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665型越野卡車
⑴ 東方紅ly1204d能加多少升柴油
1、一般小型車油箱容量35-45升,中型車油箱容量55-75升左右。加滿一油箱後一般都可以行駛500公里左右,根據汽車的排量大小油耗大的油箱就大油耗小的油箱就小。汽車油箱容積設計,一般可行駛400~600公里。車輕、排量小的車,油箱容積相應小一些;車重、排量大的車,油箱容積自然要大一些;但是滿箱油的最大行程大多都在400~600公里。當然,一些越野車除外
2、汽車油箱容量怎麼看
(1)油箱容量計算單位:國際標准都是用L(升)為汽車油箱容量的計算單位,在不同的國家也對汽車油箱容量有相應的標准。在我國規定汽車油箱容量在百分之95的額定值,但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實際的容量一般都大於標稱容量,所以不用擔心汽車油箱比實際的小。
現在很多汽車油箱容量是根據自己的品牌車型進行製造的,所以有些國家也沒有相應汽車油箱容量死規定。耗油非常多的車輛,品牌所設定的汽車油箱容量就會比較大,耗油小的車型油箱容量就設計小一些。
(2)現在汽車油箱容量查看方法,一般都是通過車內的燃油表進行讀數的觀察,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油量的數值會真實的反應到油表上。儀表的燃油表一般有5-6格,每一格油量代表油箱剩餘汽車的容量,一般燃油表還剩兩格油的時候就要加油了,以避免開到半路沒有汽油的情況發生。
3、汽車的油箱容量參考
捷達60L 老款55L 奇瑞50L
長安之星40L
桑塔納老款55L
現在60L
賓士 70L
別克60L
廣本60L
凱美瑞58
1.6以上大部分60L 1.6一下40L
大型車汽車的油箱容量參考
大型車100L 150L 200L 400L 都有
紅岩 100 150 200 400 都用分幾個油箱
東風50 100 福田圓燈的 30 方形的50
⑵ 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是什麼時間頒布實施的
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刻不容緩地要求提高我國軍用汽車生產能力和技術性能。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於1961年6月批准成立了軍用輪式專業組,統一制定了軍用汽車發展規劃,組織研製、試驗、定型,協調生產。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擬定出《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經中央軍委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領導同志審批,於1963年5月1日頒發實施。方案確定研製生產0.5噸、1噸、2.5噸、3.5噸、5噸和7噸級的6種軍用車輛基本車型。
以這6種車型為基礎,可發展20多種變型車,改裝成若干種專用車,基本達到軍用車輛裝備系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要求。
1963年開始,一機部按照軍用車輛系列化方案,在第一汽車製造廠和南京汽車製造廠組織生產1噸、2.5噸和3.5噸級的越野汽車,投資新建了陝西和四川大足三個軍用汽車製造廠,生產0.5噸、5噸和7噸級的越野汽車。
20世紀60年代後期,NJ230和BJ212輕型越野車投產,洛陽拖拉機廠研製的5噸級東方紅665越野汽車也經試產,開始裝備部隊。
20世紀70年代初期研製的66型SX250、JN252和CQ261越野汽車,並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陸續生產裝備部隊。初步扭轉了重型武器牽引車不相匹配,小車拉大炮的狀況。
1974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建成EQ240汽車生產線,並生產出3.5噸級EQ245越野汽車。到1980年,國產第一代軍用輪式車輛的6種基本車型全部投產。
為了實現軍車國產系列化方案,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每年為軍隊生產補充萬余輛汽車,到1980年,全軍車輛裝備中,國產汽車的比例上升到90%以上。
在此期間,海、陸、空軍的車輛的裝備有了很大改善,炮兵、工程、通信、防化兵部隊基本實現了摩托化;步兵改裝兩個摩托化軍,步兵團開始裝備汽車,淘汰了部分馬車。進入20世紀80年代,軍隊車輛開始更新換代,陸續替換蘇式車輛和20世紀60年代初裝備的舊式國產汽車。
⑶ 中國軍用卡車有幾種
1、船形汽車
汽車的車身製作成船形,裝有與船相類似的推進器和舵等。它既能在陸地上用車輪奔跑,又能像船一樣在水中航行。這種特長,而且有較好的機動靈活性,因此很適合舟橋部隊使用。
2、牽引車
用來牽引大炮的牽引車,通常是4輪全驅動或6輪全驅動的汽車,有的還裝的輪胎氣壓調節裝置。
3、工程車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士兵們還要抓緊時機挖戰壕、埋地雷、修路,遇到江河還要架橋等等。
現在有些地雷雖然不用埋了,但還要去佈雷。
4、醫療車
戰場上作戰,隨時都會出現受傷人員,在汽車出世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汽車就被用來進行醫療救護。所以,救護醫療車就正式誕生了。
5、炊事車
因為,以往的做飯的辦法也就不適應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研製成了各種各樣的野戰炊事車。
(3)東方紅665型越野卡車擴展閱讀:
現代戰場對軍用汽車的要求,除了具有較高的越野能力外,還要求它能適應熱帶、寒冷地區、高原和沙漠等不同環境和氣候,以及具有一定的防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能力。
要使軍用車輛既不怕熱,又不怕冷,能在各種氣候和地形條件下行駛,就必須對車子的發動機進行改進,使它不那麼「嬌氣」。
現在,已著重對一些軍用汽車的內燃機冷卻和起動裝置進行改進。例如,採用由內燃機溫度控制的風扇和增加起動加溫裝置等。
由內燃機溫度控制的風扇能根據需要自動調節溫度:當內燃機的溫度超過一定數值時,風扇就開始扇風;而當溫度下降到一定數值後,它就停止扇風。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內燃機過熱和過冷,使汽車能在高溫和寒冷的地區行駛,而且還可以減少燃油的消耗。在汽車上裝設發動機起動加溫裝置,可以使內燃機在嚴寒條件下能順利地起動。
這種裝置,通常有一個專門的加熱鍋爐,它將內燃機冷卻系統中的水加熱,從而使整個內燃機溫度升高,以達到順利起動的目的。
由於大部分軍用車輛要在戰場條件下工作,所以要求它們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⑷ 你好東方紅發動機可以配法士特變速箱嗎
如果使用濰柴的發動機,肯定可以配法士特變速箱。但是法士特變速箱是用於重型卡車的,最低車速一般在90公里,拖拉機的結構恐怕無法在如此高速下行駛。
⑸ JN252重型越野汽車有哪些性能優勢
黃河牌JN252(8×8)重型越野汽車是山東濟南汽車製造廠於70年代初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產的。
JN252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其牽引力方面,雖然越野時載重量只有5噸,但牽引力卻達到18噸。其特點是:外形上與太脫拉T813有相似之處,但它使用的是水冷柴油機;轉向機帶有加力器;裝有帶高低檔分動器的5檔機械變速箱,配乾式液壓離合器;在輪、軸間裝有牙嵌式自由輪自鎖差速器,在遇到泥濘等復雜路面時能夠自動鎖閉差速鎖以消除車輪打滑現象。
JN252主要裝備第二炮兵部隊,用作工程、中遠程地地導彈運輸/發射車,並被改裝成導彈燃料加註車、保障車等。陸軍工程兵中的舟橋部隊也將其作舟船牽引快艇的運載車輛。
東方紅LT665、紅岩CQ261、延安SX250和黃河JN252構成我國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第一代裝備,這些裝備滿足了部隊的急需,對整個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⑹ 我國第一輛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叫什麼
1966年以前,在中國的汽車產品中,重型軍用越野汽車還是空白。當時,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重型火炮的牽引車有兩種:一種是當時比較落後的60式履帶牽引車;另一種是進口的輪式越野汽車,如貝利埃公司的GBC(6×6)越野車。
使用履帶車牽引輪式炮既無法發揮履帶式車輛的越野優勢,在公路上行駛時速度又趕不上汽車,而且對路面的破壞也很嚴重;進口車輛價格昂貴,國內又缺乏零配件,不能適應戰備的需要。
1966年,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以法國GBC越野汽車底盤、捷克斯洛伐克太脫拉風冷發動機為基礎,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其它車型的成功經驗,於8月16日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輛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命名為東方紅LT665。
1967年月10月該車投入小批量生產,197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並實現了小批量出口。
東方紅LT665不僅是我國第一輛自行研製生產的軍用重型越野汽車,而且還是我國生產的第一輛使用風冷發動機的軍用車輛。
由於該車使用了8120F風冷柴油機,使它可在缺水地區使用、也避免了在寒區作用時發生冷卻液凍結不易啟動和在熱區使用時水箱「開鍋」等情況的出現,因而滿足了部隊對各種氣候條件下的使用要求。
在提高使用性方面,該車使用了液壓助力轉向機構,使車輛即使在使用加寬超低壓越野輪胎時,轉向操縱依然靈活自如;各驅動橋上裝配了氣動操縱的牙嵌式強制差速鎖,使車輛在泥濘路面上的通行能力得以提高;雙片乾式液壓傳動離合器採用了氣動力裝置;長頭型整體駕駛室裝有暖風裝置;某些車還在車前加裝了拉力為10噸的絞盤。這些裝置都是在國產汽車上首次採用。
該車主要裝備陸軍炮兵部隊,用於牽引130毫米加農炮、152毫米加榴炮等師屬火炮。
1979年2月,作這152毫米加榴炮的牽引車,東方紅LT665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些後它還隨炮兵部隊參加了中越邊境地區作戰。
東方紅LT665裝備部隊後,使用單位普遍認為,該車功率大,越野性能好,啟動快,操作輕便,使用可靠;但發動機雜訊大,油耗偏高。就總體性能而言,東方紅LT665與法國GBC性能相近,個別指標還優於GBC。
⑺ 中國六七十年代進口的軍用汽車
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於1961年6月批准成立的軍用輪式車輛專業組統一制定了軍用汽車發展規劃,組織研製、試驗、定型,協調生產。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擬定出《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經中央軍委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領導同志審批,於1963年5月1日頒發實施。方案確定研製生產0.5噸、1噸、2.5噸、3.5 噸、5噸和7噸級的6種軍用車輛基本車型。以這6種車型為基礎,可發展20多種變型車,改裝成若干種專用車,基本達到軍用車輛裝備系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要求。
1963年開始,一機部按照軍用車輛系列化方案,分別在第一汽車製造廠和南京汽車製造廠組織1 噸、2.5噸和3.5噸級越野汽車的生產。1964年確定了在三線新建以生產越野車為主的第二汽車製造廠、四川(重慶紅岩)和陝西汽車製造廠,生產0.5 噸、5噸和7噸級的越野汽車。60年代後期,由北汽製造的BJ212輕型越野車和南汽的NJ230先後投產;洛陽拖拉機廠研製的5噸級東方紅665重型牽引車也開始裝備部隊。1974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建成EQ240汽車生產線,開始生產3.5 噸級EQ245越野汽車。到1980年,國產第一代軍用輪式車輛的6種基本車型(0.5噸級4-4型BJ212、1噸級4-4型NJ230、2.5噸級6-6型CA30、3.5噸級6-6型EQ245、5 噸級6-6型SX250、7噸級6-6型JN252和CQ261)全部實現了批量投產的預期目標。與此同時,70年代初期研製的6-6型 延安SX250、黃河JN252、紅岩CQ261越野汽車與東方紅DFH665一起構成了我國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第一代裝備,扭轉了重型武器牽引車不相匹配,小車拉大炮的狀況,滿足了部隊的部分急需,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並對我國整個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你說的這些無史可查,六十年代中法剛建交就算那時有進口也是少數,沒有批量裝備部隊而且武器進出口屬於國家機密沒超五十年是不會解凍的,那時法國能給我們的也只能是二戰後期的裝備,我查了二戰法國軍車沒有在我軍車中找到它的雛形
⑻ 中國軍用卡車有幾種
軍用載重越野車通常分6×6或8×8兩種,越野行駛時載重量達5噸以上並可同時牽引5噸重的掛車或裝備。 軍用重型越野汽車雖然只是一種運載工具,但在各國武器裝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大量用於牽引重型火炮,是炮兵的重要裝備:另一方面它還是導彈、雷達等武器和作戰器材的主要運輸工具。此外各國還利用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底盤開發了大量的輪式裝甲車輛。如今,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已成為各國兵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員。 30年多年來,我國的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從無到有,從仿製、引進技術到自行研製,已發展了兩代、若干車型,在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以下簡要介紹國產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主要車型。東方紅LT665紅岩CQ261和陝汽SX250紅岩CQ261紅岩CQ261坦克牽引車陝汽SX250(SX2150)陝汽SX250(SX2150)工程車陝汽SX2150K載重車陝汽SX250(SX2150)方艙車陝汽SX250(SX2150)油罐車陝汽SX2150KS載重車使用陝汽SX250(SX2150)底盤的81式122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陝汽SX2150系列SX4240E坦克拖車陝汽SX2150系列SX4240E東風21導彈運輸起豎發射拖車使用陝汽SX250(SX2150)底盤的紅旗61防空導彈發射車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特徵為大燈安裝在駕駛室散熱器兩側,發動機使用SX631,車體兩側均有油箱,可在行駛過程當中手動轉換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特徵為大燈安裝在駕駛室散熱器兩側,發動機使用SX631,車體兩側均有油箱,可在行駛過程當中手動轉換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特徵為大燈移至保險扛上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左側油箱取消,換為氣瓶和電池箱,與斯太爾系列通用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右側油箱大多數為320升,少數為380升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發動機採用濰柴WD615系列,191Kw的軍用型號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增加液壓絞盤的SX2150KY型號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駕駛室的水密試驗懶得注冊拍攝的SX2150K,專供軍用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還沒有連接起來黃河JN252牽引車黃河JN252舟橋車黃河JN252在演習中黃河JN252承載著一個大國的尊嚴與榮耀黃河牌JN252(8×8)重型越野汽車是山東濟南汽車製造廠於70年代初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產的。JN252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其牽引力方面,雖然越野時載重量只有5噸,但牽引力卻達到18噸。其特點是:外形上與太脫拉T813有相似之處,但它使用的是水冷柴油機;轉向機帶有加力器;裝有帶高低檔分動器的5檔機械變速箱,配乾式液壓離合器;在輪、軸間裝有牙嵌式自由輪自鎖差速器,在遇到泥濘等復雜路面時能夠自動鎖閉差速鎖以消除車輪打滑現象。 JN252主要裝備第二炮兵部隊,用作工程、中遠程地地導彈運輸/發射車,並被改裝成導彈燃料加註車、保障車等。陸軍工程兵中的舟橋部隊也將其作舟船牽引快艇的運載車輛。 東方紅LT665、紅岩CQ261、延安SX250和黃河JN252構成我國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第一代裝備,這些裝備滿足了部隊的急需,對整個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鐵馬XC2200舟橋車鐵馬XC2200方艙車WS-1B自行火箭炮使用的鐵馬XC2200底盤鐵馬XC2200舟橋車鐵馬XC2200載重車基於XC2200技術的WZ551/WZ550車族,ZSL92式輪式步兵戰車(WZ551底盤)基於XC2200技術的WZ551/WZ550車族,WZ901輪式裝甲安全車(WZ551底盤)基於XC2200技術的WZ551/WZ550車族,WJ94輪式裝甲防暴車(WZ550底盤)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中國從原聯邦德國戴姆勒·賓士公司引進了賓士2026(6×6)8噸級越野車裝備部隊用於牽引重型火炮。由於該車的載重牽引能力和行駛速度等性能比部隊原先使用的國產和進口重型越野車有顯著提高,使用單位反映良好。為滿足部隊和國內石油鑽探等民用部門的需要,根據原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全國汽車工業調整改組方針」試行通知的精神,自80年代初開始,以重慶西南車輛製造廠為主的四川省11家有關企業以賓士2026為基礎,結合中國國情,開始研製中國新一代重型越野車「鐵馬」。 1982年底,鐵馬XC2200(也稱TM-SC2030)(6×6)7.5噸載重越野車樣車研製成功,並一次試驗成功。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重型車輛的性能水平,1985年,經國家批准又從原聯邦德國引進了具有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ZF機械變速箱及KHD413系列風冷發動機技術,隨後這些技術被用於XC2200。1986年,XC2200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 與國產第一代重型越野汽車相比,XC2200的高速行駛能力顯著提高,最高速度達85公里/小時;該車裝用的ZF5S110GPA變速器有9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使用了雙H型換檔裝置,變速桿與高低檔變速桿合二為一,簡化了操作;輪間、軸間均有差速鎖;駕駛室的內飾和顯示燈、警告燈、操縱系統均比第一代重型越野車有較大改進,駕駛員乘坐舒適性有了明顯提高。 現在,XC2200已逐步成為陸軍重型越野車的主力,除作為重型火炮的牽引車外,利用其底盤改裝的裝備來還有90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WS-1多管火箭系統、重型機械化、重型機械化路面敷設車等;利用其技術還研製成功了WZ551輪式步兵站車、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輪式HJ-8反坦克導彈發射車、WZ901保安車、WJ94裝甲防暴車等,目前該車已向東南亞大批量出口。 漢陽HY4320S半掛牽引車(HY4260S變型車),用於60 t級重型裝備運輸車漢陽HY4320S半掛牽引車(HY4260S變型車),用於60 t級重型裝備運輸車漢陽HY4320S半掛牽引車(HY4260S變型車),用於60 t級重型裝備運輸車漢陽HY473AS半掛牽引車(HY4230變型車,HY473牽引車和HY962半掛車組成82式坦克運輸車),用於50 t級重型裝備運輸車漢陽HY4301S半掛牽引車(HY4230變型車),用於30 t級重型裝備運輸車漢陽HY4260S半掛牽引車(原名HY472),主要用於牽引東風21型導彈發射車為滿足部隊對坦克等重型汽車裝備公路運輸的需要,漢陽特種製造廠於80年代初研製成功載重量達50噸的我國第一代運輸車。該車由HY473(6×6)牽引車和HY962半掛平板車組成。HY473大量採用德國的重型車技術,例如F12L413F風冷柴油機與鐵馬XC2200所用的KHD413風冷發動機屬於同一系列,ZF5S-111GP變速器與XC2200所使用的ZF5S110GPA變速器屬同一系列,變速桿與高低檔變換桿同樣合二為一,都有9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都配有氣動操縱的輪間和軸間差速鎖等。平頭駕駛室的設計是參照日本五十鈴汽車而成的。 50噸坦克運輸車裝備部隊後,成為裝甲車輛和重型工程機械設備的主要運輸工具對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發揮了極大的作用。1996年,通過換裝大功率發動機和引進日本三菱技術,該車改進成為載重75噸的載重車。HY473系列HY2220S底盤還被選作我國LY60地空導彈的運載發射車。 陝汽SX219080年代中期,軍用重型越野車的主要生產廠家濟南汽車製造廠、陝西汽車製造廠、四川汽車製造廠等已成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的重要成員,共同參與了奧地利斯太爾91系列車型的國產化工作,分別生產斯太爾系列中的不同車型。陝西汽車製造廠在消化吸收斯太爾系列車技術的基礎上,研製生產了第二代陝汽(6×6)7噸級重型越野車SX2190。該車在1996年北京汽車博覽會上正式亮相,目前已裝備部隊,作為重型火炮牽引車。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行動中,SX2190和SX2150新老兩代「陝汽」一起出現在人民解放軍抗洪部隊的行列中。 SX2190大量採用了斯太爾的技術。它所使用的WD615·77廢汽渦輪增壓水冷柴油發動機,屬斯太爾WD615系列,在我國軍用汽車首次採用;與之匹配的RT11609變速器,是斯太爾91式系列車型所使用的、引進美國福特技術的產品,有9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並配有機械式副變速箱和液壓助力轉向裝置。這些先進技術的採用,顯著地改善了驅動系統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性,提高了車輛的越野能力;車輛的運載能力和牽引力也有了顯著提高。車輛採用了經改進的斯太爾駕駛樓,使駕駛員的視野更加開闊、乖座條件更加舒適。 使用TAS5380系列TAS5380SQ型底盤的WM-80型273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運輸裝彈車TAS5380系列TAS5690型12X12 載重車TAS5380系列TAS5450型東風15導彈運輸起豎發射車使用TAS5380系列TAS5380SQ型底盤的WM-80型273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TAS5380是90年代初由山東泰安特種車輛製造廠研製並投產的我國新一代8×8重型越野車。它採用了功率的風冷柴油發動機。越野爬坡能力強(爬坡度達35%);車速高(公路行駛速度達70公里/小時以上)。滿足了部隊對大載重量、高速運輸車輛的需要,成為我國WM-80式新型273毫米遠程火箭和地地戰術導彈運載發射車的底盤車,其中地地導彈發射車曾參加1996年南京軍區組織的聯合軍事演習。 陝汽SX2300(8×8)型十五噸軍用越野車陝汽SX2300(8×8)型十五噸軍用越野車採用了世界高水平的總成和零部件,構成了最佳的動力系統匹配:該車選用了達到歐洲III號排放標準的康明斯ISM450電噴柴油發動機、伊頓法士特新品S9變速箱、美集爾集中潤滑系統、自動換檔裝置、中央自動充放氣系統、ABS防抱死系統等,能適應-40℃至+46℃的氣候條件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環境,各項性能指標達到當今同類車型的世界先進水平。 國產軍用重型越野汽車不僅滿足了部隊的裝備需要,而且幾乎所有型號的軍用重型越野汽車都有相應的民用型號,在公路運輸、石油勘探、工程建設等方面大量使用,為國民經濟建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理由相信,我國未來新一代重型越野汽車將會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在我國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軍用卡車有幾種
⑼ 第1代有哪些軍用汽車
第1個5年計劃建設時期,我國開始了汽車?拖拉機等動力機器製造業的建設?1956年7月13日,第1汽車製造廠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開始扭轉軍用汽車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投產3年即為軍隊裝備3.5噸級42型CA10汽車7145輛,使國產汽車在車輛裝備的總數中由零上升到7.52%?1958年一汽試制出2.5噸級66型CA30越野汽車,並投入小批量生產,開始裝備部隊?
幾億人口的大國,幾百萬軍隊的大軍,數以萬計的軍用車輛長期依賴進口,對國家?對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對部隊作戰?訓練都極為不利?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刻不容緩地要求提高我國軍用汽車生產能力和技術性能?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於1961年6月批准成立了軍用輪式專業組,統一制定了軍用汽車發展規劃,組織研製?試驗?定型,協調生產?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擬定出《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經中央軍委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領導同志審批,於1963年5月1日頒發實施?方案確定研製生產0.5噸?1噸?2.5噸?3.5噸?5噸和7噸級的6種軍用車輛基本車型?以這6種車型為基礎,可發展20多種變型車,改裝成若干種專用車,基本達到軍用車輛裝備系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要求?1963年開始,一機部按照軍用車輛系列化方案,在第1汽車製造廠和南京汽車製造廠組織生產1噸?2.5噸和3.5噸級的越野汽車,投資新建了陝西和四川大足3個軍用汽車製造廠,生產0.5噸?5噸和7噸級的越野汽車?60年代後期,NJ230和BJ212輕型越野車投產,洛陽拖拉機廠研製的5噸級東方紅665越野汽車也經試產,開始裝備部隊?70年代初期研製的66型SX250?JN252和CQ261越野汽車,並於70年代後期陸續生產裝備部隊?初步扭轉了重型武器牽引車不相匹配,小車拉大炮的狀況?1974年,第2汽車製造廠建成EQ240汽車生產線,並生產出3.5噸級EQ245越野汽車?到1980年,國產第1代軍用輪式車輛的6種基本車型全部投產?
為了實現軍車國產系列化方案,從6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每年為軍隊生產補充萬余輛汽車,到1980年,全軍車輛裝備中,國產汽車的比例上升到90%以上?在此期間,海?陸?空軍的車輛的裝備有了很大改善,炮兵?工程?通信?防化兵部隊基本實現了摩托化;步兵改裝兩個摩托化軍,步兵團開始裝備汽車,淘汰了部分馬車?進入80年代,軍隊車輛開始更新換代,陸續替換蘇式車輛和60年代初裝備的舊式國產汽車?
⑽ 我國第一輛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叫什麼
1966年以前,在中國的汽車產品中,重型軍用越野汽車還是空白。當時,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重型火炮的牽引車有兩種:一種是當時比較落後的60式履帶牽引車;另一種是進口的輪式越野汽車,如貝利埃公司的GBC(6×6)越野車。
使用履帶車牽引輪式炮既無法發揮履帶式車輛的越野優勢,在公路上行駛時速度又趕不上汽車,而且對路面的破壞也很嚴重;進口車輛價格昂貴,國內又缺乏零配件,不能適應戰備的需要。
1966年,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以法國GBC越野汽車底盤、捷克斯洛伐克太脫拉風冷發動機為基礎,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其它車型的成功經驗,於8月16日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輛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命名為東方紅LT665。
1967年月10月該車投入小批量生產,197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並實現了小批量出口。
東方紅LT665不僅是我國第一輛自行研製生產的軍用重型越野汽車,而且還是我國生產的第一輛使用風冷發動機的軍用車輛。
由於該車使用了8120F風冷柴油機,使它可在缺水地區使用、也避免了在寒區作用時發生冷卻液凍結不易啟動和在熱區使用時水箱「開鍋」等情況的出現,因而滿足了部隊對各種氣候條件下的使用要求。
在提高使用性方面,該車使用了液壓助力轉向機構,使車輛即使在使用加寬超低壓越野輪胎時,轉向操縱依然靈活自如;各驅動橋上裝配了氣動操縱的牙嵌式強制差速鎖,使車輛在泥濘路面上的通行能力得以提高;雙片乾式液壓傳動離合器採用了氣動力裝置;長頭型整體駕駛室裝有暖風裝置;某些車還在車前加裝了拉力為10噸的絞盤。這些裝置都是在國產汽車上首次採用。
該車主要裝備陸軍炮兵部隊,用於牽引130毫米加農炮、152毫米加榴炮等師屬火炮。
1979年2月,作這152毫米加榴炮的牽引車,東方紅LT665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些後它還隨炮兵部隊參加了中越邊境地區作戰。
東方紅LT665裝備部隊後,使用單位普遍認為,該車功率大,越野性能好,啟動快,操作輕便,使用可靠;但發動機雜訊大,油耗偏高。就總體性能而言,東方紅LT665與法國GBC性能相近,個別指標還優於G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