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的名词解释
Ⅰ 求汽车名词解释,什么esp,abs,mt,at
——ESP:是博世公司推出的车身稳定系统的英文缩写,其他公司推出的同类系统又有称为ESC或DSC
——ABS:刹车防抱死系统的缩写
——MT:配置手动变速器(手动挡)的意思
——AT:配置自动变速器(自动挡)的意思,在汽车配置表中有时还涵盖CVT(无极变速)、AMT(半自动变速)、DTC或DSG(双离合变速器)的意思。
——1.5T/2.4T:一般指的就是实际排量只有1.5L或2.4L,但装备了涡轮增压器的引擎。T是英文Trubo的缩写
——承载/非承载:是车身设计结构的表述。
非承载式简单来说就是有大梁的车(在一个梯形钢架梁上,安装悬挂系统,再把车身壳安装在钢梁上),车身不直接与悬挂轮胎连接,车身刚性好但舒适性不佳,多用于越野车、载重车辆(货车、大客车等);
承载式就是没有钢梁,悬挂系统直接与车身壳连接,舒适性高但车身刚性不如非承载式,多见于轿车、城市SUV、MPV等
——自动大灯:顾名思义,装备自动感应式大灯,车灯在感应到环境光线较暗时,自动开启。
——自适应雨刷:一般与自动雨刷共同装备,感应到车窗上有水(下雨),自动启动雨刷刮水,并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整雨刷刮水速度。
——备胎非全尺寸:意思就是和车身上日常使用的4轮胎型号不一致。
——多连杆减震:学名为多连杆式悬挂系统,属于独立悬挂的一种类型。
就是指由三根或三根以上连接拉杆构成,并且能提供多个方向的控制力,使轮胎具有更加可靠的行驶轨迹的悬架结构。不过时下,由于三连杆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底盘操控性能的更高追求,只有结构更为精确、定位更加准确的四连杆式和五连杆式悬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多连杆式,这两种悬架结构通常分别应用于前轮和后轮。以常运用于后轮的五连杆式悬架为例,五根连杆分别指主控制臂、前置定位臂、后置定位臂、上臂和下臂,其中,主控制臂可以起到调整后轮前束的作用,以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有效降低轮胎的摩擦。
Ⅱ utv越野车哪里可以买
名词解释:
越野指野外行进(行驶),英文为off-roading。
越野车自然是off road vehicle,缩写为「ORV」,释义为用于或可以在野外行驶的车辆;车型并不仅限于汽车,摩托、全地形车(ATV)和汽车都是可以用于越野的,只是一般提及越野车普遍认为是汽车。
越野车起源于战场,原始车型是知名度比较高的威利斯Jeep,后期的这款车叫做牧马人;在此之前使用的越野车型是两轮和三轮摩托,其中三轮摩托是俗称“跨子”的边三轮,按照目前的规则属于核载三人的载客三轮摩托。
Ⅲ 全球知名越野车点评&越野车概念解析
名词解释:ORV_offroadvehicle,释义为越野车。此类车辆的主要用途自然是户外非铺装路面的通勤,发明此类车型的品牌是威利斯,首款车是大名鼎鼎的JEEP汽车。以这台车的结构特点为越野车定义的话,此类车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非承载式车身!概念为车辆框架涵盖一套独立底盘,由大量高强度与超高强度钢打造。其抗扭刚度足以保证车辆在崎岖路面频繁扭转不变形,这是没有独立点的承载式SUV,以及某些半承载式车身的拉力车(量产版为简配车)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优秀的越野车都采用这种结构,比如牧马人、奔驰G级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求《汽车文化》选修课的名词解释答案。。
SUV=越野车+旅行车
SUV是在1991、1992年的时候才开始在美国真正兴起,1998年SUV的概念进入中国。从SUV的字面意思上就可以发现,它本身是运动和多用途结合的车辆。旅行车在美国的50年代至80年代都非常盛行,以舒适性和多用途性赢得称赞;而越野车相对笨重,油耗又大,最后就产生了SUV的概念,它是旅行车和越野车的结合体发展起来的。SUV的底盘高,有大梁,可以牵引,后行李箱的空间同样宽大,SUV是及越野、储物、旅行、牵引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所以称之为运动多功能车辆。
SUV是“SportsUtilityVehicle”的简称,即运动型多功能车,又俗称休闲越野车,是由皮卡底盘上发展而来的四轮驱动厢式车,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SUV最吸引人之处,除了要具备中高档轿车的舒适性外,还要有更高的越野性和安全性,并有运动感,便于日常生活、外出旅行和野外休闲。这是因为SUV的前悬挂是轿车车型的独立螺旋弹簧悬架,后悬挂则是越野车车型的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车内的空间较大,载人载货同样游刃有余。
在发源地美国,SUV近年来一直稳占畅销车型的头位,这都是因为它既适合城市行走,又适合野外奔驰,而且非常配合新一代追求张扬、热爱亲近自然的个性。SUV进入中国市场后,以较高的性价比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2003年SUV更成为汽车市场的最亮点,甚至有业内人士惊呼:2003年是SUV元年。SUV新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销量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目前市场上低、中、高三种层次上的国产SUV样样俱全,低的在10万元以下,以老车型为主导,新车就以猎豹飞腾、Jeep2500以及新上市的特锐最抢眼;中价车为20万~40万元,新成员也不少,有速跑、帕拉丁、华泰特拉卡、猎豹旗舰等,是目前大部分主流厂家争夺得比较激烈的一块阵地;高档就是40万元以上,有金杯通用、北京吉普以及一汽丰田三分天下,外加进口SUV,全面照顾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MPV是指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从源头上讲,MPV是从旅行轿车逐渐演变而来的,它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即多用途车。通俗地说,就是可以坐7-8人的小客车。从严格意义上说,MPV是主要针对家庭用户的车型,那些从商用厢型车改制成的、针对团体顾客的乘用车还不能算做真正的MPV。MPV的空间要比同排量的轿车相对大些,也存在着尺寸规格之分,但不像轿车那么细。
S-RV
首先要从RV说起。它是英文RecreationalVehicle的简称,即休闲、娱乐、消遣用汽车,我们通常翻译为休闲汽车。休闲汽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美国人酷爱皮卡,早期休闲汽车的概念由此演变而来,后来轻型越野车也被融入RV的行列,如“铃木维塔拉”(SuzukiVitara)、“丰田拉夫4”(ToyotaRav4)、“罗孚神行者”(LandRoverFreelander)等。
S-RV的概念出自上海通用,是以一款“赛欧”旅行轿车命名,S代表“赛欧”的英文“Sail”的第一个字母。
皮卡(PICK-UP)又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们在市场上见得最多的皮卡。发展过程: 初识“皮卡”这个名字时,很难从这个名称中联想到车的样子,皮卡是英文“pick up”的音译,这种车型源于北美,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了雏形,如今它已经发展成商用车中一个独立的车种。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皮卡进入中国以来,主战场一直是中小城镇、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在大城市的销售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对于中国车市的主要消费群体——都市人来说皮卡的概念界定和划分上一直是比较模糊的。在此我们追根溯源到英文词典中去了解一下它的定义。 从英文定义来看,皮卡就是专为运输货物而设计的四轮或六轮汽车,载重标准低于重型卡车,且不需要专门的驾驶执照。泛指那些发动机前置,前是轿车头,后是货车尾的小型汽车。简言之,就是微型载货车。这种车型一直在北美甚为流行,所以当一些州政府作出皮卡不能在部分道路通行的规定时,曾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有趣的是,在美国人的“周公解梦”字典中,梦见皮卡代表着辛勤工作(Work hard),可见皮卡作为得力的生产资料、勤恳的老黄牛形象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不过,皮卡进入中国时,却绕了个弯,是从近邻日本引进的。当时市场经济还没有建立,汽车作为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也没有放开,由政府实行统一控制。皮卡以其后部独立的长运货箱,名正言顺地作为货车的一种登陆中国。但是,随后,大中城市不堪道路交通的严重负荷纷纷出台对货车的限行政策,皮卡厂商才顿时陷入尴尬的处境中。 而新兴中国车市的SUV热却让“聪明”的皮卡厂家借到了东风。过去,统计的皮卡数据绝大多数为货厢敞开式皮卡,如今的皮卡统计数据的内容已有了很大不同,皮卡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皮卡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推出了不同身份的皮卡,比如“5”字头厢式皮卡,将后货厢全封闭,且与驾驶室分开,兼可作为多功能商务车或旅行车。更多的是以“6”字打头的低价SUV ,这种车型是在皮卡底盘上改装而成的一体式厢式车。它的驾驶室与货仓相通,和皮卡是同一个底盘,只是上半身不同。 这技术的改造只是一小步,“身份”却立刻有了巨大的变化,它宣告了皮卡的“农转非”,从此可以绕开城市限行政策,在各大城市自由通行了。加上技术简单,成本的优势,使皮卡厂商可以将这样改装后所谓的SUV价格控制在10万元以下。目前低价位多功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 奇怪名字的由来 按着美国的传统,几乎所有的皮卡和SUV的名字都或多或少地与西部、印第安人或牛仔有关。这大概是为了标榜一种粗犷、豪放的精神。Mojave自然也不例外。Mojave原本是美国西南部一片著名的沙漠。现代和起亚的研发机构在这里投资5000万美元修建了一座占地4300英亩的大规模试验场,几乎所有销往美国市场的新车型在正式投产之前都要到这里经受严酷的考验。 实际上,起亚的中型皮卡项目早在两年前就已秘密启动了,它在公司内部的代号是KCV4。车展上展出的这款Mojave概念车实际上早已超出了概念车的范畴,而更像是一款接近量产的原型车。因此,起亚也就不再提那个蹩脚的代号,而是给它起了一个美国味十足的名字,估计这款车量产之后也将沿用这个名字。 简单的说:皮卡就是客货两用车!
Ⅳ 体育游戏中的名词解释
1应该是跑步吧 2不晓得 3摔交 4越野 5接力跑或接力游泳 6投掷项目 铅球 铁饼 链球 标枪
Ⅵ suv和mpv有什么区别不要跟我名词解释.会的进来.谢谢
简单的说 suv 就是吉普车 mpv就是面包车 不过都有点外型上的不同
Ⅶ 汽车名词解释
1.马力是功率单位。
1 公制马力 (马力) = 0.73549875 千瓦
1 千瓦 ≈1.36 公制马力 (马力)
这就解释了马力和功率了。
2.扭矩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3.排气量
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通常排量大,单位时间发动机所释放的能量(即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大,也就是“动力性”好,就好像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相比,当然是成年人干体力活效率更高咯。所以那些越野车、跑车通常排量都相对较大。
ps:排量就是用你说的升表示的,如1.8,2.0,带T的就是带有涡轮增压装置。
4.V+
发动机的排列方式和缸数,如V6表示6缸发动机他们的排列夹角呈V型,奥迪的W12缸引擎其实就是两个6缸的V型发动机(准确点事VR型)。保时捷的多采用L4,L6,就是直列4或6缸引擎。H型就是水平对置,以斯巴鲁为代表。
每种排列方式都有他的优势,你可以网上论坛多看看,一时半会儿讲不完的。
爱车男人的天性啊,哈哈,希望能帮助你。
Ⅷ 车列名词解释
SUV: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CRV——CRV是本田的一款车,国产的版本叫做东风本田CR-V,取英文City Recreation Vehicle之意,即城市休闲车。
SRV——SRV的英文全称是Small Recreation Vehicl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小型休闲车”,一般指两厢轿车,比如上海通用赛欧SRV。
RAV——RAV源于丰田的一款小型运动型车,RAV4。丰田公司的解释是,Recreational(休闲)、Activity(运动)、Vehicle(车),缩写就成了RAV,又因为车是四轮驱动,所以又加了个4。
HRV——源于上海通用别克凯越HRV轿车,取Healthy(健康)、Recreational(休闲)、Vigorous(活力)之意,和上面的“V”不同,纯粹玩的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