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壹』 如何評價中國新能源汽車
首先,電動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環保。
我們可以粗略的做一個生命周期分析。先看看燃油車的排放情況,根據國5標准,汽油乘用車行駛每公里排放的污染物要求為:
PM需小於0.0045g
碳氫化合物需小於0.068g
氮氧化物需小於0.06g
一氧化碳小於1g。
為了讓燃油車吃點虧,我們就以上限作為汽油車排放的平均水平吧。
再來看看電動汽車,首先我們為了照顧電動車,就不選國內那些雜牌電動車了,就選定全球銷量最大的日產Leaf的中國版本——啟辰晨風作為標准,按工信部測試百公里電耗為14.6度(啟辰晨風e30-Venucia啟辰官方網站),也就是每公里電耗0.146千瓦時。
對於電動車來說,考慮它的污染水平不應該用電網平均每千瓦時排放來計算,而應該用邊際增加發電量來計算。(威爾芙節能機油www.ukwef.cn)如果沒有電動車,BAU場景(business as usual ),隨著推廣新能源發電,會自然用清潔的電力取代原有電網中最「臟」的電力,電動車帶來的這部分新增需求相當於使得最臟的這部分電力產能不能被淘汰。
為了簡化計算,這里就用火力發電來計算(當然火電本身也佔到發電量的66%)。實際上這樣計算已經照顧了電動車,我國現在的火電裡面有天然氣和煤兩部分(天然氣火電佔4%左右),而如果要用最臟的電力計算,顯然應該只算煤電,而且是煤電裡面效率最低的那部分產能。
根據中電聯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6》,單位火電發電量煙塵(可以近似理解為PM)排放量0.09克/千瓦時,二氧化硫排放量約為0.47克/千瓦時,氮氧化物排放量約0.43克/千瓦時(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6》)。
折算以後,也就是說電動汽車每公里的排放量為:
煙塵(PM):0.09g/kwh*0.146kwh=0.013g
二氧化硫:0.47g/kwh*0.146kwh=0.069g
氮氧化物:0.43g/kwh*0.146kwh=0.063g
可以說,兩種車輛的排放物並不相同,電動車的二氧化硫和PM比較突出,汽油車則以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比較突出。那麼怎麼比較呢?
最權威的辦法是採用Impact Assessment的方法,將不同的污染物按單位效應的不同換算成同一種基準污染物,比如研究溫室效應就是都換成等效二氧化碳,在我國最嚴重的環境問題顯然是霧霾,而根據國際學術界普遍採用的方法,是採用美國環保部(EPA)頒布的TRACI(Tool for R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emical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Impacts)數據
根據TRACI數據,對於顆粒物污染來說:
每g二氧化硫等效於0.061g PM2.5
每g氮氧化物等效於0.0072g PM2.5
每g一氧化碳等效於0.00036g PM2.5
每g碳氫化合物等效於0g PM2.5
這里假定汽油車和電廠排放的PM都為PM2.5,實際上還有PM10,而且每gPM10隻等效於0.22g PM2.5,但因為沒有具體數據,只好粗略計算
因此電動車中比較優秀的啟辰晨風在使用平均火電情況下行駛每公里排放的等效PM2.5為:0.013g+0.069g*0.061+0.063g*0.0072=0.018g
而勉強符合國5標準的汽油車行駛每公里排放的等效PM2.5為:
0.0045g+0.06g*0.0072+1g*0.00036=0.0053g
也就是對霧霾來說,將國5的汽油車換成電動車,每輛車對霧霾的貢獻至少會是之前的3.36倍
也許有人會說,電網會越來越清潔,可是汽油車也會越來越清潔,你可知道國6的標准已經嚴格到什麼情況?兩邊都在進步,這個3.36倍的差距恐怕不是一二十年能追上的。
還有另外一些人會說,電動車可以將污染從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轉移到人口相對稀少的農村。但首先,這里有一個環境正義的問題,華北的農村已經被北京吸血吸的很嚴重(參見「上海富了周圍,北京坑了周圍」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chenqin 的回答 - 知乎),難道未來還要進一步為首都吸霾?
其次,因為我國的季風氣候,這些轉移到鄉下的污染未必不會刮回城市。
而我們這里還沒有考慮電池對水的高污染。
溫室氣體方面,電動汽車的情況要好一些,但如果考慮到真正的邊際增加發電量,實際上即使在美國這樣電力能源更清潔的國家,除了像加州這樣少數電網相當清潔的地區以外,電動車整體上也不佔優勢。這方面目前為止最好的研究我認為是:Archsmith J, Kendall A, Rapson, D* (2015) From Cradle to Junkyard: Assessing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Benefits of Electric Vehicles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52:72-90. 文章的結論如下:
附美國的發電能源結構
加州的
對比一下中國的(其中火電中2%是天然氣,66%是煤):
而這個研究實際上也還是使用普通燃油汽車跟電動汽車相比,如果拿燒汽油的混動汽車跟電動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在加州也並沒有優勢。
另附上評論區的討論, @許飯提了很有價值的討論
給幾個建議:1.應該拿新增發電量的污染物排放來對比國5排放的車,或者拿整體發電污染物的排放對比黃標到國5所有存量機動車的排放。對比的時候不能一邊帶上歷史包袱而另一邊無視;2.應當考慮能源替換的規模效應,中國大量使用煤電而不是更清潔的油電的原因除了煤炭儲量大以外,還有就是油優先供給機動車燒了;3.還要考慮到在整個使用周期中,電的排放是越來越清潔的,機動車的排放是越來越差的。
我的回復:
2,3點你說的有道理。第一點則不同意,原因文中有解釋,如果不存在電動汽車新增用電需求,電網也會更清潔,那麼最落後的發電產能會被淘汰,而有了電動車這部分產能就不能淘汰。同樣的,我們在今天賣掉的電動車,只能替代今天賣掉的燃油車,而跟過去賣的落後燃油車是否淘汰沒有關系。進一步我們還要考慮,汽油車通過混動和排放技術(參考國6)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而且這些技術現在就有),但電機效率和火電廠發電效率已經很高,難以進一步提高,電網清潔化只能靠結構化改變,但這個進程在20年內會比中國的汽油車進步慢
其次,強推電動車的政策讓我國民眾付出了巨大成本。
目前國際上推廣電動汽車,主要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財務補貼,比如免路橋費,免停車費,免購置稅,減免所得稅,補貼建設充電樁,甚至直接的現金補貼;另一種是政策優惠,比如允許單人上共乘車道,允許走公交專用道。而政策優惠裡面力度最大的就是我國一些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牌照政策,購買電動汽車就不用受牌照限購政策的限制,不用搖號或拍賣。
這些補貼本身都是有很高的成本的。補貼來源自政府財政,也就是來自於國民財富(納稅人或者國有企業的壟斷利潤)。政策優惠則相當於擠佔了普通車型車主的權利。
而中國電動車補貼更嚴重的問題是,電動車通過強推得到的絕大部分用戶根本並不喜歡電動車。以上海為例,純電動車相比插電混動汽車地方補貼就多了1萬元,而國家補貼還額外有3.15-5.4萬元,這總共4、5萬元的補貼並沒有挽回電動汽車的劣勢。2015年上海市全年銷售2萬多輛電動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只有幾百輛。此外,盡管用電相比用油更便宜,上海大部分購買了插電混動汽車的車主都很少充電使用,甚至連充電樁都沒有。那麼與此同時,在北京因為電動汽車中簽幾率很高,遠遠高於普通汽車,而得到的這部分用戶,每個人也就付出了至少等價於4、5萬元的效用損失。也就是說全體國民支付了巨大的成本,除了財務支出以外,普通汽車用戶還出讓了一部分購車名額,但實際上得到的結果卻是資源錯配
還有一個現象也可以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在美國加州,包括插電混動汽車在內的電動汽車往往是獨立設計的車型比如雪佛蘭Volt,日產Leaf銷量更好,而由普通車型衍生的車型比如飛度電動版,菲亞特500e電動版銷售情況則很不好,從一個側面也說明美國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多半是喜歡電動車,所以不同的設計能讓人一眼看出這是輛電動車,從而帶來形象上的效用。而國內卻正相反,像榮威e550這樣基於常規車型的新能源車反而賣的比較好,像啟辰晨風這樣的單獨設計的車型反而賣得不好。
其實究其原因,我國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公寓樓房小區中,根本沒有固定停車位,即使有固定停車位在露天停車場和地庫中安裝充電樁也比美國大部分人居住的別墅接宅電要難得多,從居住形態和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不匹配的角度來說,在我國使用電動汽車付出的便利性成本也確實本來就很高。
最後,電動汽車也未必能夠實現「彎道超車」,推動民族汽車業發展的目的。反而很可能會出現大量低端產能,造成資源的浪費。
我國在過去的30年中汽車工業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這些進步都是依靠積極參與全球汽車業為基礎的。依靠電動車「彎道超車」,設想大概是如果未來全球汽車進步的方向是電動汽車,中國可以通過政策支持,在全世界電動汽車產業鏈和產品設計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先自行在這方面進行積累,形成研發能力和產業鏈。但問題是,恐怕今天的中國汽車業還沒有真正完全追上國際先進水平,自己還是個半吊子就要另起爐灶,很有可能會進入一種閉門造車的狀態,減少了從國際汽車業的學習,反而可能造成汽車產業的落後(也可以說是現出原形)。
比如說我國的燃油汽車業因為與國際汽車業的密切合作,我們今天造出來的車是這樣的
吉利帝豪GS
寶駿510,合資自主的代表
別克GL8(雖然是美國品牌,但卻是貨真價實的上海泛亞出品)
但我們的電動汽車行業造出來的卻是這樣的:
北汽ev150,這還算是在傳統造車領域積累了很久的大廠的產品
比亞迪秦,一股濃濃的城鄉結合部洗剪吹風格。不過秦雖然品味差了點,但是01加速能夠到6秒內,技術上還是相當有亮點的,混動構型也為自主研發。但需要注意的是,秦可不是近兩年政策強推的產物,而是在大環境相對比較正常的情況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果。
而目前政策強推下大量涌現的車是這樣的:
知豆e20
各種低速電動車
當然,上面這些圖片也只是汽車外形,但其實機械方面的技術水平也大體上跟外形設計的水平保持一致。電動車本身結構簡單,零件較少,加上政策強推導致廠商可以不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標,而以騙取補貼為目標,造成大量的低端小廠涌現,這樣真的能幫助中國民族汽車業騰飛嗎?
超20家車企或涉嫌新能源汽車騙補 涉補貼金額近百億:
經濟觀察網記者第一時間拿到了新能源企業間傳播的那份「重要信息通報」。與財政部僅通報的五家企業相比,在這份通報中,騙補企業達20家,涉及補貼規模未公布;存在車輛閑置情況的企業(包括關聯方企業和終端用戶企業)89家,涉及補貼資金達42.826億元。
除了財政部公布的五家企業外,吉利、力帆、天津比亞迪、江淮、日產、宇通、中通等主流新能源企業都涉事其中
在這波熱潮之中也涌現了很多互聯網造車的企業。其實就我個人觀點,開放汽車牌照,讓更多的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造車,讓由現代民營資本主導的IT業,來參與保守的國有資本主導的汽車業,確實是好事。但一來這未必一定要借電動車的由頭,傳統車一樣可以更開放;二來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不少亂象,比如
正常的話,新事物自由發展,產生一些不靠譜的東西也實屬正常,但目前這種從官方到民間到資本界全部刻意在炒作這個新概念的情況,恐怕就有點瘋狂。
而不但技術超越難以實現,目前全國上下一片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高潮,規劃的產能已經非常讓人擔心: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包括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江淮、上汽等13家傳統汽車生產企業,在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已達416萬輛,涉及總投資高達1361.08億元。此外,包括福田汽車、南京金龍等5家商用車、客車生產企業亦有共計31萬輛的產能規劃,投資總額也有589.5億元。
以上包括傳統汽車生產企業(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等)、新進入汽車生產企業(包括汽車周邊企業、互聯網公司等)的產能總和,在2020年已逼近700萬輛。這其中,包括一汽、東風等由於尚未公布具體的新能源產能規劃數字,僅按照現有的產能做出統計。因此,全部本土企業2020年規劃產能的規模可能還將高於700萬輛。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近700萬? - EV視界)
上次出現這樣的「大幹快上」,應該是50年代後期,那場運動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3000萬生命。
另外,中國政府推廣電動車的一個重要考慮,是能源安全。我國煤儲量較為豐富,電力能源可以自給,相比燒汽油不需要看別人臉色。這方面就不多評論,但整體上除非國家在做戰爭打算,否則能源安全並不是迫切的需求,世界上絕大部分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沒有實現能源自給。
總得來說,我也認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探索,也是有好處的,我也不敢說電動汽車一定就是方向,就比燃油汽車進一步進化(混合動力,生質燃油)是一條更好的道路,但多嘗試嘗試總是好的,而且從長期來看,隨著電網的升級,以及充電技術、電池技術、以及基礎設施的變化,電動汽車也確實有很大的潛力,但目前這個時候就以如此大的扭曲市場的力量去推動,讓人不得不感到擔憂,只希望原本出發點是「利國利民」的事情,不要到最後搞成「禍國殃民」才好。
『貳』 國產新能源車有哪些
一是新生派。
在近幾年,新能源汽車也興起了一批新生派,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互聯網造車新勢力」,截止到目前,比較公認的是蔚來、車和家、以及零跑汽車發展勢頭較好。
蔚來ES8上市之後能夠保持在月均千餘台的銷量,雖有暴露了一些問題,但作為蔚來的第一款作品,在硬數據上能對標一下Model X,起碼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能站穩腳跟了
二是傳統派。
所謂傳統派,指的是從傳統燃油車行業衍生變革到新能源汽車的廠家,目前在中國汽車市場,這類汽車廠家走得比較靠前的有北汽、江鈴、奇瑞、雲度,他們或是憑借資本、技術積累走自主研發道路,或是與國外汽車集團合資生產新能源汽車,背靠大樹好乘涼,發展勢頭也比較迅猛。
比如北汽(北京汽車集團)自09年開始就成立了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先入優勢和資金支持,目前已經擁有坤寶EV在內的9款車型在售,在20萬價位之內的入門級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占據了相當高的份額。
『叄』 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哪家最強
NO.1、惠州比亞迪――行業龍頭
成立時間:2006年總部:廣東惠州
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其主要產品是方形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主要供給比亞迪旗下的秦、E6、K9等新能源汽車。
隨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攀升,比亞迪電池產能已經出現供應緊張。比亞迪在惠州動力電池現有產能為1.6GWh/年,為保證新能源汽車訂單的及時交付,比亞迪准備進行擴大電池產能的計劃。
目前比亞迪正在深圳坑梓基地規劃6GWh/年產量的電池工廠,該工廠一期工程將於2014年9月份後逐步投產,年內至少新增產能1.5GWh。
NO.2、CATL――頂尖技術
成立時間:2011年總部:福建寧德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成立於2011年,原為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的動力電池分部,時代新能源(CATL)CEO曾毓群同時兼任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總裁。2012年,以寧德為總部的時代新能源合資合作項目之一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青海省西寧市注冊成功,公司注資1億元,主要從事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池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CATL現在寧德動力鋰電池年產能為3.8億Wh。同時青海時代新能源項目正在建設當中,青海項目一期工程規劃產能為年產15億Wh,其中4.6億Wh已經於近期投產,而整個一期工程將於2016年底完工。青海時代項目整體完工後,可年產50億Wh電池以及5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預計整個建設周期為10年。
CATL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宇通、寶馬、一汽等。
NO.3、力神――實力雄厚
成立時間:1997年總部:天津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7年,大股東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直屬的全資二級子公司。天津力神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前身是力神邁爾斯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力神邁爾斯成立於2009年,注冊資本為1億美元,股東為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CODA電動車公司,屬於中外合資企業。後來美國CODA於2013年破產倒閉,現在力神邁爾斯已經由天津力神全資控股。
公司現有動力電池產能約為1.5億AH,目前正在天津、武漢和青島三處擴建產能。天津基地計劃從1.5億AH擴建至3億AH,預計2014年內能投產。同時在武漢和青島都有新工廠正在建設,武漢和青島預計要到2015年中投產。
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天津公交集團、宇通、東風揚子江、一汽客車、康迪、江淮汽車等。
『肆』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定義
你好!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以下為詳細分類:
A、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種採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
B、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單獨或多個驅動系共同提供。因各個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動力汽車有多種形式。
C、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是利用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燃料電池中經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作為主要動力源驅動的汽車。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實質上是純電動汽車的一種,主要區別在於動力電池的工作原理不同。一般來說,燃料電池是通過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化學反應所需的還原劑一般採用氫氣,氧化劑則採用氧氣,因此最早開發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多是直接採用氫燃料,氫氣的儲存可採用液化氫、壓縮氫氣或金屬氫化物儲氫等形式。
D、氫發動機汽車 氫發動機汽車是以氫發動機為動力源的汽車。一般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氫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氣體氫。氫發動機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純凈水,其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等優勢。
E、 其他新能源汽車 其他新能源汽車包括使用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的汽車。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指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常規混合動力汽車被劃分為節能汽車。
『伍』 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發展了11年,究竟哪家車企的技術最好
你好,當下新能源汽車哪家汽車企業的技術發展得最好,那無疑要數比亞迪了,從2020年開始,比亞迪的聲譽和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這就是因為他們有一流的技術。比亞迪開發出了一種叫「刀片」電池其巡航能力和穩定性大大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車我們國家政策支持了11年,很大企業享受著補貼但成績不見得有多少,比亞迪算是最好的一家了。
比亞迪
比亞迪公司技術是最好的,且目前已經和特斯拉有合作,憑借著技術和生產能力比亞迪也將會幫特斯拉加工部分部件。這是我們國家發展了11年新能源汽車取得的成績,相比別的國家還是需要努力的,比亞迪是其中做到最好的車企,其他也有很多公司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比如長城汽車公司,吉利公司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專利技術。
『陸』 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有哪些
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有哪些?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未來一種趨勢,特斯拉做了很多年,現在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領頭羊。我們國家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出台相關產業規劃。我們來看看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前排公司!
誰是老大,大家心裡還不清楚嘛,先讓我比亞迪來跟大家講講,到底誰是老大。我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
基本面:新能源車行業絕對龍頭,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9.6萬輛,蟬聯全球第一;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約19.5%(第一);17年10月,其北美電動大巴工廠竣工並全面投產佔地面積近4.1萬平方米;18年7月,子公司中標逾55億元純電動客車招標項目。我自產電池,有「刀片電池」完美通過動力電池安全領域最嚴酷的針刺測試,擁有其他動力電池無法企及的安全性。今年上半年營收超605個億,同時凈利潤超16個億,毛利率超19%,這個成績相對牛吧。
技術面:整體走勢看,趨勢上漲。最近平台突破不斷創出新高,而且連連拉升。請大家關注支持我,為我點贊!不然我老大位置不保
比亞迪
比亞迪你牛什麼牛,看我走勢你比得上嗎
大家好,我是長城汽車,連續8年保持全國SUV銷量前三、自主品牌SUV銷量第一。
基本面:公司是中國最大的SUV和皮卡製造企業之一。目前,旗下擁有哈弗、WEY、長城皮卡、歐拉四個品牌,並與寶馬合作,成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產品涵蓋SUV、轎車、皮卡三大品類,動力包括傳統動力、純電動以及插電混動,具備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我不僅銷量高,還自己做電池,已建成氫能技術中心,具備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的測試、試制,以及整車集成與測試能力。上半年營收超359億元,凈利潤超11億元,毛利率達到14%,就說牛不牛。
技術面:最近走勢連創新高,漲停頗多,另外在於我的持續給力和國家的政策支持,我會繼續加油的,請大家關注支持我,為我點贊!我要做老大
長城汽車
你們兩個都讓讓,我長安還沒有說話呢。
大家好,我是長安汽車,研發實力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的國產汽車集團。
基本面:新能源方面,自主創新七合一系統總成,即第三代智能整車域控制器「長安智慧芯」性能提升70%,達行業領先水平。CS75PLUS榮獲2019國際CMF設計至尊金獎,榮獲2019年度中國智能汽車指數測評和中國汽車健康指數VOC/VOI板塊測評雙料冠軍。藍鯨NE平台化產品最高熱效率40%,多項指標行業領先,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稱號。公司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公司,與寧德時代將在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上半年營業總收入327.82億元,凈利潤26.02億元,同比增長216.17%,不錯。
『柒』 中國建造新能源汽車的公司有哪些
國內大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作為您購車的參考。
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主要從事整車製造、零部件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研發、教育和投融資等業務,是北京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劃中心、資本運營中心、產品開發中心和人才中心。
新能源汽車車型:北汽新能源EV160/EV200/EU260純電動汽車
榮威汽車
榮威(ROEWE)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車品牌,該品牌下的汽車技術來源於上海汽車之前收購的羅孚,但上海汽車並未收購「羅孚」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汽車股份」)正式對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為「榮威(ROEWE)」,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在4年時間裡面發展迅速,其產品已經覆蓋中級車與中高級車市場,「科技化」已經成為榮威汽車的品牌標簽。榮威品牌口號為「品位,科技,實現」。
新能源汽車車型:榮威E50 EV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現注冊資本為38.8億元。公司於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萬輛汽車下線為標志,奇瑞進入打造國際名牌的新時期。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備年產90萬輛整車、90萬台發動機、40萬套手動變速箱及5萬套自動變速箱的生產能力。
新能源汽車車型:奇瑞QQ3
東風日產啟辰
啟辰」深圳東風南方華辰專營店正式落成在2011年10月28日,於2012年3月26日正式開業,是啟辰品牌真正走向消費者的第一步,是全國第一家啟辰專營店。「啟辰」是東風日產全力打造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承載著東風日產的產業夢想。「啟辰」以「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企業使命為源頭,以親和近人的態度、至善踐行的精神,整合世界級的先進技術,為中國主流消費者開啟愉悅高品質汽車生活的品牌夢想。
新能源汽車車型:啟辰E30 EV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長隆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共同發起人,對原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家在集團層面引入多家合資夥伴,進行改制設立股份公司的企業。
新能源汽車車型:廣汽傳祺E-jet增程式電動車、海馬普力馬EV
東風汽車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現為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東風的故鄉在車城十堰,公司總部於2004年相繼遷往了「九省通衢」的武漢。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水平事業。
新能源汽車車型:東風S30 EV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目前,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已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台灣、香港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已超過15萬人。
新能源汽車車型:比亞迪E6先行者、比亞迪F3DM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長安正式進入汽車領域。1996年注冊並成為極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車車型:長安E30 EV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城汽車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主要從事改裝汽車業務。長城汽車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卡SUV專業廠、跨國公司。
新能源汽車車型:兩款純電動車長城歐拉\精靈EV、以及混合動力哈弗
江淮汽車
江淮汽車是國內純電動轎車投放市場比較早的企業。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中國投放到市場上的純電動轎車,江淮汽車占近50%,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年多,公司不斷使用迭代開發的技術,每年市場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新能源汽車車型:江淮和悅IEV4電動汽車
重慶力帆實業(集團)公司
力帆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歷經21發展,成為以汽車、摩托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於金融業的大型民營企業。力帆已十度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多年成為重慶市出口第一名。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
新能源汽車車型:力帆620 ev 純電動汽車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內汽車行業十強中唯一一家民營轎車生產經營企業,經過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在汽車、摩托車、汽車發動機、變速器、汽車電子電氣及汽車零部件方面取得輝煌業績。連續四年進入全國企業500強,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最好」的企業,躋身於國內汽車行業十強。
『捌』 愛馳新能源汽車是哪個公司
愛馳(也稱:愛馳汽車),英文名AIWAYS,愛馳汽車創立於2017年,是一家國際化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公司,也是一家用戶深度參與的智能出行服務公司。以全球化智能科技,持續改善用戶的出行體驗,致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的先行者。
2019年10月21日,愛馳汽車入選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8)中國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產品特點
愛馳汽車的首款賽道級電動跑車,由「奧迪quattro之父」——RolandGumpert親自操刀設計。2門版跑車,最大化降低風阻;碳纖維材料車身及空間框架結構,使車身輕量化,最大化提升車輛加速性能 ,百公里加速僅需2.5秒。
獨立全時電動四驅技術,保持四輪獨立驅動,增強了車輛在不同路況的操控穩定性 。運用甲醇作為原料在線制氫,採用氫燃料電池技術,在駕駛過程中隨時可為車輛充電,實現了在常規勻速的情況下擁有1000公里以上超長續航。
『玖』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品牌
一、特斯拉
寶馬集團的悠久歷史始於1916年,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在全球擁有22個生產和組裝廠,員工總數超過10.3萬人。作為當今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高檔汽車及摩托車生產商,寶馬集團幾年來連續創造新的銷售紀錄。2005年,寶馬集團的汽車銷量達1,328,000輛,其中BMW汽車的銷量首次突破110 萬輛(1,126,800輛),MINI品牌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達到200,400輛。此外,還售出超過9.75萬輛摩托車。2005年,集團的總收入達466.56億歐元!
(9)中國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2016年9月8日,財政部曝光了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意圖騙補國家財政補貼超10億元,個別企業已被取消整車生產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