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智ev新能源汽車
A. 有買過東風EV新能源車的嗎動力怎麼樣
我買了東風EX1,在網路了解到它是東風EV新能源汽車推出的第一款車型,我買之前有詳細做過了解,它動力方面,是搭載了一台45馬力的永磁同步電機,它的車身挺靈巧的,所以起步很快,整個動力輸出十分線性,另外它的離地間隙150mm,所以像坑窪這樣子的復雜路況也能很輕鬆通過。
B. 想買輛代步車,東風EV新能源可以考慮嗎
家用代步需求,新能源車非常適合。
國內新能源汽車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技術方面比較成熟,品質也有了保證。
傳統車企中做得比較好的有比亞迪、吉利。造車新勢力中做得比較不錯的有小鵬、威馬。選擇范圍還是很寬的。
新能源汽車代步有以下幾點明顯優勢。
首先,使用成本非常低。
衡量一款燃油車的使用成本,通常用百公里油耗來表示。
通常一款緊湊型燃油車,百公里油耗大約在7L左右。其中,高速油耗較低,5-6L/百公里,但市區就比較高,可達10L/百公里。
衡量一款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通常用百公里電耗表示。百公里能耗,也就是一輛電動車行駛一百公里到底花了多少度電。
新能源車,尤其是緊湊型純電動汽車,百公里能耗基本在10-15度電。
下圖為國內常見的120款純電車汽車百公里電耗,可作參考。
如果使用家用電充電,每公里電費不到1毛錢。即便使用外部的快充,加上服務費大約在1.4-18元每度電,每公里電費撐死不到3毛。
況且電動汽車費電的通常是高速,在市區內代表,反而更加經濟。
這樣一算下來,使用成本是非常低的。
另外純電動車的保養成本很低。純電動車沒有發動機,不需要更換機油機濾。一般每年做的小保養,就是常規檢測,大約在80-100元之間。
其次,舒適性非常不錯。
主打家用車的純電動汽車,都採用的是單擋的減速箱方案,不存在換擋沖擊,開起來非常平順。
這點主要得益於電機的優秀外特性。
左邊是發動機外特性曲線,右邊是電機外特性曲線。
相比較,發動機的扭矩來得更溫柔一些,緩慢上升,不急促。所以發動機必須配上多擋的變速箱,滿足車輛在不同的工況下的扭矩需求。起步或急加速需要大扭矩時,變速箱用低擋位,加大齒比放大扭矩。勻速行駛時,用高擋位,提升燃油經濟性。
而電機就不一樣了,一上來就可以達到最大扭矩。再加上電機轉速很容易做到1萬轉以上,只用單擋位的減速箱,就可以滿足起步、急加速和最高車速的需求。
同時,由於電機運轉時雜訊遠低於發動機的噪音,因此在低速行駛時,車內的靜謐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證。
最後,動力相當酸爽。
電機相較於發動機,有個最大的優點是低速時即可達到最大扭矩。這點從上面電機的外特性曲線中就可以看出。
這種低轉速大扭矩的輸出,最大的優點就是起步時的動力性非常酸爽。
這也就是為什麼燃油車很難做到百公里加速6秒以內,但是純電動車可以很輕松達到。
紅綠燈路口起步絕對不拖泥帶水。高速超車也是動力隨叫隨到。
完全可以把10多萬的車開出跑車的感覺。
C. 請問smart新能源汽車是什麼車是純電動的嗎
從smart官方消息了解到,煥新而至的smart定位是輕奢智能純電科技汽車品牌,也就是說,smart新能源汽車是純電汽車。並且,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上正式發布了smart精靈#1概念車,這是smart汽車品牌回歸市場的首款車型,定位是緊湊級純電SUV,對於smart品牌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款全新smart精靈#1概念車將輕奢風尚和明日科技完美融合,設計中蘊含著品牌「擁抱對立」價值觀。從整車的外形設計來看,科技感、精緻感、張力感三者兼具,優雅中蘊含野性的魅力。
D. 大家有知道東風EV新能源的嗎性能怎麼樣
這個我知道,他們還推出了東風EX1,這輛車我買了,它是一款A0級大小的電動汽車,它的定位是全路況代步車,我就是平常通勤來開,它的續航里程為301km,匹配了33千瓦驅動電機和三元鋰電池,動力輸出上,EX1搭載了4馬力的永磁同步電機,起步動力扎實有安全感。
E. 有人知道東風EV新能源嗎車的質量怎麼樣
東風新能源汽車我還挺了解的,我前段時間剛買了EX1這款車,是他們推出的一款純電動車型,車的質量挺不錯的,價格方面很友好,配置非常很豐富,續航里程能達到301km,我平常在市內上下班開,充一次電能開一周多呢,大大的提高了便利性,開這段時間下來感覺它空間舒適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配置都是很好的。
F. 家用車,想買輛大7座的MPV,看中了菱智M5 EV,不知道好不好
首先,菱智M5EV空間很大,擁有3000mm超長軸距,車內空間更是達到了4000-6000L,第二排座椅可實現360度旋轉,尾門還可以大角度開啟。同時還具備5座、7座、9座等靈活多變的座椅組合,只需調整一下座椅,就可以在車內小憩一下,舒適又愜意!
菱智M5EV的外觀造型外形正宗又不失大氣的商務氣息撲面而來,展翼式前格柵設計,增加了整車的辨識度。眉眼式投射大燈和高穿透力前霧燈鑲嵌兩邊,好看又霸氣。
因為菱智M5EV屬於新能源汽車,所以它只需在家充滿電就可以出門了。在充電成本方面,菱智M5EV只需1.5小時就可以充滿電,非常地便捷;百公里能耗算下來僅需16.1kw·h,摺合每公里不到0.3元。很高興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謝謝望採納。
G. 請問一下,東風 EV新能源車咋樣
我對車還算有點了解,正好最近對新能源車挺感興趣的,我有關注到東風EV新能源汽車推出了EX1純電動車,它是一款家用代步A0級車,五門四座式設計,車內空間寬敞,開起來很舒服,而且它有快充和慢充兩種充電模式,續航里程高達301km,主副駕都有安全氣囊,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H. 首款純電車型落地,豐田電動化的「EV元年」表現如何
當前,盡管新能源市場受到沖擊,但車企的電動化進程並未減速。尤其是大眾、豐田等傳統車企巨頭,基於前期發布的長期電動化戰略,仍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電動化進程。
5月20日,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正式上市。在這之前,廣汽豐田C-HR EV也已上市。至此,豐田在華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的姐妹雙車均已落地。
站在更宏觀的層面看,高喊「東進」口號,豐田章男親自掛帥的豐田EV事業部,終於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完成了第一輪產品布局。雖然遲到,但並未缺席,或許相比來的早的,豐田還會是來的巧的那個。
擁抱純電的開端
作為豐田電動化戰略在華落地的首款純電車型,奕澤E進擎的誕生意味著一汽豐田在電動化領域再進一程。根據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大竹仁的講述,奕澤E進擎有兩大技術優勢。
第一,奕澤E進擎是基於TNGA架構打造,繼承了TNGA架構的優良操控性以及同級領先的安全性。駕控方面,新車針對油門開合度的細微變化,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多種路況試驗,並由豐田頂級駕駛者巨匠進行細致調教。根據一汽豐田的描述,如此一來,新車在日常城市道路中側重駕駛舒適性,動力輸出平順不突兀;在高速道路中強調加速推背感,動力輸出充沛不眩暈。
安全性則體現在電池方面,新車將電池包設計成車身骨架的一部分,形成了和車身一體化的構造,從而提高了對電池包的防護性能。另外,新車還擁有先進的冷媒冷卻系統,通過在電池包內設置蒸發器,使用冷媒進行冷卻,可實現對各單體電池均衡的冷卻效果,即使在電池負荷較高的狀態下也能確保穩定的電力輸出。
第二,奕澤E進擎搭載了基於豐田多年混合動力技術蘊育而來EV系統,具備同級領先的動力性能和能耗表現。通過低損失動力控制單元、54.3kWh的松下大容量電池包、150kW的愛信大功率電機,新車打造出低電耗、高效率的三電系統,實現了13.1kWh/100km的能耗表現,處於同級領先水平,續航里程為400km。
對於一汽豐田來說,奕澤E進擎的到來豐富一汽豐田品牌的產品陣容,可以滿足更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但綜合產品實力和價格來看,盡管新車有TNGA「光環」加身,其「殺傷力」只能說處於一般水平。不過,從長遠規劃看,一份包含10款EV產品的龐雜計劃正在以此為開端。
奕澤E進擎的意義不止於此,它是其重組管理體制後推出的第一款純電車型。天津一汽豐田成為一汽豐田系企業的「母公司」,徹底打破了此前合資企業產、銷、研脫節的混亂局面,豐田長久以來對一汽豐田技術投放的種種顧慮逐漸消融,在新的合作機制下,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產品爆發。
目前,一汽豐田正在擴充新能源產能,2018年,一汽豐田已經在天津新一工廠線新增了12萬輛新能源車產能。今年有消息傳出,一汽豐田將要在天津新建一個年產能為20萬輛的新能源車工廠,一期產能為10萬輛,主要投產全新純電動SUV,動力上分為兩驅和四驅版本。該項目預計在2022年6月建成,可能會投產除豐田TNGA車型外其他的新能源產品。
電動化戰略提速
豐田的電動化進程始於1997年,彼時豐田推出了世界首款量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在這之後,豐田以混合動力技術為根基,經歷23年的不斷磨練和積累,造就了先進的豐田三電技術。截止目前,豐田電動化車型在全球市場累計贏得了超過1500萬用戶信賴,同時保持了電池0安全事故的優良紀錄。
豐田的優勢是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最初的電動化戰略是計劃依託自身傳統技術優勢,以提升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但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崛起,以及世界各國燃油車的加速退出,以大眾為代表的競爭對手正加快純電動的布局,還有特斯拉作為顛覆者的進擊,豐田也不得不調節自身的戰略的計劃,加快電動化進程。
相關調研表示,豐田於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分別提出電動化戰略,由最開始的混動技術轉變為混動、純電、氫燃料電池技術共同發展,提高了對純電動的重視度。豐田2019年最新的電動化規劃是,將在2025年前豐田將投放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並把全球年銷售550萬輛電動化車型的目標提前5年至2025年。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豐田已於今年開啟在華的「EV元年」。目前,豐田原計劃推出的3款純電車型C-HR EV、奕澤E進擎和雷克薩斯UX 300e已經均和消費者見面。
同時,豐田也在積極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2019年7月17日,寧德時代和豐田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穩定供給和發展進化領域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系;2019年7月19日,比亞迪與簽訂合約,將在2020—2025年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以及上述產品等所需的動力電池。
事實上,當前全球的主流汽車品牌也幾乎都有清晰的電動化戰略,包括專屬電動化平台,純電動、插電混動等技術的研發,並與相關電池企業進行戰略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豐田還大眾,所有品牌前面還有一座叫特斯拉的大山。
通過垂直整合產業鏈掌握核心技術,憑借創新的商業模式與超強的營銷能力,特斯拉已成功樹立豪華品牌形象,在中高端純電動車領域居領導地位。隨著Model3產能釋放和資本支出下降,新車型規劃以及海外工廠穩步推進,特斯拉對傳統車企的壓力仍在繼續擴大。
此次,豐田在華發布的C-HR EV和奕澤E進擎更像是一次試水。相比大眾的「激進」和特斯拉的「顛覆」,豐田的電動化進程仍顯的過於保守和緩慢。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一下豐田與比亞迪的合作,一個擁有多年積累的多項混合動力專利技術,一個擁有領先的純電技術和電池技術,強強聯合下,也許能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文/李麗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想買一台比亞迪新能源車,dm與ev選哪個更好
比亞迪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有兩個建議選擇模式
SUV·DM
轎車·EV
選擇比亞迪的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車總是會令人有些糾結,因為曾經的DM版本是性能的標桿,而從2020年開始似乎熱門車型直接過渡到純電動;隨著刀片電池的普及裝車,電動汽車的續航不再是短板,所以一線品牌幾乎跳過混合動力開始往純電靠攏——最起碼中高端陣營是這個標准,不過因車型的功能不同,目前SUV似乎還不是特別適合純電,而且可玩性也有差距。
J. hev和ev的區別
v和hev的區別:
1、HEV車輛匹配了汽油機,是屬於混合動力車輛。
2、EV車輛是純電版本車輛,也叫做電動汽車,新能源車型除這兩種之外還有PHEV,所代表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增加了外接充電的功能。
HEV和EV的區別主要是驅動形式不同,當然了,車牌顏色也不同。
1、車牌顏色不同HEV是不可外接充電混合動力汽車,按照相關規定只能上藍牌或者節能藍牌,平時用車也要遵守和燃油車相同的限行規則;EV是純電動汽車,按照規定只能上新能源車專用綠牌,而且區域代號後面的第一位字母是A、B、C、D、E其中之一,如粵AD12345。
2、驅動形式不同HEV的車按照電驅動的比例可分為輕度混和、中度混合、和重度混合。
輕度混合是在發動機的曲軸處增加一個48V電機,這個電機可以啟動發動機、啟停維持空調運作甚至短暫驅動車輛,但正常行駛時都是以發動機驅動為主,節油效果會比燃油車好一點,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車型有賓士S級、沃爾沃S90。
中度混合在低速時完全靠電機驅動,電池沒電或者高速行駛時由發動機和電機一起驅動,所以燃油經濟性要比燃油車好很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HEV車型有本田的混動雅閣、豐田混動凱美瑞等等。
重度混合無論何時都是靠電機驅動,發動機只用來發電,由於發動機不需要驅動車輛,所以燃油經濟性最好。重度混合很少車企會做,因為再加一個充電口就變成了增程式混動,那還不如直接做成增程式的,可以上綠牌。目前重度混合動力的車有剛剛推出的軒逸epower。
EV的車就不用多說了,完全由電機驅動沒有發動機,而且純電動汽車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變速箱,電機轉得快車就跑得快,電機轉得慢車就跑得慢,而且電機轉速越高動力就越弱,所以純電動汽車更加適合跑市區。
HEV和EV怎麼選就看大家的使用場景怎麼樣,EV車比較適合上下班代步、買菜等市區內活動使用,使用的成本也比較低;HEV則既可以應付日常出行,也可以偶爾開車去旅遊,相對來說使用成本就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