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創業
㈠ 新能源創業項目
新能源行業前景不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56.4萬輛,以純電動汽車為主,同比增長了102%。其中,中國的貢獻率最為明顯,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新能源汽車最主要市場,佔全球近6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均位於第一位)。與中國在2015年迅猛發展相比,美國電動汽車銷售量去年同比減少3.6%。
近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三個發展特點:其一,2014年以來爆發式增長明顯,且純電動與插電混動同步發展;其二,乘用車企業梯隊化顯著,比亞迪佔到市場份額三分之一;其三,需求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杭等少數城市。
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將有更多汽車企業甚至是互聯網企業加入到這一市場中。
㈡ 想創業進入電動車行業,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小成本小風險是做不到的,現在電動車行業產品同質化,一線品牌拼的是理念,二線拼服務,三線拼價格,其實說白了,拼的都是資金實力。至於你說做配件,是不錯,現在每個地方都有很多電動車專賣店,市場普及率也很高,市場肯定是有的,而且,現在的電動車商家的盈利重點已經從賣車,轉移到售後了。也就是說,需要的配件的數量很大。
但是,不只你一個看到了這個機會,很多電動車廠家早已注意到了,早在很久之前就有「專用」,「專利」等詞出現在電動車行業,這也就會出現售後件不通用的情況了,比如在愛瑪買的車,塑料件壞了,除了在愛瑪廠里訂配件,其他地方沒有。這也就是汽修廠永遠取代不了4S店售後的原因。但是也還是有生存空間的,如果你想小資金的進入的話,建議你找一些充電器,電池,控制器,或者輪胎的代理,這樣廠家會給你一定的扶持,而且你不懂,別人也會教你,如果你在沒了解這個行業的前提下直接進入,會摔得很重。表達能力不好,見諒
㈢ 我想開一個電動汽車店能行么
創業要找准市場,選對項目,還要根據你所在地的消費水平,人口等等。衣食住行行業個人不會去選擇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這些沿街店鋪,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做就應該做市場競爭力小,可塑性強;市場潛力大,有可開發性;見效比較快的行業。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的項目是我們值得投入的。
西安小手帕飲水機清洗項目是剛剛興起的小本創業項目,首次創業者和大學生創業的首選項目,因為投資不多,市場也有潛力,去了解下小手帕吧!
㈣ 電動汽車的行業前景好嗎
首先是政策上,我國始終堅持的是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的調節作用和國家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因此,對於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政府更多的是採取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以此來輔助國產電動汽車的開發和銷售,從而實現電動汽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階段。
其次是企業方面,對於電動汽車的研製和開發,是傳統企業的一次重型改革,也是新興汽車產業誕生的機遇,因此對於電動汽車的生產無論在資金、人才還是技術上的布局相較於傳統汽車的生產都是非常重的。另外,我國一些企業在電池、電機及電控等領域的技術積累,也使得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
再次是市場和消費者方面,我國一直以來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而電動汽車無疑也將會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目前,在電動汽車產品不斷推出和政策扶持不斷鼓勵的情況下,我國消費者也開始不斷將消費目光從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轉移。
總之,電動汽車行業要加快技術革新,解決電動汽車續航和動力補充這兩大問題,為消費者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電動汽車行業的繁榮只是時間的問題。
㈤ 對於新能源汽車創業艱難到底有多難
這么和你說吧,目前新能源汽車處於一個起步階段,很多地方都是窪,你也可以理解為市場比較大。我總結了下目前的困難點:
1、民眾認知——民眾都處於一個觀望太多隻要在於對蓄電池的疑慮、電動汽車動力技術的質疑、包括成交價-目前新能源汽車價格相比同的同檔位油車,價格偏貴。
2、不成熟的技術。
3、充電樁建設規模-電動車依賴充電樁-目前大型的充電站依然數量依然很少,還不能達到民眾對的預期高度。
4、政策的不明朗-目前一切我所了解的 新能源政策都處於一個短期規劃的概念,最多2年期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需其他幫助歡迎點擊聯系我。
㈥ 新能源汽車行業還能發展下去嗎會不會倒閉
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參考如下:
預測2019年補貼退坡政策落地 新能源汽車價格將上漲
「買新能源車的話,要盡快了。」深圳一家上汽榮威4S店的銷售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如果2019年新的補貼政策落地之後,全系產品或漲價一至兩萬元。而北京一家吉利新能源4S店的銷售也表示,補貼退坡後全系產品可能漲價30%。
早在2018年年底,各地經銷商便以2019年補貼退坡後車型可能漲價為由,鼓勵消費者盡早購車。而直至2019年春節假期結束,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仍未落地,但坊間版本層出不窮,並指出2019年補貼退坡幅度將高達50%、地補取消等多項變化。而一旦該政策施行,這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震盪。業內簡單估算,單車補貼退坡預計最高可達7萬元。
而相比上述4S店的觀望態度,有新能源車企已經坐不住了,推出漲價和保價方案。春節前,小鵬汽車官方宣布,其首款量產車型小鵬G3自2月1日起綜合補貼後統一售價由13.58萬-16.58萬元調整至15.58萬-19.98萬元,相比12月份新車上市的售價增加幅度為2.00萬-3.40萬元,漲幅接近15%。更早些時候的1月24日,新特汽車DEV1兩款車型也分別漲價5000元、6000元。
與小鵬汽車和新特汽車的漲價不同,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則選擇推出稍微含蓄的「保價政策」來應對補貼退坡。例如,蔚來公布的保價政策提出,用戶在2月份購買蔚來ES8,並在國家補貼政策發布前提車並上正式牌照,可按2018年標准享受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2月份支付大定,國家政策發布後4月30日前上正式牌照,國家補貼按2018年標准享受,地方補貼則按2019年政策執行。
北京一家比亞迪4S店的銷售也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補貼退坡政策落地後,新能源產品價格將會上調,而在3月份之前完成上牌的購車用戶則能享受2018年的補貼優惠。位於北京的一家奇瑞4S店的銷售告訴記者,目前下一批次的車可能因為補貼政策而漲價。相比推出保價政策穩固市場,有些品牌則選擇了暫停銷售等待政策落地再行定價。位於北京的另一家奇瑞4S店的銷售告訴記者,店面從2019年1月1日開始便暫停銷售,直至新的補貼政策落地。「有一些品牌沒有漲價,但是由於補貼少了,消費者需要掏出更多的錢;而另一些品牌車型的到手價格會有小幅上調。但在2019年底,實際價格將重新回到下降通道。」有分析人士指出。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統計情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12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2.5萬輛,同比增長38.2%,環比增長32.9%,單月銷量創歷史新高。累計方面,2018年1-12月份累計銷量為125.6萬輛,同比累計增長61.7%,全年勝利收官。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6.6萬輛,同比增長69%,環比增長19%,佔比74%;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為5.9萬輛,同比下降8.8%,環比增長97.8%,佔比26%。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9.2萬輛,同比增長33.8%,環比增長39.1%,佔比85%;插電混動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2萬輛,同比增長73%,環比增長3.2%,佔比15%。整體銷量增長符合預期。
2018年12月,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零售銷量達221.7萬輛,同比下降19.2%,環比增長9.8%;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達2235萬輛,同比下降5.8%。2018年全年狹義乘用車產量2309萬輛,同比增速下降5%。
2012-2018年中國乘用車銷量統計情況
2012-2018年中國乘用車銷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補貼退坡後影響到底多大?
對於2019年補貼退坡政策落地後產品是否漲價,蔚來、威馬汽車都保持著謹慎觀望態度。如果保價政策到期而不採取其他措施,那麼對於消費者而言,價格則順其自然上漲。與此同時,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補貼退坡後車企成本增加,2019年大多數電動車都會有升級換代,包括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都會升級,而升級後的產品價格也會適當向上調整。
舉例來說,廣汽新能源GE35302018年享受的補貼為9.9萬元,但2019年的補貼將直降至2.9萬元,補貼退坡幅度高達7萬元。不過,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於清教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電動車漲價並不會成為一種趨勢。「漲價不會成為一種趨勢,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整個還會下調。」他表示。
其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上游企業在前幾年整車廠的傳壓之下成本已經實現穩中有降,隨著2019年特斯拉等外資品牌電動車產品的加入,如果自主車企不自掏腰包補齊差價,那麼產品競爭力也將極大減弱。「整車如果因為沒有補貼就漲價是不現實的,第一消費者不會買單,第二並沒有更高性價比的車讓消費者買單。」於清教說。「變相漲價說明新能源整車在控製成本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好。」於清教認為,漲價對限購城市而言影響不大,主要影響更關注性價比的二、三線及以下市場。「補貼進一步退坡至少讓那些以補貼為生,或者說目的不是研發和開發有價值新能源產品的企業退出市場,清理了市場環境。」上述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進入後補貼時代,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要做的不單單是整合現有技術開發一款受市場歡迎的產品這么簡單,更要實現全產業鏈的布局和各個細分市場產品的全覆蓋,強化企業綜合競爭力。「新能源汽車目前產品處在快速迭代的時期,整個供應鏈任何一個環節技術沒有快速跟進的話,對沒有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的企業來說,很容易掉隊。」上述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說。
電池成為成本核心 價格下降將成為未來主要趨勢
依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扶持,過去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實現了高速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即便是在乘用車銷量28年來首次負增長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也實現了61.7%的同比大幅逆勢增長。盡管對補貼的梯度式退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做出了一定的適應,但在資金緊缺以及市場導向還未完全形成的大環境下,2019年補貼的進一步退坡對車企而言仍帶來成本壓力。
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下降被認為是未來的主要趨勢,其關鍵在於電池等核心部件的成本下降。2018年年底,威爾森發布的《2018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白皮書》指出,2020年電池成本相比2018年可以再降20%左右。縱向來看,動力電池系統成本從2015年的3元/瓦時,降低至2018年的1.2元/瓦時。若同比計算,電池容量60千瓦時的整車電池成本估計下降了2-3萬元。
與此同時,非電池關鍵部件的其他部件成本,也在下降通道當中。在科技進步和規模效應的雙重帶動下,電機、電控、智能系統等主要部件成本也在下降。不過,威爾森同時表示,這依然難以覆蓋補貼全部退出帶來的影響,建議未來雙積分政策獎懲力度進一步加強,如設置更高的積分比例要求、更嚴格的技術參數指標以及提高經濟懲罰的金額等。目前中國推行的雙積分制度還不能有效地化解補貼退坡之後的影響。
在2018年的一次論壇上,江淮新能源乘用車營銷商務中心總監王輝用清晰的數據,展示了雙積分交易初期微薄的「填坑」能力——一輛能獲得6萬元—8萬元補貼的電動車,積分只能賣出5000元—6000元,僅為補貼的1/10。而與此前6萬到8萬的單車補貼相比,雙積分的收入就是「毛毛雨」,可以想像,2020年補貼取消之後,企業日子的艱難程度。
這對於試圖將賣積分作為收入來源的新造車企業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而對於處於創業初期的新造車企業而言,由於補貼下滑,未來企業的資金壓力會進一步加劇。新造車企業產品尚未形成大規模銷售,資金正向迴流有限。除此之外,隨著各家產品陸續批量交付,2019年新造車企業將全面開啟銷售端的比拼,屆時整車售價大概率將會走低。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我為什麼不看好做新能源汽車的創業公司
主要是接受度低,實際運用的效果沒有理論的好,理論不能聯系實際,所以在新能源行業中,往往看重的是新能源燃料----無醇燃料
㈧ 新能源汽車方面有什麼創業的亮點
新能源燃料行業有以下幾個亮點:
1.上火快,火力猛.高效節能燃燒充分,溫度高,火力猛,家用灶燒開5公斤涼水僅用3分鍾。
3.使用方便.採用電子脈沖點火,扭動開關即點燃,火力大小可隨意調節。
4.干凈衛生,環保低碳.燃燒無煙,無毒,無味,無積碳,不黑鍋底;燃燒充分,無殘渣殘液。
5.使用安全.常溫常壓下,燃料本身為液體,氣化過程在敞開的燃燒器內完成,絕無壓力大產生爆炸的危險,也不會因漏氣而發生煤氣中毒,更不會因漏氣而發生火災,保證了家庭生活的安全。
6.可隨時添加,極為方便. 可用耐酸耐鹼的容器裝,節省置放鋼瓶的空間,還免去了灌氣上下搬運之苦;也可用液化氣罐裝,方便流動性的商販。
7.原材料來源廣泛,各地易購,價格低廉,配製簡單,儲存、運輸方便安全
8.獨立技術的專利灶具設計,溫度高,
㈨ 純電動汽車開始流行,這方面有什麼好的創業機會嗎
應該有機會!清潔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可以在市場推廣、研發,汽車外市場等方面尋找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