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能源汽車推廣文件
⑴ 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2批)具體內容是什麼
2016年2月29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2批),共有466款車型,進入此次目錄。
在純電動轎車\乘用車方面,比亞迪、東風、風神、啟辰、蓮花、邁迪、之諾、中華、吉利、知豆、康迪、騰勢、眾泰、江南、力帆、長安、奇瑞、凱翼、開瑞、江鈴、海馬、野馬、寶馬等21個品牌的車入選。
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乘用車方面,比亞迪、野馬、榮威三個品牌的車型入選。另外,傳祺GAC7100SHEVD5增程式混合動力轎車、比亞迪BYD7150WTHEV3和沃爾沃VCC7204C13PHEV混合動力轎車入選。
⑵ 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的簡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4〕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經國務院批准,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⑶ 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的五、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
(十五)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對消費者購買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補貼。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較大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城市或企業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用於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有關方面要抓緊研究確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政策,爭取於2014年底前向社會公布,及早穩定企業和市場預期。
(十六)改革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城市公交車行業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優先領域,通過逐步減少對城市公交車燃油補貼和增加對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將補貼額度與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目標完成情況相掛鉤,形成鼓勵新能源公交車應用、限制燃油公交車增長的機制,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替代燃油公交車步伐,促進城市公交行業健康發展。
(十七)給予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研究完善節約能源和新能源汽車車船稅優惠政策,並做好車船稅減免工作。繼續落實好汽車消費稅政策,發揮稅收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作用。
(十八)多渠道籌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資金。建立長期穩定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資金來源,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檢驗測試和推廣應用。
(十九)完善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基於商業可持續原則,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創新金融產品,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經營、消費等各環節的融資需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鼓勵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增加其支持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資金來源。
(二十)制定新能源汽車企業准入政策。研究出台公開透明、操作性強的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准入條件,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科研生產。
(二十一)建立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制度。制定實施基於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積分交易和獎懲辦法,在考核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時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優惠,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使用。
(二十二)實行差異化的新能源汽車交通管理政策。有關地區為緩解交通擁堵採取機動車限購、限行措施時,應當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優惠和便利。實行新能源汽車獨立分類注冊登記,便於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和保險分類管理。在機動車行駛證上標注新能源汽車類型,便於執法管理中有效識別區分。改進道路交通技術監控系統,通過號牌自動識別系統對新能源汽車的通行給予便利。
⑷ 2020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公布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次《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其中比亞迪漢EV/DM、別克VELITE?7、幾何C、領克06PHEV、合創HYCAN007等多款新能源汽車系數亮相。
比亞迪漢EV/DM
因現款朗逸純電車型NEDC續航里程僅為278km,且電池能量密度尚未達到125Wh/kg的補貼最低要求。
所以新車款車型推出了電池能量密度達140Wh/kg的電池組,NEDC續航里程達到346km。動力方面,新車依然搭載峰值功率100kW的永磁同步電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工信部發布第1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 含MODEL Y/國產e-tron
易車訊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最新一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2批),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東風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等均有多款車型入圍。此外,近來頗具熱度的特斯拉MODEL Y、國產e-tron也均列其中。
外觀方面,國產特斯拉MODEL Y的外觀設計將於新款特斯拉Model 3保持一致,車身鍍鉻飾條換成熏黑飾條,頭燈造型也換裝最新設計。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50/1921/1624毫米,軸距2890毫米。
動力方面,Model Y將搭載雙電機,輸出功率分別為137以及180千瓦;電池組方面,由於先期推出的兩款車型為雙電機長續航以及Performance高性能版,所以新車依舊搭載三元鋰電池組。
國產奧迪e-tron採用了奧迪家族最新的設計理念,標志性的大尺寸中網和造型犀利的大燈是奧迪新車的必備設計,整體外觀方面相比進口版本沒有太大改變。
國產奧迪e-tron車身尺寸為4901/1935/1640mm,軸距為2928mm,其主要在車身高度上進行了12mm的升高,這應該是為了適應國內市場的路況而進行的本土化設定。
尾部採用貫穿式尾燈,加上帶有運功感的下包圍顯得層次明顯。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尾標除了車加入「一汽奧迪」的標識外,還有「50quattro」,而進口版本則都為「55quattro」。
國產e-tron的前後軸分別搭載一台交流非同步電機,前電機最大功率為115kW,峰值扭矩226Nm,後電機最大功率為172kW,峰值扭矩314Nm,採用三元鋰電池組,電池能量密度為142Wh/kg,NEDC續航是465km。
⑹ 新能源汽車到底有哪些稅收政策優惠
1、財政部對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按照節油率分為五檔補貼標准,最高每輛車補貼5萬元;純電動汽車每輛可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25萬元。
2、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另有標准,其中混合動力汽車分為使用鉛酸電池和使用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兩類,最高補貼額分別為8萬元/輛和42萬元/輛;純電動汽車補貼標准為50萬元/輛;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標准最高為60萬元/輛。
3、2010年6月,財政部等多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私人購買、登記注冊和使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給予一次性補貼。
4、補貼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
5、明確自2012年1月1日起,對節約能源的車船減半徵收車船稅;對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免徵車船稅.這是車船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新增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了貫徹落實這項稅收政策,現將有關問題解讀如下。
6、自2012年1月1日起,對節約能源的車船,減半徵收車船稅。通知第六條明確,所稱節能汽車,是指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系統、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於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
7、在北京的購車搖號政策中,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單獨配置,享受單獨搖號。
(6)中央新能源汽車推廣文件擴展閱讀:
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為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授牌,並明確了政府將通過補貼消費者,做大市場的模式鼓勵企業生產、研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此舉將推動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邁上新台階。
試點推廣,即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對有關公共服務領域示範推廣單位購買和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補助,地方財政對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也將給予補助。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確認了補貼標准和補貼范圍。此外,示範推廣單位必須採取招標方式擇優采購,並確定車型、數量、價格以及售後服務等。
⑺ 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哪些相關政策
2015年新能源汽車國補開始發放
受今年年初「騙補核查」影響,2015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延遲發放,導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出現資金鏈緊張狀態。今日(12月2日)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已經收到「國補」發放通知,除企業提出申訴的部分外,其餘將於近期發放。
9月份,財政部通報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專項檢查情況,其中有多家車企存在虛構銷售、有車缺電、領補後閑置的情形。據媒體揭露,有些車企為了騙補,把電池重復安裝在不同的車殼上,然後「賣」給子公司,找政府反復領補助。這樣的「空殼車」,莫說能拉水,根本不能上路。
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新能源(11.540, -0.34, -2.86%)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但部分車企為何忙於騙補?
作為有形的手,產業政策都有相應的著力點,而之前的新能源汽車補助思路偏向鼓勵銷售。比如2013—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標准中,對純電動客車的補助只看車身長度,車越長,補助越多。而且只要把車賣出去,就能拿補助。
這樣的著力點有些「找偏了」,容易導致企業重銷售而不重研發。對於騙補車企來說,把車「賣」出去就能賺錢,為什麼還要多花錢搞研發?而那些真正投入資金搞研發的企業,即使有政府補助,也會覺得在競爭中吃了虧。
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一個全行業、系統性的核心難題,就是動力源(11.680, -0.25, -2.10%)轉換的問題。這既包括「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的效率與安全等技術問題,也有應用場景的問題,如鋪設充電樁和換電站、充電介面統一標准等。
經驗表明,光靠鼓勵銷售,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政策著力點可以考慮向研發端和基礎設施搭建上傾斜。我們看到,2016年的純電動客車補助政策不再只以車身長度為准,而是增加了「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純電動續駛里程」等科技指標,這些改變才真正有助於那些研發型企業成長。
「當潮水退去,就知道誰在裸泳。」隨著我國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端的財政補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補助存活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淘汰,技術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真正致力創新的企業必將贏得競爭。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有哪些
4月29日,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四部委聯合下發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台,在未來5年,補貼額度大幅退坡。自2010年中央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以來,補貼額度逐年下降,享受補貼的車輛標准逐年提高,同時,政府對汽車企業的燃料消耗限值不斷降低,顯示政府希望由市場力量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具體的退坡辦法是: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新能源車型補貼標准都實行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貼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貼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對象依然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但對車輛的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其中,純電動汽車的補貼門檻由之前的80公里續航里程提高到100公里,對車輛的最高時速也要求不低於100公里/每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