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運營大會
A.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機遇在哪
未來的機遇在於國家政策,現在國家正發展新能源汽車,一定要抓住機會,質量更上一層,才能保證企業永存
B. 國內新能源汽車很火爆,未來新能源汽車是否會成為主流車
目前,在技術進步的同步影響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基於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各種力量和資本紛紛湧入,都想贏得一份。國內外手機行業一度繁榮,眾多品牌和各類手機層出不窮。但是隨著激烈的競爭和迭代式的技術更新,只有少數品牌存活下來,比如蘋果, 華為, OPPO,VIVO等等,占據了絕對的壟斷地位。類似於手機行業的發展歷程,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剛剛進入蓬勃發展的狀態,未來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那麼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才能生存?
5.寫在最後
隨著信息技術向各個領域的滲透和互聯網應用的日益普及,自20世紀末以來,企業逐漸開始利用外部資源,用外部資源的較低成本和技術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降低企業的整體運營成本,這被稱為外部資源整合,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主流模式。因此,一個企業不需要具備一個產品的全部核心競爭力,而必須具備一定的外部資源整合能力和系統集成設計框架能力。華為的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除了品牌、設計和市場,還可以依靠外部資源。
C. 新能源汽車運營有哪些「潛規則」
2017年6月1~2日,2017第三屆中國新能源汽車運營商與車企對接采購交流會暨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與零配件企業技術交流論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下稱:重慶會議)。大會由電動汽車資源網主辦,重慶鑫源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電動汽車資源網承辦,邀請國內領先的主機廠、核心零部件企業、運營商等各領域的600餘位精英參會交流。
為堵住「騙補」漏洞,工信部下發文件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里程要超過3萬公里才能領取國家補貼,細究之下可發現,「3萬公里」的輻射面十分之廣,在「3萬公里」政策之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純電動物流車運營如何進行?本次會議,電動汽車資源網邀請了這一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及實踐者,為新能源汽車運營支妙招,為三萬公里痛點開良方。
D. 新能源貨車會大大減少運營成本是真的嗎
正常情況下,新能源貨車 的運營成本來自於充電和維護;汽油車的運營成本來源於加油和維護。
拋開維護費用,按照每天行駛250km計算使用費用:
充電成本:快充1元/度,整車3.5T-4.5T行駛250km的電量約是70-80度,需要充電電量78-89度,快充費用約是78-89元。充電時間2-3小時。
加油成本:整車3.5T-4.5T行駛250km的耗油量范圍在35-45L,按照油價6.5元/L計算需要227-292元。按照油價5.5元/L計算需要192-248元。
初步計算每天可以節約150-203元(油價5.5元/L節約114-159元)。
以上請參考。
E.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怎麼樣,未來幾年內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表示發展越來越現代化,也體現著技術越來越先進。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的特點。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未來發展趨勢
兩極分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度受益,並開始迎來政策補貼。現在,補貼回落、准入門檻上浮、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多,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汽車價格相關的質量和技術體系如「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產業鏈主線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幹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
新能源汽車逐漸搶占市場的新高度,也逐漸取代普通汽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你對於新能源的發展趨勢了解了嗎。
F.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50%汽車價格會如何變化
閱讀設置: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預測2019年補貼將降40%,盼新政盡早出台應對挑戰
預計2019年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盼相關細則能盡快出台
即將到來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繼續退坡。年底有汽車銷售商針對補貼退坡忙著促銷,甚至打出了「倒計時牌」的噱頭。不過有行業人士表示,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盼相關細則能盡快出台,以便企業能盡早准備好相應的應對措施。
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百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16.9萬輛,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22.8%。累計方面,2018年1-11月累計銷量為103萬輛,同比累計增長6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佔比6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7萬輛和79.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0.3%和55.7%;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7萬輛和23.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0.3%和127.6%。
2018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預計2019年補貼將降40%
近年來,國家為鼓勵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對行業影響最大的是2015年由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實行普惠制。消費者購買進入國家推薦目錄的車型,可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購買。
不過《通知》中提出,2017年-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其中,2017年-2018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年-2020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到2020年,乘用車新能源補貼政策將終止。
此後,2016年和2018年,國家在《通知》的基礎上不斷調整,一方面將可享受補貼的企業的標准和門檻提高,另一方面不斷將補貼退坡的時間表提前。
今年2月,財政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這意味著地方補貼大幅減少。而根據2015年的《通知》,2019年補貼將繼續退坡,極有可能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而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終止。但仍有不少行業人士擔心,該終止時間很有可能大幅提前。
這是否會導致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下降?12月20日,在深圳福田香蜜湖汽車市場上,購車的人雖然沒有明顯的增多,但是對新能源汽車及補貼都非常關心,甚至有銷售廠商將「補貼退坡倒計時」貼到了銷售區域的醒目位置,以此刺激消費者盡快交購車款。「今年補貼比去年少,明年就更少了,所以早買早劃算。上汽集團旗下一家汽車品牌的銷售人員表示,他主要負責推廣的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根據當前的補貼政策加起來實際購車可省下幾萬元,但是補貼退坡則意味著消費者要多掏錢。
多種政策支持
事實上,雖然現金的補貼少了,但是相關的配套政策卻明顯增多,意在通過鼓勵消費者購買並使用來刺激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增長。
以深圳為例。不久前,深圳市交委發布了粵B車牌指標調整細則,其中包括:混動、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無額度限制,可直接申請。個人名下只有1輛小汽車時,還可以申請一輛純電動小汽車指標。該細則的發布,直接擊碎了市場上曾熱傳的「混動汽車不能直接申請,需要搖號」的謠言,通過車牌申請方面的寬松政策,給購車者一顆「定心丸」。此外,深圳曾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提出已建住宅停車場需按照停車位數量的10%配建充電樁,完善公交充電設施體系等相關配套建設的一系列要求。
鄭州、石家莊、太原等地紛紛開啟了新一輪的單雙號限行。鄭州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所有的公交車、計程車、市政環衛車、物流配送車等領域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對純電動乘用車實行不限行、減免停車費等政策,鼓勵個人、非公企業等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
行業盼盡早出細則 企業調整營銷戰略保持市場優勢
面對補貼退坡的大趨勢,一些新能源車企業做好了各種准備,希望盡早擺脫補貼依賴。如不久前舉行的第九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當前補貼連年下降,到2020年補貼徹底取消了。在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通過新的品牌和商業模式以及權利交易等「三板斧」戰略提升規模優勢,將產品設計細化為200公里、300公里、500公里等,打造北汽新能源的核心競爭力。
日前,吉利汽車方面表示,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會遭遇新的挑戰。如果企業不能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將會為後期的發展埋下比較嚴重的隱患,以至於影響既定目標的實現。即便是暫時在銷量上處於領先地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同樣不能放鬆,應及時調整營銷戰略,實施有競爭力的技術路線,才能保持市場優勢。
專家建議盡早發布國家新能源政策,以便車企做好准備,更好地讓老百姓享受到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便利,可在綠牌通行、充電設施覆蓋、電池回購等方面出台多項措施,繼續鼓勵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對於補貼退坡對消費端的影響,比亞迪發布消息稱,在2018年12月31日前繳納定金購買旗下新能源車型,且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上牌,比亞迪將繼續為購車用戶提供2018年的購車價格,包括2018年的新車指導價以及2018國家及各地方政策補貼。
G. 聚焦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 新能源補貼終將成歷史
全球汽車產業面臨深度轉型。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發展進程加快,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也在逐步進行結構調整,汽車市場正出現巨大變化,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隨著補貼退坡以及消費者對PHEV接受程度的一些變化,最近三年,既有PHEV車、也有EV車,而且同一個車的尺寸性能差不多相當的情況下,從真實的個人用戶購買這個車的比例來看,PHEV的接受程度要高於EV的接受程度。
目前這個階段即使廠家不賺錢、國家有補貼,因為殘值不高,電池的成本比較高,跟傳統的內燃機車比,在現在這個時間點,純電動汽車是沒有優勢的,即用戶正常狀況下是不會去買新能源車。?能夠改變它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電池成本快速下來;第二,是純電動車的殘值要上得來,要讓用戶覺得二手車是有價值的。第三,是單位百公里電耗要下去,對電池需求依賴要降低。
紅點觀察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行業內對補貼的心態較為矛盾。一方面有不少企業呼籲取消補貼,讓市場導向加速優勝劣汰。另一方面,補貼退坡過猛也導致大部分企業銷量下滑,叫苦不迭。但新能源補貼時代已經過去是不爭的事實,而誰能在沒有補貼後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站穩腳跟拔得頭籌,誰就是王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不會對「新能源」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隨著在環保、經濟、便捷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新能源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自主品牌把握住難得機遇,將大力發展新能源車視為對歐美傳統車企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不過,這些年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風生水起,所以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I. 2020年,新能源車企會比想像中更凄涼
兩年前,眾人都說,2020年將是各家造車新勢力、新能源車企的決戰時刻,因為大部分新能源車企的產品都已經落地,將進入銷售階段。可是萬萬沒有想到,2020年的開局的疫情,讓新能源車企的「決戰時刻」成為了「至暗時刻」。
2020年第一季度,大量新能源車型開始交付周期,這其中包括已經發布價格的特斯拉國產Model3、愛馳U5、威馬EX6等,也有即將發布的天際ME7、哪吒U、零跑T03、廣汽蔚來合創007、小鵬P7等等。另外算上剛剛邁入交付期的理想ONE、AionLX等,不下十數款車型在第一季度的交付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根據蔚來公布的交付數據,2020年1月蔚來品牌整體交付量達1598台,同比下降11.5%,其中ES6交付1493台,ES8交付105台。不過按照蔚來的說法,由於1月份的有效工作日只有16天,其日均交付達到了100台以上,同比提升22%。
另一方面,小鵬汽車何小鵬也在社交媒體上也有意無意透露了「小鵬不差錢」。何小鵬表示他持有大量的特斯拉股票,言下之意是他可以通過套現特斯拉股票來維持小鵬的運營。按照的特斯拉之前800美元到900美元的股價來看,何小鵬如果出手10萬股特斯拉股票,就能夠有八九千萬美元保持小鵬的運營——如果對「大量」有一個更樂觀的定義,或許何小鵬所持有的特斯拉股票達到百萬量級。
如果說蔚來和小鵬還有融資的底氣,那麼更多數的新能源車企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對於大部分新能源車企來說,它們很有可能無法見到2021年的日出,現在需要做的,必須是給自己找到一個足夠粗的「大腿」,確保品牌有最低限度的生存機會,即便是被收購也在所不惜。
撰文|錢大友
圖片|網路
編輯|白術
審校|蘭青青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補貼不取消/堅持純電動:2020年新能源車發展方向曝光
未來中國自主新能源之路到底怎麼走?
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中國汽車百人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工信部部長苗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等相關部門領導;另有王傳福、李斌、何小鵬等車企領導人共同發聲,建言新能源市場發展、政策走向,這次大會參會規格極高,釋放出的信息量很大,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新能源車未來發展方向。
綜合眾多獻策發言,可見用力過猛的取消補貼、延續高額補貼都將存在不小的風險。我們能夠明確:無問質量的高額補貼時代已經正式宣告結束,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向著補好補優、多種新能源技術共同進步、提升充電環境體驗等方向迭代,相信在更市場化的策略調整之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夠獲得更為健康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