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低盤離動間隙
⑴ 請問一般情況下轎車底盤的最小離地間隙多少合適
在150~160mm之間。
最小離地間隙越大, 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強, 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穩定性;最小專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 但重心低, 可增加穩定性。
汽車在滿載(允許最大荷載質量)的情況下,其底盤最突出部位與水平地面的距離。反映的是汽車無碰撞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回能力。
(1)越野低盤離動間隙擴展閱讀:
最小離地間隙的設計要考慮到運輸時裝卸平台的通過性,要考慮到轎車在靠近一般人行道邊沿時不會發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個國家或地區銷售,還要考慮到當地道路質量的情況。同時,最小離地間隙的數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與車型功能、空氣動力學有關系,例如跑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就會比較小,而SUV的最小離地間隙就會比較大。
最小離地間隙是指汽車滿載時,除車輪以外的汽車最低點與路面之間的距離。它表示汽車越過障礙物(如石塊等)的能力。離地間隙越小,則越過障礙物的能力越差。小轎車一般通行城市平坦道路,所以離地間隙小。越野車輛最小離地聞隙較大,以便越過較大的障礙物。
⑵ 可變懸架越野車最大離地高度多少
250毫米。
suv一般離地間隙在200到250毫米,對於suv來說,離地間隙越小(小於200毫米),通過性能就越差,越注重公路性能,即偏向於城市suv;離地間隙越大(大於250毫米),通過性能就越好,越注重野外表現,屬於偏向純粹越野型的suv。
可調懸掛分半主動懸掛和主動懸掛,半主動懸掛只能調懸掛減震器的阻尼力,主動懸掛減震器和彈簧的剛度都能調,能夠根據路面情況和駕駛者自己的意願調節懸掛的軟硬程度進行調節,要舒適的就軟一點,要過彎能力強的就硬一點。可調懸掛是指可以手動或車輛自動改變懸掛的高低或軟硬來適應不同路面的行駛需求,它直接影響到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然而以當今的科技水平來說,普通的彈簧避震很難做到兩全其美。在人們不斷在汽車領域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可變懸掛系統誕生了,使彈簧自動壓縮或伸長,從而降低或升高底盤離地間隙,以增加高速車身穩定性或復雜路況的通過性。
⑶ 軍用版大g越野離地間距
221mm。
底盤代號為W464的全新G級軍用版,是自1992年以來生產的,按照賓士家族序列的演算法,底盤代號為W461的賓士G級軍用版車型的正統繼任者,所以這台車可以看作前者的「延續版本」。該車型離地間隙221mm,五門版車型軸距2850mm,最大涉水深度600mm(前進600mm,倒車660mm)。
⑷ 底盤離地間隙200以上的SUV有哪些能越野么
現在有很多底盤離地間隙有200mm以上的車,比如寶馬X6,哈弗H5,獵豹CS6,三菱帕傑羅、jeep自由客、斯巴魯。大多可以越野。
差速鎖:這個裝置也是很重要的,當有輪子打滑,空轉的時候,這個裝置就派上了用場,這個時候車輛可以輕松脫困。
所以看一輛車是否能夠越野要從這些角度出發選擇能夠越野的車型。
⑸ 汽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多少為好
一般的家庭轎車,最小離地間隙基本上在120-150mm,這主要考慮車子的重心低、車速高不發飄、轉彎側傾小等。
拓展資料:
最小離地間隙是指滿載、靜止時,汽車除車輪之外的最低點與支撐平面之間的距離,用於表徵汽車無碰撞地越過石塊、樹樁等障礙物的能力。
關於最小離地間隙,在以前的標准中,對最小離地間隙是有規定的,大概在150~160mm之間,但現在的標准取消了這項硬性規定。
最小離地間隙越大,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強,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穩定性;最小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穩定性。
參考:網路「最小離地間隙」
⑹ SUV走爛路多,多少最小離地間隙合適
一般的SUV離地間隙在190mm左右 有些偏向轎車調校的在150mm左右。但是這種高度不能越野,只是通過性稍微好一些 能應付一般的土路,砂石路,道牙等情況。
⑺ 陸虎 發現4和 新途銳 的離地間隙各是多少
途銳的離地間隙是160mm。
通常來說路虎的底盤高度(最小離地間隙)通常在11厘米至15厘米的范圍之內,對於這個參數來說,離地間隙若可以超過130毫米,轎車的通過性能就相對不錯,但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穩定性就差一些,底盤高度若低過11cm,高速相對穩定,但通過性就差了。
汽車底盤最接近地面的距離。底盤高度直接影響汽車的通過性。在以前的標准中對最小離地間隙是有規定的,數據大概在16cm左右,不過如今已經沒有了這項硬性規定。
(7)越野低盤離動間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汽車底盤和配套泵的維護保養按相應的使用說明書進行。
2、車輛使用前,用戶應按汽車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磨合。
3、用戶需要經常檢查各出液孔、口有無堵塞現象,發現雜物堵塞時應及時清理干凈。
4、由於汽車底盤經常會與污水、油膩等物質接觸,而這些物質中的化學成分會慢慢腐蝕底盤以及底盤上的零件,因此用戶對於底盤防腐蝕時要更加註意。
5、最小離地間隙越大,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強,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穩定性,最小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穩定性。
⑻ 汽車最小離地間隙是多少
最小離地間隙的標准號為GB/T3073.3-1993,其定義為:汽車在滿載(允許最大荷載質量)的情況下,其底盤最突出部位與水平地面的距離,並以圖示的形式,給出了具體的測量方法,但並未規定具體的數值范圍。最小離地間隙反映的是汽車無碰撞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關於最小離地間隙,在以前的標准中,對最小離地間隙是有規定的,大概在150~160mm之間,但現在的標准取消了這項硬性規定。
最小離地間隙越大,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強,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穩定性;最小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穩定性。最小離地間隙要考慮到運輸時裝卸平台的通過性,要考慮到轎車在靠近一般人行道邊沿時不會發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個國家或地區銷售,還要考慮到當地道路質量的情況。同時,最小離地間隙的數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與車型功能、空氣動力學有關系,例如跑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就會比較小,而SUV的最小離地間隙就會比較大。
在SUV中,最小離地間隙往往決定著這輛車的通過能力,同時由於SUV的驅動橋方式與轎車不同,最小離地間隙在轎車或跑車上更多是指車身下部輪廓線最低點或底盤上的最低部件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在SUV中更多的是指地面與前橋或者後橋上最低部件的垂直距離。一般來說,轎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在110毫米到130毫米之間,例如奧迪A6轎車的最小離地間隙為115毫米。對於轎車來說,離地間隙越大(超過130毫米),通過性能相對來說比較好,但高速穩定性較差;離地間隙越小(低於110毫米),高速穩定性就越好,但通過性較差。現在裝有空氣懸佳的車型可以自動調整離地間隙,能較好的滿足通過性和高速穩定性的雙重需要。
SUV的最小離地間隙一般在200到250毫米,例如豐田的陸地巡洋艦是220毫米,幾乎是A6的兩倍。對於SUV來說,離地間隙越小(小於200毫米),通過性能就越差,越注重公路性能,即偏向於城市SUV;離地間隙越大(大於250毫米),通過性能就越好,越注重野外表現,屬於偏向純粹越野型的SUV。另外現在一些高端SUV也裝有可調高度空氣懸架,做到了兼顧操控性和越野性。由此可看出隨著車型的不同,最小離地間隙的差別是很大的。汽車的離地間隙各個高度值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取決於負載狀況。因此確定離地間隙也取決於負載的變化情況,要依據負載變化的最大值去考慮離地間隙。
⑼ SUV多少最小離地間隙多少合適走爛路多的話。
一般的SUV離地間隙在190mm左右 有些偏向轎車調校的在150mm左右。但是這種高度不能越野,只是通過性稍微好一些 能應付一般的土路,砂石路,道牙等情況。
⑽ 離地間隙高的車,越野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好還是不好
首先請考慮你是想買ORV還是Suv?:
一切轎車底盤(承載式)生產的車都只是多功能車(suv)。
一切基於貨車底盤(非承載式車身)而生產的能在崎嶇道路穿越的才是越野車(ORV)。
最後給您參考的答案:選擇的ORV越野車,最小離地間隙越大越好!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