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
1. 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的瓶頸在哪
鋰電池第一價格貴,鋰算是稀有金屬,價格降不下來,也就沒法大量普及,手機上一小塊還能行,做動力鋰也只是在小規模內還行,也就是電動工具上,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應用純粹扯淡,而且電動工具上主導的還是鎳鎘電池。
第二電池性能,鋰電池在各方面性能都很好,電容量大,充電接受率高,支持快速充電(普通鋰電池最大支持2C,動力鋰電池就更高了)但是有個致命弱點,就是過充過放性能不好,鋰電一次過充過放就能永久降低性能,一次嚴重的過充過放就能報廢,這就是為什麼要開發磷酸鐵鋰,磷酸鐵鋰比鋰離子電池要耐過充過放,但是很明顯電池容量降低,動力磷酸鐵鋰電池就比容量鋰電池容量小的多,打個比方,18650容量鋰電一般是2400mAH左右,最高見到過2800mAH,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一般是1300mAH,最大也才1500mAH,容量差距快一半了。
第三電池組管理落後,因為鋰電池過充過放性能垃圾,而電池組放電有個特點就是,不均衡,有些電池放電完了,而有的還沒放完,繼續放電就會造成某些電池過放,甚至反極,降低容量,容量降低,那麼在下一次放電這種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所以電池在出廠的時候要配組,盡量把容量一致的放在一起,但是使用環境還是有細微差距,比如溫度,位置,電壓,電池性能等等都會造成差距變大,最後是個別電池失效導致整組報廢。現在關鍵的是要管理電池組放電,比如各種均衡器,來拉平單個電池,但是這種均衡是很復雜的,目前還沒有好的解決方案,不惜成本也許可以做到,但是僅限於實驗室。電池組均衡是世界級的難題!!!
第四充電,鋰電池支持快速充電,尤其是動力鋰電池,但是沒有快速電源,用普通的220V充電的話,電流大的驚人,以亞迪E6純電動汽車為例,電池類型為磷酸鐵鈷鋰電池,配置電池容量200Ah,標稱電壓316.8V(相當於96隻充電電壓3.3V左右的磷酸鐵鈷鋰電池單體串聯電壓)。正常的1C速度,用220V電壓時高壓側的電流就是287A,想快速充電比如2C,3C,電流還要翻倍,3C就是861A,什麼線可以承受?如果做慢速0.1C充電就是28.7A的電流,好吧你把車停在自己車庫,插上充電器慢充,10小時滿,電流也還有近30A,你家電線需要改造,小區內多幾個電動車,就要整體改造了,所以需要專用充電站,使用高壓進行快速充電,比如1Kv,這時電流就能降低到63A,3C速率是189A,加上是專用的充電站所以無影響,但是成本極高,需要專業人員來給你插頭,這可不是家用220V想插就插,高電壓大電流,需要經過培訓的人員才能接線,高壓對汽車本身和充電器都是一種考驗~~~
電動車行駛的時候放電速率一般不高,很難超過1C,比如一輛車充滿電可以跑200公里,你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把電用完,跑夠200公里?電動車使用動力鋰電就是為了快速充電,因為動力電池充放電速率都很高,3C速率可以在15分鍾內充80%,普通電池不支持這種高速率充電~~~
以上4大問題,鋰電池過充過放性能可以提升,電池組的管理也就不突出了,那麼還有充電問題,解決充電了就要解決價格,反正是困難重重,國外目前還都是在實驗室,還都在試水階段,現在國內遍地都是鋰電池廠生產磷酸鐵鋰,給誰用?純粹的泡沫!!!
能解決實際問題就是燃料電池,相對來說,燃料的能量比還是高於普通化學電池,就是現在還不成熟,不能大規模商用~~~~
2. 電動汽車技術並不復雜,為什麼流行特別晚
其實國內這兩年低速電動轎車發展還是比較快的,這種電動轎車相對來說進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也低,但是速度慢,續行里程短,只能代步。
再說一下嚴格意義上的電動汽車,沒有發展起來技術是一方面,主要是電池技術,包括電池的容量,充電速度、電池壽命、電池重量、安全系數這些性能是需要相匹配的,應該說國際和國內掌握電池技術的企業是很多的,還有影響電動車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供給配套問題,你開著汽車在高速上沒油了可以馬上到加油站加油,電動汽車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充電站,你把車開出去,沒地方充電了這才是悲劇。google一下,美國現在正在逐步的建設充電站,有了充電站電動車才能發展。
以下言論純屬個人臆想,不對請指教,勿噴。看一下國內環境,國家對新能源交通工具有一定規劃和支持,但不是特別明顯。現在國家更重要的是放在了公共交通工具上面,最典型的高鐵,高鐵有正的一面也有負的一面,便民、戰略、帶動經濟發展,然後站在高鐵後面的是GDP。當然政府發展公共交通也是有道理的,美國國土面積936萬平方公里人口3億,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5億,再可以google一下美國的公路里程和中國城市公路里程,以及城市、農村的人口密度等問題。所以中國要走一條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再一個問題,當你適應了吃肉並且有肉吃的時候,你會再去自己種菜吃菜嗎?現在的汽車市場的蛋糕還是大的,石油也還是有的,還是有的吃的,所以說國家和企業不願意花那麼多錢,花那麼多經理去研發、建設、推廣電動汽車,這一系列原因才是電動汽車發展緩慢的因素。
現在環境惡化非常突出,會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同樣石油資源也愈來愈少,利用新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必須的。預計未來幾年回是電動汽車高速發展的時期。
3. 電動汽車發展上有什麼技術瓶頸嗎
除了電池續航問題和電池新材料的開發及批量應用,別的沒有任何技術瓶頸。
4. 當前汽車新技術發展所遇到的瓶頸難題
由於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世界許多國家把交通電氣化作為減少石油依賴、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舉措。我國也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節能減排和新興戰略型產業的重要內容。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處於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是我國最終實現從汽車製造業大國向產業強國轉變的一次重要機遇。為應對金融海嘯的沖擊,我國出台了汽車產業振興規劃,明確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在此關鍵時刻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加以政策上的扶持,能夠有效促進國內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5. 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是什麼
最大的技術問題還是電池容量,重量,還有充電樁的數量。國補的減少,就是商用電樁電價。
6. 目前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有哪些
第一個續航,第二個實
用壽命,第三回收利用
7. 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在哪,請詳細點,我需要更多的建議和資料
在中國,需要更多的充電樁,更大的續航里程,如果在高速開,每個服務區都有充電樁,要是人多了,就會造車很嚴重的滯留,車子越來越多。到時候就會帶來不方便,因為中國人太多了,尤其是節假日,高速不要錢的時候,全是人。 第二,如果建充電樁,不免會有騎電瓶車的人拿那個來充電,雖然充不進去吧,但是會損壞設備。人口素質也有待提高。第三,要是如果能加大里程,實現能量回收。那就太好了。 其實最主要的是它的燃料是的電,沖的也慢,所以無法和內燃機加油比。
8. 電動汽車的瓶頸既然電池技術,為什麼不使用換電池的
換電池也是要成本的。而且,換電模式對安全性要求高。目前除了公交,沒看到小汽車的實用化。力帆有款可以換電池的車,不過大概也只在重慶可以換。電池很重的,自助換電很麻煩。特斯拉搞過,不過用戶參與度很低。
9. 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在哪裡
雖然電動汽車本身沒有排放污染,但是間接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如鉛酸電池中的鉛,從開采、冶煉到生產的排污,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與鉛酸電池比,當前廣泛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的污染程度會相對比較低一點,只有電解質磷酸鋰是有害的,但是對環境的影響也是不應忽視的。目前我國對汽車動力電池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壽命這些方面,對回收的關注比較少,有必要增強對廢舊汽車動力電池處理和回收的研究。
10. 電動汽車發展瓶頸有哪些
最主要的是電池體積大,太重,充電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