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車銷量
A.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如何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1至7月我國汽車產銷量繼續保持小幅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7月,我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2萬輛和37.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1%和82.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2萬輛和12.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8.9%和160.9%。
1至7月,我國汽車產銷1610.03萬輛和1595.47萬輛,同比增長3.52%和4.33%,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增速回落1.13個百分點,銷量增速提升0.23個百分點。
據了解,1至7月,中國品牌汽車銷量排名前10家企業為上汽、長安、吉利、東風、北汽、長城、奇瑞、一汽、廣汽和江淮。與上年同期相比,長安、東風、北汽、長城和江淮銷量呈小幅下降,其他5家企業保持增長,其中吉利和上汽增速居前。1至7月,該10家企業共銷售669.28萬輛,佔中國品牌汽車銷售總量的81.33%。
來源:解放軍報
B. 1月新能源車銷量解讀,至暗時刻未到,車企們如何自救
自去年新能源車補貼大幅減少後,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萎靡數月,進入2020年,新能源市場也迎來了開門首跌,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4.1萬輛,同比下降57.9%,環比下降68.4%,銷售狀況相當不理想。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該細分市場的具體表現。
龍頭品牌的銷量都暴跌
從各個車企公布的銷量來看,1月份新能源車的成績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比如比亞迪汽車,其新能源車板塊在1月的銷量成績下滑至7,020輛,同比下跌75.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144輛,同比下滑68.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876輛,同比下滑84.1%。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等不來的春天,我們一定能戰勝此次疫情,而疫情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也是暫時的。但是新能源車身上的問題,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特別在充電便利性方面,據買車君了解,民用電的電壓和電流都有嚴格規定,不能過載,而超級充電樁的數量多,多輛車同時充電,電網也可能無法承受,這也意味著目前給電動車充電的時間縮短至與燃油車一樣是不現實的,也許在較長時間內,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會繼續下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新能源汽車大受追捧,為何銷量越來越差
其實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自身的性價比是掛鉤的,燃油車也是。而首批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大多都是沖著優惠幅度以及經濟省油去的。時間長了,問題也就出來了。新能源汽車的內部構造其實說白了就完全是電機和電池加殼子組成的,而其中直接關繫到續航和充電問題的,自然就是電池。大家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逝,電池也會老化,並且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速度也會更快,這一點和手機的使用壽命是差不多的。
最後,有很多車主目前還沒有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在使用過一定的時間後是需要更換的。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電池組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有一位比亞迪唐車主在更換電池時,4S店的報價高達7.5萬,這可把車主給嚇了一跳,電池組的價格相當於原車價格的1/3,省下的電費還不夠用來換電池的呢!因此,在買了新能源汽車後,開過一段時間才發現,用車成本並不低於燃油車,但車已經買了,這時候後悔也晚了。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克服很多難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如果有準備買新能源汽車的打算,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D. 危機下的機遇與挑戰 針對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該怎麼辦
之前召開不久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工信部部長苗圩給新能源車企吃了一劑"放心葯"表示到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剛剛過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120.6萬,同比負增長4%,雖然在上半年還是延續了2018年的增速情況,但進入下半年出現連續6個月的銷量持續下滑,市場已經發出警告信號,補貼退坡確實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沖擊的主要原因。
寫在最後:2019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但是反過來看機遇總是與危機並存,在銷量不濟的情況下,企業才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在產品、管理或者品牌發展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不足。讓人欣慰的是有不少企業已經開始行動,積極走出國家補貼的溫暖襁褓,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力升級、企業強強合作等手段在市場變革的關鍵時刻早做布局,主動迎接政策大潮的退去。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必然會更健康、更強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銷量下滑充電基礎設施增加,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如何
2020年1月1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9年7月1號補貼退坡,大家都在關心今年還會不會退坡,我這里明確告訴大家,今年7月份不退坡。"
對於當下哀鴻遍野的汽車行業來說,苗部長這句話贏得了一片掌聲,給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和股民一針強心劑,這也預示著在2020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或將迎來新的轉機。回顧過去的2019年國內新能源市場,用高開低走這四個字來表達,我覺得最為恰當。從最初的高歌猛進到退補後的連續六個月銷量下滑,對於各大廠家來說體驗堪比過山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自主品牌該何去何從
伴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下探,尤其是在合資品牌集中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後,中國品牌還能不能扛得住,又該何去何從呢?小編覺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有很多天然優勢的,同時,伴隨著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具體分析如下。
小結
不論是前期的新能源技術和產品的布局,還是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扶持,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立足強有力的產品,走出屬於自己的品牌向上之路,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還是會有很強競爭力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提升電池技術 新能源汽車銷量才能大增
[汽車之家資訊]?近日由工信部主辦的「工信沙龍」上,就新能源汽車前景、未來充電與換電模式、如何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並且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其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日漸明晰。
從市場結構上看,今年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接近70%,而兩年前是20%。在非限行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從市場驅動因素上來看,這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據測算,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為130萬輛,初步估計明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增速會超過30%以上,意味著2021年的銷量會達到180萬輛。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原因有四點:一是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培育,使各個環節供應鏈的培育逐步成熟;二是在政府部門相關政策可預期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逐步從認識、認知到理解,整個新能源汽車產品也在逐步成熟;三是有關企業通過創新研發和生產准備,能逐步提供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四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境也在逐步優化和改進。
那麼在未來,加速降低新能源車成本,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這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此外,純電動車的電池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新能源汽車電池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從2009年起就有充電、換電之爭。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車電分離和換電模式已經有很多的應用案例,我國已具備開展車電分離和換電模式試點的基本條件。另外,提升動力電池性能,也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在動力能源性能提升方面需要加強的地方,目前動力電池企業開始紛紛通過動力電池技術的創新提升競爭力。
編輯點評:
現在里程焦慮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新能源車的車主用戶,一到冬天就減少里程,給很多人的出行增添了不便。另外,新能源車因為電池性能在逐年遞減,這也使得此類車型的二手車殘值率異常低下。所以在未來解決電池技術問題才是發展電動車的關鍵,這樣才能提升新能源車在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力。(消息來源:第一財經;編譯/汽車之家畢業)
H. 新能源汽車難以發展國內眾多車企已有應對措施
近兩年國內的汽車市場下滑確實讓很多人「戰戰兢兢」,原本以為傳統汽車市場經濟的下滑,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同樣不理想。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汽車市場在2019度的總銷量為2576.9,同比下滑8.2%,而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120.6萬,同比負增長4%。
最後
據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稱:「目前,新能源汽車整體的行業利潤率還比較低,行業盈利是很難。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將使得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處於虧損狀況,這也說明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是需要國家給予支持的,還不能完全走上市場化。」雖然上述的車企中都已經有了應對2020年的方法,不過歸根到底也只是提升銷量的手段,對於如何盈利,新能源車企如何「過冬」,仍然要看2020年的表現,特斯拉國產下線雖然發揮出了「鯰魚效應」,但是同樣在漁網內的「沙丁魚」,又真的能堅持到上岸的時刻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汽車消費增長,能讓新能源車銷量大漲嗎
在過去的2019年,受整體車市低迷以及政策性的調整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了近10年來首次年度下滑。在過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約120.6萬台,同比下降約4%。那麼如果汽車消費增長,能讓新能源汽車銷量大漲嗎?文青認為汽車消費增長雖然會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但是還需解決相關問題。
在充電基礎設施配套方面,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但是與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以充電樁為例,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國充電樁保有量約121.9萬台。但是截止到2019年6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就達到了約344萬台。
所以,汽車消費如果存在上漲態勢。那麼會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造成影響,但是要想大漲,還需要解決充電時間較長、動力電池不穩定以及生產成本較高等問題。不知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如何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與遭遇「寒冬」的傳統車市相比,新能源汽車則呈現出產銷兩旺的火熱局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46萬輛和72.1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3.05%和81.0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46萬輛和54.0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94%和66.1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99萬輛和18.0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8.04%和146.87%。在傳統燃油汽車銷量下滑時,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高歌猛進實現了逆勢上升。
隨著電動出行的發展與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新能源汽車正迎來「消費升級」時代。新能源汽車作為技術型產業,天生具有『高端化』發展的基因,目前市場上的豪華新能源汽車產品比較少,市場的需求還有待被滿足,從造型設計、續航里程以及操控性上,新能源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高端化發展將是趨勢。
私人消費的高端化是中國汽車消費的一大趨勢,在當前國內乘用車市場,豪華車的銷量情況表現得比較好。目前汽車市場正在朝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等方向迅猛發展,外資、合資和本土競爭激烈,要實現彎道超車,搶佔先機贏得市場,必須要在研發和生產等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研發更先進的技術、打造實力強的產品。
此外,近兩個月頻發的自燃事件,讓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甚囂塵上,也讓行業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質量的擔憂和焦慮隨之增加。常態性發生的自燃事件,使得行業開始審視自燃事件背後的技術和質量問題,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之一的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也進一步凸顯。隨著大量車企湧入新能源,安全問題已經成為行業的第一瓢冷水,這是我們必然需要冷靜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