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售利潤率
① 新能源汽車補貼對上市公司利潤結構有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如果作為政府補助(營業外收入)處理,新能源汽車產品毛利率將降低,甚至可能出現毛利倒掛,不利於反映江淮汽車正常生產經營的獲利能力,也不利於投資者了解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因為:
1、補助對象
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與消費者進行結算,中央財政按程序將企業墊付的補助資金再撥付給生產企業。
2、補助標准
補助標准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
(1)新能源汽車銷售利潤率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1、補助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2、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試點期內(2010-2012年),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准。
3、中央財政根據試點城市私人購買數量和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助。採用電池租賃方式的企業,補助數量按其服務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確定。
② 電動車的利潤有多大
電動車的利潤不足10%。
對於品牌車來說約55%的利潤是歸零件和裝配廠家的,經銷商點30%,剩下才是專賣店或零售商的。一輛3000元的品牌電動車零售商頂多賺100-300塊錢。加上如今的房屋租金和水電越來越昂貴,稍不留神就虧本了,而雜牌車可以把車架、電池、充電器都分別進貨,再進行組裝,用普通的車架和便宜的電池利潤反而比品牌車要高出幾成。
做零售主要靠大量出貨來賺錢,而不是靠單台高毛利來賺錢,否則會有無數的競爭者進入,拉低行業利潤。
另外廠家會給經銷商返利,每年銷量靠前的經銷商都會得到大量現金獎,平時的銷售利潤能維持門店經營就不錯了,獎金反而是利潤的最主要來源,但綜合下來,利潤仍不足10%。
(2)新能源汽車銷售利潤率擴展閱讀:
賣電動車注意事項
1、出於業績考慮,銷售人員往往在客戶剛一出現時就著急著圍上去推銷,以為這樣能最快、最有效率地贏得顧客關注、完成銷售任務。其實不然,客人甫一進店,還需要跟銷售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通過一來一往的交流表達自己的購買需求。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算是銷售的好開端。
2、融洽的氛圍對於銷售電動車是有極大幫助的。當顧客感覺到被關心時更容易推銷成功。這一點要改進很容易。比如下雨天,顧客進門時及時為他遞去紙巾擦掉雨水;主動詢問客人手機是否需要充電;為顧客提供茶水解渴等等。
③ 新能源汽車補貼對上市公司利潤結構有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如果作為政府補助(營業外收入)處理,新能源汽車產品毛利率將降低,甚至可能出現毛利倒掛,不利於反映江淮汽車正常生產經營的獲利能力,也不利於投資者了解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因為,
(一)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與消費者進行結算,中央財政按程序將企業墊付的補助資金再撥付給生產企業。
(二)補助產品。中央財政補助的產品是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三)補助標准。補助標准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2016年各類新能源汽車補助標准見附件1。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④ 汽車公司賣一輛車的利潤一般有多少
國產車利潤低大概5%--8%合資車利潤大概在10%以上純進口車利潤很高在30%以上。
利潤的質量特徵:
(1)一定的贏利能力。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的最終財務成果。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是按配比性原則計量的,是一定時期的收入與費用相減的結果。
(3)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4)影響利潤的因素較復雜,利潤的計算含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成份,其結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具有可操縱性。
(4)新能源汽車銷售利潤率擴展閱讀:
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k+p)之後,就包含著利潤同剩餘價值相偏離的可能性。因為利潤作為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而成本價格又小於商品價值,這就為單個資本家提供了在成本價格以上而在價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
從而使實現了的利潤同商品中實際包含的剩餘價值在數量上並不一致。資本家無不利用商品價值同成本價格之間的差額,作為市場競爭中的一個推動力。
隨著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促使不同的特殊利潤率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或一般利潤率,從而使利潤進一步轉化為平均利潤,實現等量資本取得同量利潤。
⑤ 2019中國車市成績單:產銷量紛紛下滑,自主品牌市場份額跌破紅線
經歷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車市場終於迎來了2019年的成績單。
值得注意的是,動力電池裝機量呈現大幅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62.2GWh,同比累計增長9.2%。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40.5GWh,占總裝車量65.2%,同比累計增長22.5%;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20.2GWh,占總裝車量32.5%,同比累計下降9%。
關於明年展望,中汽協表示,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約下滑2%。同樣預測的還有乘聯會。不過乘聯會相對樂觀,預測明年汽車市場將微增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減少15.9%
文|Autodealer
歡迎供稿|[email protected]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信息,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較去年增加,13個行業減少,其中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80846.7億元,同比上一年下降1.8%;利潤總額5086.8億元,同比下降15.9%。
針對規模以上相關產業生產經營季度的具體數據,統計局發布了延後公告,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生產經營數據生產時間推遲,發布時間由原定的2月6日推遲至2月14日。
一汽轎車主營乘用車品牌有奔騰品牌和一汽馬自達,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3,600萬元至5,400萬元,同比上年下降73.45%至82.3%。該公司稱,受市場影響、競爭持續加劇,導致公司產品銷量減少,以及國五國六切換等因素致業績大幅減少。
而眾泰汽車和力帆股份兩家車企,深受去年被傳出破產謠言的「黑天鵝」事件,導致兩家公司業績銷量雙雙大幅下滑,分別預虧超60億元和49億元。在銷量上,眾泰汽車2019年全年累計售出1.66萬輛,同比腰斬超50%;而力帆汽車累計售出1.3萬輛,同比下滑達77.4%。
在2019年實現利潤扭轉盈虧的兩家車企江淮汽車和ST海馬,卻不是因為銷量的上漲使其實現盈利,而是通過變賣資產和補貼影響。其中,江淮汽車在2019年裡累計獲得相關補貼已達8.41億元,而2019年裡累計銷量僅16.3萬輛,同比下降17.8%。
海馬汽車在2019年通過出售閑置房產、轉讓子公司股份以及政府財政補貼來實現虧損填補,可想而知在2018年海馬汽車同期虧損高達16.3億元。在2019年裡多款車型已淪入停產情況,全年累計銷量僅2.95萬輛,同比暴跌56.41%。
總的來看,連續下滑的市場環境仍未等到改觀,以至於汽車製造業陷入低迷,車企利潤減少或虧損,而行業洗牌仍將持續。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今年車市仍將會受疫情影響,致使汽車產業鏈生產、消費者購買力方面受阻,因此,預計今年1、2月份受疫情影響,車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某公司在甲乙兩地銷售同一款新能源汽車,利潤單位萬元,分別為l1等於5 m-0.515,
解析:依題意,可設甲銷售x輛,則乙銷售(15-x)輛,
∴總利潤S=5.06x-0.15x2+2(15-x)
=-0.15x2+3.06x+30(x≥0).
∴當x=10.2時,Smax=45.6(萬元).
⑧ 中汽協:2019年汽車銷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場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先後經歷了寒潮蔓延、國五國六切換觀望期、新能源補貼退坡、傳統淡季等的侵襲。如今,在業內一片哀鴻中,2019年車市成績單終於出爐。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8.3萬輛和265.8萬輛,環比增長3.5%和8.2%。產量同比增長8.1%,銷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雖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產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從車企來看,上汽集團以累計銷量197.6萬輛銷量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汽車則分別以136.7萬輛、91.1萬輛緊隨其後。值得關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國品牌車企中,僅有2家車企保持銷量同比正增長。
「目前的市場確實整體低迷,尤其是對於一些品牌力較弱、且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自主品牌來講,確實是不小的挑戰。」在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看來,車市大環境不好,頭部自主車企能夠通過戰略調整保住一定的市場份額,但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會面臨很大的市場風險。
對於中國品牌的前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師建華認為:「前些年中國品牌發展的好,主要由於三四線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費層級多,加上SUV市場紅利,很多企業抓住了機會。對於中國品牌來說,轉型升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頭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提升,與合資企業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對未來而言,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還是能夠穩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總的來說,在車市持續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車市場大幅下跌已成事實。對於2020年市場預期,中汽協分析認為:「2020年宏觀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汽車產業仍將延續恢復向好、持續調整、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預計總體呈現2%的負增長,而新能源市場將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長的態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