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越野比赛视频
❶ 跑越野赛时应注意什么
1、鞋子和袜子的选择
越野跑的鞋子不同于正常的跑步鞋,它需要具备越野和跑步鞋的缓震功能,袜子选择排汗能力更强的非棉质袜子。
2、了解环境、预防各种天气
你要掌握训练和比赛地点的地形、气候和紫外线照射等。根据环境和天气选择需要带的物品。
3、做好补给和药品
越野跑者在运动过程中要携带充足的水和食物,以满足迷路和受伤时所需要的基本补充。
在运动中,要周期性地补水和进食。
4、确保不迷失方向
不管出行的里程有多么长,在外出时总要随身携带方向盘和地图。
在登山前一定要告诉亲友你准备去哪里,去多长时间。必备工具还包括:透气胶带、打火机、急救毯。
5、和队友结伴而行
和一两个朋友一起去越野冒险会比较安全。这样在出现意外时可以提供安全保护。
独自跑步时,要考虑穿着或佩戴一些带有可识别信息的装备(ID手环就是个时尚之选),列出相关的医疗和联系信息。
6、跑完注意保暖
越野跑出汗很大,所以保暖很重要。
(1)新郑越野比赛视频扩展阅读:
越野赛安全措施:
1、 发现问题时应立刻停下脚步分析自己的处境,检视带来的物品和救生装备能否解决问题。若身体受伤,应第一时间进行急救,然后再作打算。
2、 传统的求救方式可分两种:
主动式:可以生火点燃火炬或烟雾弹,吸引路人注意;
被动式:可以在高处悬挂旗帜或在地上划上求救式字句。其实,最直截了当的方法自然莫过于利用手提电话请求协助。
3、在得知快有暴风雨来临时应先及早躲避或张开帐幕,待天气稳定后继续启程。
4、 由于越野跑者的身体会消耗大量的水份,应携备充足的水和食物。
5、 预先将竞走的行程和路线资料通知亲友,让别人能及时知会搜救人员找寻你的踪迹。
❷ 越野赛参赛注意事项1000字
一、首先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出色的,能很好的完成比赛。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在比赛前心慌、忐忑不安,对自己还存有疑虑,那离成功已远了一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尤其是在出发前要心神镇定,不可慌乱。在比赛中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头脑清晰,凭自己的能力完成比赛任务。途中不要跟跑,盲目的跟随别人可能会适得其反,也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要充分的相信自己。当然跟跑也是一种作弊行为,应该杜绝此类行径,靠实力比赛。
二、熟识图标图例,正确使用指北针。
初次看到比赛图可能会对比赛路线、方向大概有所了解,但对所要找寻的目标位置所在就不甚清楚,这就得熟记定向地形符号了。本人首次参加比赛是在浙大校园,就因不熟悉符号的意义而在其中一个点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来回几次从其附近过而不识,地方显眼但不知“ ”是废屋的符号。运动员对图标图例所代表的意义一定要熟记,这有助于快速找到目标,少走弯路。例如“ ”代表不宜通过的淤泥地,“▲”,黑色三角形代表石堆;“●”,黑色的小圆点代表石块,“●”,绿色的小圆点代表一棵有特征的树,“○”代表井,“○”代表人造物;“T”代表塔;“*”代表塑像;“∨”代表坑,“∨”代表水坑;“—”代表小路、小径,“ ”代表不可通过的悬崖。
指北针是赛会提供的唯一的比赛辅助工具,应该充分利用,但在使用的时,一定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水平放置。稍有倾斜可能得到的是错误的指示方向,本人在杭州儿童公园比赛时也曾因使用指北针方法不当而“误入歧途”,耗费不少时间。
三、比赛中认真、仔细、沉着,正确选择路线。
在比赛中,有时会因某个目标而在附近来回的奔跑,久寻不见,心慌意乱,其实越急越找不着北,这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尽量消除烦躁情绪,仔细对比图上的图标与周围事物,观察周边的特征事物,确定找寻目标的确切位置。比赛中有时也会发生漏点(完成比赛成绩也无效)的现象,如果及时发现,错过不多,那稳定住情绪,尽量补救,以求完成比赛取得有效成绩名次。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以目前所在位置为目标按图上路线倒着找回去,直至到所要找的(漏掉的)目标,如地形复杂时要先找到此处或附近的标志性事物(建筑等)。二是直接回到原先最后找到目标的地方按着路线进行。找到目标打卡时,一定要仔细,看看打点器是否灯闪蜂鸣,已经读取信息才拔出指卡,一次完成插卡读卡,以免重复动作消耗不必要的时间,因为终点的有效成绩是以秒来计算的,有时前后两人的成绩只有一、两秒的时间差距,甚至更少。在比赛中往往是一边跑动边看图判断行进路线的,因为时间要节省而路线选择又置关重要。从A点到B点的路径可能有N多条的选择,但“捷径”只有合乎自身条件的一条,因为最佳路径的选择是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距离、坡度等)的。
四、体力要充沛,全程合理分配。
但凡参加此项比赛的选手体力都还比较可以,这在平时已得到了强化训练,耐力和心肺功能不是单靠先天遗传的,后天因素也是可以锻炼改造的。一个好的选手体力充沛,耐力速度好,一般都能轻松地跑完万米比赛,即是说定向运动员首先是一名出色的长跑运动员,但在比赛中如何发挥,如何分配自己的体力这就值得好好研究、好好探讨了。优秀的选手可根据地形地势以及跑动中的判断合理分配自身体能的,比如在下坡时可因惯性而放松大步的跑,这可节省一定的体能;地势平坦时,就可适当的加快步伐与频率;终点冲刺时,那就得不遗余力,百分百用尽全力。
❸ 定向越野比赛的选播方法
第一章 短距离赛
一、项目概要
短距离赛的特征是高速。它检验运动员在复杂环境中认知地图的能力和在高速奔跑中选择线路、完成线路的能力。短距离线路设计应在整个比赛中体现速度要素。线路可以要求爬高,但要避免迫使运动员不得不走的陡坡。运动员面临的挑战应是选择并完成最佳线路到达检查点的能力,而不是找到检查点。例如,最明显的离开检查点路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线路应要求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保持集中。不能提供这种挑战的环境不适合短距离赛。
二、线路设计要点
线路设计应考虑短距离赛允许观众沿途观看的特点,所有检查点应有人看护,也有必要在关键通道安排检查员或安全员提醒想靠近运动员的观众,确保运动员不受干扰。起点应位于赛场,观众区可沿线路安排。修建一些临时看台和安排现场宣告员可提高竞赛的观赏价值。在赛区,应将观众区和媒体/摄影师明确分开。线路设计时应避免诱导运动员走捷径穿过私家区域或其它禁区。如有这类风险,应在现场安排检查员。应避免过于复杂,无法确定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能否认知地图的地域(如复杂的三维结构)。
三、地图
执行ISSOM规范。比例尺1:4000或1:5000。关键的是地图正确,准确表达影响线路选择和奔跑速度的特征,能在高速奔跑中认知。在城区外,重要的是正确表达使跑速降低的因素,包括程度和范围。在城区,妨碍通行的障碍物应根据大小恰当地分类表示。
四、出发
间隔出发,间隔为1分钟。运动员只有离开出发线后才能使用地图。
五、胜出时间
12-15分钟,最好是12-13分钟。
第二章 中距离赛
一、项目概要
中距离赛的特征是技术。中距离赛在城区外(大部分被森林覆盖)举行,强调由精确导航和找出检查点构成的挑战。它要求运动员持续集中于读图,离开检查点时会伴有许多方向变化。线路选择是基本要素,但不应以降低技术要求为代价,行进线路本身应包括导航要求。线路应有速度变换要求,如有穿越不同类型植被的路段。
二、线路设计要点
线路应让观众看到比赛中的参赛者,就像在终点一样。起点应位于赛场。线路最好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赛场。因此,赛场选择的要求高,既要提供适当地形,又要为观众观看比赛提供良好的可能性。除分批通过赛场(包括位于赛场的检查点)外,不允许观众沿途观看。
三、地图
执行ISOM规范。比例尺1:10000或1:7500。
四、出发
间隔出发,间隔为2分钟或1分钟。运动员只有离开出发线后才能使用地图。
五、胜出时间
(一)M21E和W21E为30-35分钟;
(二)M12A、W12A、M55和W50为20-25分钟;
(三)其它组别均为25-30分钟;
(四)如比赛在酷暑、严寒或湿热中进行,M21E和W21E的胜出时间为25-30分钟。
第三章 长距离赛
一、项目概要
长距离赛的特征是耐力。长距离赛在城区外(大部分被森林覆盖)举行,目的是检验运动员做出高效线路选择、认知地图和根据长时间运动中耐力和体能要求安排比赛的能力。长距离赛强调线路选择和概略导航,要求地形最好是丘陵。检查点是一个有线路选择要求的长路段的终点,寻找检查点的难度本身并不重要。长距离赛的某些部分可以包括中距离赛的典型要素——突然改变线路的线路选择模式,加入一段带有有更高技术要求的路段的线路。
二、线路设计要点
线路应让观众看到比赛中的运动员,就像在终点一样,最好是起点位于赛场,线路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赛场。长路段是长距离赛特有的要素,它比路段的平均长度要长得多。长路段的长度取决于地形类型,可以从1.5公里到3.5公里。线路应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这种要素(沿选定线路行进时仍需要集中于读图)。长距离赛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是运用线路设置技术分散聚集在一起的运动员。特别是在采用2分钟的出发间隔时,应使用蝶形或其它分散方法。用地形作为分散手段也是必要的,如设计一条通过通视度受限区域的线路。除分批通过赛场(包括位于赛场的检查点)外,不允许观众沿途观看。
三、地图
执行ISOM规范。比例尺1:10000。
四、出发
间隔出发,间隔为2分钟或1分钟。运动员只有在离开出发线后才能使用地图。
五、胜出时间
(一)M21E为60-70分钟,W21E为50-60分钟;
(二)M18E为55-65分钟,W18E为45-55分钟;
(三)M55A为35-45分钟,W50A为30-40分钟;
(四)M35A为50-60分钟,W30A为40-50分钟;
(五)M21A为55-65分钟,W21A为45-55分钟;
(六)M18A为50-60分钟,W18A为40-50分钟;
(七)M16A为40-50分钟,W16A为35-45分钟;
(八)M14A为35-45分钟,W14A为30-40分钟。
第四章 百米定向
一、项目概要
百米定向的特征是节奏,它在开阔、易跑性和通视度非常好,伴有音乐的天然或人工布置的微形场地中举行,观众可以观看整个比赛过程。百米定向检验运动员在复杂环境的高压下保持集中,不断改变速度和方向中调控节奏、选择线路和完成线路的能力。检查点很简单,寻找检查点的挑战来自检查点周围许多相似的其它线路的检查点,甚至在同一检查点特征的不同位置都可能设置检查点。
二、线路设计要点
线路设计应考虑观众可以观看整个比赛过程的特点,应让观众能够看懂比赛,应在比赛场地和观众之间设置必要的隔离带,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会受到干扰。另外,也应将观众和媒体代表/摄影师明确地分开。如有可能,应搭建临时看台以提高竞赛的观赏价值。为采用分组集体出发的淘汰赛设计线路和赛场时,在线路的开始部分应通过线路设计技术和/或赛场设置技术尽早将运动员分散,避免跟跑和可能影响运动员节奏的抢打。但是,这种技术可能影响观赏性,在线路中不能过多的应用。线路的中间部分最好利用天然或人工障碍,通过线路选择分散运动员,但应控制线路选择的范围,最好采用中小范围的线路选择。线路结束部分不能过多地安排带有线路选择的路段,线路选择最好是小范围的,通过路段长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完成路段过程中的方向变化创造一种短兵相接的激烈气氛。最后一段必经线路应是一条长度超过30米,能让运动员齐头并进的直道。在终点线后也应安排一条足够长的直道作为减速缓冲区。另外,线路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流向控制和引导,尽量避免出现因避让的而影响运动员节奏的情况。
三、地图
在《中国百米定向地图规范》发布前参照ISSOM执行,但符号应根据场地特点适当放大。比例尺1:1000或1:500。
四、出发
间隔出发或分组集体出发。采用间隔出发时,间隔为30秒。精英组应采用分组集体出发,通过2-3个轮次的淘汰赛决定运动员的最终名次。分组集体出发的时间间隔由总裁判长根据临场情况控制。
五、胜出时间
2-4分钟,最好是2-3分钟。集体出发的比赛根据运动员冲过终点线的顺序确定名次。
第五章 接力赛
一、项目概要
接力赛的特征是团队竞争。接力赛在城区外(大部分被森林覆盖)举行。接力赛建立在技术要求的概念之上,相较于长距离赛,接力赛与中距离赛更加相似。一些长距离赛的典型要素,如有线路选择的长路段应出现在接力赛中,让运动员在不发生互相联系的情况下通过。好的接力赛地形有这样的特点:使运动员失去相互间的视觉联系(如浓密的植被,众多的丘陵/洼地等)。通视度好的区域连续不断的地形不适合接力赛。
(注:必要时,短距离赛也可以在适合短距离赛的场地上举行。这种情况下,接力赛各赛段将具有短距离赛的典型要素)
二、线路设计要点
接力赛是观众喜爱的项目,它提供了团队间短兵相接的激烈竞争,首先到达终点的团队为获胜者。赛场的设计和线路设置必须考虑这一点(如使用分支线路时,线路间的时间差别应较小)。每一棒运动员都要通过赛场,如有可能,从赛场应能看到正在接近最后一个检查点的运动员。应提供适当数量的媒体报道时间(不但可将电视报道检查点的情况直播在赛场的大屏幕上,而且还可在森林中安排解说员)。集体出发要求用线路设计将运动员互相分散(例如分支)。应该仔细将最好的运动队分配到不同的分支组合中。基于公平的要求,所有运动员的赛段的最后部分应该相同。除分批通过赛场(包括位于赛场的检查点)外,不允许观众沿途观看。
三、地图
执行ISOM规范。比例尺为1:10000或1:7500。应根据线路设计的复杂性决定地图比例尺(如检查点间相互靠近的短路段可能要求较大的比例尺)。
(注:接力赛在短距离赛场地举行时,执行ISSOM规范,比例尺为1:5000或1:4000)
四、出发
第一棒集体出发,后续各棒按规定的顺序,与上一棒完成地图交接后,或与上棒击掌交接并取得本棒地图后出发。
五、胜出时间
接力赛中有两个时间概念:总时间和各棒时间。胜出时间是指总时间。在总时间框架内,各棒时间可不同,但应限制在规定的区间内。
(一)M21E为90-120分钟(各棒时间30-50分钟),W21E为90-110分钟(各棒时间30-45分钟);
(二)M18E为80-110分钟(各棒时间25-45分钟),W18E为80-100分钟(各棒时间25-40分钟);
(三)M55A为60-70分钟(各棒时间20-30分钟),W50A为60-70分钟(各棒时间20-30分钟);
(四)M35A为80-100分钟(各棒时间25-35分钟),W30A为80-90分钟(各棒时间25-35分钟);
(五)M21A为80-110分钟(各棒时间25-45分钟),W21A为80-100分钟(各棒时间25-40分钟);
(六)M18A为80-100分钟(各棒时间25-40分钟),W18A为80-90分钟(各棒时间25-35分钟);
(七)M16A为75-90分钟(各棒时间25-35分钟),W16A为75-90分钟(各棒时间25-30分钟);
(八)M14A为60-80分钟(各棒时间20-30分钟),W14A为60-80分钟(各棒时间20-30分钟);
(九)M12A为60-70分钟(各棒时间20-30分钟),W12A为60-70分钟(各棒时间20-30分钟)。
(注:接力赛在短距离赛场地上举行时各棒时间均为15-20分钟,胜出时间为50-60分钟)
第六章 团队赛
一、项目概要
团队赛的特征是团队协作。团队赛检查点分为两类,要求所有团队成员都应按规定顺序亲自到访的必经点和只要求团队中有一名成员按任意顺序到访,的自由点。比赛中,团队各成员分工协作到访应到访的检查点,以最后一名到达终点成员的成绩为整个团队的成绩。对团队来说,它检验团队成员分工协作的能力,既要求团队中有一名有战略意识,理解定向运动技战术要求,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能力,能让所有成员在比赛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的领导者,又要求团队成员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补充,形成一种高效的群体环境。对团队各成员来说,团队赛具有积分定向的典型要素,主要的挑战是如何为应到访的检查点找出一个最佳的到访顺序,寻找检查点的难度并不重要。团队赛的场地适应性非常广泛,适合短距离赛、中距离赛、长距离赛和接力赛的场地均可以作为团队赛的场地。随着场地类型的不同,团队赛可包括不同比赛类型的一些特有要素。
二、线路设计要点
线路应该让观众看到比赛中的参赛者,最好是起点和最后一个必经点都放在赛场,让观众能同时看到团队成员分图出发和在最后一个必经点汇合的过程。线路中必经点的难度应有一定的跨度,但不应有非常难的检查点。由必经点组成的线路应贯穿整个比赛场地,并按规定的到访顺序连接起来,依次标上序号。如某区域位于连线上的自由检查点太多,可以对连线进行剪裁。设计线路时应通过自由点布局将整个场地分成若干个有不同技能、体能和心理要求的区域,同一区域内自由点的难度应保持一定的跨度。此外,应在终点区最后一个必经点旁设一个等待区。
三、地图
根据场地类型执行ISOM规范或ISSOM规范。比例尺包括1:10000、1:7500、1:5000或1:4000。
四、出发
间隔出发,间隔为3分钟或4分钟。与其它项目不同,团队赛中运动员离开出发线,取得地图后,可以在出发线前的分图区分图。分图时间计入比赛成绩。在分图区分图的时间不得超过出发间隔时间。
五、胜出时间
以最后一名到达终点成员的成绩为整个团队的成绩。
(一)M21E、W21E、M18E和W18E12-35分钟。
(二)M55、W50、M12A和W12A胜出时间为12-25分钟;
(三)其它组别的胜出时间均为12-30分钟。
❹ 谁能找到 伯特在1967年摩托车越野赛 1000CC 的视频
电影名叫“世界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
❺ 越野赛3000米
没什么技巧,跑前不要喝水,看你的体力了,我以前在学校跑过5000米,自我感觉技巧就是 坚持!毅力!,如果你没有这两样东西的话你1000米之后就完了,还有就是不能停下,咬牙也要坚持,心里要有目标,时刻激励自己,比如,要证明给别人看我可以跑下来,要为自己喜欢的人坚持,我不会输给我前面的人,马上就到了10几分钟而已,如果这都坚持不下去以后还干得了什么等等的在心里激励自己,还有就是,呼吸问题!天气变凉了,很容易岔气,我的方法是把舌尖贴着上颚让空气从舌头的两边过去,可以让空气变的暖和一点防止岔气,呼气的时候舌头放松下来,再有,要规律呼吸,就是以自己的步伐配合呼吸,上来三四步一吸,三四步一呼,看自己情况,后来累了的时候可以加快呼吸频率,但是一定要让自己规律呼吸,可能有更专业的,但是短时间内就这么多了
祝你成功
❻ 越野赛怎么跑
越野赛的跑法:
1、越野赛要注意自己的跑出节奏来,保持一种速度,间接的说就是匀速运动。最为忌讳的是你跟着别人的节奏来跑完全程,那样你将会消耗比别人多出1倍的体力,而且还没有一点作用,只会拖累你无法更好的完成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不能因为别人跑在你前面而盲目的追随他。
2、要始终记得,开始的胜利并不是胜利。每个人在越野赛中全凭意志来完成比赛。每一个人在比赛过程中叶都会有一次力竭,当你咬紧牙关坚持完这段力竭后会在一次获得力量。所以你必须控制好自己力竭后的爆发。一般超越别人就是在这个时刻为最佳时段。
3、离终点200米的时候开始加速冲刺。左右晃动在有实力的对手面前无异于是一种失败的策略。。虽然左右晃动消耗的体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把那微乎其微的力量节省下来冲刺应该是提高成绩的一种关键。
(6)新郑越野比赛视频扩展阅读:
越野赛前准备
一、车圈
每次比赛,雨中骑行,或者每100英里之后,请清洁你的车圈。对于结块的泥土,用肥皂水擦洗或者在小水压下用淋浴头冲洗。对于长时间积累下的污垢,用干抹布沾酒精擦洗。如果骑行环境极为潮湿的话,请拆下轮子,用砂纸打磨刹车块的刹车面。
二、轮胎气压
通常的充气原则:将大拇指横按在后胎上面,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这根大拇指上面,用你的体重压下去。如果你的拇指触碰到了车圈,请增加气压直到拇指不再碰到车圈。对于软路面,可以让前胎比后胎气压低5到7psi。对于铺装路面,前后胎都可增加5到10psi的气压。
三、把带
需要做多少苦差事去清理你的把带,取决于你是选择舒适还是方便。带软垫的把带减弱了震动,但是容易脏。胶带式的把带容易变暗,并且没有缓冲层,但是它在潮湿进水的时候仍然紧紧贴敷在弯把上,因此也容易清洗。皮革把套比较贵,但是很显眼,并且很容易清洁。
❼ 越野赛utc,mtc,dtc,etc分别是啥意思
UTC(168km)组、DTC(100km组)、MTC(70km组)、ETC(35km)组四个组别。
❽ SCORE越野系列赛的比赛包括哪些
冰雪,泥石流,沙漠,戈壁、沙漠比赛。
比赛正式开始前可进行勘路及试跑。但越野型拉力赛则通过组委会统一发放的路书所指示的内容,由车手同领航员自行寻找前进方向的比赛方式。前者的领航员主要任务是把勘路中制成的笔记配合车手的比赛进程不断播报给车手。后者的领航员则需要不断通过GPS、路书、里程表等装置来辨认正确的方向和选择比赛线路。
越野系列赛同拉力赛的区别不仅在于参赛者所使用的车辆上,更在于除对手外,越野型拉力赛同时需要同大自然进行竞争,针对不同景观、气候、路面条件加以判断,并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比赛策略,这才是越野型拉力赛的精华所在。
❾ 定向越野赛的目前世界上有名的定向越野赛事:
1.O-Ringen瑞典五日:世界最大规模的定向运动赛事/旅游节,每年7月吸引世界各国20000名男女老少定向运动员相聚瑞典。
2.世界定向越野锦标赛:最权威的传统定向比赛。每隔一年举行一次。
3.Jukola: 世界最大的定向接力赛。每年6月2000多个队在芬兰白昼地区持续比赛24小时。
4.Tio-mila:世界最刺激的夜间定向接力赛。每年4月末在瑞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