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越野ns
❶ 摩托車越野賽要具備什麼條件
專業的比賽場地:經過專業人士設計,賽道長度、地型等要符合比賽要求,地點要做到交通便利,周邊接待設施齊全。
比賽策劃:全程策劃案,從前期准備、招募、廣告各方面,細化到開幕式要請誰、幾點講話、發言稿內容。
尋找贊助商:沒錢啥也搞不了,自己先投資把場地建起來,把策劃案做出來,然後拿著資料去找贊助商談,摩托車廠商、機油廠商、輪胎廠商、保險公司、房地產公司這些都可以。
基本就這三點,細節就太多了。
❷ 騎越野摩托車需要什麼條件啊
你得有摩托車
❸ 摩托車和越野汽車哪個越野能力強
從不同的條件看,如果你的越野汽車屬於拉力賽車的話,摩托車肯定不如汽車,當然,如果在路況條件不同情況下,那也是要區別對待的,像過淺水灘,如果摩托車騎手無太多經驗的話,估計是要掉河裡的了,冰面上也是很難應付的,當然,汽車相對的優勢就出現了,再者,如果路況崎嶇不平,摩托車就有一定的優勢了,畢竟車體窄,跨越通過性能好,且移動方便,汽車,能過的,估計就過了,不能過的,那就磕底盤了。
其實,摩托車和汽車都各有優勢,主要看你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的實際路況了,祝你好運,希望能幫到你
❹ 越野摩托車一般是什麼品牌的
越野車還是川崎造的好~國產越野車宗申,嘉陵,鑫源
❺ 什麼牌子的中型越野摩托車比較好價錢是多少
沒理解你所謂的「中型越野摩托車」是什麼,是指排量還是車的長度高度。
越野摩托車看你的用途,純粹場地的話至少要專業級的摩托車,國產民用的爆發力、排量都不夠。
場地兼顧林道的話,可選擇范圍比較廣,類似本田CR250之類都可以。
拉力的話,建議歐美車,KTM,BMW等等。
價格不好一概而論,1—30萬都有可能。
❻ 摩托車全套越野裝備清單,以及價格!
頭盔、風鏡、護甲(胸)、護肘、護膝、手套、越野T恤、越野褲,越野靴,這是最基本的。此外你還可以選裝的有:護頸、護腰、護背、軟甲衣等等。
全套國產品牌的話,具有保護性能能應付使用的,估計2000以內可以全部搞定。高檔的品牌貨就不好說了,一個盔好幾千一雙靴子好幾千呢~~~~。
❼ 大排量進口的摩托車中CBR和NSR等字母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HONDA各系列車型代號的含義
CB、CBR:CB代表本田的採用直列發動機的街道摩托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街車或NK,常見代表車:CB400
同樣CBR代表本田的採用直列發動機的超級運動摩托車。常見代表車:CBR250RR、CBR400RR、CBR1000RR等
VFR、RVF、VT、VTR
這個是最好理解的,VFR代表本田的採用V型4缸發動機的超級運動摩托車,而RVF只不過是VFR的改進版而已。常見代表車型:VFR400、RVF400、VFR750、VFR800
VT代表本田的採用V型雙缸發動機的街道摩托車,常見代表車型:VT250
VTR代表本田的採用V型雙缸發動機的超級運動摩托車(VTR250是個例外,它是街車,之所以要在VT後面加上一個R,是為了突出表現它的賽車化主張)常見代表車型:VTR1000SP-1、VTR1000SP-2,值得一提的是,VTR1000系列是本田參加SBK的賽馬。
NS系列代表是本田的採用2沖程V型雙缸發動機的街道摩托車,常見代表車型:NS250、NS500
NSR系列代表是本田的採用2沖程V型雙缸發動機的超級運動摩托車,常見代表車型:NSR250。值得一提的是,NSR500是本田以前參加MOTOGP的戰馬,聲名赫赫。
RS系列代表是本田的採用2沖程V型雙缸發動機的超級運動摩托車,而且是生產了專門為了參加MOTOGP大賽125CC組和250CC組比賽的。這個系列的車民用車幾乎看不到,看到的也是從賽道上淘汰下來的。
事實上,本田到目前為止只有RC211這一款車是RC開頭的,而這款車是MOTOGP改規則後以四沖程摩托車參加1000CC組比賽時本田研製出來的,他的誕生也只有4年的時間,特點是V型5缸發動機,最大馬力超過220PS,目前在所有參加MOTOGP的賽車中,RC211V5是綜合性能最優的摩托車。
MC22、NC35等等代表的含義:
本生產的摩托車一般都有兩個名稱,但是我們平時接觸較多的只是車名,例如CB125T或者 CBR250RR等等,對於它的另一個名稱卻比較陌生,那就是摩托車的型式名稱,這個名稱在日本國內使用普遍。例如CBR250RR的型式名為MC22。
本田公司初期生產的摩托車,其命名沒有一定的規律,例如本田公司最初生產的「A」型、 「B」型、「C」型車和「DREAM」(夢)以及「SUPER CUB」等車。隨著車型的增加,本田公司為了便於管理,於是統一了摩托車型式名稱的命名方法,而對於車名卻沒有統一的方法,例如,車名有的用英語,有的用日語,再加上數字。下面主要談談本田摩托車「型式名」的含義,以本田VFR750R為例加以說明:
本田VFR750R的型式名為:RC45
R:代表摩托車的排量等級
C:代表摩托車的用途類別
45:代表產品開發序號
排量等級 :
用途類別 :
A: 50ml以下 A: 業務用車
D: 55~75ml C: 強化公路車
H: 80~100ml D: 越野車
J: 110~125ml E: 競賽車
K: 135~145ml F: 踏板車
M: 185~250ml
N: 350~400ml
P: 450~600ml
R: 650~800ml
S: 900ml以上
T: 踏板車與ATV系列
250cc
投產時間 車 名 型式名
1984 NS250R/F MC11
1986 NSR250R MC16
1988 NSR250R MC18
1990 NSR250R MC21
1993 NSR250R MC28
1986 CBR250FOUR MC14
1987 CBR250R MC17
1988 CBR250R MC19
1990 CBR250RR MC22
1991 JADE MC23
1992 JADE/S MC23
1996 HORNET MC31
1996 VTR250 MC33
no REBEL250 MC13
no NightHawk250 MC26
no GB250 MC10
no V-Twin Magna MC29
❽ 如何騎越野摩托車.
第一次騎摩托-摩托車新手駕駛教程 1、從第一次騎摩托車開始,你就必須掌握好正確的駕駛姿勢。當然,剛剛開始,姿勢難免不對,但是不及時糾正,時間長了形成怪癖,想改也改不過來了。所謂駕駛技巧,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技術,而是一種最基本的操作技巧。但是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毫不改樣地保持正確而輕松的駕駛姿態和操作技巧,就不象想的那麼容易了。你想做到這一點吧?就請你仔細閱讀下面講的內容吧。 採取什麼樣的騎車姿勢,這是個人的自由。何況每個人的身高不同,騎車姿勢也就會各種各樣。另外,摩托車的結構、款式多種多樣,如果大家都是一種姿勢,反倒是不正常的了。 第一,保持身體的平衡。因為身體坐得不穩,就不能得心應手地操縱。當然,還必須保持摩托車的平衡和穩定。 第二,即使都平衡穩定了,也不要用力死死地按住車把。因為用力過大,難以輕松地操縱,不能充分發揮摩托車轉向機構的固有性能。 第三,能夠使身體自如地活動。即能根據操作的需要改變身體的姿態,或是把體重加到踏板或車座上。或是改變姿勢減輕對踏板、車座的重量,以獲得不同狀態下的車體平衡。雖然摩托車的性能各有差異,但是正確的,駕駛姿勢的要領是一樣的。只要真正做到以上三點,以正確的姿勢,輕松自如地駕駛摩托車的騎手,才是最棒、最瀟灑的。也只有在正確的駕駛姿態下,才會更好地發揮出摩托車的應有性能。 騎手的駕駛技術是高還是低,只要看他的姿勢就明白了。因為只有姿勢正確,才能有上乘的駕駛技術。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象大賽騎手那樣,把屁股用力壓向彎道內側在大街上開摩托車,反倒有些出洋相了。正確的方法,是看他們如何根據需要,不時地改變姿勢,什麼時候放鬆,什麼情況下把體重壓向哪個方向,這樣的觀察和模仿是很在益處的。但是不要注意表面,而應掌握它的實質。另外,通過自己親自駕駛摩托車試一下,如果不適合你的自身條件,那麼再好的姿勢,也是不可取的。 綜上所述,所謂騎車姿勢,就是以怎樣的姿態控制操縱摩托車這種行為的外在表現。因此,只靠姿勢的模仿來操縱摩托車,將會事與願違。反過來說,那些只以能開動摩托車為目的的騎手,他的姿勢也一定是很難看的。而無視摩托車性能,只憑渾身力氣來操縱摩托車的人,也一定是很粗笨的。因為有一定自重的摩托車,是在一定速度下奔跑的,而決不是取決於你臂力的大小。當然,合理地利用你的力量和體重,更有利發揮摩托車的性能,這就是安全、快速。 上車方法:①站在車體兩側的上車踏板上;②同時彎曲雙膝,直到坐在車座上;③使你的體重仍在雙側的踏板上,上身向前傾斜,兩手自然放在摩托車兩側的手把上。至此,上車的動作全部完成。 不要認為這很簡單,要著重注意兩點,即臀部「接觸」到車座上,然後將雙手扶在手把上。否則,當臀部還沒有坐在車座上,胳膊也沒有負擔體重時,就開車,哪怕只跑上一小時,你也會精疲力盡。除了把臀部坐在車座上,還必須調整臂部的位置,絕對不許將車把握得太緊,防止體重落在手腕上。 只有採取這種基本的騎車姿勢,才能使體重恰到好處地落在車座——手把——踏板這三個部位上。也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情況,調整各部位的用力程度。 「負荷控制」這句話很對,要掌握好左右方向的負荷分布。可以通過前後左右的移動,在身體得到瞬間活動的同時,消除對摩托車附加上不必要的力。這樣,就能慢慢地減少兩條腿的力量,使體重自然地落在車座上,從而養成正確的騎車姿勢。 即使臀部坐在車座上,手臂和腕部也應處在一種「游離」狀態。這樣,你才能敏感到車把的動作。在摩托車直行時,車把會自然地左右振擺,保持正常運行。如果雙手死死地握住車把,反而影響了車把和轉向機構的固有功能,使摩托車發生搖晃。甚至導致翻車事故。 下半身是通過車座和腳踏板來支撐的,而前傾的上半身是由下半身支撐的。為了不使上身向前倒下,就要利用背部肌肉的力量,即下腹回收,腰部放鬆,使脊背呈現「弓形」。這種姿勢,不僅能使上半身平穩,還可以保持身體的柔軟性。 肘部為半曲伸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使腕部始終保持一種輕松的「游離」狀態,達到柔軟性、自由性。下顎微微抬起,但決不是向前伸出,否則就會使手腕和肩部受力,而影響操縱的自如性。 無論是直行,還是轉彎,都不要有意識地扭動身體對車體「加力」。這樣不僅影響微細自如的操縱動作,還會增加你的疲勞感。越是摩托車高手,他的姿勢越輕松,長時間或高速駕駛也不感到疲勞,原因就在於全身放鬆。當然,漫不經心也是不對的,關鍵是能及時放鬆。因為摩托車本身就具有抗左右振擺的性能,當然這也是你的下半身起了作用,這就是再三強調的「雙膝夾緊」作用。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了「雙膝夾緊」的重要性,在駕駛員培訓班也反復強調這個問題。除了雙膝外,也可以使大腿內側靠住燃油箱。並用腿肚子貼在側罩上,但重要的是用腳跟靠緊車體。這些技巧,只要反復練習,就會運用自如,但是動作不能僵硬,不能用力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