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資金大舉流入新能源汽車產業

資金大舉流入新能源汽車產業

發布時間: 2021-07-31 19:33:27

❶ 資金加速流入 如何踏准反彈節奏

板塊熱點輪番活躍並逐漸擴散 從本周的熱點表現來看,受益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中西部板塊、內需拉動受益的消費板塊以及銀行、地產、煤炭、有色、鋼鐵等周期性行業紛紛啟動。板塊輪動和熱點擴散的盤面特徵十分明顯。 其中,鋰電池產業鏈相關個股受主力資金的瘋狂追捧,成為本周市場的一大亮點。代表性品種成飛集成連續四個交易日牢牢封死漲停,該公司日前公告稱將募資10億征戰鋰電池,加入了車用鋰電池爭奪大軍中。該股的連續漲停刺激鋰電池產業鏈相關個股如江特電機、上海普天、杉杉股份、中國寶安、南都電源、江蘇國泰等走強。值得關注的是,本周深圳市舉行了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實施儀式,拉開了我國首批五城市試點政府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序幕。深圳市政府宣布,在國家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的基礎上,為兩款車分別最高追加3萬元和6萬元補貼。到2012年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數量力爭達到2.5萬輛。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正式實施,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個股值得重點關注。 其次,除了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類個股表現搶眼之外,中報業績大幅增長和中報高分紅送轉的個股也受到主力資金的追捧。此外,一些周期性行業如銀行、地產、有色、煤炭紛紛展開強勁反彈的行情,個股活躍度明顯提升,熱點進一步擴散,顯示市場做多信心正得到逐步恢復。 操作策略上,考慮到反彈初級階段板塊個股輪番補漲的特徵,因此前期被套的投資者可暫時採取持有待漲的策略;而在反彈中後期,可根據市場熱點方向再擇機調整優化持倉結構。對於輕倉投資者而言,可結合自身的投資風格,選擇性的逢低參與新興產業個股中的強勢品種,或超跌破發次新股,並適當關注中報業績題材機會。
記得採納啊

❷ 北向資金迴流,家電汽車造好

盤面觀察

周一滬深股指震盪反彈,深市股指表現較強,兩市成交額8124億。盤面觀察,白酒、玻璃、家電、充電樁等板塊漲幅居前,船舶製造、民航機場、在線旅遊、流感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46家,跌停59家,北向資金凈流入約31億。滬指漲0.02%,報3225.12點,深成指漲1.39%,報13420.96點,創指漲1.98%,報2708.39點。

後市展望

上周五避險情緒釋放後,周末美國大選前消息相對平靜,A股企穩反彈修復,可轉債交易因周末新規實施炒作退潮,資金迴流A股,創業板重拾強勢表現。A股延續分化,大金融板塊下挫拖累滬指,北向資金主要流向深市,家電、汽車板塊資金流入居前,隨著消費逐步恢復,小家電訂單大幅增長,而汽車板塊受到新能源汽車規劃即將出台刺激持續走強,五中全會新聞發布會強調,「十四五」時期將全面促進消費,也給家電、汽車等大消費品一劑強心針,在國際貿易環境受破壞的大背景下,未來的經濟工作重心將轉移到擴大內需上來。近期歐美疫情再度爆發,又值美國大選周,全球股市震盪加劇,A股也以震盪整固為主。但總體看,今年資本市場與過去相比已有本質提升,市場從根本發生了變化。首先,中央政治局會議高度定位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用」;其次,注冊制給A股輸送新鮮血液,投資者能享受企業成長期回報,上市公司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其次,市場的承受能力顯著增強,績優股得到流動性溢價並打開市值天花板,IPO和成交量都比以前大很多。隨著五中全會、美國大選、螞蟻金服上市、三季度報等重要事件落地,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其韌性,繼續復甦和向高質量發展前進,A股仍將保持中長期慢牛震盪上行趨勢,A股市場仍將有結構性大行情,可緊跟市場節奏,繼續把握高景氣行業板塊輪動結構性機會。

操作策略

建議重點關註: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數字經濟、高端製造、軍工、可選消費和券商板塊。【廣發 證券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0260611010126】


❸ 恆大汽車引入260億投資,這有何特殊意義

恆大汽車引入260億投資,這說明他們對汽車行業的看好,同時引人戰略投資者能夠更好的整合資源,更加有利於恆大汽車的發展。

隨著國家不斷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很多房地產企業開始轉型之路,恆大就加入了汽車行業,而且動靜還不小,恆大汽車引入260億投資,這讓很多人感覺非常驚訝,很多對於汽車產業投入巨大,這也說明他們看好未來汽車的發展前途,恆大引人260億投資,這裡面肯定有戰略投資者,戰略投資者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好的資源整合優勢,這也有利於恆大汽車的發展,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三、你看好恆大汽車未來的發展嗎。

汽車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特別是恆大這種沒有汽車基礎的企業進行轉型,至少現在來看,恆大汽車還沒有吸引我的地方,恆大作為一家年輕的汽車公司要走的路還很長,對於恆大汽車未來我還是比較看好,畢竟投入這么多資金,肯定還是想在汽車行業有一番成就,他們這種雄心壯志我是非常看好,我相信恆大汽車未來肯定會更美好。

❹ 新能源汽車以資金換技術 恆大健康:2021年量產後財務將改善

3月30日,恆大健康(HK.0708)通過線上直播形式召開2019年全年業績發布會。數據顯示,恆大健康多項核心指標穩健增長,不過2019年正式進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當期錄得33.1億元凈虧損。

恆大與Koenigsegg合作首款超跑Gemera

分析認為,汽車行業產業鏈長、回報周期長,拓展初期出現暫時性經營虧損亦屬正常情況,目前全球的新能源車企也普遍虧損。但相信隨著新車型的陸續投產及面市,恆大健康將實現扭虧為盈,並為業績實現高增長提供強大助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虛擬現實+大單資金連續進入+產業資本運作的股票有哪些

這種股票沒有,如果同時涉及這么多概念,也就缺乏炒作的預期了,樣樣通樣樣松,甚至可能只是刮個邊。
企業多元話發展沒有這種廣度的。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予採納,謝謝!

❻ 1.8萬億新資金即將抱團流入股票市場,它會注入哪些板塊

1.8萬億新資金即將抱團流入股票市場,它會流入消費,新能源汽車以及科技板塊,因為這些板塊有業績保證,發展空間大。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人收入不斷的提高,銀行利息相對比較低這個時候他們想用手中的資金進行投資,這就給股市上漲帶來了動力。1.8萬億新資金即將抱團流入股票市場,這些資金肯定要尋找一個投資方向,相對來說我是比較看好消費行業,新能源汽車以及科技板塊,這些板塊市場空間比較大,而且業績也有保障,同時處於時代的風口,整個行業的估值也會不斷提高,這些板塊將會迎來新的機會。

三、1.8萬億新資金即將抱團流入科技板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相信已經深入人心,隨著國產替代的不斷加入,我國科技板塊迎來爆發階段,中國這么大的市場,科技國產化肯定會對整個行業帶來新的機遇,這些大資金肯定也會提前布局。

❼ 觸目驚心!千億資金打水漂造車新勢力崩盤後的「爛賬」

不過,安徽省的70億並非沒有條件。在付出70億的同時,安徽省與蔚來簽訂了一個對賭協議:蔚來中國2020年營收148億,2024年營收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年至2025年總營收4200億元,總稅收78億元,並且2025年前在科創板上市。

這保證了「缺錢」的蔚來對於蔚來中國項目也有真金白銀的投入,並且為安徽省未來的盈利提供了保障。對比賽麟以虛假技術入股,再通過獲取的股份套現的如皋政府的方式,安徽與上海政府的做法聰明得多。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造車狂潮之中,如今披荊斬棘沖出來的企業僅有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少部分企業。站在造車新勢力背後的支持者們,自然也一損俱損。它們付出的財力、物力,成為中國汽車史無前例的造車運動中的一粒塵埃。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做反思。當這些造車新勢力企業倒下之時,相關追責必須行動起來。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近4000億資本入局,眾多地產商為什麼爭食新能源汽車產業蛋糕

「新能源汽車代表著中國製造產業的戰略方向,符合政策支持的大方向。基於這個角度進行投資,也會受到地方政策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更加便於地產商擴大規模、獲得土地。」該內部人士稱。


該業內人士稱,雖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蛋糕巨大,但不排除地產商有跟風投資的可能,因此面對地產商扎堆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現象,行業內需要冷靜判斷,相關企業也需要合理評估風險性。

❾ 新能源汽車股價暴漲,產業迎來全面爆發

11月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以及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等內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政策加持、資本熱捧,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

新能源汽車已然站在風口之上,在政策加持和資本熱捧下加速發展駛入快車道。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終於浮出水面。實際上,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發。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與此同時,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蔚來、小鵬等已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股價、市值「起飛」,哪吒、威馬等也趁著市場的熱情,扎堆IPO。
有分析稱,疫情後期行業穩步復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需端持續恢復,需求逐步釋放,新車型逐步投放刺激市場需求,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步入高速成長階段。
頭部造車新勢力「風雨」中成長
日前有傳聞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明年計劃生產約55萬輛汽車,其中包括30萬輛Model 3和25萬輛Model Y;特斯拉中國對此說法的回應是:具體產能等數字目前無法對外公布。
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正在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上海超級工廠Model 3的產能已提高至每年25萬輛。11月5日工信部披露的第33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特斯拉產Model Y已完成申報。
今年3月特斯拉國產車型交付量首次突破萬輛,隨後5-10月銷量均破萬輛;中汽協預測今年特斯拉在華的銷量或將達到10萬輛。業內認為,隨著國產化零部件的採用,國產化Model Y有望下探至30萬元區間,將持續提升特斯拉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情況,也將對造車新勢力乃至傳統車企造成壓力。
考慮到價格和車型,國產Model 3和Model Y對蔚來、小鵬、威馬等影響更大,希望走高端新能源品牌路線的造車新勢力將面臨新的壓力,尤其是新能源補貼徹底退坡後,將與特斯拉處於同一起跑線。
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規劃》發布一周以來,小鵬汽車累計漲幅高達79.62%。而蔚來自4日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後持續上漲,目前市值已超越寶馬、通用等傳統汽車製造商巨頭,年累計漲幅高達935.57%。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耐力賽階段,交付量成為造車新勢力企業硬實力的展現。今年1-10月,蔚來、小鵬、理想三家頭部企業的累計銷量分別為31430輛、17117輛、21852輛。
不過,產銷穩步增長的同時,造車新勢力也遭遇「成長的煩惱」——隨著市場保有量的提升,多家造車新勢力面臨產品質量問題。
11月6日,理想汽車宣布召回10469輛理想ONE,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於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銷力設計原因,車輛受到碰撞沖擊時可能導致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開,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極端情況下會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出現產品問題的還有正在籌備上市的威馬汽車。10月28日,由於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存起火風險,威馬汽車宣布召回1282輛電動汽車
而蔚來汽車早在2019年,也因電池安全隱患召回ES8車型4803輛。小鵬汽車是目前尚未經歷召回事件的車企,但其去年也曾因產品升級降價,造成新老用戶享受新車價格不一的問題,引發不小的用戶風波。
在業內人士看來,造車新勢力仍舊「風雨不斷」。一方面,行業和資本的看好助力著企業不斷發展;另一方面,安全與質量這兩把「利劍」依然高懸在這些企業的頭頂,是企業長續發展不變的關鍵。
今年北京車展期間,比亞迪展出的全新新能源車型「漢」。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二三梯隊新勢力還在搶灘資本市場
在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接連赴美登陸資本市場,確定了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地位之後,威馬汽車、哪吒汽車、愛馳汽車等相繼傳出要登陸資本市場,搶灘科創板。
7月20日,哪吒汽車表示,已啟動C輪融資,並計劃於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9月26日,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表示,正考慮IPO;10月13日,證監會披露中信建投關於威馬汽車輔導備案情況,威馬汽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10月20日,恆大汽車表示,已於9月22日進行了科創板上市的備案;10月27日,愛馳汽車表示,正在准備登陸科創板,計劃2021下半年實現IPO。
最近,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也公開表示,「預計明年年底或者後年IPO。」雖然其並未明確表態零跑汽車預計上市的板塊,但業內普遍認為,零跑汽車大概率會沖擊科創板。
科創板採用注冊制,審批周期短且門檻較低,對科創企業包容性更高,更利於造車新勢力上市。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認為,「造車新勢力融資越來越難,科創板讓其看到新的希望,對於玩資本游戲的造車新勢力來說,誰能夠先上市,活下去的機會就大。」
不過,業內也有觀點認為,雖然科創板的市場化、注冊制體現出寬進嚴出的特點,降低了IPO企業的財務門檻,但無形中也增加了上市企業之間的競爭,通過市場倒逼企業的優勝劣汰。
「造車新勢力第二三梯隊登陸科創板、融資是一個機遇,但仍面臨挑戰和市場的洗牌,從產品和銷量表現來看,仍面臨市場的質疑。」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認為,「上市之後保證生存,基本有了相對良性的資金鏈,發展中心仍是產品研發、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
IPO並非造車新勢力的終點,只是其進化的分水嶺,能夠解決短期壓力,但打造能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如何實現造血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國內傳統車企電動化熱火朝天
11月6日,比亞迪股份股價直線上漲,報收190.44港元,市值突破5000億港元。據了解,比亞迪股份股價年內漲幅超295%。
這與比亞迪業績表現密不可分。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行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頭部企業,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34.14億元,同比增長116.83%。銷量方面,據比亞迪發布的10月份銷量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車型實現銷量22045輛,同比暴增83.1%。
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今年推出的全新車型「漢」搭載了最新研究的刀片電池,成為自主品牌高端電動車型的代表。
除了比亞迪,國內車企對於新能源汽車發展都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電動化也成為了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等所有在華車企的「必爭之地」。
今年年中,東風汽車打造已久的自主高端電動車品牌「嵐圖」發布,盡管入場頗晚,但其進程卻十分迅速。11月6日,嵐圖汽車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白車身實現下線,首款車型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北汽方面,除了北汽新能源外,今年北京車展期間發布了ARCFOX旗下首款全新純電動車型,主打中高端市場。
基於國家政策導向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鼓勵,國內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吉利、長安、廣汽等,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有換道超車的希望。
合資品牌今年同樣動作也不小。11月3日,一汽-大眾ID.4 CROZZ和上汽大眾ID.4 X中國首秀。作為MEB平台下進入國內的首款車型,ID.4承擔著大眾在華電動化新篇章的重任;日產全新跨界純電SUV車型Ariya亮相,開啟日產在華電動化的序幕,新車將於明年在國內投放。預計到2025年,日產將在華投放9款電動化車型,加快電動化轉型。
山西證券分析稱,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有望引導新能源汽車規模高增速、質量進一步提升;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競爭關鍵在於質和價。中信證券認為,疫情後期行業穩步復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需端持續恢復,需求逐步釋放,新車型逐步投放刺激市場需求,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步入高速成長階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魏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有房車嗎 發布:2025-05-26 07:08:12 瀏覽:97
皮卡丘愛心之劍 發布:2025-05-26 06:52:29 瀏覽:444
tt游戲平台怎麼找去吧皮卡丘 發布:2025-05-26 06:36:54 瀏覽:628
舊金山免費停房車 發布:2025-05-26 06:35:23 瀏覽:571
b型房車哪些品牌 發布:2025-05-26 06:34:30 瀏覽:856
皮卡異地過戶 發布:2025-05-26 06:27:46 瀏覽:517
皮卡丘戴上小智的帽子 發布:2025-05-26 06:08:23 瀏覽:959
房車的製作流程 發布:2025-05-26 06:03:25 瀏覽:142
越野房車阿莫迪羅挑戰者c1 發布:2025-05-26 05:41:31 瀏覽:545
高原旅遊安全知識 發布:2025-05-26 05:23:26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