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研究思路
『壹』 新能源汽車的職業規劃
新能源汽車 「後補貼時代」、「雙積分」新政時代相繼來臨,市場爭奪戰愈發激烈,行業淘汰賽加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41.3萬輛和41.2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94.9和111.5,市場持續表現上行。
與此同時,四個月的政策過渡期過後,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已經於6月12日開始實施,補貼退坡加速。
補貼是指一成員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提供的財政捐助以及對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減少向其領土內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他成員方利益形成損害的政府性措施。
2018年獨生子女補貼多少錢?說起"獨生子女"一事,我感覺心裡最"辛酸」的莫過於我們這些年齡五、六十歲的人。
美國F.D.羅斯福政府於1933年3月~1939年間為克服1929~1933年經濟危機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殘疾人補助多少錢?殘疾人能拿到多少補助金,大家都特別關心!小夥伴們可能從很多媒體上都已經了解到,目前全中國的殘疾人總量達到了9000多萬,其中有將近3000萬屬於重度殘疾。
標准原意為目的,也就是標靶。
現在社會對窮人的定義是以物質為標准嗎?謝邀,現代社會對窮人的定義是以物資為標準的嗎?我的回答當然不是的。
燃料電池FuelCell的概念1839年由G.R.Grove提出,是一種將存在於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
如何看待戴姆勒放棄燃料電池汽車?首先感謝社會—雜家的邀請看到這個問題。
『貳』 新能源發展趨勢如何,具體回答
前幾天剛剛查過,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至2020年)即將出台
2010年08月05日 03:15 人民網
國內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徑將有規可依,昨天有消息稱,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已經完成草案的制定。記者從工信部相關人士處得到證實,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目前正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相關部委徵求意見,這個階段結束後將上報國務院批准,「具體頒布時間要等國務院決定」。目前流出的《規劃》提出,將純電動汽車作為我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
■看點
1. 千億投資外加減稅
《規劃》顯示,未來10年,中央財政將投入巨資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支持資金數額達上千億元。
2011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500億元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建立聯合開發機制。
2011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30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安排20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推廣,安排50億專項資金支持試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安排100億元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進行分類指導和支持,培育一批骨幹配套企業。
《規劃》內容還顯示,未來10年,政府的稅收政策將給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以很大優惠。比如,免徵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徵收普通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和消費稅。
工信部內部人士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草案中提到的超1000億元資金支持只是參與制定《規劃》專家組的「一廂情願」,此金額只是專家們根據新能源車未來發展而做的資金預算,到底中央財政能支持多少還需等待財政部等相關部委的審批,「現在談金額還為時過早」。消息人士也表示,最終國務院批復的支持資金額度或略少於這個數目。
2.混合動力車地位提升
《規劃》提出,300億元用於支持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根據之前的政策規定,新能源車是指純電動車和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200億元支持混合動力車的發展,混合動力車示範推廣費用與新能源車的示範推廣費用相對接近。
3.《規劃》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制定了發展目標。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以上。
以上目標將分兩個階段達到,至2015年的5年階段目標為:汽車燃油經濟性明顯改善,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水平較2008年下降35%。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初步實現產業化。實現動力電池關鍵材料和生產裝備的國產化。
2020年的階段目標為實現汽車燃料經濟性整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混合動力汽車實現大規模普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充電站網路支撐純電動汽車實現城際間和區域化運行。形成3至5家新能源汽車整車骨幹企業,形成2至3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骨幹企業。
消息人士透露,中央財政對混合動力車的補貼額應該不會變化,依然是3000元,但補貼范圍會擴大,從而刺激銷量。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車和混合動力車都很重要,可以理解為它們是齊頭並進的關系」。
4.抓知識產權和控股
《規劃》也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及產品的准入管理提出要求。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合資企業需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中方股比不得低於51%。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也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標准法規體系,對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實行有別於汽車的特殊准入管理制度。這意味著,一些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可能被放行,不過,此處所指的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並非人們所說的「山寨電動車」。
車企聲音
長安汽車
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安汽車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看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即將出台的消息後,長安汽車要用三個詞來表達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態度,「很重視、很堅定、很支持」。
比亞迪
公關二部經理楊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視,現在還沒看到這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具體內容。
他表示,國家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直很鼓勵,此次發展規劃政策的出台也在預料之中,「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鼓舞,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勵,從而感動特別欣慰」。
上海通用
通用雪佛蘭Volt電動車正在全球預熱,明年將引進國內銷售,也有望在上海通用實現國產。針對此利好政策,上海通用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節能環保是上海通用未來車型發展的主要戰略路線,「我們對於新能源車發展規劃方面的政策出台很期待」。
■觀點
規劃有利行業規范
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建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國內新能源車發展早在四五年前就開始提及,但一直都沒有一個詳細具體的規劃和目標。所以此次《規劃》出台後能對新能源車行業起到規范的作用,讓車企在開展新能源車項目時有明確的目標。
王秉剛說,《規劃》只是一個對新能源車行業的遠景勾畫,具體執行過程還需要政策的指導,比如資金補貼,充電介面標准體系等具體政策也將陸續出台。王秉剛表示按目前的進展,8月份相關部門將完成對草案的審批。
政策導向--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主攻電動汽車
2010/6/9/10:16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有關部委獨家獲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一攬子扶持政策將於7月上報國務院審議,如審議通過,最快年內有望實施。對一個產業實施一攬子扶持政策在我國尚屬首次,這表明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程度。
據了解,一攬子扶持政策將從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售後服務和回收利用等各個環節入手,制訂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等。目前,工信部等相關部門正在向行業內企業徵集意見。不僅如此,還准備設立國家層面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專項,與此前我國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模式不同的是,這一專項將有可能從研發和產業化兩個層次來考慮。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涉及的領域廣、部門多,一直以來歸口管理部門並不十分明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已基本確立:工信部牽頭負責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牽頭擬定電動汽車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相關標准;能源局牽頭負責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的相關工作,根據電動汽車的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牽頭擬定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並負責將其與國家能源規劃相銜接;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 則牽頭組織制訂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的國家標准,並負責牽頭組織協調幾部委擬定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的相關標准,按規定程序審查頒布。
業內權威人士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是推進產業發展的三大關鍵內容。
據記者了解,目前工信部正在抓緊研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將通過規劃的制訂,明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產業布局和政策措施,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國家對我們的要求是規劃既要積極引導地方和社會投資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又要防止一哄而起,造成低水平、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針對6月1日剛發布的《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等補貼細則,張相木坦言,「這一政策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但是要完全實現新能源汽車逐步的產業化,光這點政策是不夠的。整個節能新能源汽車的工作需要按照國家的戰略組織國家隊。」
在節能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方面,業內權威人士透露,經過長時間的論證,路線目前已經明確。主要內容就是以純電動汽車為我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趨向,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電機、電動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汽車產業化,實現我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考慮到先進動力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尚需要較長時間,近期將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上述人士表示。
已經出台的相關政策措施也透露出以電動車為主攻方向。6月1日出台的《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中,給予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的補貼高達5萬元至6萬元,指引性非常明確。而早在2009年3月出台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特別強調, 「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 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同時,在主要任務中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
據了解,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成本占電動車整車成本的30%至50%。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說,中國汽車T10企業已達成一致共識,我國應把純電動汽車作為發展方向和科技攻關的重點,通過局部應用佔領技術制高點;全面推進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努力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系統及零部件工程化技術,促進各項電動部件的應用,為純電動汽車全面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把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未來的發展目標,加強有關技術的攻關和產品研發。
T10企業將根據自身實際和發展需求,擬定詳細的共同行動方案。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中國汽車協會電動汽車分會主任陳全世也表示,「我們現在應該有一個共識,電動車是我們的主要方向。」 張相木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標准化工作需要加快推進。「標准有時候就是技術門檻,弄得不好就成了技術壁壘,這對我們的發展是不利的。」他說,在標准化方面中國的工作並不落後,但是我們現在缺乏意識,而日本等國的意識比較強,他們已經在申請把自己的標准作為國際標准,所以我們和國標委也希望加快進程。目前,全球都在搶標准,知識產權的競爭是「新圈地運動」,誰先做出產業標准,誰就掌握話語權。
『叄』 研究新能源汽車的方法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包括五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氣(NG)、液化石油氣(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肆』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年產量逐年上升,突破200萬輛。從銷量來看,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約324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歐洲市場佔比第一,為43.06%;中國市場約佔41.27%,排名第二。分產品來看,純電動和插混動力汽車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產品,佔比合計在99%以上。
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升級時期,全球產量呈上升趨勢
新能源汽車早在19世紀就已經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它曾大獲成功,但是好景不長,到19世紀20年代,由於大油田的不斷發現降低了汽油的價格,以及內燃機的技術進展,汽油車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當時的電動車速度低、續航里程短又價格昂貴,遭到了淘汰。此後數十年間,盡管仍有一些電動車問世,但受制於居高不下的成本和續航能力的短板,電動車一直未能達到商用規模。
直到20世紀末期,石油資源日趨枯竭和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日益加深,人們才再次將目光轉向節能環保的電動車。進入21世紀發展電動汽車己經成為世界眾多國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戰略重點,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全面升級時期。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談談你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車,最大痛點就是電池了,雖然有幾種比較先進的技術,如特斯拉的電力管理技術、國內的快速充電和換電,但最根本的設施需要巨大投入,當然也包括各大廠家的技術更新和發展。
(5)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研究思路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優缺點:
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缺點: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還因電動車的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故購買價格較貴;至於使用成本,有些試用結果比汽車貴,有些結果僅為汽車的1/7~1/3,這主要取決於電池的壽命及當地的油、電價格。
『陸』 汽車新能源的發展方向,請詳細介紹
我國新能源汽車還處於正在上路的階段,需要解決很多的障礙才能真正被消費者所接受。而目前各大城市的限購,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一次契機。
《2014-2018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社會、政府、廠家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宣傳及引導,通過實際行動大力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的知識,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有清楚的認識,並鼓勵和提升他們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度。
尤其是廠商未來的焦點應該更多地放在關注用戶的個人的利益上,而不是只是盯住了國家的規劃數量和補貼金額。應該將全部心思用到市場和用戶的需求上去,真正做到將用戶的需求與產品結合,而不是讓消費者單純的認為購買新能源汽車只是可以保護環境,但與自己的個人利益沒有太大的關系,這樣才能進一步驅動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柒』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很多了解比亞迪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比亞迪的王傳福的思路和想法一直都很超前,也是王傳福的這種超前戰略目光,一直引領比亞迪快速發展成為今天的新能源汽車引領者。20年前,可能人們根本無法想像一個電池生產廠商,居然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界唯一能夠和特斯拉叫板的佼佼者。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生產手機電池起家,2000年在香港上市。比亞迪在同年,通過了重要客戶摩托羅拉的審核,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有了摩托羅拉的認可,比亞迪相當於拿到了與其他國際大品牌合作的通行證,接著又拿到了諾基亞、三星等多個重要客戶,也就是在那時,比亞迪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位列全球第三。
2002年,正是中國汽車市場「井噴」時期,王傳福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跨界進入汽車領域。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進入汽車領域。
此後,比亞迪相繼研發上市了比亞迪e6(主打計程車市場)、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