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續航夠用嗎
㈠ 電動汽車能達到四百公里左右的續航嗎
續航400公里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參考標准。這里有8款續航400公里的新能源車。S型提供三種不同容量的電池供消費者選擇,分別為40度、60度和85度。這三種不同容量的電池將為車輛提供256公里、370公里和48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比亞迪e6 400配備電池組82kWh,電機總功率90kW,電機總扭矩450Nm,最大續航里程400km。騰獅500採用70kWh電池組,騰獅時尚版和榮耀版最大馬力分別為117Ps和184Ps。根據NEDC測試標准,續航里程為451公里。
如果外觀不夠吸引人,那麼永旺S的內飾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整個內飾風格優雅奢華,用料一點也不吝嗇,所以永旺S的內飾在同檔次中處於領先地位。永旺S有兩個續航版本,分別是410km和510km。如果是在城市通勤,我相信410km的續航里程完全夠用。更重要的是,每100公里AenS的耗電量約為13度。按照現在的電價,AenS每公里的成本大概在8-9分左右。略帶藍色的設計也是未來派的純電動風。飛翼式進氣格柵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封閉的格柵和logo兩側的鍍鉻條。銳利的大燈和鍍鉻條也很有特色。此外,旅行車的整車也吸引了大量淡藍色的粉末。
㈡ 電動汽車續航6000公里可靠嗎
目前電動 汽車 續航6000公里的說法不可靠,也沒必要。
2018年底,李想的理想ONE正式與消費者們見面,其搭載著增程電動技術,NEDC綜合續航里程超過700KM,市區工況續航里程超過1000KM。
而目前市面純電動 汽車 普遍的續航也就是300-500間,但相信未來隨著技術的提升,續航能力也會不斷提升。
而至於電動 汽車 續航6000kM,我個人認為這么長的續航也不必要,即便你以120公里/小時來開,也要整整不間斷地開50個小時。這么長的續航不適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應用場景,與其加大這方面的研發,還不如想辦法提升充電速度,減少充電的等待。
關於電動 汽車 續航里程6000公里的問題,也許題主問的是未來是否會有可達到這么高效的電動 汽車 ,畢竟現在600公里對於電動 汽車 來說都困難,這里說的電動 汽車 指的是純電動新能源車型,不包括有電混動。
隨著越來越多電動車型試水,車友圈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質疑聲,為什麼我們買的電動車達不到廠家尋穿的那麼遠?為什麼我的 汽車 電瓶老化的這么快?所謂的電動新能源是一個幌子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廠家宣傳的續航里程是怎麼得出來的?其實大多數廠家所謂的實際續航里程都是通過勻速巡航里程冒充的,所謂的勻速巡航,就是車輛在60km/h的車速下,在良好路況時,這種最節能的條件下開車,試問哪裡的路 沒點坑坑窪窪上下坡呢?
其次,通過對智能手機的認識,我們都知道電池的實際使用情況,跟溫度有很大關系,比如在冬季氣溫達到0℃以下時,電池容量會減小10%左右,而廠家宣傳的實際續航里程,也是在20-25℃的舒適區間測的。在南北差異如此明顯的大天朝,所謂的續航里程就沒多少參考價值了。
其實這種續航里程的測定,也不是廠家說了算的,而是國標委在2017年10月14日發布的《電動 汽車 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實驗方法》規定的,這也側面說明了國內電動 汽車 領域的不完善。而作為廠家,只要續航里程越多,只會越有利於銷售,所以...
最後,想問問題主是不是多打了一個0呢?(滑稽)
充電是日常使用,增珵是應急,偶爾遠行,總共運行八百至一千公里行程是完美的,電動車的優勢是節能,環保,就是增程發電機耗油也可以百公里一升以下,今後還可以使用生物油,酒精,???丨
把電車裝在飛機上,6000--12000公里都可以啊!
㈢ 電動汽車續航是多久
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左右。
純電動汽車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純電動汽車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不同配置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不同的,主要是配置的鋰電池容量不同,同時也與電控系統以及是否帶能量回收功能有關,一般能量回收功能可增加約20%的續航里程。
電動汽車的技術原理:
純電動汽車以電動機代替燃油機,由電機驅動而無需自動變速箱。相對於自動變速箱,電機結構簡單、技術成熟、運行可靠。
傳統的內燃機能把高效產生轉矩時的轉速限制在一個窄的范圍內,這是為何傳統內燃機汽車需要龐大而復雜的變速機構的原因;而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產生轉矩,在純電動車行駛過程中不需要換擋變速裝置,操縱方便容易,噪音低。
與混合動力汽車相比,純電動車使用單一電能源,電控系統大大減少了汽車內部機械傳動系統,結構更簡化,也降低了機械部件摩擦導致的能量損耗及噪音,節省了汽車內部空間、重量。
㈣ 一般的電動汽車能達到四百公里左右的續航嗎
現在大家都在考慮新能源汽車。他們不需要搖號,不怕限號,還有很多補貼!非常實惠,國產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基本在400公里以上,每天完全夠用。的確,目前很大一部分消費者選擇純電動汽車,是因為純電動汽車具有補貼、不搖、不怕極限、極限等諸多好處,但很多人對其續航里程猶豫不決。續航里程稍長的純電動車,比如特斯拉,普通人買太貴了。
400公里的續航里程夠嗎?這樣夠不夠,要看平時怎麼用。如果只是短距離使用,比如上下班接送孩子,上車就可以開空調,聽音樂。400公里的續航里程綽綽有餘。另外,在郊區旅遊,不用長途,完全夠用。如果跨省跑長途,還是要小心的。畢竟充電沒那麼方便。如果留在路上,需要叫拖車,很麻煩。平時標稱續航400公里的車實際續航里程差不多300多公里,3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完全夠日常使用,不用擔心半路停電。
㈤ 電動汽車續航是多久
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左右。
純電動汽車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純電動汽車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不同配置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不同的,主要是配置的鋰電池容量不同,同時也與電控系統以及是否帶能量回收功能有關,一般能量回收功能可增加約20%的續航里程。
電動汽車的技術原理:
純電動汽車以電動機代替燃油機,由電機驅動而無需自動變速箱。相對於自動變速箱,電機結構簡單、技術成熟、運行可靠。
傳統的內燃機能把高效產生轉矩時的轉速限制在一個窄的范圍內,這是為何傳統內燃機汽車需要龐大而復雜的變速機構的原因;而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產生轉矩,在純電動車行駛過程中不需要換擋變速裝置,操縱方便容易,噪音低。
與混合動力汽車相比,純電動車使用單一電能源,電控系統大大減少了汽車內部機械傳動系統,結構更簡化,也降低了機械部件摩擦導致的能量損耗及噪音,節省了汽車內部空間、重量。
㈥ 電動汽車的續航能滿足日常需求嗎
雖然提前做過功課,但是我看出來朋友心裡還是沒有底,一路上他幾乎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汽車的電量上,也就是說開純電動車的車主跑長途的心態和汽油車的車主不一樣,電動車的主力銷售地區都是限購城市,恰恰是車位緊張的地區,沒有條件安充電樁的人佔多數;限購城市選擇電動車的人,大多是苦於汽油車搖不上號或拍不上牌,為了實現私家車從無到有的無奈之選,有一種莫名的焦慮和擔心。
電動汽車解決了里程焦慮和充電不便的問題後,大家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就高了,在未來就能夠實現取代燃油車的可能性。後期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即時取電則會有無限續航,道路有多長車輛就能跑多遠;對於大型車輛而言早晚會出現全路段覆蓋的電網,車輛以無軌電車的方式同樣可以獲得無限續航。
㈦ 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
就是快充點要完善,如果說大家真的全部都用電動車的話,充電的充電站的點還是太少,就打個比方,高速公路上面一個高速公路服務區也就五六個充電口,如果說所有的都去充電的話,充電樁的比例遠遠是不夠的。目前電動車的充電方式主要分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兩種方式,除了需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充電站以為,個人認為要完全充滿電的時間不能大於半個小時。
不夠抵消這幾年裡找充電樁或是在高速排隊充電浪費的那點時間。(有的新能源車打出免費換電池的招牌,其實是免費換電芯,就是電池的瓤子。拆裝電池的工時費聽說能達到換一塊全新電瓶一半的費用)電動汽車普及個人認為續航500KM是個坎,另外就是將電池做成共享模式(國家強制性標准化),類似現在的每個加油站隨時可以更換,分分鍾就能普及。
㈧ 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一直是影響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大因素,從目前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雖然能夠突破600公里,但是在實際體驗中實際的續航里程與理論續航里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達到多少才算是合適呢?張老師覺得,如果能夠保證在不同應用環境下實際的續航里程能達到600公里還是比較合適的。首先,600公里的續航里程與燃油汽車加滿一次油的續航里程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滿足單次出行的需求。就拿比亞迪秦來說,這款車使用的是1.5升自然洗洗發動機,工信部給出的油耗為5.9升,而這款車的油箱容積是50升油箱設計預留為10升,那麼實際使用中可以使用40升正常行駛,理論續航里程為677公里。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不同的行駛路況,車輛的油耗也會有所不同,實際續航里程也就在600公里左右。這與目前很多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非常接近,但是顯然燃油板車輛並沒有出現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其次,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其實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之所以在同樣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下,燃油汽車沒有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其實和加油站的布局是有很大關系的。從目前來看,隨處可見的加油站也保證了燃油汽車能夠及時的補充燃油,那麼即使燃油汽車的續航里程縮短也絕不會出現續航焦慮。所以,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一旦能夠與加油站相匹敵,那麼對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要求也會放低,其實600公里已經足夠。最後,雖然從使用性角度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肯定是越長越好,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需要增加的成本也將大幅提升,所以從目前技術角度來看續航里程越長車輛的銷售價格也就越高。而且續航里程增加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說很多車企選擇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這種動力電池雖然提升了車輛的續航里程但是穩定性比較差,在後期容易發生熱失效,所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從目前來看,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已經實現,如果能從這樣的續航里程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優化,提高綜合性能其實更加實在。張老師總結雖然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續航里程焦慮問題,但是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電動汽車單次續航里程不足,其實和整個的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有很大關系的。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完善,對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要求可能會越來越低,張老師覺得600公里的單次續航里程足以,但是這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一定是實際續航里程,而絕非理論續航里程。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是越來越長了,從早期的200、300公里發展到現如今的500、600公里,是越來越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代步需求了。在筆者看來,現如今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了,而比起續航里程,更應該從充電速度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以滿足消費者朋友的需求。 對比於車輛本身的續航里程錶現,如果可以增加充電樁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可以更好地提升人們的用車感受。之所以現在很多人不會選購新能源汽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充電樁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較不完善,影響了人們的用車便利性。因此,提升充電樁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性至關重要。 緊接著就是純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如果說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很長,但是充電速度還是得花上半小時以上,那麼即便續航里程再長,用車感受也會大打折扣的。 所以說,目前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已經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了,而人們更希望的是,車輛可以擁有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加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 目前,隨著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期間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比如,續航,充電,電池安全,後期的保養維護等。而續航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我認為大部分車型的實際續航里程達到600km左右算比較合適,當然,條件允許,續航肯定是越長越好。首先從目前的來看,市場中有不少的車型的續航里程都給到了400 km或者500 km,但是這些純電動汽車大多數都是NEDC測試方法,而這種方法測出的續航里程與實際我們上路所得到的續航里程差距還是比較的大,所以就目前而言,現在的續航里程還是有所欠缺。其次我們有不少的消費者都是在市區內新車,對於這類消費者實際續航在600km左右是非常充足的,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開個空調也不需要擔心續航的問題。同時作為電動車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也不會顯得特別的麻煩。而對於有長途需求的消費者,只要在沿途有充電的設備,600km的實際續航里程也是合理的。所以600km的實際續航里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上述600km左右的實際續航里程是個合適的目標的前提是國內充電設施得建設完善,就如國內的加油站一般,隨處都有,方便純電動汽車補充電量。當它做到這一點,純電動汽車也不存在多大的里程焦慮了。所以總的來看,600km左右的實際續航里程還是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前提就是配套設施得跟得上。當然,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續航里程肯定越長越好。 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純電動汽車在技術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續航里程也有所增加。就目前的汽車市場來看,續航里程在500公里以上的汽車不在少數,但是即便如此,里程焦慮仍然存在。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呢?文青認為,實際續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基本上就算最合適了。之所以說實際續航里程,是因為目前純電動汽車所宣傳的續航多數為NEDC綜合續航里程。但是了解NEDC測試方法就知道,這種測試方法是將車輛放在台架上,用和輪胎接觸的滾筒帶有電機用來模擬不同工況下的阻力。而且在車頭前面還有一台鼓風機,用來模擬和當前車速相符的氣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NEDC的測試中空調、大燈、加熱座椅等都會關閉,所以NEDC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其實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實際續航相對較低。另外,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除了續航里程需要達到一定標准之外,充電時間同樣值得關注。因為對於目前的純電動汽車來說,採用普通充電模式進行充電,一般需要約8~10個小時,而即便採用快速充電模式進行充電,一般也需要約三個小時。這個充電時間與傳統燃油車加油時間相比相差較大,更是制約了用車。再者,目前純電動汽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受溫度的影響同樣較大。比如在低溫條件下,內部的化學反應會受到抑制,導致儲電量下降,從而影響續航。所以,對一台純電動汽車來說,500公里實際續航基本合適,但是同時需要縮短充電時間,提高動力電池的穩定性,這樣用車才會更加便捷。 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對於這個問題,本答主的觀點是:以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用車需求為主就算是合格的。電動汽車發展到現在,續航里程在不斷提升。目前主流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都在500到600公里了,這樣的單次續航能力並不比燃油汽車差多少了。但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還是會覺得不夠用,會有里程焦慮。這說明裡程焦慮的原因並不只是出在續航能力方面,更多的還是出在持續續航能力上面。燃油汽車加油方便,加油速度快。電動汽車相對來說,在充電速度和充電便捷性方面就差多了。正是這些方面的差距導致電動汽車里程焦慮問題不能根除。只要能夠確保充電便捷,按照當前大多數人的用車需求,500到600公里的續航里程是完全足夠了。就像是當前的燃油汽車一樣,加油站分布范圍和密度都很大,加油基本沒壓力。所以燃油汽車很難出現里程焦慮的情況。而電動汽車因為補充電量速度慢、充電網路密度小、分布范圍小等原因,在使用時會受到極大的制約。由此可見,充電問題才是決定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多少才合適的重要條件。本答主認為,當前的純電動汽車最適合城市短途使用,不管續航能力多少,在目前充電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使用多少還是受到限制的。選擇續航車型的時候,因該充分考慮到自己的用車需求,要理性選擇,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高續航。畢竟,續航能力越高,車價往往也就越貴。總結:純電動汽車目前的續航能力並不差,主要還是其它方面在制約它的使用。比如配套設施、充電速度、電池穩定性等原因。但從消費者用車需求要來看,400到600的續航區間足夠滿足市場需求了。 肯定是越多越好啊,最少也要三百公里以上才算穩定。目前,用在汽車上的動力電池,大致分為鉛酸蓄電池、鋰電池、鎳氫電池。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型比較核心部分,其容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能源車型的續航里程。不過,現在的電池技術發展較為緩慢,導致汽車續航里程沒有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只能通過增加電池容量,提高電池使用效率等多種手段來增加續航里程,收效甚微。當然,電池技術作為核心部分,也是最有可能解決電動汽車續航問題的關鍵。如果電池技術有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將汽車續航提升至800km左右,那麼續航焦慮症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覺得有300km 的續航就夠用了呀,畢竟沒什麼長途可以跑的,例如,新特DEV1的補貼後售價是6.19-7.79萬元,在熱門對比車系口碑排行中以4.5分位列第4,其中外觀、空間、性價比等方面都是第一名。以2018款創智版為例,採用電動前置前驅電動車單速變速箱,搭載電動75馬力永磁同步電機,車長3735mm,軸距2415mm,官宣續航能力305km,售價14.79萬元。與主要競爭對手歐拉R1相比,外觀時尚、動力充足、內飾豪華,僅續航能力有所欠缺有待提高。 如果不考慮預算,對於純電動汽車而言,續航里程肯定是越長越好,但這個續航里程到底是通過什麼方式來達到的,我們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一款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通過堆動力電池容量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續航里程,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問題:1. 動力電池容量變大,整車成本勢必會提高,從而影響購車經濟性;2. 動力電池容量越大,勢必會導致充電時長的增加,即使大功率超級快充技術得到商業化應用,容量越大的電池,充電時長相對也要更長一些。基於以上兩點的分析,我一直覺得,想要解決續航力差焦慮的問題,不能單單靠續航里程的提升來解決,還要配套充電的便利性和快速行。傳統燃油車,一般很少比較車型的油箱大小,主要原因還是現在加油還是非常方便的,加油站到處都是,且加油的速度又快,不考慮排隊時間的話,基本上一分鍾左右就可以將油加滿。同時,如果以後充電比加油更加方便的話,續航里程就沒有必要做得太長,尤其是通過堆動力電池的方式來提高續航里程就更加不提倡了。畢竟多年之後還是會面臨動力電池回收的難題。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了以往對於純電動汽車續航力差分多檔的補貼要求,而是直接調整為了兩檔:250公里-400公里;大於等於400公里,同時過渡期之後,取消地方補貼,並且鼓勵當地政府轉而對充電進行補貼和扶持。這在某種程度上,國家也是表面了並不鼓勵靠簡單的堆動力電池實現的續航里程。小結如果購買純電動汽車主要用於日常代步出行,同時又具備充電樁的安裝條件,所在城市公共充電資源又非常豐富的話,續航里程真得夠用就行,400公里左右應該就完全可以滿足基本用車需求了。當然,不同的購車預算,對於續航里程的期望值也是會有很大差異的。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2019
㈨ 一般的電動汽車能達到四百公里左右的續航嗎為什麼
一般的電動汽車能達到四百公里左右的續航嗎?為什麼?
實際上達不到4百公里續航,電動汽車受制於季節變化,還有風阻。高速行駛800-100公里,功耗為13kW·H,實際電池壽命為350公里,與410公里偏離60公里。
隨著純電動汽車各種技術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可以與燃油汽車並駕齊驅,甚至可以在使用成本上壓垮燃油汽車,但在冬季的耐久性和充電問題上卻有點不行。
㈩ 一般的電動汽車能達到500公里的續航嗎為什麼呢
一般的電動汽車是不能達到500公里的續航的,因為因為它們的續航能力有限,畢竟是電動節能車,不是耗油車。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取決於很多因素,其對天氣、路況、駕駛習慣和乘客數量的敏感度遠遠大於傳統汽車。在儀表盤顯示的相同續航里程下,實際行駛里程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面對各種路況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現在的車輛壽命來看,基本可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3.之所以車主希望電動車的續航能力越高越好,甚至不怕承擔自燃的風險,是因為車企的續航里程是有水平的。一旦夏天開空調冬天開暖氣,就會降到300公里,更別說高速行駛下急遽下降更快,讓車主普遍擔心。以上就是對一般的電動汽車能達到500公里的續航嗎,為什麼呢這個問題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