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采訪
❶ 張寶林在搜狐汽車的訪談記錄
2013年4月10日,長安汽車與世博會丹麥館在上海西郊賓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長安志翔混合動力汽車將作為「2010世博丹麥館指定工作用車」,雙方後續還將在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
在簽約儀式後,搜狐汽車等媒體采訪了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寶林和副總裁朱華榮,他們闡述了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和他們對今年中國汽車市場走勢的看法以及長安汽車的發展戰略。
主持人:請張總介紹一下長安汽車這次和丹麥世博局合作的過程,我們注意到國內其它汽車企業在世博會期間尚沒有與其他國家進行類似合作。
張寶林:今天我們跟丹麥世博局搞了一個簽約儀式,應當說世博會是全球不同的民族或者說國家優秀的文化和先進的科技成果的展示,對此各國對非常重視,作為企業也非常關注這樣的大型活動。我們首先認為丹麥在全球能源使用效率和低碳生活方面確實走在前面,他們的一些模式現在還不斷被世界上的其它國家所效仿,這是非常大的亮點。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這幾年按照低碳、環保一系列的理念也做了很多扎實的工作,我們就是想利用這么一個切入點把我們的產品很好地搭載到世博會這樣的主題上去,通過這樣的展示進一步展示我們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最新成果,主要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這個活動在半年以前我們跟丹麥世博局相關方面就這樣一些交流和聯系,不斷進行這方面的探討,當然今天是簽約儀式,後面在未來的半年多的展示當中還有一系列的活動,還在商討當中,也希望到時候活動能夠引起我們媒體或者說觀眾的喜愛。
2015年銷售50萬輛新能源汽車,弱混將成為標配
主持人:長安汽車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如何規劃的,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容量如何看待?
張寶林: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規劃是從現在到2012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乘用車(包括微車)的10%,到2015年時,要逐步從15萬輛增加到50萬輛,車型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等一系列車型。當然這些規劃的目標和車型比例結構會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進行調整。
主持人:去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企業銷量最高的比例是豐田汽車,但也不到4%,長安汽車確定的10%的比例有何依據?去年長安公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是1000輛,但最後只完成了100輛。
朱華榮:我們所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包括各種類型,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等,但是,純電動的比例小一些,混合動力多一些。混合動力車型中有中度和重度混合,也有弱度混合,在未來的汽車中我們會把弱度混合作為標配。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銷售規劃基於兩點,一是國家新的排放法規將在2012年實施,採取的政策是與國際接軌的,沒有達到排放法規要求的企業是要被罰款的,國際上現在都是這樣,所以會對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就是我們要把弱度混合作為標配來發展,這樣的話,實現這個目標不是問題。應該說這個規劃還是偏保守的。當然業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劃分標准不一樣,有的認為弱電混合不是新能源,但這是有利於節油和降低排放的,所以我們認為這是新能源。
與福特汽車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
主持人:兵裝集團總經理徐斌不久前會見福特汽車CEO穆拉利時,提到雙方要加強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合作,不知道有什麼具體舉措嗎?
張寶林:徐總3月20號在北京會見了穆拉利先生,我也陪同了。會見的效果非常好,通過雙方的溝通確定未來長安福特發展的總體目標、方向和原則已經做了很好的溝通,已經基本確定,目前再對共識進行一些分析,再會進行一些具體的談判,效果非常好。通過這次會見以後,我們的長安福特未來幾年也會有一個很快速和很好的發展,當然這當中也包括一些新技術和新能源的想法,當然這些東西都在落實和積極的推進當中。
長安將向國家推薦自己研究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
主持人:去年6月,重慶市成立了新能源產業聯盟,這個聯盟運轉的情況怎樣?
朱華榮:去年重慶市成立了產業聯盟,秘書處正在設在長安,由我們新能源公司承擔具體的工作。
產業聯盟成立以後做了幾件事情,第一為重慶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和產業做了大的規劃,既是為自己的行業做的,公司也是為重慶市政府做一些規劃。
另外一個,協調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新能源在運行方面的一系列政策。
第三,我們企業之間也在相互探討技術領域、生產領域方面的一系列合作,包括整車與零部件之間的合作,整車與整車之間的合作,有的還是有比較大的實質性的進展,像長安已經和重慶市當時的新能源領域的一些企業進行合資或者是合作等具體的措施。
第四,我們拿出了一套新能源汽車示範運行的一種模式研究和方案,因為新能源汽車實際上比如說像純電動賣給私人我們反復研究是有很大的問題,因為純電動的成本是比較大的,國家有限的補貼也是可以的,但你說幾千萬輛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家也是一個金融單位,他也要算賬的,盡管看得很長遠,但是一旦現金不夠也有問題。
所以我認為,成本如果沒有解決始終會有問題的,我們最近也做了一些研究,並且總結出了一套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方式。我們的方案比較好,也正在提交給重慶相關政府部門,我們也把這套模式向國家有關部委推薦,可以有利地推動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示範運行。
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雷聲」還應該更大一些
主持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現在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的商業化推廣還需要多長時間,還需要哪些政策上的支持?
張寶林: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但也不是雷聲大雨點小,第一是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於節能環保、新能源的高度重視才有雷聲大的影響,我覺得這個雷聲還應該大一點,而且政府支持的力度還應該再強一些,我相信中國政府只要重視的事情一定就會發展得很好,還是要繼續有大的政策規范和要求。
第二點,企業是非常積極的從各個方面推進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一方面有政府政策的引導實施下,第二方面在有利於企業的快速推進,如果說現在這個事情還有差距的話,未來兩三年中國在新能源方面應該說會有非常豐富的成果,我堅信。
朱華榮:我理解你的意思,其實剛才有一位也說到雷聲大雨點小,我感覺這個說法不準確,因為實際上中國TOP10的中國企業和政府如何一起新能源問題有很大的行動,下面還有電動車專項組,我也是專項組的成員,每個季度都會召開大型的會議,現在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有的是國家政策方面的問題,有的是企業方面的問題,比如產品本身的可靠性問題是需要企業來解決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完善。
另外一個情況,你剛才說到新能源的技術路線問題,我現在告訴大家TOP10的意見非常明確,在中國相當一段時期裡面多能源發展是我們的一個方向,而不是單一的什麼純電動。
現在我們很多專家站在某一個角度說什麼什麼方式是最終的解決方式,那最終是多長呢?我們TOP10也認為燃料電池或者氫燃料電池是解決未來低碳或者無碳排放的最終解決方案,我們在那個方案之前是不是不用車呢?所以我們認為多能源是中國汽車業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的過程,所以混合動力車是我們發展過程中必須的。
我今天也簡單算一個帳,大家說混合動力沒有意義,長安的混合動力結合20%,2008年全國乘用車保有量3700萬輛,如果全部裝上混合動力可以節省800萬噸汽油,這需要4000萬噸原油,4000萬噸相當於2008年我們國家原油進口量的22%,大慶油田2008年一年的產量。這是可以馬上節能的。
TOP10還有一個共識:加大傳統汽車節油技術的應用,這也會給我們國家的能源安全帶來非常快的效應。
中國汽車銷量將回歸理性增長
主持人:請張總評價一下中國今年一季度汽車市場的表現,目前有些觀點認為車市面臨拐點,請您評價一下。
張寶林:關於今年一季度,確實今年一季度中國的汽車產業還是發展不錯的,同比上一年是大幅度增長,但是1月份的環比比12月份下降,2月份由於有假期看不出來,3月份過去以後應該說今年每個月中國汽車的環比是增長的。總的判斷我們認為中國的汽車產業今年應該說回歸到一種正常或者是理性的發展或者是增長,這也是我們去年對於今年的總體判斷。
今年的實際情況還是在我們判斷當中,還是有增長,但不會像去年下半年那樣的爆發式,是一個正常、理性的增長。對於今年的中國市場判斷我們是這樣的,對於未來還是充滿信心,中國無論是五年還是更長時間的汽車市場都會是不斷增長的過程。
我們之前有過一個分析,在2009年中國的千人汽車擁有量達到47輛,這個數字在當前的世界汽車主要國家是非常低的,美國2009年是800多輛,日本是600多輛,韓國和台灣也是200到300輛,而大陸只有47輛,所以我們有很大的空間。
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我們認為未來幾年的中國的汽車會發展很好。長安汽車在第一季度也取得了很好的業績,銷售了56萬輛,同比增長85%,中國長安旗下大概銷售了70萬輛,同比增長大概是83%左右,增幅也是比較大的,應該說發展還是比較良好的。
長安自主轎車銷售今年要增長一倍以上
主持人:請張總介紹一下長安汽車在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方面的發展規劃。
張寶林:長安汽車最近幾年我們一直是堅持自主創新和合資合作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應該說在過去的幾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自主創新方面第一我們堅持把我們的商用車的微車來做好,應該說在微車長安汽車有自己非常強的實力,我們去年的微車銷售70萬輛,而且還有一系列新的產品將會陸續投放市場,這是自主創新的一個方面。
第二就是自主轎車,這也是我們自主創新非常重要的方面,除了傳統的動力汽車以外,還有包括新能源汽車等等,這個板塊也是長安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面。可以預見未來的三到五年,長安自主轎車這塊也會大幅度增長,實際長安07年自主轎車開始銷售,去年銷售10萬輛,今年的目標肯定是要增長100%以上,明年的目標又在今年的目標增長100%以上,這是一個快速和大幅度的增長。
另外合資、合作方面是我們另外一條腿,最近十年我們在合資方面走的路還是比較穩定的,無論是長安福特還是長安鈴木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當然有包括今年的一季度,這兩條腿我們都會走好。
長安與哈飛、昌河整合進展順利
主持人:長安汽車與哈飛汽車和昌河汽車的整合進展如何?
張寶林:從去年中航和中兵重組之後新的中國長安發展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發展很好,也很快,也進行了組織體系的調整。
第二,普遍加強了管理和經營方面的能力。從一季度的情況看,這幾個企業都發展還是比較好的,增長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中國長安在積極規劃這些企業未來幾年的一些產品策略和管理策略,這些都在積極的規劃當中,這些工作都在積極的進行當中。
長安汽車將以新方式、新面貌亮相北京車展
主持人:請張總介紹一下長安汽車參加2010北京車展的情況。
張寶林:北京車展會到了,確實所有的汽車廠家都非常關注的活動,北京車展上長安也將有一個新的方式和面貌出現在車展上,基調就是綠色環保,綠色環保是我們的主題,將會有一系列新的產品,包括我前面的華榮同事講的純電動的,混合動力的,燃料電池一系列新的產品都會在車展上做展示,到時候歡迎您到現場去看。我說多了以後就沒神秘感了。
❷ 電池廠商接連發布黑科技,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飛速發展
對於電動車市場而言,消費者看重的不僅僅是品牌和口碑,整車續航能力也格外重要。雖然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都能達到400公里以上,但是駕駛者心中的里程焦慮依然存在,只要這種情緒存在一天,消費者心中芥蒂自然也難以放下。
或許是廠商知道消費者心中的顧慮,在近期這段時間內密集發聲,紛紛展現了自身最強黑科技。5月18日,蜂巢能源發布了旗下無鈷電池,官方宣稱能夠達到880公里的續航;5月13日,廣汽新能源宣布「超級快充電池」進入量產測試階段,電池充電至85%僅需8分鍾;5月11日,寧德時代業績說明會上,曾毓群透露了自身雄厚的技術儲備;3月份,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將搭載磷酸鐵鋰車型的續航里程大幅度提高。
彷彿在一瞬間,腦海中看到了電動車市場的百家爭鳴。或許,未來引領電動車市場的變革者,就出現在其中。
行業新兵——蜂巢能源
對於這家企業而言,相信有不少人都會感到比較陌生,它的前身為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2018年2月獨立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說它的背後代表著長城汽車。
5月18日,蜂巢能源發布了旗下無鈷電池產品,成為全球首家成功研發出無鈷電池的企業。之所以這項技術能夠被大家所重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目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三元鋰電池中,正極材料為鎳鈷錳酸鋰,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但鈷是一種較為稀有的元素,全球陸地鈷的儲量約為710萬噸。隨著如今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鈷的需求量也在持續上升。持續增加的需求和較為有限的儲量造成了鈷價格的不斷上漲,從最初的每噸8萬元,達到最高每噸60萬元。正因如此,動力電池的去鈷化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蜂巢能源發布的第一款產品是基於590模組的無鈷電芯,容量為115Ah,電芯能量密度為245wh/kg。這款電芯為當前通用化電芯尺寸設計,能夠搭載應用到目前大部分純電平台,整車端能夠實現15年120萬公里的質保,預計在2021年6月份推向市場。
第二款是L6薄片無鈷長電芯,容量226Ah,官方宣稱在整車端能夠實現880公里的續航里程,目前全球第一,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除此之外,無鈷電池在安全性上也能夠有相應保障。以熱穩定性為例,無鈷電池能夠通過150℃的熱箱實驗,而相同環境條件下,三元鋰電池的穩定性就比較一般。此外,蜂巢能源官方說明,其無鈷電池還經過了針刺試驗、海水浸泡、擠壓試驗等。
因此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下來看,使用無鈷電池既能夠節約一定生產成本,為後期產品價格調控留出空間;又能夠提高自身電芯密度,為車輛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何樂而不為呢。其實不止是蜂巢能源,目前造車新勢力的「行業一哥」特斯拉也同樣看重這項技術,在今年6月份特斯拉「電池日」活動中,無鈷電池或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另闢蹊徑——廣汽新能源
作為目前國內電動車領域發展較好的車企之一,廣汽新能源在電池技術的研發上走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早在2014年,廣汽集團就開啟了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發。經過了6年的探索,目前已經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結構石墨烯材料的制備和應用技術。2019年11月,基於三維結構石墨烯材料自主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正式對外公布。
就在蜂巢能源發布無鈷電池的前兩天,5月13日,廣汽新能源官方發布消息,今年底,石墨烯電池量產研發工作終於從實驗室走向實車,將進入量產測試階段。
其自主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已經完成電芯、模組、電池包樣件的測試工作,並進行了實車大功率充電測試,安全性能和電池壽命均已達到相關標准。
在測試中,裝配「超級快充電池」的車輛僅需8分鍾,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充電時間與傳統燃油車的加油時間基本相當。不過在這里官方並未說明此次測試車輛初始電量以及實驗用的充電樁功率有多大,不過即便是按照30%——85% 這個區間,如果能夠在國家電網等標准快充介面充電的情況下,實現8分鍾補充續航里程,那對於電動車的日常實用性而言,將得到大幅度提高。
行業大哥——寧德時代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悶聲發大財」,說的是少說話多做事,低調不張揚地賺錢發財。這句話應用在寧德時代身上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的大哥,寧德時代是一家懂得悶聲發大財的企業,從公司成立以來,罕有外界采訪。不過在5月11日寧德時代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曾毓群出場解答大家關於寧德時代的疑問。
首先是特斯拉等車企自建電池廠帶來的威脅,曾毓群表示特斯拉的技術路線對寧德時代不會有沖擊,雙方在共同探討如何把電池做得更好。同時公司今年下半年開始向特斯拉供貨,供貨不限於磷酸鐵鋰或者三元。
對於固態電池和無鈷電池等大家目前公認的下一代電池技術,曾毓群也進行了解答。他認為,目前應用在車輛上的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表現不盡如人意,真正的固態電池需要用金屬鋰作負極,這樣才能提高能量密度。而關於「無鈷電池」,曾毓群透露道,寧德時代有著自己的無鈷電池技術儲備,目前研發進展順利,重點在於想辦法搞好供應鏈,並且宣稱這是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產品。
關於自家競爭對手比亞迪前不久推出的「刀片電池」,曾毓群表示:「目前據報道的刀片電池是我們2016年量產的CTP結構創新概念中的一種,我們已經選擇並量產CTP結構創新里最優的幾種,比如CTP-0、CTP-1、CTP-2。」同時他也透露道,寧德時代在CTP技術上有多種解決方案,在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均有應用。車型上包含乘用車、商用車均有配套方案。
安全至上——比亞迪
比亞迪作為最早布局新能源領域的主機廠之一,其引以為傲的就是電池技術,雖然早期大規模發展磷酸鐵鋰的它,在續航里程上被後來的三元鋰電池超越。不過比亞迪一直繼續堅持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雙線並進的戰略,如今也得到了技術果實。
今年三月份,比亞迪正式推出了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當然了,這個「刀片電池」與我們日常使用的刀並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由於此電芯形狀長且薄。以比亞迪漢EV車型為例,其配備的電芯長度為1米,寬約10厘米,厚度僅為2厘米,這樣的電芯形式在之前車型上從未出現過。
該電池通過結構設計改進,拋棄了原有模具局限,使得體積利用率相較於模組電池包提升了50%以上,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得益於此,搭載「刀片電池」車型的續航里程能力已經達到了搭載高密度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而磷酸鐵鋰電池真正的優勢在於安全,三元鋰電池在超過200攝氏度時就有可能發生熱失控,引發起火爆炸。磷酸鐵鋰電池則在500攝氏度以內都有著極高的穩定性,即便萬一發生熱失控,磷酸鐵鋰電池放熱也較為緩慢,且分解時不會釋放氧氣,能夠有效避免起火風險。
對於比亞迪而言,他們的黑科技在於提升了原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競爭力度,把二者在續航里程上的差距又拉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並且磷酸鐵鋰本身在安全性以及穩定性方面均優於三元鋰電池,壽命方面,比亞迪「刀片電池」可以做到充放電3000次以上,行駛120萬公里。
百家爭鳴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上是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這其中出現了諸子百家,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不少思想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眾人。
回過頭來看,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似乎也是如此,各大廠商都有著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鑽研,不斷克服著一道道技術難關。因為,他們也都知道,在百家爭鳴之後,就會迎來秦漢一統,誰越早克服當下難關,未來市場前景就越廣闊。
蜂巢能源發布的無鈷電池,最早計劃於2021年中下旬面世,低成本高續航的特性讓消費者可以預見,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將會占據中高端長續航車型市場;廣汽新能源的石墨烯「超級快充電池」,如果在真正投入量產之後能夠做到8分鍾充滿85%的電量,那能夠解決大部分消費者的續航里程焦慮;寧德時代不同於主機廠,它就如同是一位隱居的武林高手,你永遠也不知道它的真正技術儲備有多少,如果有朝一日電池技術得到突破,筆者認為很有可能他是第一個做到的;比亞迪推出的「刀片電池」更多的為當下車型服務,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自身車型續航里程,短期內獲益的可能性更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廣州車展專訪:寶能汽車副總經理王艾青
在2020年廣州國際車展上,我們有幸采訪了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艾青先生。以下是本次專訪實錄。
❹ 談談你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車,最大痛點就是電池了,雖然有幾種比較先進的技術,如特斯拉的電力管理技術、國內的快速充電和換電,但最根本的設施需要巨大投入,當然也包括各大廠家的技術更新和發展。
(4)新能源汽車采訪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優缺點:
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缺點: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還因電動車的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故購買價格較貴;至於使用成本,有些試用結果比汽車貴,有些結果僅為汽車的1/7~1/3,這主要取決於電池的壽命及當地的油、電價格。
❺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趨勢下,作為產業鏈中重要一環,有哪些動力電池企業被央視報道過呢
比亞迪呀,應該是目前國內最好的電池製造商了,而且在國際上也很有市場的!
❻ 威馬汽車2021上海車展媒體專訪 沈暉:希望W6成為另一個爆品
近期有很多聲音在製造一些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對立,您作為在傳統OEM廠商還有在新造車勢力都有共同經歷比較豐富的人,您怎麼看待對立?您怎麼看待競爭關系對於整個新造車來說,會有哪些不太好的影響?
沈暉:這個也不能說對立吧。但客觀講新勢力發展好了的確是在搶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中國乘用車一年兩千多萬輛,很大的增長不容易,所以是一個存量市場。存量市場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存量就不如老的這些車,我們發展越快它們丟失的市場份額越多嘛。我們跟蔚來、小鵬、理想大家都是一個月幾千輛,你說全給我,或者我全給他,品牌受眾上不能平衡,也不現實,只能去從傳統車企的市場份額里挖,這個很正常呀。</s
❼ 一電訪談|北汽新能源馬仿列: 2月上旬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
春節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2020年顯得極不尋常。疫情在繼續蔓延,全國人民、全世界都在揪心,一為人身安全,二為千萬個家庭和企業的經濟安全。身處此刻,我們無法逃避,必得勇敢面對。「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什麼?」系列訪談,是第一電動網編輯部和行業全體同仁面對當下困難的一次民意調查,我們相信,真正的智慧和勇氣,來自我們身處的環境,來自我們深愛的人和事。
馬仿列: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集全社會、全中國人、全體汽車人的共同努力,必能贏得這場「病毒」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把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從宏觀政策方面看,我們會更加積極探索及執行新的營銷形式,並制定更加積極的營銷策略與方案。如擴大線上營銷的比重,增強營銷模式的多元性等。
第一電動網:您認為,疫情過後,消費者在購車選擇方面會有什麼變化?
馬仿列:大眾衛生防範意識的增強,可能讓更多消費者關注到出行的便利性、私密性與出行環境的清潔性,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私家車的關注度與銷量可能會在疫情期結束後有所上升,我們會更深入地洞悉市場需求,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第一電動網:您預測一下,今年電動汽車市場的總體情況?
馬仿列:一季度車市肯定會有一定影響,全年目前還難以判定。一方面,歷年來一季度都是車市的低谷期,2月份基本上是每年的「最低谷」,對全年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另一方面,疫情也有望進一步激發私家車的潛在需求。總的來說,目前我司按照之前計劃全力推進,全年目標保持不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玉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如何理解蔚來李斌在 NIO Day後的采訪中提到的Battery as a service,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含義
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服務。李斌口中的 Battery as a service 其實是「按需升級」中的一個點,也是蔚來正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啟示性做出的改變。Battery as a service 是一個一整套的東西,就像 Software as a service。其實就是一個道理,蔚來要把整個電池這個事情,當成一個 Software去看,讓大家按需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