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電壓轉換器原理圖
❶ 電動車充電器原理和圖紙
電池充電通常要完成兩個任務,首先是盡可能快地使電池恢復額定容量,另一是使用小電流充電,補充電池因自放電而損失的能量,以維持電池的額定容量。在充電過程中,鉛酸電池負極板上的硫酸鉛逐漸析出鉛,正極板上的硫酸鉛逐漸生成二氧化鉛。當正負極板上的硫酸鉛完全生成鉛和二氧化鉛後,電池開始發生過充電反應,產生氫氣和氧氣。這樣,在非密封電池中,電解液中的水將逐漸減少。在密封鉛酸蓄電池中,採用中等充電速率時,氫氣和氧氣能夠重新化合為水。過充電開始的時間與充電的速率有關。當充電速率大於C/5時,電池容量恢復到額定容量的80%以前,即開始發生過充電反應。只有充電速率小於C/100,才能使電池在容量恢復到100%後,出現過充電反應。為了使電池容量恢復到100%,必須允許一定的過充電反應。過充電反應發生後,單格電池的電壓迅速上升,達到一定數值後,上升速率減小,然後電池電壓開始緩慢下降。由此可知,電池充足電後,維持電容容量的最佳方法就是在電池組兩端加入恆定的電壓。浮充電壓下,充入的電流應能補充電池因自放電而失去的能量。浮充電壓不能過高,以免因嚴重的過充電而縮短電池壽命。採用適當的浮充電壓,密封鉛酸蓄電池的壽命可達10年以上。實踐證明,實際的浮充電壓與規定的浮充電壓相差5%時,免維護蓄電池的壽命將縮短一半。鉛酸電池的電壓具有負溫度系數,其單格值為-4mV/℃。在環境溫度為25℃時工作很理想的普通(無溫度補償)充電器,當環境溫度降到0℃時,電池就不能充足電,當環境溫度上升到50℃時,電池將因嚴重的過充電而縮短壽命。因此,為了保證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都能使電池剛好充足電,充電器的各種轉換電壓必須隨電池電壓的溫度系數而變。
常見的幾種充電模式為:
1. 限流恆壓充電模式,其充電曲線和轉換電壓如圖1所示。
2. 兩階段恆流充電模式,其充電曲線和轉換電壓如圖2所示。
3. 恆流脈沖充電模式,其充電曲線和轉換電壓如圖3所示。
此三種充電模式均為業界推薦採用,其各階段充電電流間的轉換,都分別受有溫度補償的轉換電壓Vmin(快充最低允許電壓)、Vbik(快充終止電壓)和Vflt(浮充電壓)控制。國外已開發出多款具有上述功能的專用充電集成電路,如UC3906,bq2031等。
二、DB3616C電動自行車充電器的製作實例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電動自行車大多採用36V或24V密封鉛酸蓄電池組,為了降低成本,與其相配套的充電器大多採用簡化的恆流恆壓模式,充電曲線見圖4。此方案與圖1相比,由於省卻了補足充電階段(即Vlk高電壓恆壓過充電階段),故電池的容量只能恢復到額定容量的80%~90%,同時,其充電轉換電壓也沒有溫度補償。在冬夏兩季易出現充電不足或過充電現象。再者,由於串聯電池組中各個電池的自放電率亦不盡相同,如果採用恆定的浮充電壓,那麼將影響單體電池的充電狀態。
本充電機實例採用圖3充電模式,原理圖見圖5。本機選用AC/DC諧振式高效變換器組件DBX6001,作為前級隔離降壓。此組件效率高達92%以上。組件輸出的60V直流電,由c、d端進入後級充電電路。後級功率元件採用低導通壓降器件,考慮到便攜性,本機採用小型化設計,內置自動小型風扇,整機體積為75mm×130mm×50mm。IC和Q1、L、D1等組成快速恆流充電系統。IC採用SG3842,R1、DZ1、C3、C4為IC的供電電路,R4、C6決定IC的振盪頻率,C5、R3為補償元件。剛開始充電時,電池電壓較低,PC不導通(原理後述)。IC①腳被R3、R4拉到地電位,⑥腳輸出約100kHz脈沖,通過R8加到Q1柵極,控制Q1通斷。Q1導通期間,DBX6001③腳輸出的充電電流,經儲能電感L、外接電池E、Q1、R6到④腳。在給電池充電的同時,電感L也存儲著能量,充電電流呈線性增大,並在R6上產生檢測壓降,經R5、C7傳遞到IC③腳。當③腳上的電壓達到1.1V時,⑥腳關閉脈沖,Q1截止。此時電感L中的磁場能釋放,所產生的電流繼續向電池供電。D1為L提供續流通道。平均充電電流的大小由R6決定。電池充滿後,PC導通,⑧腳輸出的5V電壓經PC加到R2上,①腳的電位高於2.5V時,⑥腳關閉輸出,充電器停止充電。
DBM36為36V鉛酸電池組專用充電檢測與控制模塊,內部有兩種充電模式。
❷ 電動車轉換器怎麼接
1、電動車的轉換器有三根線,分別是黑色的負極線,紅色的電源線、黃的的輸出線。
❸ 電動車電原理圖
12V轉向燈一般由整個電池組經轉換器降壓後供電,轉換器是將48V高電壓變成12V低電壓的裝置,上面三條線,正極進48V出12V,共用地線
❹ 求 電動汽車用 60V轉12V DC_DC轉換器 電路圖
這款是494控制的非隔離轉換器
❺ 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原理圖
由車載動力電池提供能量,並由電機提供動力來實現行駛。電動汽車行駛消耗的是電池的能量,電池電量消耗後需要補充電量, 通過把電網或者其他儲能設備中的電能轉移到車輛的電池的過程。
電網或者儲能設備中的電能,需要經過充電設備的轉化,以匹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技術特性才能完成充電。充電設備的轉化過程還需要和電動汽車上動力電池的管理系統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協商,以適當的電壓和電流來完成充電,並且在充電過程中,充電電流會隨著充電進程而減小,初期可以大電流充得快一些,後期小電流充得慢一些。交流慢充:交流充電樁沒有功率轉換模塊,不做交直流轉換,輸出交流電,接入車內,通過車上的充電機轉換為直流電後再輸入電池。充電功率取決於車載充電機功率。目前主流車型車載充電機有2Kw、3.3Kw、6.6Kw幾種。總的來說充電較慢,一般的混合動力車型需要4-6小時充滿,純電動車要8小時以上充滿,充電倍率基本都在0。5C以下。直流快充:直流充電樁內置功率轉換模塊,能將電網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 不須經過車載充電機轉換,直接接入車內電池。充電功率取決於電池管理系統和充電樁輸出功率,兩者取小。
❻ 電壓轉換!電動車電源電壓轉換為單片機的5v電壓的 電源轉換電路 原理圖 每一部分作用
C1、C3分別為輸入端和輸出端濾波電容,當輸出電流較大時,7805應配上散熱板。濾的是直流中的交流成分,也就是紋波,C3濾除電源中的高頻干擾
❼ 電動車電源轉換器原理、電路圖。謝謝
①誤差放大器輸出/補償
②電壓反饋輸入
③電流取樣輸入
④振盪電路時間常數
⑤地
⑥開關管驅動脈沖輸出
⑦電源
⑧5V基準電壓一般與振盪器相接
❽ 72V轉12V/10A電動車電源轉換器電路圖中B1、B2和B3的詳細參數是什麼
你要的資料正好是廠家保密的資料,提供不了。
另外,給12V20AH電瓶充電,需要14.4V電壓,輸出恆流2A電流的電源。這個電源要改了才能用。
❾ 電動車(48v)充電原理圖解說
充電器.一插上電源,充電器一點反應都沒有.但儲能電容還有電,如果不及時在這里放電的話,還會讓你心驚肉跳一下,很難受。
首先確定13007是否好,測二個管子的中點電壓是否是150V,是150V就是電容68UF/400V到大變壓器電路之間有問題。不是150V就是二隻240K啟動電阻有一隻壞了。大部分是後一種情況。如果是3842的電路一般是啟動電阻變的無窮大,那兩個2.2歐姆的電阻也要檢查。
TL494充電器原理與維修
電動自行車充電器多採用開關 電源,型號雖多,但電路結構大同小異,主要區別在於所選的脈寬調制(PWM)晶元不同如(UC3845、UC3842、SG3524、TL494)。常用電動車充電器根據電路結構可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充電器的控制晶元一般是以TL494為核心,推動2隻13007高壓三極體。配合 LM324(4運算放大器),實現三階段充電。還有一種是以uc3842驅動場效應管的單管開關電源,配合LM358雙運放來實現三階段充電方式。
一、電路原理
根據實物測繪的佳騰牌充電器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整機可分為PWM產生和推動電路、功 率開關變換電路、充電狀態指示電路和交流輸入電路四個部分。
1.PWM產生和推動電路
PWM產生電路由IC1TL494和外圍元件構成。TL494是PWM開關電源集成電路。引腳功能和內 部框圖如圖2所示。
IC1的第5、6腳外接的C10、R19是定時元件,決定鋸齒波振盪器的振盪頻率,F=1.1/RC, 按圖中數值為50KHz。第14腳是+5V基準電壓輸出端,除晶元內部使用外,還直接或分壓後供第2、4、13腳和IC2使用。第13腳為輸出方式控制端 ,該腳接低電平時為單端輸出方式,圖中接第14腳+5V高電平,為雙端輸出方式。第4腳為死區電壓控制端,該腳電壓決定死區時間。電位升高 ,死區時間延長,輸出脈寬變窄,當電壓大於鋸齒波電壓時,輸出脈寬將變得很窄,甚至停振。凡輸出端採用全橋或半橋式的開關電路,都要 正確設置死區時間,以免兩個開關管同時導通,發生電源短路的危險。圖中該腳電位由基準電壓經R24和R20分壓取得,實測電壓為0.46V。第1 、2腳和第16、15腳是IC1內部的兩個電壓比較器的正、反相輸入端,分別用作充電電壓取樣和充電電流取樣。+44V充電電壓經R28、R27和R26分 壓反饋至第1腳。C15是軟啟動電容。第2腳電位由基準電壓經R23和R3分壓取得,實測為3.2V。第1腳電壓越高,輸出脈寬越窄,充電電壓越低; 反之脈寬增寬,充電電壓升高。從而實現+44V充電電壓的目的。Ra是充電電壓調試電阻,Ra和R26並聯值越小,充電電壓越高。R29是腳充電電 流取樣電阻,由該電阻上取得的電壓變化,經R13送入IC1的第15腳。充電電流越大,第15腳電位越低。當第15腳電位低於第16腳(接地)電位 時,IC輸出端將被封閉,從而實現過流保護。Rb是過流保護調試電阻,本機予設為1.8A。
外部輸入信號的變化,經片內電路處理後,由8、10腳輸出一對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 度,脈寬可變的方波,經V3、V4推挽放大後,由變壓器T2耦合至功率開關變換電路。
2.功率開關變換電路
V1、V2兩個開關管串聯接在+300V供電電壓和地之間,組成半橋式開關電路,在調寬脈沖 的作用下,輪流導通和截止,將+300V直流轉換為高頻交流電。電流流向示意圖如圖3所示。V1導通時,C5+→V1ce→T2的2、4端→T3的2、1端→ C6→C5-。V2導通時,C5+→C4→T3的1、2端→T2的4、2端→V2ce→C5-。T3次級輸出電壓經D15、C17全波整流濾波,輸出+44V供蓄電池充電。T3 次級另一繞組經D、D10、C18整流濾波,輸出+24V向IC1和IC2供電。
R7、R是啟動電阻,在開機瞬間向V1、V2基極提供激勵電流,使電路自激啟動。
C7、D5、R4或C8、D8、R11)是加速網路。D6、D7為保護二極體。C3、R1為尖峰吸收網路 。
3.交流輸入電路
220V市電經D1-D4橋式整流、C5濾波,取得+300V電壓,向功率開關變換電路供電。
4.充電狀態指示電路
由IC2(HA17358)和雙色發光管LED2構成。IC2是雙運放集成電路,這里接成兩個電壓比 較器。由充電電流取樣電阻R29取得的電壓變化信號,經R31送入IC2的第2腳。充電初期,充電電流較大,R29上電壓增大(注意:R2上的電壓對 地為負電壓),第2腳電位低於第3腳電位,第1腳輸出高電平,充電指示燈LED2-A點亮。當電池接近充滿時,充電電流減小,R29上的電壓也降 低,當第2腳電位高於第3腳電位時,第1、6腳變為低電平,第7腳輸出高電平,充滿指示燈LED2-B點亮。
Rc是充電狀態指示調整電阻,選用適當的阻值接入,使之達到設定的指示狀態(200mA) 。
二、檢修方法
本機有熱地和冷地之分,測量時 不要選錯參考點。熱地和市電相通,若加電檢修,應加隔離變壓器,以防觸電。多數情況下,使用萬用表的電阻檔就能找到故障元件。檢修PWM 電路用外接電源(即在+24V濾波電容C18兩端外接15-20V穩壓電源)最為安全有效。
加電試機,正常情況下,LED1應 點亮。+44V端不接負載時,充電指示LED2-B應亮(綠色),+44V略有下降,實測為+44V不要誤為故障。接入假負載時(可用1000W電爐絲代)充 電指示LEED2-A應亮。
1.保險燒斷、玻璃管內壁發黑或 炸裂
此現象說明電路有嚴重短路之處 ,以濾波電容C5、市電整流管D1-D4、開關管V1-V2、整流管D15等多個元件同時擊穿多見。用萬用表電阻檔在路即可找出故障元件。
2.電源指示燈LED1不亮,無+44V 電壓輸出
此現象說明電路沒有工作,在 +300V電壓輸出正常的情況下,應重點檢查啟動電阻R7、R9有無斷路,V1、V2基極迴路元件D5、R4、R6、D8、R11、R8損壞,IC1、V3、V4損壞而 無調寬脈沖輸出。
外接電源,用示波器測IC1第5腳 ,應有正常的鋸齒波形,若定時元件R19、C10正常而無波形,可判定IC1損壞。IC1的8腳和11腳應測得正常方波,當測其無波形或波形不正常時 ,若各腳電壓正常,應更換IC1。若V3、V4波形不正常,查R12、V3、V4和外圍元件。
表1、表2和圖4、圖5列出在外接 +15V穩壓電源、+44V輸出端空載條件下IC1、IC2各腳對地電壓值和關鍵點波形圖,供檢修參考。IC1第14腳(+5V基準電壓)若不正常,IC1第13 、2、4、腳電壓都會不正常,IC2有關引腳電壓也會不正常。斷開IC1第14腳外電路後,若各腳電壓仍不正常,則可判定IC1損壞
UC3842充電器原理與維修
以uc3842驅動場效應管的單管開關電源,配合LM358雙運放來實現三階段充電方式。220v交流電經T0雙向濾波抑制干擾,D1整流為脈動直流,再經C11濾波形成穩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電。U1 為TL3842脈寬調制集成電路。其5腳為電源負極,7腳為電源正極,6腳為脈沖輸出直接驅動場效應管Q1(K1358) 3腳為最大電流限制,調整R25(2.5歐姆)的阻值可以調整充電器的最大電流。2腳為電壓反饋,可以調節充電器的輸出電壓。4腳外接振盪電阻R1,和振盪電容C1。T1為高頻脈沖變壓器,其作用有三個。第一是把高壓脈沖將壓為低壓脈沖。第二是起到隔離高壓的作用,以防觸電。第三是為uc3842提供工作電源。D4為高頻整流管(16A60V),C10為低壓濾波電容,D5為12V穩壓二極體,U3(TL431)為精密基準電壓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動調節充電器電壓的作用。調整w2(微調電阻)可以細調充電器的電壓。D10是電源指示燈。D6為充電指示燈。 R27是電流取樣電阻(0.1歐姆,5w)改變W1的阻值可以調整充電器轉浮充的拐點電流(200-300 mA)。
充電器常見的故障有三大類。1:高壓故障 2;低壓故障 3:高壓,低壓均有故障。高壓故障的主要現象是指示燈不亮,其特徵有保險絲熔斷,整流二極體D1擊穿,電容C11鼓包或炸裂。Q1擊穿,R25開路。U1的7腳對地短路。R5開路,U1無啟動電壓。更換以上元件即可修復。若U1的7腳有11V以上電壓,8腳有5V電壓,說明U1基本正常。應重點檢測Q1和T1的引腳是否有虛焊。若連續擊穿Q1,且Q1不發燙,一般是D2,C4失效,若是Q1擊穿且發燙,一般是低壓部分有漏電或短路,過大或UC3842的6腳輸出脈沖波形不正常,Q1的開關損耗和發熱量大增,導致Q1過熱燒毀。高壓故障的其他現象有指示燈閃爍,輸出電壓偏低且不穩定,一般是T1的引腳有虛焊,或者D3,R12開路,TL3842及其外圍電路無工作電源。另有一種罕見的高壓故障是輸出電壓偏高到120V以上,一般是U2失效,R13開路所致或U3擊穿使U1的2腳電壓拉低,6腳送出超寬脈沖。此時不能長時間通電,否則將嚴重燒毀低壓電路。
低壓故障大部分是充電器與電池正負極接反,導致R27燒斷,LM358擊穿。其現象是紅燈一直亮,綠燈不亮,輸出電壓低,或者輸出電壓接近0V,更換以上元件即可修復。另外W2因抖動,輸出電壓漂移,若輸出電壓偏高,電池會過充,嚴重失水,發燙,最終導致熱失控,充爆電池。若輸出電壓偏低,會導致電池欠充。
高低壓電路均有故障時,通電前應首先全面檢測所有的二極體,三極體,光耦合器4N35,場效應管,電解電容,集成電路,R25,R5,R12,R27,尤其是D4(16A60V,快恢復二極體),C10(63V,470UF)。避免盲目通電使故障范圍進一步擴大。有一部分充電器輸出端具有防反接,防短路等特殊功能。其實就是輸出端多加一個繼電器,在反接,短路的情況下繼電器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