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動汽車
A. 正道汽車是純電動汽車嗎
不是,屬於增程式混合動力車。
B. 正規的電動汽車,都有哪些十萬一下的
你所謂的電動汽車正規的是指屬於機動車的電動汽車吧,而不是那種老年代步車。目前正規電動汽車,也就是新能源汽車十萬以下的有,但是很明顯告訴你很坑,續航官方標注40KM,實際30都跑不到,我已知最便宜的而且續航還行的應該是北汽的了。具體型號忘記了。好像也要15w,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是不需要購置稅的。也就是說多少就是多少。沒有太多附加費用。
C. 純電動汽車怎麼樣
目前純電動車,受制於電池技術,和充電技術,還不能充分滿足實際的需要。就像你了解到的一樣,充滿電後續航里程不到300km,用於市內通勤還可以,如果用於城際或長途就無法滿足了。另外充電時間長達7-8小時,快充也要2-3個小時。技術上仍待突破。
國外汽車廠商,如豐田等電動車的積極倡導者,也不得不妥協,目前把混合動力這種折衷的清潔能源汽車作為市場化推廣的方向。歐美等汽車企業對電動車也心存忌憚,嘗到苦頭後,也對純電動車持謹慎態度。
另外電動車發展還存在著充電樁建設,規模化等一系列產業性問題,需要再過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進入真正的實用化階段。使電動車現在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不過,毋庸置疑,純電動車肯定是將來汽車發展的方向,會給汽車產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其意義不小於蒸汽機到燃油機的革新。
隨著上述技術的成熟,現有的汽車設計和汽車結構(動力系統、轉向系統、懸掛系統、中控系統,人機交互)都將有巨大的轉變,傳統汽車行業將重新洗牌,老的汽車廠商,即使是現在的大公司,如果不抓住機遇將面臨淘汰。
D. 純電動汽車需要什麼手續才能上路
電動汽車已可以和其他機動車一樣正式上牌,認可為機動車輛。因為是自動擋,駕駛人須持有C2以上的駕照方可上路。可以到當地車管所進行上牌登記,按正常機動車辦理牌照和保險手續進行。
根據公安部124號令 第七條 申請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填寫申請表,交驗機動車,並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車發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六)車船稅納稅或者免稅證明;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4)正電動汽車擴展閱讀:
按照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准化總體部署,在國家標准委協調和支持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組織,全國汽標委牽頭,汽研中心、電力企業聯合會和電器科學研究院共同起草了《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2部分:交流充電介面》、《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3部分:直流充電介面》三項國家標准。
由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電力企業聯合會和汽研中心共同起草了《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國家標准。該四項標准已於2011年12月22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公告2011年第21號」批准發布,2012年3月1日起實施。
一輛新型純電動中巴車充一次電僅需20分鍾,最大行程卻超過300公里。這種新型純電動汽車已經在我國吉林省投入生產,預計今年6月份首批產品將上線。
2015年6月1日起,北京純電動汽車不限行,相比普通機動車的尾號限行,純電動車的使用效率將提高20%。加之今後北京市還將出台電動車停車費、過路費等減免措施,目前新能源汽車申請人數出現迅速增長的態勢。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6月迎來了之前從未有過的上牌小高峰,這表明本市新能源車在呈大幅增長趨勢。
今年上半年,城市陸續出台了社會資本建設公共充電樁的資金支持、純電動車出行不限號等利好政策。在市民關心的充電樁方面,城市共擁有225個公共充電點,共1700個充電樁,自用充電樁近3000個。
據市科委介紹,下半年公共充電樁也在市民需求的重點區域進行擴容,針對部分公共充電樁不能共通充電的問題,市科委正進行協調,未來有望統一為電力公司的充電卡或是ETC卡兩種方式。另外,市科委也鼓勵運營方採用手機支付等互聯網支付方式。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純電動車免收過路費、停車費等利好政策已經有了初步草案,有望2015年底發布。
參考鏈接:網路--新能源汽車
E.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有哪些牌子
一、特斯拉(Tesla)
特斯拉(Tesla),2003年成立,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引領者,也是全球第一家採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公司,美國著名的純電動車製造商。
F. 純電動汽車品牌有哪些
據報道,大眾集團高層正在考慮被譽為「偶像」的甲殼蟲品牌的未來,青睞小型且缺乏實用性的兩門小轎車的消費者正在流失,因此甲殼蟲品牌未來的出路只有轉型為純電動汽車品牌。
大眾品牌總監赫伯特·迪斯為自己設定的任務目標是到2025年將大眾品牌盈利率提升至6%,要實現這一目標最好的辦法便是提升價格高且利潤率高車型(比如SUV)的銷量,然而上述做法幾乎同甲殼蟲品牌的定位完全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甲殼蟲的繼任車型應該以什麼為主題眼下正是赫伯特·迪斯等大眾高層探討的話題之一。赫伯特·迪斯認為甲殼蟲品牌轉變為純電動汽車品牌是其唯一的希望,原因是大眾利用全新的MEB電動化平台打造甲殼蟲電動汽車要比研發新款甲殼蟲內燃引擎汽車更加節約成本。
由於在組裝方面具備更大的靈活性,甲殼蟲品牌在後驅車型的工程研發方面更為容易,由此其也能獲得更為運動的外觀感受。
據悉,目前,北京國際車展正在舉行,在這次展會上,著名汽車品牌沃爾沃正式宣布,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將占公司總銷量的50%。
沃爾沃電氣化戰略於2017年正式宣布,他們表示,2019年及之後所有新上市的車型都將配備電動機;至2025年,將累計交付100萬輛新能源汽車。
除此之外,據國外媒體CNET報道,沃爾沃卡車計劃自今年前向數個客戶供應電動卡車。2019年,它將向歐洲大范圍地推廣電動卡車。電動卡車有望在城市物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產生的噪音極小,不會排放有害氣體,因此在半夜等休息時間駕駛電動卡車不僅可行,而且成為一項極有吸引力的選擇。網頁鏈接
G. 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汽車,有什麼區別
純電動車,簡稱EV。是指完全由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等)提供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充電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機提供電能,驅動電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前進。現在的純電動車續航里程一般在400公里左右,高端的甚至高達600多公里。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簡稱PHEV。簡單的說就是有兩套動力,一套是傳統汽油車的發動機+變速器,另還有一套電動車的電池+電機、電控。因此它的既可以在純燃油的模式下行駛,也可以在純電模式下行駛,當然也可以是油、電混合行駛。並且電池是需要外接充電的,電池容量還比較大,純電模式一般可以跑60-100公里。
油電適合經常跑長途的人,插電式混合更適合較少跑長途,用於城市通勤的人,而純電動只適合短途的城市通勤以及有充電條件的家庭。
H. 什麼是電動汽車
人們越來越擔心石油資源有朝一日會發生枯竭,因此,開發取代汽油的新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未來汽車的呼聲日益高漲。能取代汽油作燃料的汽車有電動汽車、醇類汽車、氫汽車等。根據最新預測,電動汽車可望獲得成功,成為下一代汽車而被推廣使用。電動汽車美中不足的是一次充電能夠行駛的距離較短,對此,打算通過把電動和汽油發動機兩者的優點兼收並蓄融為一體的方法加以解決。到2000年以後,隨著燃料電池的問世,將會進一步加快電動汽車的普及步伐。二、鐵路交通篇火車的發明1781年6月9日,喬治·斯蒂文森出生於英國諾森伯蘭郡威蘭姆。他的父親是煤礦的蒸汽機司爐工,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家8口,全靠父親的一點工資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為了減輕父親的重擔,8歲那年,斯蒂文森去給人放牛。艱苦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並沒有磨滅斯蒂文森強烈的求知慾。放牛的時候,他常用泥巴做模擬的蒸汽機,鍋爐、汽缸、飛輪……一應俱全,像真的一樣。
每當去煤礦給父親送飯的時候,斯蒂文森總是圍著轟隆隆轉動的機器,入神的看個沒完。他想,自己長大以後,要是也能像父親那樣當一個司爐工,操縱巨大的蒸汽機幹活,那該多好呀!
斯蒂文森14歲那年,真的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望著爐膛里熊熊火焰,聽著機器隆隆的轟鳴,他興奮極了,他一會兒往爐膛里添煤,一會兒給機器擦去油污,弄得滿頭大汗,也不肯坐下來歇一歇。
一個星期六下午,工人們都回家了。斯蒂文森一個人留在工房裡,借口清洗機器零件,把蒸汽機拆卸開,想好好了解一下它的內部結構。沒想到拆開容易裝配難,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裝配起的時候,窗外已是滿天星鬥了。
這一夜斯蒂文森沒有睡好覺,生怕第二天機器開動不起來,耽誤了生產,老闆會懲罰他。第二天天還沒亮他便急急忙忙地趕到工房,生火加煤,試著發動這台重新裝配的蒸汽機,結果竟一下子就發動起來了,運轉得比平時還好。
這件事大大鼓勵了斯蒂文森,他渴望自己也能造一台機器。他模仿拆裝過的那台蒸汽機畫了一張草,煤礦的總工程師看了後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啊,有志氣的孩子,希望你多讀書,多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發明一台比蒸汽機更好的機器。」
為了填補科學知識的空白,斯蒂文森決心從頭學起。他白天要做工,還要抽空給人擦皮鞋、修理鍾表,以便賺些錢來補貼家用。盡管已經十分勞累了,他每天晚上都夾著書本,堅持到煤礦的夜校去上課。
那時候,他已經是一個17歲的小夥子了。可是他不怕羞,和那些七八歲的孩子坐在一起,認真地聽老師講課。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22歲那年,斯蒂文森成了一名機械修理工。
有一天,煤礦的一台蒸汽機突然發生故障,工程師們都束手無策。斯蒂文森自告奮勇,請求總工程師允許他試一試,結果竟然修好了這台機器。煤炭礦經理聽說這件事後,破格把這個牧童出身的機械修理工晉升為工程師。
斯蒂文森生活的時代,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1781年,瓦特改進了蒸汽機,給大規模的機器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大大增加,迫切需要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以便盡快地把這些產品運到各地去銷售。
1801年,英國人特列維蒂克製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車。可這種機車只有一個汽缸,機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齒輪傳動,開起來聲音震耳欲聾,一搖一擺,變換速度困難,經常出軌。經過幾次失敗,特列維蒂克灰心喪氣,就不再研製機車了。
就在這一年,英國也製造出了一個火車頭,這個火車頭重5千克,每小時能走8千米,最多隻能拉十幾千克貨物,並且經常出事故,許多人都譏笑他說:「你的火車,還不如我的馬車跑得快呢。」
就在這種情況下,斯蒂文森開始了對火車的研究。他從前人的經驗中受到啟示:火車要想拉得多、跑得快,必須要有「大力士」蒸汽機。他不知疲倦地閱讀了大量有關蒸汽機的書,還實地考察了各種類型蒸汽機的特點。
他長途跋涉,步行1000多千米。來到瓦特的故鄉蘇格蘭,在那裡整整工作、研究了一年。從瓦特研究改進蒸汽機的過程中,斯蒂文森懂得了能的轉變和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汽缸里的蒸汽溫度越高,能量就越大。
於是,他開始著手研製新的蒸汽機車,他把當時的立式鍋爐改為卧式鍋爐,用擴大爐膛的辦法,來增加鍋爐的受熱面積。並且,機車改用了卧式鍋爐,高度降低。行走、轉彎就平穩步了,也更靈活了。
他還在車輪的圓邊上加上了輪緣,防止火車發生出軌事故,以保證行車安全。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反復的試驗,1814年,斯蒂文森製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統靴」號的火車頭。
斯蒂文森親自駕駛這個火車頭,在煤礦進行了試車表演。試車結果,這台經過改進的火車頭果然比以前的火車頭拉得多,跑得快,美中不足的是,這個火車頭的震動仍然太厲害。
在試車過程中,由於機車上的螺栓被震鬆了,結果翻了車,把乘在車上的一名英國國會議員和英國交通公司董事長摔傷了。這樣一來,許多人嘲笑和指責斯蒂文森,連一些原來贊成試驗的官員也斷言用蒸汽機作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斯蒂文森並沒有因此而止步不前。他以巨大的勇氣和毅力,決心對火車頭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造。為了減輕火車行進時的震動,斯蒂文森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成功地在火車上裝置了減震彈簧。
為了增大鍋爐所產生的蒸汽量,斯蒂文森從薄玻璃杯傳熱快,不會炸裂中得到啟示,沒有採用增加鍋爐壁厚度的辦法,而是讓加入鍋爐的冷水先經過預熱管預熱,這樣就避免了因溫度驟起變化引起鍋爐破裂。
他還採取了許多改進措施,如把汽缸里的廢汽用小管通到煙筒里去,利用它向上的沖力,使煤煙出得比原來更通暢,這就使得爐膛中的空氣循環加快了,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燒質量,雜訊也減少了。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進,斯蒂文森終於造出了牽引力大、運行安全的「旅行」號機車。這以後,從1823年開始,斯蒂文森應聘負責修建從斯多林克頓到達林頓的鐵路,歷時兩年終於建成。
1825年9月27日清晨,天還沒有大亮,斯多林克頓的許多居民早早起了床,有的步行,有的騎馬,有的坐車,絡繹不絕地向同一地點趕去,原來就在這一天,斯蒂文森要親自駕駛「旅行」號拖著6節煤車和20節擠滿乘客的車廂,轟隆隆地向達林頓方向駛去。人們歡呼雀躍,有些騎馬的小夥子,催馬緊隨在火車後面,一邊奔跑一邊大聲喝彩。
當這列火車以每小時24千米的速度,越過中途的一個大斜坡,安全到達終點站達林頓的時候,斯蒂文森才發現,列車上竟載了450個乘客加上6節煤車,他欣喜若狂。
在成功和榮譽面前,斯蒂文森並沒有自我陶醉,就此止步。他繼續致力於火車的研究和改進工作,和他的兒子羅伯特·斯蒂文森一起,設計製造出了一台取名「火箭」號的新火車頭。
就在這期間,英國政府決定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兩大城市之間修築一條鐵路。斯蒂文森被聘請為負責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項規模空前的大工程。他和工人們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如期修成了這條鐵路。
斯蒂文森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人們研製火車的興趣。1829年10月,在利物浦附近舉行的一次火車比賽中,斯蒂文森新製造的「火箭」號榮獲冠軍。從此,火車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使陸上交通運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