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左右的新能源汽車最新
⑴ 5萬到10萬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一、歐拉R1(6.98萬)
歐拉R1車身長寬高分別為3495/1660/1530mm,軸距為2475mm,軸距與車長佔比超過了70%,這使得歐拉R1實現了越級的車內前後排空間。
宏光MINIEV整車尺寸為2917/1493/1621mm,宏光MINIEV充電模式不依賴傳統充電樁,家用220V即可完成便捷充電,且每公里花費僅5分錢。
⑵ 新寶駿首款純電動車上市 售價6.48萬元起
6月24日,新寶駿品牌首款純電動汽車E300、E300Plus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售價區間為6.48-8.48萬元。新車共有三座和四座兩種座椅布局方式,NEDC續航里程達到305km。
E300與E300Plus均搭載永磁/同步固定齒比變速箱,採用後置後驅,電機總功率為40kW,總扭矩達到150N?m,最高時速為100km/h。全系車型續航均為305km,並且可以選裝高能裝備,其中直流快充1h即可充滿8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想買新能源車,8萬左右預算選誰好
想買新能源車,8萬左右預算選誰好?這里給大家推薦幾款車。
大勢所趨,專攻SUV領域的長城汽車也不得不將新能源汽車提上日常,專門建立了全新的品牌歐拉,首款微型電動車歐拉R1,再一次展現了長城品牌對國人消費喜好的把控。這款車型尺寸不大,3495*1660*1560mm,軸距為2475mm,車長雖然不過4米,但是內部空間不小,作為一款城市代步車,小巧靈動,方便出行。
比亞迪S2搭載的是一款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70Kw,峰值扭矩180N.m。雖然是能源型汽車但是可以持續里程305Km,而且這款車支持快充,可以在半小時內充滿150-200公里的電量。整車質保6年/15萬公里加上電池組的質保8年/15萬公里,動力電池電芯終身保修,這一點對廠家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作為家用車型選它再合適不過了。
⑷ 新能源汽車8萬~10萬有哪些
我推薦長安的EV360,我家就是買這款車型雖然小但是電量實用度非常高。
⑸ 10萬左右的新能源汽車有什麼推薦
一、車型推薦
1.元EV535
廠商指導價:7.99-13.99萬
大家都知道國內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自然是比亞迪了,不論是從銷量還是技術研發角度,比亞迪絕對是第一梯隊的,這不最近正好在你的需求范圍內,比亞迪出了個新車元EV535,我理解是EV360(比亞迪旗下銷量很好的一款車型)升級版。
三、總結
純電動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電價可比油價便宜很多,長期來看,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需要注意我所說的事項,不然買回來可能就會不省心。
⑹ 【幫你選車】限行刻不容緩,4款8萬左右純電代步小車推薦
零跑T03搭載一台最大功率為75Ps(55kW)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扭矩為155N·m。最大續航403KM,75Ps的最大馬力對於零跑T03的小巧車身而言相當富裕,動力表現隨踩隨到,駕駛起來相當輕松。
總結:對於以上這幾款車型來說,買菜代步,城市穿梭,一點問題都沒,300多的續航里程保證了城市出行不會有里程恐懼症,當然千萬不要對他們有更多的奢求,8萬不到的售價,不懼限行,說走就走,這就夠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十八萬左右買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好
國產車新能源分
純電和油電混合,目前400公里續航的新能源,國產車車價普遍售價在12-18萬之間(扣除完補貼),300公里續航的小型純電SUV車型在8-11萬之間,可選擇的車型挺多的,建議你搜索一下某車之家或者第一電動。
⑻ 8萬以下哪個牌子的新能源車性價比高呀閨蜜開的長城歐拉怎麼樣
你閨蜜開的長城歐拉就很高呀,歐拉R1售價就在6.98萬到7.98萬之間,這個價位很難選到性價比這么高的車了,有自己的專屬平台,論續航最高能到351km,開車上班一禮拜肯定是夠用了,空間上也是比一般的小車要大,雖然車身不大但軸距有2475mm呢,倆人坐在後排也不擁擠,智能方面也很有優勢,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系統,有什麼需求語音下指令就可以了,而且女神版還有自動駕駛功能,不到8萬就能買個有自動駕駛的小車,還有更值的了嗎?
⑼ 純電動高爾夫性能好嗎,為何降價到8萬元都沒人買
純電動高爾夫性能好嗎,為何降價到8萬元都沒人買?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中,五菱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3牢牢占據著冠亞軍的位置,而二者所代表的入門級和中高級純電動車型,正是當下車市的銷售主力。對比而言,15萬級純電動車型的處境就略顯「尷尬」,同價位燃油車型成為銷量擔當,而它們卻不慍不火,月銷能破千便實屬不易。
顯然,一汽-大眾高爾夫·純電便身處這一「不上不下」的市場之中。高爾夫純電便正式發布,全球交付量僅用6年時間便突破了10萬台,一度成為歐洲市場中最暢銷的車型之一。然而,入華之後,高爾夫·純電的銷量始終未見起色,近期部分地區售價降至8.88萬元的消息,拿出了非常罕見的「誠意」。
當然,除了明顯的續航短板以外,高爾夫·純電的內飾、配置也明顯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因為採用了上一代高爾夫同款的內飾設計,高爾夫·純電內飾的塑料感嚴重,原封不動保留的「機械式」擋把,很難帶來較強的新鮮感與科技感。此外,諸如倒車影像、無鑰匙啟動、多功能方向盤、液晶儀表等常見配置,並未出現在入門版車型中。面對這樣一款車型,你能提得起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