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值得一看的外國越野車比賽

值得一看的外國越野車比賽

發布時間: 2022-04-02 16:50:36

㈠ 歐洲比較著名的拉力賽或越野賽都有什麼

1.WRC(World Rally Championship)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
2.達喀爾拉力賽
樓上的已經介紹達喀爾了,我這就弄WRC吧
FIA四大賽事;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F1
FIA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WRC
FIA 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WTCC
FIA GT Championship-GT

WRC(World Rally Championship)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始於1973年,是FIA國際汽聯四大賽事之一與F1齊名,但是與F1不同的是所有參賽車輛必須以量產車研發製造而成,並在世界各地的雨林、泥濘、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不同的路況進行比賽,是最嚴酷的賽事之一,但也是最有魅力的比賽之一,每年全球有近10億人次通過各種方式觀看WRC比賽。
WRC是「WorldRallyChampionship(世界拉力錦標賽)」的縮寫。拉力賽一詞取自英文「Rally(集結)」,表示參賽車輛必須嚴格按照比賽規定的行駛路線,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分站點目標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車子的維修檢測。
拉力賽的賽段為各種臨時封閉後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區和丘陵的盤山公路、沙石路、泥濘路、冰雪路等,也有無法封閉的沙漠、戈壁、草原等地段。復雜的地形和漫長的賽程不僅考驗車手的車技和經驗,還要考驗領航員的配合、車輛的性能以及維修的力量。
WRC的比賽規則十分詳細,比如參賽車輛必須為各大汽車廠家年產量超過2500輛的原型轎車,同時對於賽車改裝後的尺度、重量以及排量、功率等都有嚴格的限制。
WRC是每輛賽車必須同時搭乘一名車手和一名領航員。車手只管開車,充分發揮自己高超的駕車水平,而領航員既要在比賽期間安排好一些生活瑣事,而且還要在比賽時為車手指明每一天比賽的正確方位和路線,並在賽段里及時准確地提供前方的路況。

㈡ 全球有哪些賽車比賽,要介紹全些

賽車運動起源距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最早的賽車比賽是在城市間的公路上進行的。許多車手因為公路比賽極大的危險性而喪生,於是專業比賽賽道應運而生。第一場賽車比賽於1887年4月20日在巴黎舉行。
賽車運動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
場地賽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漂移賽、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
非場地賽車基本上的比賽場地不是封閉的,主要分拉力賽、越野賽及登山賽、沙灘賽、泥地賽等等。
方程式賽中又包含了一級方程式、三級方程式、GP2、F3000、印地賽車、美國冠軍方程式、福特方程式、康巴斯方程式及卡丁車等。
方程式汽車賽
這是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製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各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程式不同。屬於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 也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8場比賽,04年中國上海參加了,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
其最初的定義為「一種至少有四個不在一條線上的輪子的車輛,其中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轉向,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驅動」。更為具體的定義則是指氣缸容積3.5公升,約600馬力,最高時速315公里的方程式賽車。這里的「方程式」取一定格式的含義,即嚴格規定賽車的重量、長、寬、輪胎的距離及大小等。在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級別最高級的。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規定標准製造的賽車。這些標准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A要求F1賽車採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F1賽車的底盤採用碳化纖維為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Open Wheel)。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凝聚著眾多研製者的心血,並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製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鬥志於一身。
根據FI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16個賽場。有的選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三天進行試車,然後根據試車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試車的時候,共有28-30輛賽車參加計時,但最終只取前26輛賽車參加比賽。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進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別是4到1分。
三級方程式汽車賽(F3/)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外形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類似,但體積較小, 最低重量為455公斤, 配備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170馬力。
方程式3000(F3000/Formula 3000)
3.0公升方程式汽車賽。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設有國際大獎賽等比賽。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裝備8汽缸、工作總容積為3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475馬力。
雷諾方程式(Formula Renault)
雷諾方程式 2000 是世界上著名及最普及的一種方程式賽車,該項賽事是由法國雷諾集團推廣發展起來的,方程式賽車由義大利 TATUUS 公司製造,該類單座賽車的馬力為 200HP, 最高時速可達到一小時 260 公里。雷諾方程式 2000 賽車的良好性能和價錢的完美結合保證了其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這種 2000 型的賽車每年製造超過 700 輛。雷諾 2000 方程式賽車給全世界的熱衷賽車運動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駕駛技能和身體心理狀態適應的學習及提高的環境,為他們走向該項運動的頂級賽事 F1 ,成為未來之星做下鋪墊。雷諾方程式 2000 賽事從 2000 年起舉辦至今,短短的四年裡,已經成功地把雷克南(邁凱倫車隊),馬薩(索伯車隊)及克萊恩(美洲虎車隊)推向 F1 的大舞台。
亞洲方程式(Formula ASIA)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限在亞洲地區開展。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車身規格與三級方程式相似, 配備1台" 福特 "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輸出功率約160馬力。近年來出現了寶馬亞洲方程式,是亞洲比較流行的方程式賽車。
拉力賽
汽車拉力賽的道路狀況十分復雜,每一段特殊路段為一個賽程,例如一個賽程全是曲折蜿蜓的山路,另一個賽程則是陰暗森林中的泥路。拉力賽的路線都是一致的,但並不同時出發,而是一輛接著一輛,每一輛賽車在不同階段都由裁判員記錄下所需時間,總時間最短的便是勝利者。
大型拉力賽的車隊往往由幾十名隊員和多種運輸工具組成,其中有負責傳遞信息的摩托車、裝載備用部件的卡車、醫療用車,甚至有時還有直升飛機。
賽車不同於街道上行駛的普通汽車,雖然外觀一樣,但參加國內比賽的汽車要求是年產量在2500輛以上的小轎車,並且至少有兩套改裝:安全改裝和技術改裝。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介紹
在世界各國舉行達十四分站的「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拉力賽一詞取自英文「 Rally」,有集結的意思。它表示參賽車輛必須嚴格按照比賽 資料中規定的行駛路線,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每一個封閉 路段或維修區域等地點進行規定的比賽和規定時間的維修等 項目。由於比賽不僅考驗車手的水平,還要考驗領航員的配合、車輛的性能以及維修的力量。因此,無輪對於選手還是 車隊都是一項無比復雜的綜合性考驗。拉力賽的賽段為各種 臨時封閉後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區和丘陵的盤山公路、沙石 路、泥濘路、冰雪路等,也有無法封閉的沙漠、戈壁、草原 等地段。拉力賽是採取間隔發車的形式,世界一級種子選手 發車間隔為1分鍾,其他選手為2分鍾。參賽車輛均為各大汽 車廠家年產量超過2500輛的原型轎車,只是必須經過不同程 度的改裝方可參賽。無限制改裝的稱為A組車,除了保留外型 和原廠標志以外,幾乎所有的部件都可以改裝。經過A組標准 改裝的賽車,如同坦克一般結實,但費用昂貴,一般都是由 汽車廠商直接贊助的職業賽車隊才能達到。所謂職業賽車隊 就是和那些著名的NBA球隊、足球隊一樣,不論選手還是工作 人員,每年的工作任務就是參加比賽,並依靠比賽的收入生 活。有限制改裝的稱為N組賽車,它只允許進行安全改裝和有 限的性能改裝,引擎內部必須維持民用車的標准,不允許改 動。由於N組改裝費用相對較少,因此多為業余車隊和個人選 手使用。業余車隊和個人參賽的選手等人員,平時都有自己 固定的職業,只有在比賽時才會出現在賽車場內。
拉力賽主要分為兩種主要形式:
一種為由甲地出發,到達乙地結束,歷時五六天甚至十幾、二十幾天的直線型、長距離馬拉松拉力賽(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555港京拉力賽和巴黎-莫斯科-烏蘭巴托-北京拉力賽都屬於這類比賽),這類比賽每年只舉辦一次,每次持續五天至二十幾天不等;另一種為每天行駛的方向不同但均返回同一地點、歷時兩到三天的錦標賽系列賽事,這類比賽每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舉辦數場或十幾場。
如果把每天的出發和返回的地點看作一個圓心,那麼每天行駛的路線都是以這個圓心而向外輻射的,其形狀如同梅花一般,因此,這一類的拉力賽又稱為「梅花型」拉力賽,WRC便是這類比賽。WRC全年在世界各國舉十四站比賽,每個分站產生一對車手和領航員分站冠軍,全年各分站成績總積分最高的一對車手和領航員賽手成為當年度的WRC世界冠軍。
直線競速賽(Drag Rac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並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採用定點發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使用特別設計製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專用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車重500- 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燒友(TAFC)"級的發動機容積達8930CC,輸出功率2500馬力, 速度達382公里/小時;「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發動機容積為8127CC,輸出功率5000馬力,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噴氣發燒友」級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達10000馬力。
耐久賽(Grand Touring Car)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印地車賽(Indy Car)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設有世界錦標賽。該車賽起源於美國, 原為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由18支印地車隊聯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 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則。1979年舉辦了第一次比賽,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卡丁車賽(Kart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 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F- 1」的搖籃。
創紀錄賽(Land-Speed Record-LSR)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現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 Summer Brother )創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 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 Richard Noble )駕駛他自己設計的 Thrust II 車在美國內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其發動機的輸出總功率為60000馬力。
越野賽(Rally 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 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盃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達喀爾越野賽、突尼西亞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挑戰賽等。
最早的汽車比賽是在公路上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跑完規定的賽程。隨後人們又嘗試了難度更大的爬坡比賽,看參賽選手誰能最快地駕車爬上山坡。此後隨著賽車運動的不斷升級,出現了在環型賽道上進行的汽車比賽。人們在今天所見到的號稱賽車運動頂峰的一級方程式(F1)比賽也毫不例外的是經歷了賽車運動的漫長歷史才逐漸演化成今天的形式的。然而在賽車運動進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競賽形式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保持著自己特有的規則,形成了今天多種多樣風格各異的汽車賽事。如名為「PIKESPEAK·INTERNATIONAL·HILLCLIMBING」的山地賽車最早開始於1916年,盡管當中因戰爭而一度中斷,但延續到今天又將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迎來它的第77屆比賽。另外,在公路上進行的汽車拉力、在環型賽道上進行的場地賽車等無一不擁有各自顯赫的歷史。
在眾多的汽車賽事當中,作為世界錦標賽轉戰於各國之間,由全世界的賽車選手爭奪每年一度的世界冠軍頭銜的重大比賽,當首推一級方程式(F1)和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WRC)兩項。各國的賽車選手和賽車生產廠家為爭奪這兩項賽事的車手冠軍和廠商冠軍(在F1中稱為Con

㈢ 去什麼望站看外國的越野摩托車比賽(場內的那種)

網路裡面收AMA就可以看了

㈣ 世界四大知名汽車賽事是哪四大

5賽事組織編輯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負責與汽車比賽有關的一切事宜,如道路安全、環境、彎道、機動性及車輛使用人員的保護等。聯合會也是負責全世界賽車運動的組織,管理所有用4輪或4輪以上的陸地車輛進行體育運動,如方程式一1、方程式一3000、彎道車、汽車拉力賽、卡丁車、賽車場比賽、丘陵賽、冰上賽車、太陽能電動車賽、老式汽車賽等。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是來自117國的150個俱樂部的主任出席的代表大會,現任主席是法國的讓·托德。聯合會中負責賽車運動的組織是由雙人組成的汽車運動理事會。該理事會設下列專門委員會:方程式一l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公路賽委員會、越野賽委員會、巡迴與安全委員會、彎道車委員會、電動與太陽能委員會、非公路賽委員會、丘陵賽委員會、老式車賽委員會。賽場賽委員會、紀錄委員會、拉力賽委員會、製造商委員會、醫務委員會、媒介委員會、GT委員會、跑車委員會等。世界汽車旅遊理事主要負責為汽車使用者解決問題;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主要負責統籌世界各國汽車運動組織,為所有不同種類的賽車運動制訂規則,協調安排世界范圍內的各項汽車比賽。兩理事會分別設立若干個特別委員會在各自負責的范圍內進行工作。當然,吸引住眾多車迷朋友的還是國際汽聯舉辦的賽事。F1、WRC、FIA—GT、WTCC組成了國際汽聯的四大賽事。其他一些較為出名的國際汽聯賽事還有巴黎—達喀爾越野拉力錦標賽和勒芒24小時耐力賽等。F1F1中文譯名為「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英文譯名為「FormulaGrandPrix」,FIA正式命名為「FIAFormula1WorldChampionship」。「Formula」是規則與限制的意思,1代表是方程式比賽中級別最高的,F1管理公司是FOM,總部設在倫敦,負責各站的商業和廣告業務,第一場F1大獎賽舉辦於1950年銀石。目前F1共有12支參賽車隊,每年規劃有16至17站的比賽,通常約在3月中開跑,10月底結束賽季。(PS:2011賽季的F1在保留原有的19站賽事外,還新增了印度站大獎賽)WRCWRC全稱是WorldRallyChampionship,即世界拉力錦標賽。始於1973年,這項賽事將各國單獨舉辦的汽車拉力賽冠以世界錦標賽的頭銜,是FIA國際汽聯四大賽事之一。為了爭奪系列賽冠軍的寶座,WRC每年將在世界各地舉行14至16站比賽,每一分站比賽通常為3天,在事先設定的賽道上劃出了20—30處被稱為SS(SpecialStage)的賽段,即特殊賽段,每個賽段最短3公里,最長可達30公里。在各賽段上每隔2—3分鍾有一輛賽車出發投入比賽,總成績以車手在各賽段時間累計分出勝負,用時間最少排名最前。在賽車規格上,所有參賽車輛必須以量產車研發製造而成,並在雨林、泥濘、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不同的路況進行比賽。FIA-GTFIA-GT又叫做國際汽聯GT世界錦標賽。FIA-GT的賽事從1997年開始正式開賽,參賽車必須以量產車為基礎製作而成,車重約在1100公斤,最大馬力約在450~600匹,為了增加賽事可看性,而有獲勝車手加重製度。有別於先前的BPRGT賽事系列,1999年起FIA-GT賽事取消了GT-1級組的比賽,僅限於符合GT-2規格的賽車參賽,因此先前如McLarenF-1、Porsche911GT1、M.BenzCLKGTR、LotusELISEGT1等GT1等級的超級跑車被迫離開此賽事,僅能在利曼24小時及區域性保有GT1級組的GT賽事出賽,FIA-GT也因此遜色不少。2009賽季開始,SRO宣布FIAGT的兩個組別將分割為FIAGT1和FIAGT2賽事,互相獨立開來,和FIAGT3、GT4賽事平等對待。WTCCWTCC(WorldTouringCarChampionship),即世界房車錦標賽,是FIA國際汽聯於2005年新推出的一項全球性汽車賽事,它的前身即為ETCC(EuropeTouringCarChampionship)歐洲房車錦標賽。WTCC將延續ETCC的Super2000車輛規則,每站比賽分兩回合(每回合8圈)進行,並頒發冠軍車手和冠軍車廠兩個獎項。參賽的車輛為Super2000級別,必需以量產房車為基礎,發動機排量不能超過2000cc,採用自然吸氣方式,馬力在250hp~270hp之間。2005年度WTCC賽程安排暫定為10站比賽,除了延續ETCC原有的歐洲分站以外,增加了中美洲的墨西哥、歐亞交界的土耳其以及亞洲中國澳門三站比賽,其中澳門被指定為全年的收官之戰。國際汽車聯合會(FIA)新增T1-2組別國際汽車聯合會(International Auto Federation (FIA))宣布於2010年6月26日成立T1-2輕重量級buggy組別(T1-2 Light Weight Buggy )。該規則的制定主要針對POLARIS, GINOMOTO等發動機使用皮帶傳動並且排量不超過1200cc的輕重量級越野車。該規則實現了輕重量級越野車參加達喀爾拉力賽等FIA規則下的越野賽事(off-road events under FIA rules)。達喀爾拉力賽自2011年起增設T1-2組並接受比賽報名。

㈤ 世界賞著名的賽車賽事有哪些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6場比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現有的19支參賽車隊均為「一級方程式車隊協會 (FOCA) 」的成員。 車手必須持有由國際汽車聯合會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 」。每年全世界持有這種執照的車手不超過100人。

比賽設車手獎和車隊獎。 每場比賽的全程距離為305公里, 所用時間不超過2小時。每場比賽取前六名,車手獲得的分數依次為10, 6, 4, 3, 2, 1。在每一賽季結束後, 將車手在全年16場比賽中取13場最好的比賽成績相加得出總積分, 得分最高者為當年世界冠軍。車隊世界冠軍的計分方法與車手相同。

比賽使用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由底盤、發動機、 變速系統、 輪胎和空氣動力裝置等構成,最低重量為505公斤。底盤是以太空梭的構造科學為基本理論依據, 用碳化纖維製造的。 發動機依不同時期的比賽規則而變化, 自1995年開始, 規定使用汽缸容積為3.0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汽缸數目最多12個,輸出馬力為650匹。 變速器設有六至七個檔位, 並採用半自動變速系統。

使用的輪胎採用特殊合成橡膠製造, 分乾地與濕地兩種,以便於在不同氣候下使用。賽車的車身呈流線形, 在其前、後部設有擾流裝置和翼子板, 在運動中利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產生下壓力量,增加輪胎的附著力,使賽車緊貼地面運動。

三級方程式汽車賽(F3/Formula 3)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外形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類似,但體積較小, 最低重量為455公斤, 配備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170馬力。

方程式3000(F3000/Formula 3000)

3.0公升方程式汽車賽。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設有國際大獎賽等比賽。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裝備8汽缸、工作總容積為3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475馬力。

亞洲方程式(Formula ASIA)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限在亞洲地區開展。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車身規格與三級方程式相似, 配備1台" 福特 "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輸出功率約160馬力。

直線競速賽(Drag Rac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並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採用定點發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使用特別設計製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專用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車重500- 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燒友(TAFC)" 級的發動機容積達8930CC,輸出功率2500馬力, 速度達382公里/小時;「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發動機容積為8127CC,輸出功率5000馬力,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 「噴氣發燒友」級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達10000馬力。

耐久賽(Grand Touring Car)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回到頁首

印地車賽(Indy Car)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設有世界錦標賽。該車賽起源於美國, 原為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由18支印地車隊聯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 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則。1979年舉辦了第一次比賽,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卡丁車賽(Kart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 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 F- 1」的搖籃。

創紀錄賽(Land-Speed Record-LSR)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現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 Summer Brother )創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 Richard Noble )駕駛他自己設計的 Thrust II 車在美國內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其發動機的輸出總功率為60000馬力。

拉力賽(Rally)

亦稱「多日賽」。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在一個國家內或者跨越數國舉行的既檢驗車輛性能和質量,又考驗駕駛技術的長途比賽。

比賽在規定的日期內分若干階段進行,每階段內設置由行駛路段連接的數個測試速度的賽段,交替進行,每個賽段的長度不超過30 公里。比賽採用單個發車方法,每個車組由1名駕駛員和1名副駕駛員(領航員)組成。以每個車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賽的時間和在行駛路段所受處罰時間累計計算最終成績,時間短者名次列前。比賽對行駛路段的行駛時間有嚴格限制,車組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依次到每個時間控制點報到,遲到或早到都會受到處罰。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年產量超過5000 輛的標准4座小客車和旅行車, 並按比賽規則改裝。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不準超過300馬力。

國際汽車拉力賽每年設有世界拉力錦標賽( 14站 )、歐洲拉力錦標賽( 11站, 難度系數分20/10/5/2 )、亞洲拉力錦標賽(6站)、非洲拉力錦標賽( 5站 )、中東拉力錦標賽(6站)等眾多大型賽事。

越野賽(Rally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 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 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㈥ 美國有個比賽,大輪胎的越野車,碾壓一堆報廢汽車,這個是什麼比賽那個越野車是什麼車有知道的么

那種車叫Monster Truck。
Monster Truck是沒有正式的比賽項目的,更多的是表演性質的,因為Monster Truck的技術規格很難界定。
不過Monster Truck仍然在北美地區極受歡迎(准確的說,是只有北美地區歡迎,歐洲人對這種五大三粗的東西包括NASCAR在內普遍不感冒),已經融入了美國流行文化,和Drag Race、肌肉車、NASCAR、橢圓賽道一起構成了美國獨特的汽車文化。

㈦ 中外越野車的賽事都有哪些

若論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四驅賽事,應當首推由法國巴黎到非洲達喀爾的汽車拉力賽(Paris-Granada-Darkar Rally);其次就是由駱駝煙草及英國陸虎汽車合辦的駱駝杯錦標賽「Gamel Trophy」;此外,在亞洲,最著名的越野賽事則應屬於每年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馬來西亞四輪驅動車越野賽」(Borneo Safari)了。以下分別向大家介紹: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既考驗車輛在沙漠比賽中性能的發揮,又考驗車手和領航員的配合,該賽事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尋找最短最安全最快的路段直達終點。而駱駝杯錦標賽則是一項考驗團隊合作精神的賽事,特色在於怎樣駕駛一輛只採用原裝引擎及懸掛系統的越野車,深入地球每一個角落實行探險式旅程。

駱駝杯錦標賽

駱駝杯錦標賽的創始者最初將這項賽事設計為駕駛4x4穿越「全亞瑪遜公路」,追求的是簡單與真誠,但自從他轉向水上運動,並進行長時間電視直播後,這種風格就不復存在了。那時在巴西人們將穿越全亞瑪遜稱為「公路」,實在是一種溢美之辭。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檢驗參賽者的越野技巧和4x4卡車及裝備的性能,這個比賽以野外探險生活為主,沒有名次及獎項,只有一紙完成賽事的證書而已。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與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及駱駝杯錦標賽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每年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馬來西亞四輪驅動車越野賽,是一種全面考驗越野車性能、耐力和駕駛者的反應、體能及耐力的大賽,與其他兩大賽事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這個賽事也是亞洲地區越野車迷最為重視的一級大賽之一,至今為止已舉辦了10屆。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別具一格,主辦單位會在森林內設定一系列超高難度的障礙,如接近九十度傾斜的懸崖、深近一米的沼澤地、連雙腳都難以立足的大石及舉步艱難的爛泥地等。參賽者需要在荒蕪邊際的原始森林裡依靠帳篷生活。並且在毒蚊滿布、悶熱潮濕並隨時有可能下起狂風暴雨的天氣情況下自己煮食。如果沿途沒有河流或在河邊駐扎,參賽者就要帶著滿身污泥和臭汗入睡,那種艱辛和困難非筆墨所能形容。大賽還有多項嚴格的規定,如使用絞盤時必須在鋼纜上放有毛巾、過時未能擺脫困境者將被取消資格;中途如果熄火或翻車不許其他人協助,否則也將取消賽段資格等。參賽者要用越野車完成這些艱巨任務,縱使危險萬分亦不可逃避,否則前功盡棄。在各種越野賽事中,如果順利完成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將無可置疑地成為「越野之王」。

㈧ 世界上最著名的賽車比賽是什麼車

頂極賽事--F1
汽車比賽當屬F1方程式賽車的影響力最大。
F1是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ormula-1)的簡稱,是汽車場地賽項目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也是世界上最為引人注目的運動項目之一。50年來吸引了數百萬觀眾到場觀戰,電視觀眾近500億人次。全世界的車手也幾乎都以拼殺F1賽場為終極目標。
幾個最顯示出這個賽事的頂級水平。比賽所用的車輛是世界頂級的技術結晶;參賽的車手和技術都是世界賽車界的精英;世界頂級的「金錢大賽」,一條F1賽道總投資高達2、3億美元。每年十幾個站比賽耗資達10億美元。著名車手的年薪則超過千萬美元。一輛F1賽車的發動機造價在12-30萬美元,一條固特異輪胎約600美元,資格賽用的汽油每升240美元……高額的投入,同樣提升著廣告的價位,世界音響巨頭健伍在著名車手的車身上印刷4個10X12cm的商標就要掏400萬美元。F-1在現今賽車領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奧運」或是「世界盃足球賽」。
排行第二的拉力賽--WRC
名氣僅次於F1賽事的當屬WRC。WRC是「世界越野拉力錦標賽」的英文縮寫。由FIA(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批準的世界越野拉力錦標賽,僅次於F1賽車的世界頂級賽車運動,參加WRC的賽車都是以製作精良的頂級世界越野拉力賽車(WorldRallyCar)為主,參加WRC比賽中等級最高的組別。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私人車隊會同時參賽,通常每一站的參賽車輛約70至100輛,全球約有超過10億人次通過電視轉播或其他媒體觀賞這項世界頂級的汽車越野拉力賽事。同時,WRC還以它「不要門票的比賽」或者叫「家門口的比賽」而聞名,因為WRC的賽道多是利用鄉村、野外的砂石、沙漠或者柏油路面設計組成,比賽時賽車會在村莊中穿行,而觀眾就站在賽道兩側的安全區域觀戰,可以說是「零距離」的體驗賽車飛馳的刺激。
WRC可以說是所有賽車項目中最苛刻的一種,因為所有參賽車輛都是以量產車為基礎研發製作而成。目前FIA規定的WRC每年有14站比賽,比賽時間是從每年的1月到11月。
另外同屬越野拉力賽的還有歐洲拉力錦標賽(11站)、亞洲拉力錦標賽(6站)、非洲拉力錦標賽(5站)、中東拉力錦標賽(6站)等眾多大型賽事。

㈨ 全球十大頂級越野車

第十位:豐田霸道

霸道就是豐田的普拉多,售價相對比較便宜為44萬元左右,但是霸道憑借著其非承載式的車身還有分時四驅系統,在越野道路上有著不錯的表現。標配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80馬力,峰值扭矩為365N·m。

第九位:豐田陸巡

陸巡有著世界上最好的越野車之一的稱號,作為中大型車的陸巡有著不錯的車身設計,加上挺拔的身材使得其通過性有著不錯的表現。頂配版車型採用的是V8發動機4.6L的排量,最大功率310馬力,峰值扭矩453N·m。

第八位:日產途樂

途樂對於大家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也確實,途樂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不能被大家所了解。但是近年來途樂的崛起直接捍衛到了陸巡的地位。首先是大型車的定位,其次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專用車輛,在越野性能方面無可置疑。頂配版的途樂採用V8發動機,5.6L發動機最大功率398馬力,峰值扭矩為555N·m。

第七位:福特F150猛禽

嚴格來說F150猛禽並不是越野車,只能算是皮卡。但是有著超強的越野性能。能看作是一輛新型的越野車型。F150猛禽有著超強大的動力即使是採用3.5T的V6發動機也能發揮峰值扭矩為678N·m,在越野性能方面有著強勁的表現。

第六位:路虎發現者

路虎發現雖然是承載式的車身,但是路虎作為一個傳統的越野品牌本來就是為越野而生,而且全時四驅系統,開放式差速器,面對越野路況一點也不虛。V6版的發現最大功率為340馬力,峰值扭矩為450N·m。

第五位:路虎攬勝

路虎攬勝是路虎最經典的車型也是路虎旗艦車型,雖然近年來走的是城市SUV路線,對於豪華內飾有一定的追求,但是攬勝是路虎的代表。即使是追求豪華質感,其越野性能一點也不弱。V8的發動機5.0T的排量最大功率為525馬力,峰值扭矩達625N·m。

第四名:JEEP 牧馬人

牧馬人作為硬派SUV的代表在越野性能上有著出色的表現,也是道路上比較常見的硬派SUV之一。JEEP本來就是吉普車的意思,牧馬人的發展也相對比較早,與賓士G級一樣憑借非承載式的車身還有復古的造型獲得人們的認可。

第三名:路虎衛士

進入前三甲,路虎衛士並不被人們所認識。因為推出的柴油版與我國節能減排的環保政策不相符。但是確確實實是路虎家族最強勁的越野車。同樣是以方正的盒子造型獲得人們的認可。

第二名:悍馬H2

悍馬H2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車型,硬派的造型是經典美式力量車型的代表。作為軍方用車的汽車品牌,悍馬在通過性還有越野性能上無可否認,但遺憾的是民用版的悍馬H2已經停產了。

第一名:賓士G級

無可否認而且是實至名歸的越野車型佼佼者。賓士G級是典型越野車的代表,也是硬派SUV的代表。面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推出不同的版本,包括經過AMG改裝下的性能版G63和G65還有提高懸掛的4x4,以及本來只為澳大利亞軍方而生產的6x6。不管是豪華感還是越野性能方面都是當之無悔的第一名。

熱點內容
福田風景內飾隔板 發布:2025-07-05 15:28:41 瀏覽:871
歡樂頌趙醫生的車價格 發布:2025-07-05 15:07:06 瀏覽:277
內蒙古4月份適合去哪兒旅遊 發布:2025-07-05 14:58:16 瀏覽:682
搬家工拖掛 發布:2025-07-05 14:46:07 瀏覽:896
廣東皮卡車二手車 發布:2025-07-05 14:39:15 瀏覽:235
皮卡堂小火龍打工傢具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5-07-05 13:47:32 瀏覽:214
嘉年華改裝內飾 發布:2025-07-05 13:05:36 瀏覽:253
江鈴皮卡千斤頂在哪裡 發布:2025-07-05 12:44:09 瀏覽:479
咸寧商務車電話號碼 發布:2025-07-05 12:21:42 瀏覽:8
2016年汽車價格走勢圖 發布:2025-07-05 12:08:13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