助缓冲、适当吸收车架的扭转变形和降低噪声作用,既延长了车身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广泛应用于高级轿车和部分中级轿车上。
㈤ 从修理角度,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哪些优缺点
首先,车身重。由于设计计算时不考虑车身承载,故必须保证车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导致整车自重增加。而且车架是汽车上最大而且质量最大的零件,必须具有一系列复杂而昂贵的制造设备,成本也相对较高。
其次,重心高。车辆重心比承载式更高。车架在底部,而车身是安装在车架上,那么车身的地板无论如何也要在车架之上。
回答仅供参考!
㈥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非承载式车身对全新路虎卫士重要吗
全新卫士没有了非承载式车身,重要吗?很显然,这并不重要,毕竟国内愿意买单的消费者每年只有几十人。老款卫士的确是一款非常有情怀的车,但是每天不能开着它舒适地在城市里代步,的确有些把藏獒关在笼子里的意思。全新路虎卫士可能没有了极致的越野性能,但是它的日常驾驶舒适性陡增,可以像奔驰G一样轻松地游走在城市霓虹灯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有哪些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是结构不同。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能够方便自己的出行,那还是承重式车身比较适合你,但是,你要做一些比较高难度的工作通过的路面也总是坑洼不平,那选择非承载式车身会更加有利,汽车使用寿命更长,也可以减轻自己的一部分费用。
㈧ 非承载式车身与承载式车身的区别是什么
非承载式车身与承载式车身的区别有:底盘与车壳连接不同、车身重量不同以及乘坐舒适性不同。
一、底盘与车壳连接不同:
1、非承载式车身的底盘与车壳不是一体的,汽车的车壳与底盘分离后汽车仍可以正常行驶;
2、承载式车身的车壳与底盘是一体的,是无法完全分离的。
二、车身重量不同:
1、非承载式车身的重量较高,重心较高,不利于汽车的操控;
2、承载式车身重量轻,重心低,利于汽车的操控。
三、乘坐舒适性不同:
1、非承载式车身重量过大,重心相对较高,乘坐舒适性相对较差;
2、承载式车身重量相对较轻,重心也相对低一些,车内空间利用率较高,乘坐舒适性相对好。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非承载式车身、网络-承载式车身
㈨ 非承载式车身有哪些优缺点
非承载式车身=车身不承重底盘带大梁,承载式车身=车身与底盘一体式且承重。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满大街呼啸而过的都是轿车和SUV,承载式车身的它们舒适性与过滤性为乘客带来了较好的乘坐体验。而笨重的非承载式车身车型,似乎与城市越来越格格不入了,除了一些载货汽车和硬派越野车之外,非承载式车身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么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缺点有哪些呢?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发现,选择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还是喜忧参半的。毕竟有得就有失嘛,你不可能拿承载式车身的SUV去越野脱困,也不能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车型长时间作为城市通勤车。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车身的结构,才是最客观稳妥的。
㈩ 承载式车架和非承载式车架的优缺点(弯道性能的优缺点)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弹元件联接。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到车身上,大部分振动被减弱或消除,发生碰撞时车架能吸收大部分冲击力,在坏路行驶时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车厢变形小,平稳性和安全性好,而且厢内噪音低。但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车身和底架共同组成了车身本体的刚性空间结构。这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这种形式的车身具有较大的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刚度,质量小,高度低,汽车质心低,装配简单,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好。但由于道路负载会通过悬架装置直接传给车身本体,因此噪音和振动较大。
还有一种介于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之间的车身结构,被称为半承载式车身。它的车身本体与底架用焊接或螺栓刚性连接,加强了部分车身底架而起到一部分车架的作用。
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都有优缺点,使用在不同用途的汽车上。一般而言,非承载式车身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承载式车身一般用在轿车上,现在一些客车也采用这种形式。
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按照有无刚性车架划分,什么叫车架,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车架就是支承车身的基础构件,一般称为底盘大梁架。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及车身部分都固定其上,它除了承受静载荷外还要承受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载荷,因此车架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汽车在正常使用时受到各种应力下不会破坏和变形。
车架有边梁式、钢管式等形式,其中边梁式是采用最广泛的一种车架。
边梁式车架由两根长纵梁及若干根短横梁铆接或焊接成形,纵梁主要承负弯曲载荷,一般采用具有较大抗弯强度的槽形钢梁。也有采用钢管,但多用于轻型车架上。一般纵梁中部受力最大,因此设计者一般将纵粱中部的截面高度加大,两端的截面高度逐渐减少,这样一来可使应力分布均匀,同时也减轻了重量。
横梁有槽形、管形或口形,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抗弯强度。横梁还用以安装发动机、变速器、车身和燃油箱等。为适应不同的车型,横梁布置有多种型式,如为了提高车架的扭转刚度采用X型布置的横梁。边梁式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低,制造容易,使用广泛。但由于粗壮的大梁纵贯全车,影响整车布置和空间利用率,大梁的横截面高度使车厢离地距离加大,乘客上下车不方便,另外重量也大,整车行驶经济性变差。这些缺点对小客车、轿车是缺点,对于越野车可能就是优点,因为越野车要求有很强的通过性,行驶崎岖路面时要有一定大的离地间隙,而非常颠簸的道路会令车体大幅扭动,只有带刚性车架的承载式车身结构才能抵御这种冲击力。因此越野车上普遍采用非承载式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