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起火安全嗎
A.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1)電動汽車起火安全嗎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B. 路上遇見電動汽車起火,電動汽車容易起火嗎
汽車起火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線路老化,破損導致短接後自燃,所以說只要你的車沒發生事故,是不會輕易自燃的。
C. 電動汽車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覺不安全,這種新能源汽車怎樣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車自燃事故發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共發生29起約40輛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其中,純電動汽車是起火事故高發的車輛類型,佔比高達79%;其次是油電混合動力佔比10%,插電式混合動力7%,最後未披露動力類型的佔4%。那麼,新能源汽車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車區別於燃油車的地方在於以電作為驅動動力來源。因此用電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電路短路或高壓擊穿,就會導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輕則導致汽車拋錨、整車漏電,重則可能會引起汽車自燃。新能源汽車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絕緣耐壓、防腐蝕,還需要考慮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國沒有統一的車用電壓標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採用的電壓各有不同。類似比亞迪這樣的車企採用低、中、高多個電壓平台的新能源車,高壓電壓可達690V,而瞬間脈沖可達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採用阻燃材料,一旦電壓擊穿或遇高溫,可導致整車漏電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為了電池模組的包殼首選。塑料殼體具有較好的成本優勢以及綜合性能,是目前發展動力電池殼體的主要發展材料。在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阻燃要求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如中航鋰電、博世、雷天等,開始採用阻燃塑料做電池殼體。
充電設施的標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於不同電動汽車的電壓平台不同,再加上介面、通訊協議等技術因素的不同,這直接導致了樁與樁之間不能互聯互通,而且車樁不匹配的問題非常突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高壓線、高壓接插件和充電槍等高壓部件。其重要性與車內的動力電池一樣,都需要考慮充電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據目前國內發布的充電設施的標准和要求,我們對充電樁和充電槍外殼、插座插頭以及內部的高壓線束的阻燃材料進行了整理,並列舉了目前充電設施的產品,對相應的材料性能特點進行分析。
電器連接件如繼電器、高壓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屬端子需要插拔次數多,還要求壽命要長,以免老化斷裂耐熱。目前常見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國在高聚物(各種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適應性廣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劑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並烷(PBDD)和多溴代苯並呋喃(PBDF),而且鹵素阻燃劑在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煙和有毒且具腐蝕性的氣體,可導致單純由火所不能引起的電路系統開關和其它金屬物件的腐蝕及對人體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嚴重缺點。
目前我國也在針對汽車內飾件制定新的防火標准,意見稿已經發出來,在保留GB8410的基礎上,增加了垂直燃燒、氧指數、煙密度等幾個指標。增加煙密度指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火災發生時,人多數是被煙氣窒息而死。但是,國標仍沒有考慮煙氣毒性。
人們日益重視環保、安全、健康問題,各國也把環保型阻燃材料作為重點開發和研究對象。國家標准也會愈加完善和嚴格,隨之而來的是,車用的阻燃材料往環保與多元化方向發展。
D. 電動汽車有什麼安全隱患
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其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繫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工作原理: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驅動汽車行駛。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E. 您的電動車安全嗎 電動車起火的六大原因
事實上,絕大多數電動車起火事故都是由於劣質電池、改裝電池、劣質或非匹配的充電器以及內部線路破損短路而造成的。常見的原因如下:
1、購買改裝蓄電池導致
2、不按產品說明書在規定時間內充電
3、充電器電壓和蓄電池不匹配
4、將蓄電池放在家中充電
5、在高溫環境下放置電動車電池
為了杜絕這種隱患,雅迪提出:「高端電池+安全充電「,騎行才安全,並且將此倡議的精神,堅決貫徹到了產品製造的每一個環節。一方面,為了向消費者提供優質高端電池,雅迪堅持整合高端科技,精益求精。如打造的黑鑽電池不僅加大容量更耐跑,還配有煥能充電器,配置3段電流定時保護,4段電壓判斷充電,提供6重防護。與此同時,針對黑鑽電池,雅迪在業內率先推送「電池一年內免費換新」服務。另一方面,回溯過往,雅迪始終不遺餘力向消費者提供正確引導示範。譬如引導消費者將充電時間規范化,每次充電6-10小時;充電流程正確化,先插電池,後插電源;充電配件原配化,一定要使用原配充電器等等。
如今,電動車市場,各種產品琳琅滿目,「充電問題」再一次讓消費者陷入了對產品選擇的困境。業內人士表示,認准雅迪級別的大品牌,選購具備高端品質的產品,是讓上述困境迎刃而解的根本。
F. 安全嗎中國發布電動車強制標准,起火5分鍾不爆炸
安全嗎?中國發布電動車強制標准,起火5分鍾不爆炸
今日,工信部發布了三項關於電動汽車安全性的強制國家標准(以下簡稱「三項標准」),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最近電動汽車起火的新聞層出不窮,許多人對其安全性產生質疑,出台此項規定之後,真的可以制止危險的發生嗎?我們一一為您解讀。
標准內容:
上圖是不是字太多,看不下去了,別急,我們給您總結。
1.從明年開始,所有電動車增加電池溫控系統,可以監控電池溫度,一旦溫度過高,立即報警。並且加強整車的防水、絕緣強度,保障高壓安全。
2.增強電池防碰撞能力,提高電力系統阻燃能力,增加電池最小單元散熱能力考核。
3.從明年開始,所有電動車增加著火預警系統,一旦電池起火,立即發出警報,保證燃燒5分鍾不發生爆炸,為乘員預留逃生空間。
安全嗎?
只要是安全系統,越多越好,畢竟生命至上。
制定安全標準是好,但最後實施情況又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最後一項標准,是不是有點可笑啊。
燃燒五分鍾不爆炸,該怎麼測試?
怎麼讓電池起火,什麼情況不算爆炸,會不會遭到擠壓,不發生明火而爆炸?
電動汽車到目前為止,也算新生事物。
制定安全標准在全球范圍內,中國也是首創。
摸著石頭過河吧!
給予一些寬容,我們只希望不要太離譜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電動汽車自燃著火該怎麼辦水和滅火器哪個更安全管用
對於汽車自燃的現象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其實是蠻普遍的一種現象,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當電動汽車自燃之後,該怎麼辦呢?水和滅火器哪個更安全呢?那麼自然肯定是水更安全,因為對於電動汽車,它是靠鋰電池提供動力的,而水自然是可以有效避免鋰電池的進一步反應,而控制火逝,汽車自燃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對於我們而言,我們要學會如何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損失最小化,那麼對於電動汽車自燃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當然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其他原因,總之,汽車自燃損失非常大,所以我們要做好相關預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意外發生,希望大家都能夠增加這方面的意識,並且在車上做好對應的消防設施准備,以免意外來領之時我們手足無措。
H. 電動汽車真的安全嗎
新鮮事物的出爐一般都會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抗,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像汽車這種安全性要求極高的大件,一定是經過了各種各樣的檢測才會上市的,所以是不用擔心的。
自燃這種事情,燃油車不見得比電動車少,但是強大的陰暗面放大效應導致電動車自然更加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更加吸引大家的胃口。畢竟每個人只看自己想看到的。
想想最近的德國某車企
舉一個例子:
7月13日,2019年第二批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測試結果公布,小鵬G3以綜合得分率92.2%獲得C-NCAP測試五星評價,成為2018版C-NCAP測試規則發布後,首批參與測試並獲得五星評價的純電動車型之一,同時,在綜合得分率及乘員保護、行人保護、主動安全分項得分率中,均位列純電車型第一名,獲得全滿貫。(測試車型為2019款小鵬G3智享版)。
I. 電動汽車會著火嗎
會。國內汽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行駛里程的要求越來越高,超過技術進步的步伐。於是,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把目光投向了電量較大、但碰撞容易起火的鋰電池。我們了解到,2017年電動轎車和SUV,採用容易起火的鋰電池的比例飆升至74.3%,而採用相對安全的鐵電池的比例下降到了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