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中國電動汽車2050

中國電動汽車2050

發布時間: 2021-05-25 04:14:05

1. 電動車時代越來越近,禁售燃油車時代真要來了嗎

歐洲是是全球最早提出禁售燃油車的地區。早在2015年,荷蘭就提出最早將於2025年禁售燃油車,之後挪威、德國、英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也紛紛提出禁售燃油車,時間節點從2025~2050年不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沒有一個歐洲國家出台真正意義上禁止燃油車銷售的法令。所謂「禁售燃油車」大多是環保部門或某一黨派的提議、提案,並沒有落到實處。

蔚來汽車一位管理層人士預測,隨著補貼的退坡,今年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將會出現負增長,因為純電動車在中國的需求不大,能夠降低油耗的混合動力汽車才是用戶的「剛需」。

那麼,禁售燃油車的時代會到來嗎?在歐洲,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國家把提議變成法令,歐洲的車企也沒有停止生產帶有內燃機汽車的計劃。在中國,除了海南省之外,還沒有其他省份推出相應規劃。

但不管什麼車,核心都是要以客戶需求導向,傳統車或是新能源車,第一要符合法規、政策的要求,同時最主要的是市場是否接受。

2. 本田發布碳中和路線圖 中國市場5年內推出10款電動汽車

日本本土市場的發展路線圖,到2030年,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銷售比例將提高到20%,到2030年這一銷售比例將提高到80%,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實現100%電氣化。到2040年將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銷售比例提高到100%。該公司計劃使用混合動力來加速微型汽車的電氣化。

3. 純電動佔比達一半,寶馬2023年前推25款新能源車

[億歐導讀]?電動化進程,寶馬不想繼續掉隊。

此前,歐盟委員會曾提出,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將歐洲打造成全球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地區。作為一家歐洲企業,寶馬集團近期決定也將推出自己的碳中和計劃。

3月13日,為了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寶馬集團CEO齊普策表示:「2021年我們的目標是歐洲銷售的車輛中25%為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達到三分之一;到2030年達到一半。」

根據規劃,寶馬集團計劃在2020年將其在歐洲注冊新車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較2019年進一步減少約20%。其中,三分之一的減排目標將通過進一步優化傳統動力系統來實現,三分之二則通過電動車的銷量增長。

到2023年,寶馬集團計劃將新能源產品線拓展至25款,其中一半為純電動車型。

到2021年底,寶馬集團將提供五款純電動車。除了首輛新能源量產車i3,純電動MINISE車型也已於2019年底在英國牛津工廠投產;今年,BMWiX3將在中國沈陽投產;2021年,BMWiNEXT也將在德國丁格芬工廠生產,BMWi4在慕尼黑工廠生產。後三款車型將搭載第五代BMWeDrive電力驅動技術。

與此同時,寶馬還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的投入。在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寶馬集團在電池及相關原材料采購層面累計投入超107.4億歐元。其中,寶馬與三星SDI簽訂了2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5.4億元)的電池供應合同,有效期2021年至2031年;同時,寶馬將與寧德時代的合同金額從2018年年中的40億歐元提高至7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7.5億元),有效期從2020年延長至2031年。

除了產品擴充外,寶馬在電動化人才儲備方面也有所布局。截止2019年底,寶馬集團已對三分之一的員工進行了電動化的相關培訓。根據規劃,該公司還將繼續廣招技術人才和IT專家,充實軟體開發、數字化、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以及其國際生產網路等領域的人才儲備。

2013年,寶馬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版量產車i3,成為最早推出該類型該產品的豪華汽車品牌。該車也成為寶馬目前為止的唯一一款純電動車型。

在i3之外,寶馬旗下還有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截至2019年年底,寶馬集團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50萬輛,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超過5萬輛。

近年來,寶馬的主要對手賓士、奧迪也都推出旗下的純電動車型,並發布了激進的電動化計劃。隨著更多競爭對手開始發力電動化,寶馬對電動化的態度也變得更加積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中國2050年可實現禁售燃油車,全面新能源化,汽車行業將會走向什麼趨勢

1.無人駕駛汽車

近年來,「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成了業內的熱詞,業內期望未來打造一款能夠自動完成駕駛操作的汽車,且無需駕駛員的人為干預,至少在某些特定駕駛環境中能實現上述目標。

車載資通訊系統在評估駕駛員行為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其用途廣泛,可更為精準地確定車險保險,了解更多車輛駕駛的時間及地點的相關信息。經銷商非常看重車載資通訊系統,將其視為監控車載診斷及智能維護服務的一種途徑。

據估計,在2017年售出的車輛中,近60%-80%的車輛安裝了車載資通訊系統,然而,互聯汽車套件市場將仍舊重點關注高檔車型。到2022年,75%的互聯汽車套件將作為選配件,提供給體積更小、價格相對便宜的車型。

4.車間通信連接(Vehicle-to-Vehicle Connectivity)

V2V技術在幫助車輛碰撞規避、減緩交通堵塞及提升交通環境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車輛對一切(V2X)技術使車輛能夠與智能交通信號燈實現信息交通,預計到2023年,所有在售新車將配置V2V技術。據估計,V2X技術的全面配置也應緊隨其後。

5.感測器

創新型感測器可監控並管控車輛操作,為自動駕駛技術奠定基礎,可共享所需的重要數據。激光雷達、雷達、攝像頭及超聲波設備均屬於感測器范疇,上述設備可大幅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車輛的網路安全性並節省車輛的維護成本。如今,研究人員正致力於將感測器與人工智慧、互聯汽車技術相結合。

6. 智能互聯汽車

未來的車輛或許將成為互聯網節點,與智能手機無疑,可直接訪問網路及雲端。在某種情況下,該目標的實現或許並不太遙遠。未來您選購車輛時,互聯功能與燃油效率、發動機功率等參數的重要性相同。許多專家表示,到2020年,近90%的新車將實現車聯網功能。

7. 大腦到汽車(Brain-to-Vehicle)技術

大腦到汽車技術利用某款設備,在駕駛員未察覺的情況下,探查其腦電波的活動情況,供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分析及預計,從而預測駕駛行為。B2V技術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因為該技術需要用戶佩戴頭戴式設備,其內部分布了諸多電極,將直接按壓在頭皮處,或盡可能貼近頭皮。

然而,B2V應用得出的預判有助於幫助駕駛員規避因胡亂變道及其他不安全駕駛時間而導致的交通事故。考慮到相關支撐技術的先進性,該技術的廣泛應用恐怕還需要一段時日。

若上述趨勢成為現實,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車企正在不斷研發新技術,為實現上述目標而努力。

5. 電動汽車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嗎現在買電動汽車怎麼樣

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的趨勢,其實根據現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來看的話,電動汽車將傳統的汽車行業可以講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甚至包括現在原有的傳統燃油車的整體的技術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國內的車企來說,長城奇瑞,吉利,北汽,長安,比亞迪等,這些都有自己的電動汽車,甚至是一些新勢力的加入。

電動汽車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靠電力相對於普通的人為車來講,用車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傳統燃油車的,雖然對於現階段而言,電動汽車處在起步的階段,但是隨著政府的補貼再加上新能源汽車在很多方面具有的優勢,對於日常有剛需,並且作為城市通勤的人來說,這些都是一個非常便利的福利。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再去懷念功能機了,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智能手機的功能太過強大,現在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智能手機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手機電池和充電技術快速發展,目前手機電池動輒就超過4000毫安,中度使用兩天都沒有問題,而且目前很多智能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快充技術,目前最大的充電功率已經達到了65w,也就是說沖個十幾分鍾就足夠你用一整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再也不會有人顧慮手機電量問題了。

6. 中國計劃2035年禁售汽油車,全球影響巨大

據日經亞洲報道,中國計劃要求2035年後銷售的所有新車都是環保型"新能源汽車"。該計劃是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路線圖中公布的,將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監管。該計劃的具體內容指出,到2035年,國內銷售的新車中50%將是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或燃料電池車,50%的新車將是傳統的混合動力車,仍完全依靠汽油行駛。

目前,"新能源汽車"這一類別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但其中大部分是電池電動汽車,佔中國新車市場的5%。截至2019年,這一比例高於除7個國家以外的所有國家的新車銷量。但這離中國希望在2035年達到的50%的比例還差得很遠。中國的路線圖目標是,從現在到2035年,這個比例要穩步提高。

另外50%的新車銷售仍將是傳統(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中國計劃在未來15年內逐步淘汰非混合動力汽油車,目標是到2030年75%的汽油車為混合動力車,到2035年100%為混合動力車。中國還計劃到2035年停止生產非混合動力汽油車,這將有助於迫使其他國家遠離汽油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傳統的混合動力車100%從燃燒汽油中獲得能量。沒有其他外部能源為其提供動力。與插電式汽車不同的是,它們不能通過外部途徑充電,因此無法使用電網供電而變得更清潔。

目前制動能量回收是通過減少汽車能量損失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們確實能更有效地利用燃燒的汽油,但它們在整個運行壽命中仍將燃燒汽油,這可能會持續10年或20年。如果中國在2040年或2050年還在生產新的燒汽油的混合動力車,這就使他們2060年的凈零碳目標變得更加困難。

中國的路線圖是在美國加州上個月宣布將在2035年之後禁止新的天然氣汽車銷售之後出台的。紐約和新澤西州最近也提出了類似的禁令(但尚未通過)。盡管這些州的禁令對經濟影響巨大(加州的汽車保有量也很高),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影響要大得多。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在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而且未來只會增長。他們採取的任何行動都將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重大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到2025年大眾計劃在華推出30款新能源車

在今日舉辦的中德汽車產業峰會上,大眾中國之行副總裁劉雲峰表示,低碳化作為新一輪汽車行業的發展焦點,大眾汽車集團踐行「goTOzero」戰略,為集團設定更加長遠的減排目標和相應的規劃,持續推動在中國的電動化的投入。

根據規劃,到2025年集團旗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較2015年將降低30%,同時,我們計劃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場實現碳中和。

劉雲峰表示,為了實現碳中和這一艱巨目標,在全球范圍內,大眾汽車集團將繼續推進「Together2025+」戰略。從2020年開始至2024年,我們在電動化、數字化、混動化三個領域共投資600億歐元,其中330億歐元投入電動化,270億歐元投向數字化和混動化。

大眾汽車表示,330億歐元將用於電動化方面的投入,將在2029年之前為市場帶來共計75款純電動產品,累計銷量將達到2600萬輛,其中基於MEB平台的純電動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PPE平台的高端電動車車型將達到600萬輛。

劉雲峰表示,「回到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僅在2020年就將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在中國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伴隨著2020年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大眾汽車集團兩個MEB工廠在國內的正式投產,到2025年我們計劃在華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能源汽車占整體產品組合至少35%的比例,並設定了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會不會影響五年內的汽車市場格局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論壇上表示,工信部已經啟動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此前工信部曾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業內稱之為雙積分管理辦法),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化步伐,接下來隨著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推出,意味著燃油車在中國市場也將逐漸走向終點。

中國燃油車退出時間表還在研究中,不過海外多個國家已經公布相應計劃。法國環境、能源部長尼古拉斯·霍洛在巴黎氣候計劃大會上表示,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法國計劃從2040年開始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到2050年實現碳平衡;而荷蘭和挪威則要更加激進,將要在2025年禁止燃油車的銷售。汽車工業強國——德國也於2016年通過了2030年停止銷售燃油車提案。至於中國的時間表,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閱讀:

地補要消費者墊付?看來你不是真的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公示 約50.9億元

新能源車將免徵車船稅,財政部發布新政

9. 新能源車市有救了!今年補貼不會大退,兩年後迎爆發時刻

▲日本經濟貿易產業部製造產業局汽車產業及下一代技術室室長吉村直泰

即通過出行產業,廣泛投放電動汽車,通過電動汽車能夠進行充放電的儲能性質,實現車與電網、車與家庭用電的互動。

吉村直泰指出,將新能源汽車與能源產業相結合,能夠有效降低綜合成本,並且提升充電的便利性,還能夠賦予電動汽車額外的價值。

他給出了三個解決方案:一是將普通乘用車作為電力的儲能設備,在用電高峰時向電網與家庭輸電,在用電低谷時進行充電;二是利用長途運輸的重型車隊,作為長距離的電力運輸設備;三是通過電池生態系統,實現類似換電的模式。

結語:電動汽車產業2020年將進入恢復期

本屆百人會最重要的一個消息,已經在會上被提前釋放。工信部部長苗圩在現場直白地說道,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會進一步退坡。

盡管在此後工信部的回應中,這一說法被解讀為「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但可以看出今年國家政策還會繼續引導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隨著整車廠電動汽車生產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強,市場對於電動汽車接受度的提高,電動汽車產業有望在2020年進入恢復期。

到2022年後,電動汽車成本降低到整車廠有一定盈利空間的時候,電動汽車產業就會迎來大規模爆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油價重回5元時代,未來12個月對電動汽車很關鍵

3月18日,國內汽柴油價格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83元。

本輪調價後,全國大多數地區柴油價格5.5-5.6元/升左右,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5.4-5.5元/升,這意味著油價重回5元時代。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後,車主們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40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L-8L的車型,平均每行駛一千公里費用減少55-63元左右。

顯然,對於眾多汽車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而各車企對於電動汽車的投入,將會促成電動汽車的持續發展。

據了解,大眾、吉利和通用汽車等汽車製造商已向電動汽車投入巨額資金,預計今年仍將推出新車型。在歐洲和中國,強有力的監管將繼續推動市場向前發展。

大眾汽車首席戰略官邁克爾?約斯特表示:「我們有一個明確的承諾,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除了電動汽車,我們別無選擇。」他說,油價下跌只會是「持續一個月、幾個月甚至一年」,但從長期來看,油價不會下跌。

中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北汽新能源也明確表示,北汽新能源不打算因油價波動而調整生產或銷售計劃。

可以看到,穩定的政策支持將會是電動汽車的最大支撐力,隨著常態回歸,家庭將開始把可自由支配的支出提高到更典型的水平,那電動汽車依然有著充足的競爭力。(文/汽車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柴油皮卡車不供油怎麼回事 發布:2025-05-25 14:30:43 瀏覽:786
11捷達夥伴內飾改裝圖片 發布:2025-05-25 14:25:08 瀏覽:299
一汽佳寶t80房車准載幾人 發布:2025-05-25 14:09:22 瀏覽:882
天津外環限行皮卡 發布:2025-05-25 14:07:53 瀏覽:631
買賣安置房車位 發布:2025-05-25 14:02:16 瀏覽:726
佛山市上海通用二手商務車 發布:2025-05-25 14:02:15 瀏覽:684
15年逸動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13:53:10 瀏覽:987
皮卡貨車超高超長標准 發布:2025-05-25 13:53:09 瀏覽:411
南昌自駕游四川攻略 發布:2025-05-25 13:45:37 瀏覽:875
皮卡認知調研 發布:2025-05-25 13:37:03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