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機動平衡精度
❶ 請問電動機的動平衡是怎樣測試
對電動機轉子進行動平衡檢測和校正是降低電動機運行雜訊的有效方法.在轉子動平衡校正工藝設計中,確定電動機轉子總的剩餘不平衡量和將總的剩餘不平衡量分配到若干個校正平面是轉子動平衡工藝設計的關鍵.
動平衡測試儀:
動平衡測試儀可用於配套動平衡機生產,改造舊式動平衡機和做現場動平衡測試。近年來隨著機械工業的科技進步,旋轉類機械的轉速越來越高,人們對這類產品的振動等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改善這一性能的重要途徑就是提高動平衡的精度和效率。該儀器就是針對這一情況研製成功的。該儀器具有精度高、准確度高、操作簡單和維修容易等特點,儀器組成全部採用集成電路和最新的單片機控制。其中採取了自動跟蹤濾波技術、自動補償技術、程式控制技術和自學習技術,性能穩定。
常用機械中包含著大量的作旋轉運動的零部件,例如各種傳動軸、主軸、電動機和汽輪機的轉子等,統稱為回轉體。在理想的情況下回轉體旋轉時與不旋
轉時,對軸承產生的壓力是一樣的,這樣的回轉體是平衡的回轉體。但工程中的各種回轉體,由於材質不均勻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裝配中產生的誤差,甚至設
計時就具有非對稱的幾何形狀等多種因素,使得回轉體在旋轉時,其上每個微小質點產生的離心慣性力不能相互抵消,離心慣性力通過軸承作用到機械及其基
礎上,引起振動,產生了噪音,加速軸承磨損,縮短了機械壽命,嚴重時能造成破壞性事故。為此,必須對轉子進行平衡,使其達到允許的平衡精度等級,或
使因此產生的機械振動幅度降在允許的范圍內。
現代,各類機器所使用的平衡方法較多,例如單面平衡(亦稱靜平衡)常使用平衡架,雙面平衡(亦稱動平衡)使用各類動平衡試驗機。靜平衡精度太低,平衡
時間長;動平衡試驗機雖能較好地對轉子本身進行平衡,但是對於轉子尺寸相差較大時,往往需要不同規格尺寸的動平衡機,而且試驗時仍需將轉子從機器上
拆下來,這樣明顯是既不經濟,也十分費工(如大修後的汽輪機轉子)。特別是動平衡機無法消除由於裝配或其它隨動元件引發的系統振動。使轉子在正常安裝
與運轉條件下進行平衡通常稱為「現場平衡」。現場平衡不但可以減少拆裝轉子的勞動量,不再需要動平衡機;同時由於試驗的狀態與實際工作狀態二致,有
利於提高測算不平衡量的精度,降低系統振動。國際標准ISOl940一1973(E)「剛體旋轉體的平衡精度」中規定,要求平衡精度為G0.4的精密轉子,必須使用
現場平衡,否則平衡毫無意義。
設備維修中,整機現場動平衡技術更顯出其優越性。因為轉子經長時間高速運轉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變形;摩擦磨損等,所有這些都
會導致平衡精度下降。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對旋轉機械進行整機現場動平衡。此外,利用整機現場動平衡方法結合常規檢測手段,還可對
旋轉機械進行故障診斷。
❷ 汽車動平衡誤差多少算正常
一般在10g之內就算可以,但是能做到00為什麼還要留誤差呢?
不過我一般都是做到5g。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❸ 動平衡的正常范圍是多少
動平衡的正常值是50g。
❹ 什麼叫轉子的平衡精度
由於材質、磨損、腐蝕、裝配誤差等因素,轉子總是存在不平衡量,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所以旋轉轉子需要進行動平衡校正,使轉子的不平衡量降低到允許的范圍內。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想要把一個不平衡的轉子平衡到不平衡量為零,是不可能的。因為受到動平衡設備的精度和轉子局限性的影響。因此,就有了平衡精度的概念,即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能達到的最合理的一個數值量級,這樣即滿足了生產生活的要求,又滿足了經濟性的要求。
平衡精度的單位:g.mm/kg,即轉子單位質量內存在的不平衡量,轉子動平衡是對轉子相對於軸線的質量分布的改善。
剛性轉子平衡精度等級
銀箭動平衡機小編真情編寫,請採納~~
❺ 動平衡的平衡精度表示方法有哪幾種
撒氣答案
汽車輪胎動平衡是用「克」來衡量的...上課大手大腳 說的
❻ 關於動平衡問題,到底相差多少,能感覺得到
你好
常用機械中包含著大量的作旋轉運動的零部件,例如各種傳動軸、主軸、電動機和汽輪機的轉子等,統稱為回轉體。在理想的情況下回轉體旋轉時與不旋轉時,對軸承產生的壓力是一樣的,這樣的回轉體是平衡的回轉體。但工程中的各種回轉體,由於材質不均勻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裝配中產生的誤差,甚至設計時就具有非對稱的幾何形狀等多種因素,使得回轉體在旋轉時,其上每個微小質點產生的離心慣性力不能相互抵消,離心慣性力通過軸承作用到機械及其基礎上,引起振動,產生了噪音,加速軸承磨損,縮短了機械壽命,嚴重時能造成破壞性事故。為此,必須對轉子進行平衡,使其達到允許的平衡精度等級,或使因此產生的機械振動幅度降在允許的范圍內。
現代,各類機器所使用的平衡方法較多,例如單面平衡(亦稱靜平衡[1])常使用平衡架,雙面平衡(亦稱動平衡)使用各類動平衡試驗機。靜平衡精度太低,平衡時間長;動平衡試驗機雖能較好地對轉子本身進行平衡,但是對於轉子尺寸相差較大時,往往需要不同規格尺寸的動平衡機,而且試驗時仍需將轉子從機器上拆下來,這樣明顯是既不經濟,也十分費工(如大修後的汽輪機轉子)。特別是動平衡機無法消除由於裝配或其它隨動元件引發的系統振動。使轉子在正常安裝與運轉條件下進行平衡通常稱為「現場平衡」。現場平衡不但可以減少拆裝轉子的勞動量,不再需要動平衡機;同時由於試驗的狀態與實際工作狀態二致,有利於提高測算不平衡量的精度,降低系統振動。國際標准ISOl940一1973(E)「剛體旋轉體的平衡精度」中規定,要求平衡精度為G0.4的精密轉子,必須使用現場平衡,否則平衡毫無意義。
現代的動平衡技術是在本世紀初隨著蒸汽透平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隨著工業生產的飛速發展,旋轉機械逐步向精密化、大型化、高速化方向發展,使機械振動問題越來越突出。機械的劇烈振動對機器本身及其周圍環境都會帶來一系列危害。雖然產生振動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普遍認為「不平衡力」是主要原因。據統計,有50%左右的機械振動是由不平衡力引起的。因此,有必要改變旋轉機械運動部分的質量,減小不平衡力,即對轉子進行平衡。
造成轉子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例如:轉子材質的不均勻性,聯軸器的不平衡、鍵槽不對稱,轉子加工誤差,轉子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腐蝕、磨損及熱變形等。這些因素造成的不平衡量一般都是隨機的,無法進行計算,需要通過重力試驗(靜平衡)和旋轉試驗(動平衡)來測定和校正,使它降低到允許的范圍內。應用最廣的平衡方法是工藝平衡法和整機現場動平衡法。作為整機現場動平衡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在線動平衡技術也正處於蓬勃發展之中,很有前途。由於工藝平衡法是起步最早的一種經典動平衡方法。
整機現場動平衡技術是為了解決工藝平衡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
工藝平衡法的測試系統所受干擾小,平衡精度高,效率高,特別適於對生產過程中的旋轉機械零件作單體平衡,目前在動平衡領域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汽輪機、航空發動機普遍採用這種平衡方法。但是,工藝平衡法仍存在以下問題:
(1)平衡時的轉速和工作轉速不一致,造成平衡精度下降。例如:有不少轉子屬於二階臨界轉速的擾性轉子,由於平衡機本身轉速有限,這些轉子若採用工藝平衡,則無法有效的防止轉子在高速下發生變 形而造成的不平衡。
(2)平衡機(特別是高速立式平衡機)價格昂貴。
(3)在動平衡機上平衡好的轉子,裝機後其平衡精度難以保證。因為動平衡時的支承條件不同於轉子在實際工作條件下的支承條件,且轉子同平衡裝置之間的配合也不同於轉子與其自身轉軸之間的配合條 件,即使出廠前已在動平衡機上達到高精度平衡的轉子,經過運輸、再裝配等過程,平衡精度在使用前難免有所下降,當處於工作轉速下運轉時,仍可能產生不允許的振動。
(4)有些轉子,由於受到尺寸和重量上的限制,很難甚至無法在平衡機上平衡。例如:對於大型發電機及透平一類的特大轉子,由於沒有相應的特大平衡裝置,往往會造成無法平衡;對於大型的高溫汽輪 機轉子,一般易發生彈性熱翹曲,停機後會自動消失,這類轉子需進行熱動態平衡,用平衡機顯然是無法平衡的。
(5) 轉子要拆下來才能進行動平衡,停機時間長、平衡速度慢、經濟損失大。
為了克服上述工藝平衡法的缺點,人們提出了整機現場動平衡法。
將組裝完畢的旋轉機械在現場安裝狀態下進行的平衡操作稱為整體現場平衡。這種方法是機器作為動平衡機座,通過感測器測的轉子有關部位的振動信息,進行數據處理,以確定在轉子各平衡校正面上的不平衡及其方位,並通過去重或加重來消除不平衡量,從而達到高精度平衡的目的。
有於整機現場動平衡是直接接在整機上進行,不需要動平衡機,只需要一套價格低廉的測試系統,因而較為經濟。此外,由於轉子在實際工況條件下進行平衡,不需要再裝配等工序,整機在工作狀態下就可獲得較高的平衡精度。
❼ 做動平衡試驗時,我們只有轉速,重量,轉子直徑,平衡精度等級等參數,怎麼算不平衡重徑積
允許不平衡量的計算 允許不平衡量的計算公式為: mper=M*G*(60/2PI*r*n)X10^3 (g) 式中 mper為允許不平衡量 M代表轉子的自身重量,單位是kg; G代表轉子的平衡精度等級 ,單位是mm/s; r 代表轉子的校正半徑,單位是mm; n 代表轉子的轉速,單位是rpm。 舉例如下: 如一個電機轉子的平衡精度要求為G6.3級,轉子的重量為0.2kg, 轉子的轉速為1000rpm,校正半徑20mm, 則該轉子的允許不平衡量為: 因電機轉子一般都是雙面校正平衡,故分配到每面的允許不平衡量為0.3g。 在選擇平衡機之前,應先考慮轉子所要求的平衡精度。
❽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准解讀與拓展:轉矩控制精度
導語: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中的轉矩控制精度,是整車關注的關鍵指標之一,直接影響了整車的駕駛性、能耗優化、以及轉矩突變時的響應時間。究竟什麼是轉矩精度?如何測試?轉矩精度和系統哪些參數相關?又要如何在設計開發過程中將其限制在一個可接受的范圍內?這些問題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關於轉矩控制精度,分三部分解讀:
1.什麼是轉矩控制精度?
2.轉矩控制精度的測試方法
3.轉矩精度的估算
1.什麼是轉矩控制精度
在《GB/T18488.1-2015-電動汽車用電機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術條件》3.11中給出了轉矩控制精度的定義:
對照控制圖,依據轉矩估計的公式,我們可以分析出影響轉矩精度計算的因素,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i.延遲:控制器計算延遲、直流電壓獲取延遲、調制延遲、電流感測器延遲
ii.感測器精度:電流感測器、旋變
iii.電機參數,包括:
1)電機磁鏈偏差
2)電機磁鏈隨溫度變化的改變
3)定子電阻偏差
4)摩擦損耗偏差
5)鐵耗的偏差
當然,考慮因素的越多越好,可以對每一點定量分析,如電流感測器精度±2%,旋變角度誤差0.7°等,再依據蒙特卡洛法,可以對系統每個工作點的靜態轉矩精度做分析,這里不做詳細展開,想詳細了解的讀者可以留言。
轉矩控制精度的分析,可以對電驅動系統的性能提前預言,是初期設計以及系統改進階段必要的步驟,這方面的測試標准也要隨著控制技術的提高不斷改進。
寫在最後:關於」轉矩精度估算「這一塊,除了文中所示的電流和能量計算模型外,根據功能安全等級的不同,其計算模型和變數參數也有所側重,這里僅示意說明,感興趣朋友的可留言交流。
關於」轉矩精度對整車性能的影響分析」這一塊,涉及到控制策略和標定流程,了解有限,期待能得到同行專家的點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