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
1. 中汽協: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破16萬輛
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2020年10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55.2萬輛和257.3萬輛,環比增長0.9%和0.1%,同比增長11.0%和12.5%。可見,盡管受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影響,10月有效工作日有所減少,但汽車市場需求依然延續了快速增長勢頭,當月產銷環比和同比均保持增長。
圖片來源:中汽協
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6萬輛,創單月歷史新高,環比和同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分別達到16.7萬輛和16.0萬輛,環比增長19.6%和13.9%,同比增長69.7%和104.5%。
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4萬輛和9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7.1%,降幅較1-9月大幅收窄9.5和10.6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71.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2%和6.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萬輛和18.1萬輛,產量同比增長4.6%,銷量同比下降7.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7輛和658輛,同比分別下降53.5%和50.4%。可見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降幅較1-9月已有了明顯收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結束下降,開始呈現小幅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汽車工業協會汽車數據中是否包括新能源汽車
不包括!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每月定期公布的全國汽車產銷統計數字,是受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委託而進行的行業統計。這些數字是由國內各汽車 廠家上報而來並進行分析歸類而來的。由於無法掌握零售數量,汽車廠家上報的汽車銷量是開票數,是廠家賣給經銷商的數字,也就是批發數。
3. 電動汽車🚗 「今日陽光」
車是手動擋的話那就很正常,所有的手動擋車都是這樣,剛啟動時都需要帶速 。第一,天氣涼 。第二,因為天氣涼車在剛啟動的時候帶速跟不上,一般停上幾分鍾就好。 應該是某裝置上的軸承壞了,比如發電機。或是空調壓縮機等,你可請專業人員確定響聲位置,進行加油潤滑,或者更換就可。
4.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新華社:新能源車行業有點「飄」,得治!
「紙上造車」「盲目招商」 行業「虛火」旺
多名行業人士及專家向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車銷售端「虛假宣傳」多見的背後是該行業「虛火過旺」。
記者發現,廣闊的市場潛力催生出部分紙上「造車」的「PPT車企」。
截至目前,恆大汽車公司市值已高達5000億港元,成為港股中僅次於比亞迪的第二大車企,但該公司尚未有一款量產車型在售。根據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年業績報,從營收佔比來看,恆大汽車98.79%營收來自醫療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卻只有1.21%營收來自新能源汽車。
部分市場人士判斷,產能和市值的巨大反差表明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資本市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虛高。
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碩認為:「部分市場主體投機沖動強烈,新能源汽車的頭部企業並不多,資產配置中股票又是最容易獲得的,很容易就形成過熱。」
記者還發現,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競賽」引進新能源汽車項目。
「有的地方為拉項目啥都條件都給,有的直接為車企把土地都平整好了。」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見新能源車項目就搶,審核、甄別都『綠燈』,生怕自己落在後面。」
「一些地方政府拚命上項目,變相助推行業『虛火』上升。沒有真正的市場需求,產品可靠性無法達標。」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說。
此外,楊勝兵表示,2021年新能源車補貼進一步退坡,行業面臨全面轉向技術能力主導的市場競爭。面對當前國內行業技術積累仍較有限的現實,「浮誇」「虛火」在一定程度上都折射出行業焦慮。
抓質量、控資本、提技術 保障行業長遠發展
多名專家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核心技術「吹」不出來,行業「虛火」不是真火,新能源車行業要實現長足發展就要「擠泡沫」「降虛火」,多層次、多方面地提升經營、治理效能。
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除續航里程「注水」外,2020年新能源汽車涉投訴主要問題還有:充電速度與宣傳不符;電池質量問題突出;變速箱異響、頓挫及動力消失等問題較多;售後服務水平不高等。記者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希望主管部門針對新能源車「虛假宣傳」問題建立更直接更高效的投訴舉報機制。
楊勝兵認為,當前新能源車企採用宣傳手段推廣產品無可厚非,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相關企業引導技術發展方向、吸引超前研發投資有積極影響。但如果淪為「虛假宣傳」則不但會直接損害消費者權利,還將對產業鏈各環節都產生負面影響。
他建議,消費者、企業、監管部門等各方應正確認識當前消費預期、產業政策預期與產業真實發展整體水平,相關企業在宣傳產品性能時,應將實驗品、小試產品與產業整體水平的真實關系表達清楚,消費者也應積極了解行業實況及法律法規政策。
對續航里程「注水」等問題,深圳市消委會副秘書長靳麗娟表示,下一步將組織新能源車主流品牌車型的續航里程「殘酷測試」,確保續航里程數據准確真實。
對於部分地方盲目爭搶新能源汽車項目,多地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建議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頂層設計,在招商引資中把好甄別關。
此外業內人士還建議,監管部門應對資本市場針對新能源車行業的「泡沫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表示,將採取技術、管理等多類措施,加強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管。
新華社記者:孫飛、吳濤、印朋
6. 中汽協:1月汽車銷售或為194萬輛,新能源汽車降54%
[億歐導讀]?由於春節假期和突發疫情的雙重影響,2002年1月汽車產銷降幅擴大,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同比腰斬。
中汽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0年整體汽車市場趨於穩定,但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打亂了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
短期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零部件供應體系被打亂;從長期來看,疫情的「蝴蝶效應」會逐步顯現,或將影響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根究中汽協會對目前受訪的3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反饋的信息綜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大於2003年的非典,對於本來處於調整期的汽車行業影響更大。
中汽協會指出,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
疫情爆發以來,汽車消費力被抑制。大規模的隔離現狀減少了短期內的購車行為。同時,疫情對部分行業的運行影響較大,也將直接影響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從而影響一至三線城市的換購需求,以及四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等農村的首購車需求。
2.企業生產進度受阻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均出台了延遲復工的通知。據中汽協會對超過300家整車、零部件企業的調查統計表明,延遲復工導致企業較往年平均少開工7-11天(湖北地區更久),造成企業生產力不足。
很多省市區域及鄉鎮道路已出台限行嚴檢、實施高速嚴查等措施,影響整車、零部件運輸,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生產問題。特別對於近期負責加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企業而言,任何環節的阻礙都將影響整車生產,進而造成訂單交付的延遲。
3.企業出口困難增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於此,一些國家和企業已經以防止疫情擴散為由,拒絕接受已經訂購的貨物,對原有的訂單也做出了撤銷。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60個國家發布了對我國的入境管制措施,這也造成我國汽車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受到阻礙,加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難度。同時,由於不能及時復工導致的供應鏈緊張,造成出口訂單延遲交付,給企業後續的訂單簽訂造成了負面影響。
4.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隱患加大
受復工延遲的影響,汽車企業的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是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仍需支付,極大考驗企業的資金實力。根據中汽協會對行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零部件企業受的影響更大。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主要以零部件企業為主)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
5.企業應對標准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
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國六排放標准要求2020年7月1日輕型車實施更為嚴格的顆粒物數量(PN)限值,以及全國范圍實施國六標准A階段;交通運輸部此前發布的《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1178.1—2018)標准中第三階段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實施,《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JT/T1178.2—2019)標准預計於2020年5月1日實施。
受本次疫情對生產、銷售的負面影響,企業難以在相關標准實施之日前消化現有庫存(產品、零部件)。同時,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一再延後,也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周期,進而延緩產品上市時間。
另外,對於下一階段的行業判斷,中汽協會表示,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一季度運行情況影響巨大,汽車產銷情況都會出現大幅下滑。不過,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迎來一波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汽車行業或將迎來短暫的消費高峰。
對於2020年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全年的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工信部:近期將調整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
3月30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為了解決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工信部正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相信後續會有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出台。另外,工信部還會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近期會協調相關部門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解讀:當前,「抗疫」的主戰場已經由國內轉移到國外,歐美病例依然處於高速增長中,尚未到達拐點。雖然疫情在中國已經得到很好地控制,可以恢復正常生產和生活,但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也將抑制人們大額消費的「沖動」,畢竟在危急時刻,保證「手中有錢」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汽車的消費慾望將在一定程度上被壓抑,非剛需的購買者很有可能選擇「再考慮考慮」。
辛國斌也指出,汽車行業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整個消費需求不振的問題,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率比較高,但是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有可能在後續的一段時間里,一些企業的達產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汽車工業的產業鏈長、涉及范圍廣,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消費的下滑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數十萬家企業和上千萬從業者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因此,出台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已經是迫在眉睫。
自2月中旬開始,中央各部委多次發文要求各地提振汽車市場消費,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指標。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向各省市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和深圳、寧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一些具體的政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各地方出台的政策專門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依然較少。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較大,由於新能源汽車尚不能做到和燃油車平價,政府更需要在這一階段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鼓勵,以提振產業發展的信心。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0年1-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840輛和59705輛,同比分別下降63.8%和59.5%,新能源汽車下滑幅度高於「大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的行業協會章程
第一條本團體的名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英文名稱:,縮寫:。
第二條本團體是由從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製造、研發、服務以及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團體自願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第三條本團體的宗旨: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風尚,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反映會員的願望與要求,為本行業和會員服務,為政府部門和社會服務,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整體利益,保護會員的正當利益和合法權益;推動增強企業群體的凝聚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強國而奮斗。
第四條本團體接受登記管理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和業務主管單位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本團體的住所:北京市。
第六條本團體的業務范圍 (一)調查研究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濟運行、技術進步、資產重組等方面的情況,為政府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技術政策、行業發展規劃、法律法規及行業發展方向等提供建議和服務;對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有關的技術經濟政策、貿易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貫徹進行跟蹤研究,及時向政府部門反映新能源汽車行業和企業的意見和要求;
(二)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與經濟信息;跟蹤了解產品的國內外市場動態和技術進步趨勢,進行市場預測預報,為會員、全行業、政府和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經政府部門授權,依法進行行業統計;
(三)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貿易及延伸服務發展,推動行業國際化進程,規范企業市場行為,代錶行業參加多雙邊貿易規則談判,組織行業開展貿易救濟、應對貿易摩擦以維護新能源汽車產業安全;
(四)受政府部門委託,組織制修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組織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標准化工作的政策法規,組織宣傳貫徹各項技術標准並提供有關建議;
(五)制定並監督執行行業規范,促進行業自律,協調同行價格爭議,維護公平競爭;
(六)反映會員要求,協調會員關系,維護其合法權益;
(七)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技術經濟交流活動,與國際對口行業組織進行交往;受政府有關部門委託承辦或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需要,組織、協調、舉辦行業的大型國內與國際展覽(銷)會,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服務;
(八)按照會員的要求,組織人才、技術、職業、維護產業安全培訓;
(九)辦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綜合性刊物,開展咨詢服務;
(十)參與項目及產品論證評價,經授權參與生產與流通領域資質審查;
(十一)承擔政府部門委託的其他工作,提供會員需要的其他服務。 第七條本團體的會員種類:單位會員。
第八條申請加入本團體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團體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團體的意願;
(三)在本團體的業務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四)在中國境內依法取得工商登記法人營業執照,從事本行業產品生產、經營、投資和咨詢業務的企業(集團、公司),依法注冊登記的本行業科研設計院所、大專院校、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可申請為本團體的單位會員。
第九條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團體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團體的活動;
(三)獲得本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團體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團體的章程,執行本團體的決議;
(二)維護本團體合法權益;
(三)完成本團體交辦的工作;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本團體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六)遵守本團體的章程和行規行約。
第十二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團體,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1年不履行義務,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十四條本團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並修改會費標准;
(五)審議本屆會員代表大會任期內的方針、目標和工作計劃;
(六)決定終止事宜;
(七)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會員代表大會每屆3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七條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決定秘書長的聘任;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注銷;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本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審議會費繳納標准與辦法,並報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十一)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一條本團體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1/3。
第二十二條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四條本團體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團體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會長、副會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
(四)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65周歲且為專職;
(五)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六)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
(七)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五條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應該辦理離職手續。
第二十六條本團體會長、副會長每屆任期3年,連任不超過兩屆。
第二十七條會長為本團體法定代表人。因特殊情況,經會長委託、理事會同意,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後,可以由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團體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本團體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本團體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提名秘書長人選,提請理事會決定。
第二十九條本團體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三十條本團體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條本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二條本團體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三條本團體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四條本團體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五條本團體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六條本團體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認可的審計機構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七條本團體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條本團體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條對本團體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條本團體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經同意,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四十一條本團體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二條本團體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三條本團體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四條本團體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五條本團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四十六條本章程經2012年4月20日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團體的理事會。
第四十八條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