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白底百科
①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具有以下優點: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減少了機油泄漏帶來的水污染。
3、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5、提高了發動機燃燒效率。
6、運行平穩、無雜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能源車
② 新能源汽車是採用什麼作為動力來源的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
2020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表明,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
(2)新能源汽車白底百科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電動汽車誕生。1834年英國人Thomas Davenport 發明的第一輛蓄電池汽車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動汽車。
到了20世紀初,美國汽車市場上電動汽車、內燃機汽車和蒸汽機汽車各佔三分之一的份額,1910 年,隨著內燃機汽車開始採用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成本大幅降低,而電動汽車由於續航里程短、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電動汽車一度退出市場。
第二階段:電動汽車重獲重視。進入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由於數千萬輛汽車對城市空氣的嚴重污染,重新對電動汽車加以重視。
20世紀70年代初,歐佩克石油禁運危機之後,汽油價格一路飆升,西方對電動汽車的興趣也愈加濃厚。政府對電動汽車研發增加撥款,各地紛紛建立研發基地,導致了第二輪電動汽車研發高潮的到來。
第三階段:混合動力等其它車型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認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知名公司投入到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上面。
隨著混合動力汽車車型的不斷增多,產銷規模的逐漸增大,許多車型表現出了良好的節能與環保性能,這標志著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已經成熟。國外汽車廠商於1965年設計出了世界上首款氫能汽車,中國也在1980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輛氫能汽車。
第四階段:純電動車市場化發展。1994年1月,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電動車進入測試階段。4年之後,技術上逐漸成熟的電動車進入了試運行階段。到1996年美國已經開始製造並銷售電動汽車。這是一家大型製造公司用現代化批量生產的方式推出的第一款電動汽車。
2008年11月,純電動汽車迎來新的春天。包括歐美和中國在內的主要汽車市場國家紛紛將純電動汽車列為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
③ 新能源缺點和優點
新能源缺點和優點
新能源缺點和優點,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採用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缺點和優點是有很多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新能源缺點和優點。
新能源缺點和優點1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
1、節約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氣、石油氣、氫氣、電力作為動力。
2、減少廢氣排放,有效的保護環境。電動汽車不產生尾氣,沒有污染。氫能源汽車尾氣是水,對環境沒有污染。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使它的效率更高。
4、雜訊低。
新能源汽車缺點:
1、因為新能源汽車處於起步階段,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2、車輛保有量低,充電、加氣、維修等不太方便。
3、一般車輛排量較小,動力不足,不適合長距離行駛。
現在價格在5-10萬的新能源汽車,只有純電動汽車有批量生產,選擇性不是太大。
新能源汽車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汽車為輔的發展方向,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
第二階段是在純電動汽車技術成熟的基礎上,純電動汽車逐步替代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汽車以至於完全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零排放的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參考資料:網路ー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缺點和優點2
優勢一:純電驅動的車輛駕駛感受好
純電驅動的車輛指的是只有電機作為驅動方式的車輛,包括純電動車以及增程式電動車,目前動力驅動的形式就是電機+單檔減速器,
因為電機轉速范圍廣,目前主流的轉速為12000轉,16000轉,此轉速基本無需多檔便可滿足電動車的絕大多數的車速使用需求(當然為了平衡動力經濟性的需求,開發兩檔除外,目前問題較多,此間不再贅述),因此電動車在駕駛性上無絲毫換擋引起的頓挫。同時電機響應迅速,低轉速扭矩大,在駕駛性上有很多傳統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優勢。
優勢二:驅動效率高,能量回收更經濟
撇開整個能源周期,單憑驅動效率方面講,傳統燃油車發動機最高的熱效率點目前已知40%多點,實際使用上也就是30%多,大部分的燃油能量被當做廢氣排放掉了。而電機+電機控制器最高效率大於95%,實際使用上也超過了85%,(實際使用工況參照NEDC工況),所以說電機總成的驅動效率是很高的。例如某A級電動車以及同平台的燃油車,電動車百公里電耗是14kwh/100km,百公里油耗量是8L/100km。已知汽油熱值是42MJ/kg,換算百公里消耗能量是4.54*10^8 焦耳能量,而電耗是百公里消耗量是14*3.6*10^6=5.04*10^7焦耳能量,大概是汽油車的1/10,由此可見電動車是更高效的。
而混動車型,車輛的動力匹配大部分也例如是遵循著「用電節油」的原則,也就是說在動力匹配過程中,讓發動機始終在經濟轉速-扭矩范圍內工作,達到節油的目的,例如下面圖中不同轉速下,當前車速下發動機輸出轉速為2800轉,會控制發動機扭矩90Nm左右,如果動力不夠滿足駕駛員的驅動需求,剩下的扭矩補償靠電機來完成,以達成發動機始終在經濟點工作從而降低油耗的需求(增程車型發動機轉速和車速解耦,所以轉速都可以調,更容易選取經濟點),同理當發動機在經濟點的扭矩超過用戶的扭矩需求後,多餘的扭矩便會驅動電機發電,將能量儲存在電池中,以備後用,實際上還要考慮電機效率、電池充放電功率等很多條件進行不同工況的標定。動力分流,IMMD的串並聯,P0+P4,P2.5+P4等等,但是還有所不同,這個後期我應該會單列個文章寫一下不同動力結構的特點。
同時目前的`新能源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電機參與驅動。學過高中物理我們都知道,電機又是電動機(電生磁)又能當發電機(磁生電)。在傳統車行車過程中,制動的建立是踩制動踏板建立液壓,讓制動摩擦片和制動盤接觸產生制動的,從能量流向的角度上看,就是車子的動能轉化為制動器的熱能實現制動的,但是在新能源車型中,制動時電機斷電、切割磁感線產生反方向電流並提供負扭矩(磁生電,詳見高中物理),此時的反向電流就流向電池被儲存起來,同時電機的負扭矩可以幫助車輛實現制動。說白了就是傳統車在制動時候的動能被轉化為摩擦片的熱能被帶走了,而新能源車可以把車輛的部分動能轉為電能儲存在電池中(能量回收也分為協作式和非協作式的回頭我看看再單開個專題講一下),能量回收對里程的貢獻率目前我根據實車測試見過的最高可達20%左右(NEDC工況)。
從以上來看,從電機整體效率上,從系統的匹配上,從電動車的特質上來看,新能源汽車其實更加高效。
優勢三、使用成本低並且可以降低城市排放
電動車和大部分插電混動車輛,都有一定的純電續駛里程,在家庭充電方便的情況下,用電的成本比用油節省的多,同樣以上面的車輛為例,電動車百公里耗電是14度,按照現在的家庭電價,百公里大概7塊錢;而傳統油車百公里油耗是8升,百公里大概56塊錢,同時電動車不需要經常保養,省去了更換機油等保養耗費。
同時電動車和混動車在排放方面會比傳統車少很多,可以做到0排放或者少排放。
以上是我個人理解的當前量產新能源車的一些優勢,但是真正的讓很多人對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車產生不好影響的劣勢才是真正制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輛的主因。
劣勢一、電動車續駛里程低影響用戶長途出行
目前最制約用戶使用,引起用戶抱怨的,其實就是電動車的續航焦慮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是用戶可以直觀感受到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但是目前量產的電動車,綜合續航稍長的大概也就是400km左右,冬天開暖風更是直接衰減接近一半。根本無法滿足用戶長途需求,短途需求充電頻次太高也會引起抱怨,甚至還有冬天蓋被子不開空調的梗。
劣勢二,充電不方便,不快捷
如果電動車續駛里程不長,但是充電方便快捷,也是個很好的解決里程焦慮的路徑,但是目前的形勢是:
1、充電樁質量良莠不齊。有些充電樁物理介面或者充電協議甚至都不能和一些車兼容(筆者曾經就做過充電適應性測試,用一台車測各個品牌的各種樁)
2、充電速率慢。現在快充和加油相比也很慢,一般都提SOC20%-80%的充電速率,少說也要半個小時,多的有一個小時的
3、充電樁布局還是不平均。很多地方比較少甚至都沒有,高速上面布局也少,貌似特斯拉等一些主機廠有過一些布局。
4、很多小區不支持安裝充電樁,支持安裝的小區需要車主綁定車位等很多現實問題(筆者見過從十幾樓往下甩電線充電的情況,貌似還得偷偷摸摸的來,消防問題,物業會查)。
所以很多主機廠正在使用或計劃採取一些方案來解決充電難這個問題,例如蔚來汽車的換電以及保時捷的高壓快充方案。其實單一廠商做其實怎麼玩都行,但是想用戶便利,最好還是國家或者行業層面上統一標准:換電方案的軟硬體標準的統一,高壓快充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劣勢三、受季節溫度影響較大
傳統燃油車自身受溫度影響較少,車內油液可以在幾分鍾內就達到常溫下的工作溫度,同時在低溫下可以利用排氣的溫度給車內升溫,所以冬季的油耗和動力性相對常溫下,不會有特別大的衰減(日常行車時間比較短的可能油耗會高一些,油液剛熱起來已經到地方了)。
而電動車電池受溫度影響較大,例如在低溫條件下,電池自身電量和充放電功率都有衰減(-7攝氏度電量衰減10%左右),所以在低溫下僅電池衰減的電量就會對續駛里程有10%的影響,同時在低溫下電池的充放電功率變化,對整車動力性和充電速率也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電動車加熱無法像傳統燃油車一樣利用排氣的熱量,需要一個外置的加熱裝置,現在大部分用的都是PTC加熱,說白了就是一個電阻絲通電加熱,然後靠風扇或者鼓風機直接把電阻絲加熱後的熱風吹進駕駛艙,或者是電阻絲加熱水,再把水的熱風吹進駕駛艙。-7攝氏度PTC平均功率可達到2-3Kw甚至更多(還不算電池加熱),一個百公里耗電13度的電動車,平均車速在30km/h左右的工況下,空調的百公里耗電就接近10度,再加上電池的衰減。。。。。。所以很多車低溫下的里程只能達到常溫的一半。現在熱泵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低溫的能耗,但是在使用中還是有一些問題,例如更低溫度下熱泵基本上不起作用還是需要搭配PTC使用,還有制熱的速率等,但是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安全高效的空調技術可以搭載在整車上。
以上是主要介紹了我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優勢以及引起用戶使用抱怨的主要抱怨點。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和劣勢,例如電驅動對搭載自動駕駛更加友好,現在買新能源車會有一些政策紅利等等,當然也有保值率問題,電動車安全顧慮等問題,由於延伸面較廣,此處不一一列舉了。基於以上的一些問題其實目前各個主機廠及科研機構也正在尋求解決方案爭取達成技術突破,例如性能更好的電池,更加安全高效的熱管理方案,更高效的空調系統等。
也是希望大家多了解這個行業,採用辯證的眼光看待這個行業,而不是一竿子打死,認為所有的新能源企業都是騙補的,新能源車的發展就是錯誤的。我認為我們應該認同優點,正視差距,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全部汽車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也正是我想寫一些東西的初衷。
新能源缺點和優點3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有:
1、新能源汽車環保。新能源汽車採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動力裝置,不需要燃燒汽油、柴油等,而是採用清潔能源,比如:電力、太陽能、氫氣等。這樣,就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2、省錢。燃油車每公里油費大概0.6-0.8元,但是使用電只需要0.2元。另外,電機結構非常簡單不易壞,不需要頻繁保養。
3、新能源汽車不用限號出行。因為環境污染嚴重,為了減輕環境壓力,很多城市都採用汽車限號的方式,限制私家車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車幾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號范圍內,更方便出行。
4、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使它的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車的缺點有:
1、充電難、充電慢。因為現在新能源汽車暫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區都缺少供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充電樁,所以給汽車充電不太方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動力裝置系統並不是很成熟,充電比較慢,一般需要數小時,這就不太方便。
2、續航里程較短。對於採用電力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汽車電池的蓄電量有限,所以汽車持續行駛的里程也會受限,一般不能進行較長距離的行駛。
3、售後服務還不成熟。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的「新星」,各方面都還在摸索、改善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售後維修,尚沒有很多熟練的維修人員,不能及時維修,這就給車主帶來很大不便。
4、成本較高。電動車為了能反復充電和續航,必然需要鋰電池這個額外成本。目前動力鋰電池成本大概在2000 元/千瓦時。一輛汽車如果續航500公里需要90度以上的電池。這個成本就是18萬了。即使日後可以大規模減輕成本,能達到鉛酸電池的成本,也需要8萬~9萬。
④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種類:
1、純電動汽車是一種採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
2、混合動力汽車是指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單獨或多個驅動系共同提供。
3、其他新能源汽車包括使用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的汽車。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指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常規混合動力汽車被劃分為節能汽車。
(4)新能源汽車白底百科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
1、採用混合動力後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來確定內燃機的最大功率,發動機相對較小,此時處於油耗低、污染少的最優工況下工作。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車一樣。
2、因為有了電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下坡時的動能。
3、在繁華市區,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
4、有了內燃機可以十分方便地解決耗能大的空調、取暖、除霜等純電動汽車遇到的難題。
5、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資。
⑤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1、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1881年,第一輛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出現:
燃油汽車出現之前,純電動汽車早就開始應用。1900年,歐美出售的4200輛汽車中,40%是蒸汽機車,38%是電動汽車,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車。當時燃油車還在用外燃機技術,開起來噪音大,而且冒著黑煙,對於歐洲上層消費者來講並不是首選。原來燃油車也有黑歷史!
2、第二階段:20世紀初期,內燃機的發展,讓純電動汽車退出市場:
隨著發動機技術發展,啟動機的發明以及生產技術的提高,燃油車在這一階段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再對比電動汽車的充電的不便性,這一階段純電汽車退出了汽車市場。
3、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石油危機使人們又重新重視純電動汽車:
此時歐洲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由於石油危機的出現,人們開始反思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使人們重新審視純電動汽車。受到資本的推動,在那十幾年裡,電動汽車的驅動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型電動汽車開始占據固定的市場,如高爾夫球場代步車。
(5)新能源汽車白底百科擴展閱讀:
關於新能源汽車,歐美各國在十九世紀中期就已經開始關注,並進行了相關探索,在氫燃料、生物燃料等技術方面也已經有產品推出。金融危機肆虐之下,節能環保新能源成為各個國家的戰略選擇。市場推廣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政策規劃上,近年來,美、日、德等汽車工業強國先後發布了關於推動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國家計劃。
美國奧巴馬政府實施綠色新政,計劃到2015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日本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核心內容,並計劃到 2020年普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下一代汽車」達到1350萬。
德國政府在2008年11月提出未來10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並宣稱該計劃的實施,標志德國將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顯然,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最早、最先進的美日歐國家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因此通過美日歐來了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是必然選擇。
⑥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有:
1、新能源汽車環保。新能源汽車採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動力裝置,不需要燃燒汽油、柴油等,而是採用清潔能源,比如:電力、太陽能、氫氣等。這樣,就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2、省錢。燃油車每公里油費大概0.6-0.8元,但是使用電只需要0.2元。另外,電機結構非常簡單不易壞,不需要頻繁保養。
3、新能源汽車不用限號出行。因為環境污染嚴重,為了減輕環境壓力,很多城市都採用汽車限號的方式,限制私家車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車幾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號范圍內,更方便出行。
4、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使它的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車的缺點有:
1、充電難、充電慢。因為現在新能源汽車暫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區都缺少供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充電樁,所以給汽車充電不太方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動力裝置系統並不是很成熟,充電比較慢,一般需要數小時,這就不太方便。
2、續航里程較短。對於採用電力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汽車電池的蓄電量有限,所以汽車持續行駛的里程也會受限,一般不能進行較長距離的行駛。
3、售後服務還不成熟。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行業的「新星」,各方面都還在摸索、改善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售後維修,尚沒有很多熟練的維修人員,不能及時維修,這就給車主帶來很大不便。
4、成本較高。電動車為了能反復充電和續航,必然需要鋰電池這個額外成本。目前動力鋰電池成本大概在2000元/千瓦時。一輛汽車如果續航500公里需要90度以上的電池。這個成本就是18萬。
1、混合動力
混合動力是指那些採用傳統燃料的,同時配以電動機/發動機來改善低速動力輸出和燃油消耗的車型。按照能否外接充電又可以分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非插電式混合動車汽車(MHEV)。
2、純電動
電動汽車就是主要採用電力驅動的汽車,大部分車輛直接採用電機驅動,有一部分車輛把電動機裝在發動機艙內,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車輪作為四台電動機的轉子,其難點在於電力儲存技術。
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即使按所耗電量換算為發電廠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顯著減少,由於電廠大多建於遠離人口密集的城市,對人類傷害較少,而且電廠是固定不動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種有害排放物較容易,也已有了相關技術。由於電力可以從多種一次能源獲得,如煤、核能、水力、風力、光、熱等,解除人們對石油資源日見枯竭的擔心。
電動汽車還可以充分利用晚間用電低谷時富餘的電力充電,使發電設備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經濟效益。有關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經充入電池,再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高,因此有利於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這些優點,使電動汽車的研究和應用成為汽車工業的一個「熱點」。
有專家認為,對於電動車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價格影響了產業化的進程,與混合動力相比,電動車更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而這不是一家企業能解決的,需要各企業聯合起來與當地政府部門一起建設,才會有大規模推廣的機會。
3、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汽車是指以氫氣、甲醇等為燃料,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流,依靠電機驅動的汽車。其電池的能量是通過氫氣和氧氣的化學作用,而不是經過燃燒,直接變成電能或的。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過程不會產生有害產物,因此燃料電池車輛是無污染汽車,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比內燃機要高2~3倍,因此從能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理想的車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能源車
⑦ 新能源汽車的概念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就是環保,因為新能源汽車它有的是油電兩用,因為充電這樣帶來方便了車輛的使用,。而且減少了汽車的尾氣。
⑧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是電動汽車嗎
新能源汽車就是使用非常規的燃料作動力能源,採用新技術的汽車,不是電動汽車,它是通過不使用燃油來減少尾氣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拓展資料:
1、新能源汽車包括有: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燃氣汽車、醇醚汽車等等。
2、2015年9月29日,國家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克強總理強調,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 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3、2015年10月25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發布公告稱,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向所有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直接配置。
參考:網路「新能源汽車」
⑨ 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各有何優缺點
一、新能源汽車:
1、優點:採用混合動力後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來確定內燃機的最大功率,發動機相對較小,此時處於油耗低、污染少的最優工況下工作。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車一樣。
如果是純電動汽車,那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2、缺點:系統結構相對復雜;長距離高速行駛省油效果不明顯。
二、智能汽車:
1、優點: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它的「大腦」能隨機應變,自動選擇最佳方案,指揮汽車正常、順利地行駛。
智能汽車不需要人去駕駛,人只舒服地坐在車上享受。
2、缺點:技術難度大,最終的實用性測試和驗證還需要很長時間。
智能汽車的基本結構:
從具體和現實的方面來看,智能汽車較為成熟的和可預期的功能和系統主要是包括智能駕駛系統、生活服務系統、安全防護系統、位置服務系統以及用車服務系統等,各個參與企業也主要是圍繞上述這些功能系統進行發展的。
這其中,各個系統實際上又包括一些細分的系統和功能,比如智能駕駛系統就是一個大的概念,也是一個最復雜的系統,它包括了:智能感測系統、智能計算機系統、輔助駕駛系統、智能公交系統等;生活服務系統包括了影音娛樂,信息查詢以及各類生物服務等功能;而像位置服務系統,除了要能提供准確的車輛定位功能外,還要讓汽車能與另外的汽車實現自動位置互通,從而實現約定目標的行駛目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智能汽車、網路——新能源汽車
⑩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氣(NG)、液化石油氣(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因國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稱為「低公害汽車」,2001年以日本國土交通省、 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該計劃所指的低公害車包括5 類,即:
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排污和燃效限制標准最嚴格的清潔汽油汽車。
在美國通常將新能源汽車稱作「代用燃料汽車」。
2016年4月,為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更好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將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設計了新能源汽車號牌式樣,為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凝聚各界智慧共識,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即日起公眾可為自己喜愛的號牌式樣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