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治理新能源汽車
㈠ 工信部明確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
(文/彭科峰)6月22日上午,工信部在官網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本次文件明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14%、16%、18%。2024年度及以後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由工信部另行公布。
文件還指出,市場監管總局負責對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進口新能源乘用車參數、進口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等進行核查。此外,《決定》增加了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的措施;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積分靈活性措施;豐富了關聯企業的認定條件;將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車納入核算范圍,對具備節能減排優勢的車型給予核算優惠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工信部修改新能源車企業准入規定,著重審核企業技術保障能力
2月10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已經實施了2年半,與發改委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並稱為「雙資質」。
本次徵求意見稿中作出了十項修改,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刪除了之前對於准入企業「設計開發能力」要求的大部分內容,調整為對「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這意味著放寬了對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設計研發機構的要求,也降低了對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數量以及崗位分布的要求。
附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審查要求》表明,對於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已經全部刪除,替換為對「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
2020年1月11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高層論壇(2020)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就重點談到了「加快改革創新,採取更加開放包容的監管手段,進一步放寬事前准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給企業和市場更多選擇空間。」
上述修改代表新「准入規定」對新能源車企的設計研發能力與生產製造能力進行了分離。業內專家認為,不同於此前的設計開發,技術保障強調的是生產,一些外資車企仍然不具備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開發能力,或者設計開發中心在國外,新規為這些外資新能源車企在中國落地生產創造了條件。
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不再作為審核整車企業的核心指標,這將降低獲取造車資質的技術門檻。
此前,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在披露公司概況時會刻意著重指出研發團隊和人員佔比,並對研發中心等部門進行濃墨重彩地描述,主要就是為了展示公司符合「老准入規定」中與「設計研發」相關的規定。
而新「准入規定」附件4《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申請書》中,刪除了「與新能源汽車產品有關的專業技術人員總數(人)」、「新能源汽車產品設計能力及設計開發過程說明(包括研發機構和人員、開發工具和設備、開發過程描述等)、「產品開發主要設施設備(含必要的軟體程序)清單」等內容;在附件6《新能源汽車年度報告》中,刪除了對「新產品研發情況」、「研發能力和條件建設情況」的內容。
汽車業投資人士則認為,新「准入規定」能幫助一些造車新勢力「起死回生」。「目前國內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新造車企業,許多不一定有原廠全面開發能力,新規可能基於這些方面的考慮。讓他們能夠通過其它車型導入的方式做下去。」
另一方面,近期新能源車安全事故頻發,新「准入規定」的風向轉變也被認為是有關部門開始更著重新能源車安全性的信號。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審查要求》中對新能源汽車保障能力主要包括整車動力驅動測試能力、控制軟體分析測試能力、硬體在環測試能力、單個箱體的動力蓄電池包(超級電容器)性能測試能力及耐環境性(高溫、低溫、振動等)測試能力、電子電器件的電氣性能基本測試能力、高壓電安全測試能力。
插電式混動車還應具備發動機性能/工況排放、能耗、電機性能、機電耦合裝置性能綜合測試台架;燃料電池汽車的還應具備燃料電池系統性能測試台架、車載氫系統泄漏及高壓氣體安全方面的測試儀器和設備。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嘯林告訴我們:「相比外觀設計和高科技概念,今後新能源產品的營銷傳播趨勢將是主打耐久性和穩定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工信部最新目錄!這些新能源車真的很重磅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38批),我們知道,目錄一直是把握新能源車上市和參數等各方面的重要標桿,那麼大俠上車照例為您介紹本批目錄中最重磅的車型。
特斯拉ModelY
這名字乍一聽很奇怪也很陌生,但也有不少關注汽車的人對它的興趣由來已久,因為這個名為鬆散的品牌,車標掛著的是"BYD"字母,且造型相當復古,看起來頗有早年間歐美豪華敞篷車的風范。
於是,這款由美國加州AM公司聯合北京鬆散機車推出的雙模插電混動新古典硬頂敞篷跑車"SSDOLPHIN",在工信部第338批《公告》被公示了批准全國上牌。新車其實是基於1958年款雪佛蘭科爾維特C1打造的車型,但採用的是比亞迪同款動力組合的插混發動機,無論是代生產還是什麼,總之二者淵源很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發展還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了超過550萬輛。
肖亞慶表示,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整個汽車銷售量是有所下降,全球看中國新能源汽車是一枝獨秀,增速是比較高的,去年達到了10.9%,而且趨勢還是繼續在增加。
肖亞慶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自身市場競爭是很激烈的,大家都看好這個行業,但同時新能源汽車從技術上、從品質上、從消費者的感受上還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解決,需要攻克這些難題,解決這些問題。
肖亞慶表示,下一步,主要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高質量。在前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礎上,要根據市場的需要,特別是用戶的體驗,進一步提高標准,進一步加強質量的監管,企業也要不斷提高製造水平,新能源汽車在原有基礎上再上檔次、再提高質量。
第二,促進融合。「新能源」是單車本身融入了各種技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要有智慧道路、通信網路、雲端技術等集成,大家的感受才好。要通過電動化和智能網聯進一步融合,開拓出更好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新的功能。
第三,優化環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布局,要健全充電、停車等環保各項的措施,同時還要提高公共交通電動化的水平。
最後,擴大開放。現在已經在全面開放新能源汽車外資投資限制的基礎上,在技術創新、國際貿易乃至標准法規的制定上,都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將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共同注入新的動力。
㈤ 工信部為新能源汽車降低門檻,促進業態新合作形勢
車市寒冬讓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車企都經歷著一場未知的考驗。近日,工信部在官網發布了《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管理規定及技術標准作出修改,並廣泛徵集社會各界的意見。
但綜合考慮目前的發展狀況,把客觀環境也應考慮在內,也有人持不樂觀態度。前幾年在巨額補貼的推動下,涌現了大批的造車新勢力。即便現在有政策支持但現在的補貼遠遠不及當時,而且目前新能源市場的現狀不那麼樂觀。而對於已經進入新能源市場的車企們來說,這次徵求意見稿旨在降低准入門檻,引流更多「新鮮血液」到新能源市場,對於已經在新能源市場摸爬滾打的他們來說,幫助就更小了。
面對不怎麼景氣的汽車市場,政府對新能源市場的大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並極力推動。徵求稿意見雖對已經進入新能源領域的直接幫助不大,但通過合作發展和引流新鮮力量的形式推動讓目前不怎麼景氣的新能源市場有調整和喘息的機會。現在雖不敢說效果如何,但是方向是好的,有助於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給不單是汽車行業的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更多發展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2月汽車產業政策:政策放寬救市,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發布
[億歐導讀]?[億歐導讀]據億歐汽車統計,2020年2月(2.01-2.29)期間,各地共出台了9項汽車出行產業相關政策。其中,國家層面6項、地方層面3項,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汽車流通、汽車製造等方面。
佛山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
2月3日,佛山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通知顯示,為推進汽車消費市場轉型升級,促進汽車消費,佛山市提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簡化購車登記手續、加快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提升汽車金融服務質效等多項措施。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將對在佛山市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准排量汽車給予資金補助。該《通知》將於3月1日實施,有效期1年。
唐山市人民政府發布《加強市中心區高污染車輛專項整治的決定》
2月12日,為進一步加強移動源污染防治,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大氣〔2018〕179號)、《關於加快推進重型柴油貨車污染防治的若干措施》(冀氣領辦〔2019〕160號)、《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市中心區高污染車輛專項整治的決定》規定,唐山市人民政府發布市中心區禁止使用高排放機動車事項通告。
深圳市發改委發布《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實施細則》
2月18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細則》指出,在深圳市行政區域范圍內依法注冊登記並符合本政策規定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在獲得國家車輛購置補貼後,可按要求申領深圳市車輛購置補貼。財政補貼標准按三種情況執行: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上牌的新能源汽車;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上牌的新能源汽車;2019年6月26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其中,2019年8月7日以後上牌的新能源汽車不再給予購置補貼。
編輯:郝秋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工信部規定,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哪幾類
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
㈧ 工信部對新能源車一致性違規企業處理
[汽車之家資訊]?在11月,工信部公布在對乘用車、客車、專用車等3個類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監督檢查中,共有25家企業的27個車型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日前,工信部對這些違規企業做出了處理,涉及車型包含眾泰雲100(JNJ7000EVX25)、BEIJING-EU5(BJ7000C5D3-BEV)、東風日產軒逸·純電(DFL7000NAH1BEV)、廣汽三菱祺智PHEV(GMC6450BCHEV)、廣汽傳祺GS4PHEV(GAC6450CHEVA5E)、廣汽本田世銳PHEV(GHA6450NAC5APHEV)、北汽新能源EU300(BJ7000C5E7G-BEV)、比亞迪秦插電式混動版(BYD7150WT5HEV4)、吉利帝豪GSe(HQ7002BEV15),具體每個車型的問題請見下圖: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工信部發布處理通告:
為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升生產一致性水平,保障產品質量安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約談了前期監督檢查中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有關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分析問題原因,嚴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問題。同時,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告》管理規定,根據違規情節輕重,對違規企業依法予以撤銷或暫停違規產品《公告》、暫停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等行政處理,並將違規信息納入企業信用記錄,列入後續重點監管對象。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加強對道路機動車輛產品的事中事後監管,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創新監管方式,豐富監管手段,加強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切實保障車輛產品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
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的車型
(一)新能源乘用車,共涉及9家企業的9個車型產品,涉及動力電池容量和保護功能、行李箱容積、輪胎規格、標志標識等項目不符合國家標准或管理規定。
(二)新能源客車,共涉及10家企業的12個車型產品,涉及低速行駛提示音、車輛喇叭、三角警告牌、標志標識等項目不符合國家標准或管理規定。
(三)新能源專用車,共涉及6家企業的6個車型產品,涉及動力電池容量、報警信號、低速行駛提示音、標志標識等項目不符合國家標准或管理規定。
編輯點評:
工信部通過11月的監督檢查,發現了諸多企業產品的產品一致性存在問題。此次整改之後,將會進一步規范新能源車行業的一些不規范標注等行為。我們也希望廠家能夠重視起來,不要再犯這種不必要的錯誤。(文/汽車之家陳浩)
㈨ 工信部:近期將調整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
3月30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為了解決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工信部正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相信後續會有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出台。另外,工信部還會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近期會協調相關部門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解讀:當前,「抗疫」的主戰場已經由國內轉移到國外,歐美病例依然處於高速增長中,尚未到達拐點。雖然疫情在中國已經得到很好地控制,可以恢復正常生產和生活,但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也將抑制人們大額消費的「沖動」,畢竟在危急時刻,保證「手中有錢」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汽車的消費慾望將在一定程度上被壓抑,非剛需的購買者很有可能選擇「再考慮考慮」。
辛國斌也指出,汽車行業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整個消費需求不振的問題,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率比較高,但是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有可能在後續的一段時間里,一些企業的達產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汽車工業的產業鏈長、涉及范圍廣,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消費的下滑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數十萬家企業和上千萬從業者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因此,出台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已經是迫在眉睫。
自2月中旬開始,中央各部委多次發文要求各地提振汽車市場消費,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指標。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向各省市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和深圳、寧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一些具體的政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各地方出台的政策專門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依然較少。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較大,由於新能源汽車尚不能做到和燃油車平價,政府更需要在這一階段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鼓勵,以提振產業發展的信心。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0年1-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840輛和59705輛,同比分別下降63.8%和59.5%,新能源汽車下滑幅度高於「大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工信部:繼續堅定不移的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關於工信部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日前,在進博會期間舉行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表示將繼續堅定不移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選車君觀點:電,可持續的能源,它本身就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新能源補貼取消之後,並不代表著政府對其就削弱了推廣和鼓勵的力度,反而在更多的與民生相關的政策面前,獲得更多的優惠政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