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入坑
① 所有新能源投資都是假的 大夥不要入坑啊 圭玉新能源 睿威新能源 天星袋 宗弘新能源
現在騙子真的太多了,要小心。
② 關於買車的疑問
標志的二手車就是坑,修煩死你,新能源也是坑,等你入坑,現在的情況買性價比高的新車才是最合適的
③ 調整營收結構,降低入坑門檻,特斯拉正在積極面對市場競爭
當然了,標配變選配、軟體一再漲價的事情,還有其他,以後也還會有更多。這是特斯拉的一個市場策略,一個很重要的策略,一個可以讓特斯拉把起售價和國產品牌拉到同一水平線上競爭的策略。
很想知道,如果特斯拉全力做低入坑門檻,其他品牌都會如何接招兒!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2020年幾十款上市新車,只看這10款就夠了!汽車編輯良心推薦
2020年雖然開頭直接來了個地獄模式,打亂了許多車企原本的計劃,但日子再艱難總得過,2020年預定上市的新車無論怎麼延遲,也總得面世。原定今年上市的新車數量還真不少,特別是新能源車型,什麼?你說你手持新能源指標?你說你疫情過後想「報復性買車」?
今天皆電內部舉行了一場2020年純電新能源新車期待值內部排名比拼,參與評選的為原定計劃今年上市純電新車,由皆電編輯按自己心裡期待值排名並說明理由,再取平均值,得出2020年皆電編輯部最期待的前十款純電新車。雖然排名有主觀成分,但絕對有參考價值,如果今年有純電車購車需求,不妨看看這個排名里的新車吧。
第十名:雪佛蘭暢巡
編輯部聲音:可能是目前可以買到價格最低400+km續航的合資純電車型
ModelY與Model3零件通用率高達75%,但在不少地方都作了優化,在尺寸更大的情況下,ModelY錄得了更長的續航里程,且加入了像「Off-RoadAssist」(越野輔助模式)等功能。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不知道ModelY能否在年內國產上市,但並不影響它成為「皆電編輯部2020年最值得期待純電動車型」,不知道你又是否認同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新能源汽車那麼省油,為什麼很多車主表示:白送都不要
新能源汽車在現如今的汽車市場上是越來越火爆,很多專家還紛紛表示,新能源汽車早晚有一天會代替燃油汽車,不是10年就是15年,總之這一天會真正的到來,而那個時候,新能源汽車也會更成熟,消費群體也會更信賴,不過從現在的狀況看,新能源汽車依然得不到消費者認可,在前段時間還成了一個天大的騙局,為很多老司機都不推薦買新能源汽車,那為什麼老司機不推薦新能源汽車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就通過這4點原因來為消費者揭開疑惑,當看完這4點後,車主還表示:就是白送也不要。
首先第一位老司機介紹,是技術的不成熟,不穩定導致的,都知道最讓車主頭疼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不管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打造出來的新能源汽車都沒有足夠遠的續航里程,最遠續航數只不過在800公里,而且這還是吹捧出來的,而面對這個公里數,車主不能跑遠途,不能出遠門,所以不敢要。
第二點原因則是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了,充電樁依然處於不普及的情況,到了高速上更是少的可憐,就是高速上建立了充電站,車主還要考慮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間,少則要30分鍾,多則要1個小時,也對於那些有急事的車主是不能接受的,畢竟時間越來越寶貴,等到技術發展到和燃油車的加油時間一樣,或許車主能認可!
還有第三點原因,新能源汽車電池組的更換問題,即使廠家給出了免更換電池的對策,但是車主依然不太信任,尤其是前段時間上演的一則比亞迪唐更換電池的費用要高達6萬元,這個是事情直接把車主給嚇壞了,並仔細的算了一筆賬,才發現原來節省了幾年的油錢,還不抵一次更換電池的費用呢!你說誰能承受,並且更換電池是個無底洞。就是家裡有礦也養不起啊!
而第四點原因則是環保問題了,都說新能源汽車環保,實質上真的環保嗎?那些說環保的專家估計有點坑了,就拿更換下來的電池組,是不是污染源?充電需要的電是不是由發電站提供的,排放的煙霧不是污染嗎?總之這些情況的出現都在證明新能源汽車並不是真正的環保,那麼結合上述4點情況後,車主自然不會入坑,也不會輕易的放棄燃油車!
⑥ 掉了以租代購新能源貨車的坑,怎麼辦,求幫助
你可以根他們談,一次性付他們多少錢,把貸款過到要你車人名下,把這事徹底結速。這本來就是坑,賠錢是肯定的,現在及時止損。
⑦ 「真香定律」又出現 索尼也入坑電動車 是玩票還是玩真的
拉斯維加斯CES2020開展了了。各路科技巨頭紛紛亮出了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索尼展台賺足了眼球。
那麼問題來了。索尼弄了台組裝車,這是准備認真造車,還是只是玩票吸引眼球?
不過這廣告拍的倒是不錯。看讓人心癢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領克05用車1000公里,現在補交作業了,勁Halo灰,歡迎入坑喲!
這要說起這輛領克05呀!得慢慢道來了。其實我沒有換車的必要,但是不是在哪裡看到了一張領克05的照片,這下壞了。徹底中毒了!! 認識05是2019年末的時候,已經記不清第一次看到這個消息是在汽車之家的一次報到,說是領克有新車發布,還配了圖。打那起就開始關注05了,當時新車還沒有發布。閑暇間也看到了類似的吉利星越,怎麼能不把這樣兩台車放一起比較呢,更何況還都是吉利的血脈。看了不少星越的車評,說真實的當時真的在這么兩台車里犯了糾結。還在我沒有換車的想法,且等吧。坐等05的發布。 時間限量版,是的,我在線搶到了,但是我沒有定。我其他型號可以預約但是沒有價格。我第一時間預約了勁Halo灰。我更喜歡這個多一點。在等價格發布這段時間里真的很是個煎熬呀!4S也沒有試駕車,我就去試駕了星越頂,說真的不錯,再加上網路評價也很高,難道吉利的高端品牌領克05能差到哪裡去嗎?就這樣時間來到了3月28日,好像是吧 晚上在老丈人家喝酒,忽然想起來8點開放預訂,第一時間在APP上就交了定金,交車地點山東菏澤,定金1005元。是因為喝酒了原因嗎?我真的要換車了嗎?付都付了頂多浪費這1005唄,呵呵 有點懵。4月9日SSSS打電話說到了台展車,第一時間過去上車看看。嗯 我可以換車,3天後ssss又打電話可以試駕這台展車了,就說是全國第一個SSSS試駕的,干他。結論是,浪費了這1005真的很肉疼,那就別浪費了,反正也是真喜歡05。我原本就喜歡這種轎跑SUV,一看就不是正經人開的,哈哈哈,我是個老不正經的。 5月5日,玩滑翔傘飛了一天,原本答應去SSSS看上市電影的,回來都已經很晚了就沒有去。212800居然比我預計的便宜這么些,好了就他了。 5月11日,我的車到店了。看了一眼,真香。出差幾天。17日,提車了。舊車就置換了,開著舊車去的開著新車回,著感覺,還有點懵呢 新車沒有拍照片,沒有媒體拍的清楚,我就交一下用車這1000+公里的感受吧!
這個是發?鑰匙階段,
我的銷售顧問,石哥,買領克請找我石哥,熱情到位。
新車出門了
第一站,中國石油加油站,都已經沒有里程顯示了。你說這SSSS真的差這一箱油嗎?320灌滿,購車體驗得升級多少呢,希望SSSS能改正一下
出門先餵食,要想馬兒跑,還得多吃草呀~~ 第一箱油,灌滿 ,看來這是一個55升的油箱,小了
回到公司,發現有彩蛋喲!~
上牌照,沒有選到更好的號碼就用老號碼了,
6月13日,開始拍照上作業了,,,傳統45度,真的好看呀,就是225的輪胎有點小了 325就給力了
正面,請忽略號牌,號牌架是DIY的,點綴了一下。漂亮的雙眼,全部透鏡,雖然不是矩陣,但是效果還算可以
空間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不要七座,家裡還有兩台車所以我不考慮空間,外觀好看就好了
肥美的後臀呀,撅起來的小鴨尾,太勁爆了
我喜歡他的流水尾燈,紅燈的歡迎也很漂亮
大鵬展翅,真心話,後備箱沒有想像中的大,但是能放下我的滑翔傘包就好了,其他時候後備箱真的不用考慮容量,因為都是不常用的垃圾
左前門,真心精緻,雖然沒有BBA的品牌,但是這些內容真的不亞於他們。重點還是窮呀,
後排都是小熊孩子們搞的,通勤車,後排空間沒有商務車寬敞,但是一般坐人真心的夠了,車評人說的2拳3指還是有的
細節照片了,就倆字,精緻
雖然沒有丹拿音質好,但是也夠用了,誰還在車里享受高檔音樂呢? 那是要閉上眼睛來享受的
說說駕駛感受吧,我開就是舒適模式,給媳婦開就用運動模式,6.7秒真不是最快的,但是在這個價位還是真心的牛,超車半腳油門足夠了。油耗嗎?10L,溫柔開和暴力開也沒有發現差多少,還是覺得猛一點更省油。
這個是個槽點,不是太好用,應該還是沒有的原因吧,一直開大眾的
桶型座椅,很舒服的
和領克1的形式不一樣,覺得這樣到正常了
認證用的鑰匙
12.3液晶屏,也比其他品牌的地道多了
右邊就是多功能區了,電話功能,用方向盤按鍵控制的
別人送的香薰
這個是讓我著迷的功能,HUD 抬頭顯示功能,這樣的話HUD顯示速度,儀表盤顯示導航,中控屏全給孩子看動畫片就好了
雙出真排,,有一點假的我都不要他
能量晶體,亮起來的過程時候真的還看,好起來以後就開始覺得這個形狀有點LOW了,工工整整的 沒有一點曲線
夜間的效果,亮度還是很夠用的
第一次報故障,咨詢是SSSS,回答是你該洗車了,,,
這里發現一個BUG, 下一曲上一曲 暫停鍵 的位置和空調的鍵位都重復了,,,這個時候視屏不能控制的喲
這就是帶上孩子後的樣子,,真心的實用呀,,
就這些了 車子用了1個月了,跑了1000+公里 優點:1、不知道外觀算不算一個,支持國產。 2、配置真豐富,想要的都在,所以我選的頂配的,雖然4驅還沒有上山練過。 3、音響效果不錯,還有HUD 4、做工真的很細致 5、動力有,夠用,超車扎空很爽 槽點:1、中控動畫片控制和空調控制沖突 2、我想裝車載無線電台,找不到安裝天線的方案 3、沒有辦法加裝行李架 4、油箱小 5、胎噪可以接受,我沒有開過勞斯 我的分析很不專業,但是覺得她很夠用了,終身質保,那就可勁造吧!!!! 來吧
⑨ 華為、寧德時代出動,巨頭為何「入坑」充電樁
作者:丁唯一Ocean、編輯:張宇喆,圖片來自「123RF」
巨頭入局充電樁的熱情不減。
5月26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部長通道」答記者問時表示,要繼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鼓勵充電設施互聯互通。
就在苗圩講話一周前,一位新玩家剛剛在充電樁行業落下一枚棋子。5月20日,華為和全國最大的充電樁運營商特來電簽訂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通過全面合作和資源共享,推動樁聯網建設和智能充電業務發展。
這已經不是華為第一次在充電樁領域濺起水花。今年4月,華為發布了Hi Charger快充直流模塊技術,為充電樁的上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今年3月,充電樁被納入七大新基建之後,讓人們看到了充電樁背後巨大的市場缺口。
不止是華為,各路巨頭似乎都在展現著對充電樁的偏愛。疫情寒冬之下,充電樁領域卻過了一個十足的「春天」。
而另一方面,新基建中的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方面都在指向充電樁未來的智能化發展。但對充電樁運營商來說,在推動充電樁智能化的道路上,不僅缺少足夠高的技術水準,同時缺乏能源互聯和數據互聯的能力。
也正是因為傳統充電樁生產廠商和運營商存在短板,巨頭企業才看到了分羹新基建的機會,也在賽道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華為:技術護城河
2020年上半年,華為在充電樁領域動作頻頻,先是發布Hi Charger直流快充模塊,隨後又與特來電達成合作推動樁聯網建設和智能充電業務發展。
對於基數一直在增長的智能電動汽車,充電樁早就成為了行業的必需品。在智能化不斷提升的汽車產業,華為也看到了成為這一產業核心供應商的機會,充電樁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華為並不打算成為充電樁生產商或運營商,而是利用其在ICT(信息與通信)領域的優勢技術能力和數據能力來提升充電效率。
車聯網火熱的當下,華為作為一家在ICT技術層面有著豐富積累的高端玩家則找到了踏入汽車產業的入口。為了發揮技術優勢,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業務都是圍繞「聯接」和「計算」這兩項展開的。
盡管來到了充電樁領域,但華為做的事情仍沒有越過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的那條「邊界線」。
任正非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華為的邊界就是以電子流為中心的領域,非這個領域的都要砍掉。」從HUAWEI 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塊來看,華為的重心仍然是在自己最有優勢的技術層面。
2019年,華為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部門。該部門的戰略方向就是發揮其在ICT領域的長處,成為智能汽車「增量組件」的核心供應商。也就是希望在智能汽車行業成為另一家能達到博世級別的企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華為規劃了智能汽車五大業務,分別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其中,智能電動主要致力於打造汽車電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充電供電、電控及電池管理等零部件。
在整個業務板塊中,智能能源位於五大業務的底層,被認為是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根基。
充電樁領域盡管看似與聯接和計算相距甚遠,但在建設、維護通信基站的過程中,華為已經在智能電網、儲能等技術領域有了深厚的積累。此外,華為網路能源產品線是華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產品線之一,2019年訂貨收入達到了46.7億美元。
「直流快充模塊作為充電樁的核心部件,是用於整個充電樁穩定可靠的關鍵。」華為網路能源產品線mPower充電業務總經理匡平在產品發布會上介紹稱。
新一代HUAWEI HiCharger快充模塊將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面向國內市場將提供最大功率30KW的產品,而面向海外市場則提供最大功率為20KW的產品。據其測算,以平均每天充電14小時的負載情況下,華為單個充電模塊每年可以最高節省電費973元。
華為憑借自身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選擇從上游切入充電樁市場。盡管是新能源基礎設施中的「新人」,但這家公司卻擁有著極高的技術護城河,而且避開了競爭激烈、且非優勢領域的生產和運營環節。
因此,在汽車領域堅決不造車而偏向做一個Tier 1角色的華為,在充電樁領域中同樣延續了這樣的定位,這也讓其距離智能解決方案核心供應商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寧德時代:打通產業鏈
在充電樁入選新基建的第三天,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便宣布牽手福建百城新能源成立新業務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主營充電樁快充服務。
如今,寧德時代一腳邁入充電領域,其實並不令人意外。ABB充電運營專家楊希向億歐汽車表示,寧德時代雖然早前沒有在充電領域做直接布局,但是它卻一直是充電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寧德時代就展示了超級快充技術。寧德時代的超級快充技術,比目前廣泛使用的充電技術所需時間縮短一半,15分鍾即可將電池荷電狀態(SOC)從8%增加到80%。
結合此前在儲能領域的布局,寧德時代的目標並不僅局限於充換電,而是能源。重要的是:充電樁是能源交易的入口,它連接著電力能源和電動汽車。
寧德時代內部人士對億歐汽車表示,動力電池和儲能一直就是寧德時代的兩大業務支柱。作為動力電池界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研發技術成為了它的護城河,充電業務是對其動力電池業務的重要補充。
聯行科技高級業務規劃經理董東向億歐汽車介紹,對於動力電池技術來說,充電本身可以實現對自己的電池進行監控,做成一個全閉環。通過試點項目將其拓展一些新的技術方案,進而普及到全行業。
寧德時代在儲能方面,已經早有布局。去年1月21日,寧德時代與星雲股份成立了福建時代星雲科技有限公司。該合資公司的經營業務涵蓋風光儲充測一體化智能電站、家庭智能後備電源系統、基站智能後備電源系統、變電站儲能系統、岸基電源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以及電動車智能充電站在內的各項業務。
「充電作為最前端,是能源交易的入口,」快電CEO於翔向億歐汽車表示,「布局充電有利於企業將最新的數據反哺到電池技術上。」
此次新成立的快卜新能源是布局智能微網一體化儲充系統,這個系統是寧德時代研發的,集儲能服務、充電服務和電動汽車檢測服務三大功能於一體的系統設備。
寧德時代內部人士對億歐汽車表示,充電樁業務是其能源鏈條中重要的一環補充。充電樁作為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上游,它的覆蓋正在將寧德時代的能源鏈條拉長。
寧德時代在充電設施相關產業鏈上擁有的資源足夠支撐其在設備革新與維護上的需求。同時,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電池在線檢測保養等業務領域積累了第一手產品開發、檢測和應用的經驗。
通過對全新業務的布局,有利於寧德時代緩沖動力電池市場激烈競爭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壓力。隨著中國動力電池白名單的放開,對於寧德時代而言,中國動力電池市場不再是一家獨大。
目前,寧德時代的業務已經伸向了從原材料到電池,再到儲能和充電業務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產業鏈,自己建成了一個行業生態圈。
四維圖新:出行全場景
一直以來,四維圖新身上最大的標簽是「圖商」,它為很大一部分地圖軟體提供著底層數據。
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帶來的技術變革,四維圖新也開始從地圖出發,轉向更大的市場。
2019年4月的新產品鑒賞會上,四維圖新正式推出新能源智能出行解決方案——樁家。該方案的出現,標志著四維圖新正式踏入了充電服務領域。隨後,四維圖新成立滿電出行子公司,承擔集團在充電服務領域的產品布局。
滿電出行核心業務由「公共充電服務」、「品牌專充站服務「、「代充電服務」、「移動充電服務」、「私樁管控服務」組成。該公司目標是利用四維圖新的動態大數據,提供一系列充電場景解決方案,成為新能源車用戶的出行助手。
談到最早布局充電樁,四維圖新的初衷是想解決信息不匹配的問題。「車主其實並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平台去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所有的公共充電裝的地理信息的位置,」滿電出行首席運營官王穎說道,「所以樁家最早是以四維圖新的強項——以地理信息作為切入點。」
目前,滿電出行已與13家國內頭部充電運營商達成了深度戰略關系,基礎數據合作運營商超過70家,覆蓋全國86%的公共充電樁。
「充電服務板塊是未來新能源出行服務領域中一個值得深挖的點,也是基礎的服務能力之一。」滿電出行首席運營官王穎對億歐汽車表示,「同時,平台化、聚合式的能源服務能力也是四維圖新整個新能源出行場景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王穎告訴億歐汽車,四維圖新已經開始從傳統的技術軟體向在線服務方向轉型,比如從最早的車載導航到現在的車聯網。
樁家可以給其他業務線提供技術支撐。王穎表示:「樁家可以實現從能源監控到智能出行策略支持,再到無感充電、支付的新能源出行服務,還能協助集團相關業務線,共同打造多場景化的智慧出行服務。」
結語
盡管跨界的巨頭們都伸向充電樁,但是對於它們自身的業務來說,充電領域仍有著不同的意義。
華為選擇通過自身最有優勢的數據技術層面切入充電樁行業,向著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目標前進;寧德時代的重點其實仍在電池,但是藉助電池方面的優勢能力伸向了更下游的產業端,通過電池技術方面的優勢來反哺充電行業;四維圖新在充電領域上目前仍然是利用出行產品生態的優勢,以充電樁為抓手向在線服務商轉型。
今年3月,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為行業添了一把火,同樣也將加速充電樁領域的融合發展。根據官方定義,「新基建」 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以及創新基礎設施三類。
而充電樁就屬於融合基礎設施中,處在需要將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融合基礎設施的階段。因此也不難理解僅在新基建提出的3月份,就有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和大眾汽車等行業巨頭紛紛入局充電樁的境況。
3月底,螞蟻金服入股簡單充,成為第二大股東。
阿里系的出行領域的投資版圖中,已經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智能系統、軟體服務。2013年,阿里投資快的,彼時隨著共享出行迅速膨脹的蛋糕,移動支付開始迅速發展,支付寶的用戶量也在2013年實現了500%的增長。
而大眾汽車等主機廠也希望能夠在充電樁市場擁有一定話語權。
如今的充電樁也被看作是一個新的流量和數據入口,而隨著其業務通過信息化不斷外延,背後仍然存在很大的想像空間。因此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充電樁的普及可能會成為又一個出行端互聯網化的入口。
與此同時,充電樁行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下、運維成本高等難題橫亘在充電樁運營商面前。
充電樁市場的蛋糕仍在不斷變大,但新入局的巨頭玩家大都十分清醒。他們清楚地知道自身相應的優勢和護城河,既能利用自身技術長板幫助充電樁產業解決部分問題,又能保證其在入局新戰場時已站上戰略高地。
這「樁」生意並不是只要有錢就能做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