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消費統計
『壹』 電池成本占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比例為多少
一般來說,對於傳統純電動汽車而言,動力系統佔比電動汽車總成本的50%左右,而動力電池有佔到動力系統總成本的76%,即動力電池佔比電動汽車總成本大約38%左右。
『貳』 內行人說電動汽車要比汽油車開著貴,原因有哪些
對於一些人來說,汽車的本質是考慮性能的同時必須經濟。所以很多車企把純電動汽車的低成本作為賣點,每公里只要10美分。從消費者的印象來看,到目前為止,純電動汽車的第一印象就是省錢。畢竟現在的電費不貴,保養也比油車便宜。導致很多人盲目選擇純電動車,然後發現電動車比燃油車貴。一方面是汽車公司打造純電動汽車的成本低,同時不斷抬高純電動汽車的門檻。
所以國內的新能源車並不便宜。我不是說國產車配不上高價,因為特斯拉不便宜。目前很多車還是燃油車。這種車主要給自己的車加一些汽油,這幾年汽油價格比較貴。時間越長,就會有越多的人來家裡說開不起燃油車,而且她還需要定期保養和一些開銷,這些都需要錢。如果你買一輛10萬左右的車,它的排量也就一毫升左右。如果開了,要花很多錢,一年後還需要保養。加上一些其他的維護費用,這些加起來至少幾千塊錢甚至上萬。都說買車容易養車難,養車真的不容易。如果你在未來幾年裡花錢,你可以買一輛新車。
『叄』 3月汽車市場分析(完整版):3月產銷規模恢復至百萬輛以上
3月汽車市場分析(完整版):3月產銷規模恢復至百萬輛以上,環比雖倍增但同比仍大跌,出口量同比微增成亮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3月,汽車產銷降幅收窄;乘用車降幅大於行業總體;商用車同比降幅明顯縮減;新能源汽車「九連跌」;出口同比微增。一季度,汽車累計產銷同比降幅均超四成;新能源汽車下降幅度大於50.0%;商用車出口跌幅明顯超出行業總體。
要·點·速·覽
?汽車整體:3月銷量143.0萬輛,下降43.3%;1-3月銷量367.2萬輛,下降42.4%
?乘用車:3月銷量104.3萬輛,下降48.4%;1-3月銷量287.7萬輛,下降45.4%
?商用車:3月銷量38.8萬輛,下降22.6%;1-3月銷量79.4萬輛,下降28.4%
?新能源汽車:3月銷量5.3萬輛,下降53.2%;1-3月銷量11.4萬輛,下降56.4%
?汽車出口:3月出口量9.1萬輛,增長0.8%;1-3月出口量20.4萬輛,下降11.5%
產銷總體
3月產銷量環比大幅反彈,同比降幅明顯收窄,商用車市場表現優於乘用車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陸續恢復,國內汽車市場從2月的低谷中逐步復甦。生產端,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明顯好轉,據中汽協對23家企業集團最新復工復產調查情況統計,整車生產基地全面復工,員工返崗率86%,復產情況達到2019年平均水平的75%。然而,不同於生產端的快速復工復產,因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消費端的部分市場需求仍處於被抑制狀態。但3月企業銷售情況已明顯好於2月。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及各地政府相繼出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汽車市場將加快恢復。
盡管3月汽車產銷量明顯回升,整體高於此前預期,但對比去年同期,當月產銷仍然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疫情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3月汽車產銷均超過140.0萬輛,分別達到142.2萬輛和143.0萬輛,環比增幅3倍以上,同比下滑幅度均超四成,降幅相較2月明顯收窄。從一季度整體情況看,汽車產銷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降幅與前兩月大致相當。其中,一季度累計銷量降幅創近年最低記錄。無論單月還是累計情況,乘用車產銷降幅依舊超過行業總體水平。(見圖表1、2)
結語
短期有望復甦,長期穩步向好
雖然近期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工作常態化趨勢確定無疑,加上全球范圍內疫情尚在持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費者信心的恢復。同時,疫情使得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外向型出口企業被迫關停,從業人員收入下降,導致消費能力受損。不過中汽協表示,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生活秩序和經濟活動正在從疫情沖擊中逐步好轉,3月車市整體表現超出預期,行業恢復性消費有望持續。
近階段,國內各地陸續推動汽車消費,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消費,並相繼迎來包括限購松綁如增加購車指標配額、刺激消費升級類的購置換購補貼以及放寬准入門檻等多項利好政策,從需求側、供給側促進汽車市場的穩增長。而對於車市未來的走向,中汽協預計二季度中國汽車市場會迎來較大復甦,不過難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若僅就國內影響因素而言,隨著各項支持和促進政策的陸續出台,結合業內車企的積極努力,下半年汽車行業有望恢復甚至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但即便如此,依然難以彌補一季度和上半年因疫情帶來的損失,而海外疫情防控進展不確定因素仍將影響全年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是怎樣的
『伍』 2019全球新能源車市成績單出爐:這10款車賣的最好
▲全球新能源車地區銷量分布表
據EV?sales數據顯示,中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場,雖然下半年的銷量出現了六連跌,但由於上半年的持續增長,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中國仍售出了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約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5%。
另一個主要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則是歐洲,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歐洲共售出了56.4萬輛新能源汽車。美國也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美國共售出了32.5萬輛新能源汽車。
加拿大地區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比較高,整個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加拿大地區共售出了5.1萬輛新能源汽車。
日本和韓國也是兩個比較重要的電動汽車消費市場,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日本地區共售出了4.4萬輛新能源汽車,在韓國則有3.4萬輛新能源汽車售出。
而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南非、新加坡等地區雖然也有電動汽車售出,但其銷售總量都比較小,對全球新能源車的總銷量影響並不算大。
結語:特斯拉已穩居世界新能源車企龍頭老大
2019年對於特斯拉來說是飛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間特斯拉Model3的產量大幅攀升,上海工廠也順利投產,柏林工廠也在規劃之中,還發布了ModelY和Cybertruck。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市值也在一路飆升,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豐田。
從銷量結果上來看,特斯拉也確實非常成功,2019年特斯拉在全球共售出了超過36萬輛電動汽車,比第二名多了將近14萬輛,銷量優勢非常明顯。
特斯拉能取得如此驚人的銷量跟特斯拉Model3的大賣分不開,特斯拉Model3年銷量達到了30萬輛,一款車的銷量超過了比亞迪的全年銷量。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開始交付了,可以預見,未來特斯拉仍將會長時間占據世界新能源車企龍頭老大的位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新能源汽車熱銷排行榜
基於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數據,對2019年全球市場電動汽車(乘用車,包含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動動力車PHEV)銷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5、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
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主要為寶駿E100。寶駿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寶駿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寶駿E100車身長寬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軸距1600mm,轉彎半徑僅為3.7m,整備質量為840kg。
『柒』 為什麼很多人說電動汽車比油車開著還貴呢電動汽車的主要花銷是哪些
冬天溫度比較低,開電動汽車的話耗油情況很嚴重,而且冬天虧電情況很嚴重,後期的保養和維修費用比較貴,充電樁的數量嚴重不足,有很多地方給電動汽車充電的時候使用的是工業電費;主要的花費項目有購車船費價格,還有地方補貼,車船稅,使用成本,保養成本,還有保險費用等等。
『捌』 國內汽車製造業的現狀及發展
汽車整車製造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汽車整車製造行業相關上市企業有上汽集團(600104)、長城汽車(601633)、比亞迪(002594)、宇通客車(600066)、長安汽車(000625)、中通客車(000957)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汽車產銷數據、中國汽車銷售結構數據等
2021H1汽車產銷均有回升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消費市場,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出現負增長,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各大汽車整車製造企業進入休眠狀態,汽車消費市場受到較大影響,隨著疫情的好轉,行業景氣度雖有所提升,但下降勢頭仍為逆轉。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9%和1.8%,下降幅度較上年均有收窄。
2021年上半年,隨著我國疫情的逐步控制,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逐漸回暖,上半年全國汽車總產量為1256.9萬輛,同比增長24.20%;汽車總銷量為1289.1萬輛,同比增長25.6%。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玖』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