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現狀
㈠ 目前世界汽車的能源現狀是怎麼樣的
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形成了共識,從長期來看,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技術在內的純電驅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方向,在短期內,油電混合、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重要的過渡路線。目前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共同的難題,例如關鍵技術的突破、汽車工業的轉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等。
具體到各國,應該說,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還是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起步比我國要早很多,它們的發展也各有側重。
美國長期側重降低石油依賴、確保新能源安全的戰略,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交通領域實現根本上擺脫石油依賴的重要措施,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地位。早在柯林頓時期,美國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為目標的計劃,混合動力是當時主要的技術解決方案。到了布希時期,變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賴,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後來還有一個計劃,想用十年的時間實現20%的石油替代和節約,主要措施是生物質燃料。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奧巴馬政府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實施新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總額4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以及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計劃,產品上,選擇了以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為重點。
日本長期堅持確保能源安全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雙重戰略,通過制訂國家目標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國家能源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交通領域對石油的依賴從100%降到80%,為了配合這個新能源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車燃料計劃,明確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推進生物質燃料的應用,促進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等。近期,日本又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重要內容,並且計劃到2020年普及以電動汽車為主體的下一代汽車。目前,日本正全面發展三類電動汽車,其混合動力全球銷量第一;在純電驅動方面,規劃和產業化推進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也領先於其他國家。
相對於美國和日本,歐洲更加側重於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經成為歐洲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質燃料、天然氣以及氫燃料為主,本世紀初曾經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標。近期,歐洲則對電動汽車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德國2009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計劃,高度重視純電驅動的電動汽車發展,以純電為重點,分別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目標。
㈡ 2019年上半年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
今年上半年,純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增長了92%,達到765,000輛。
㈢ 到2020年全世界將有一半的純電動汽車來自中國嗎
據美國相關機構的調查顯示,未來,中國的電氣化汽車工業將在各個級別占據領導地位,也因此預言,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一半以上純電動汽車的產地。
在這份預測報告中,AlixPartners指出,到2025年將有一大批車企互相兼並,留下的恐怕只有50家,而且未來電氣化進程將嚴重影響到燃油車市場,2030年,新能源車型將占據65%的市場份額。雖然混合動力系統並不復雜,但相比於傳統燃油車,它將需要額外的工時來進行組裝,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工人,而裝配工人預計將增加25000名。
從2016年第四季度來看,相比於2015年,插電式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增加了252000輛,增長率為168%,從2015年的世界汽車銷量的0.4%,到如今超過1%,而且純電動汽車的平均續航里程從169公里增長到181公里,增幅達7%,而中國的發展尤其迅速
㈣ 1、概述美國、日本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 2、簡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和政策
能源和環境正在成為影響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兩大決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車被視作當今汽車工業新時代的發展方向.本文首先對代表著世界汽車發展風向標的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其產業政策進行深入分析,然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並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最新對策,以促進該產業快速和健康發展.
從如下三個方向提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新對策: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促進政策的建議.這一對策的實現需要發揮政府在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中的主導作用和加大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的財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對關鍵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採取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財稅金融政策建議這一對策的實現應加大補貼力度,降低轉換成本並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政府采購制度.
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保障性政策建議.這一對策的實現需要完善標准體系和准入管理制度並成立專門的能源發展管理機構同時明確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模式.
㈤ 11月全球電動車售出17萬台下滑26% 特斯拉穩居第一
▲2019年前十一個月銷量前十的電動車企
排在5-10位的分別是日產、吉利、大眾、現代和豐田,這些公司今年也都售出了5萬輛以上的電動汽車,但已經喪失了沖擊前五名的希望了。
結語:特斯拉在電動市場仍然領跑,傳統車企開始慢慢崛起
特斯拉Model3是目前最火熱的電動車,憑借著這款車的強勢表現,特斯拉不但成功的存活了下來,而且還一躍成為了全球頂尖的新能源車企。
雖然特斯拉表現很強勢,但不可忽視的是,寶馬和大眾這樣的傳統德國大牌車企也開始慢慢崛起了,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兩年內,特斯拉仍將繼續其瘋狂的表現。但是,寶馬和大眾這樣的豪強已經開始崛起了,特斯拉即將迎來傳統豪強車企的正面挑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年產量逐年上升,突破200萬輛。從銷量來看,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約324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歐洲市場佔比第一,為43.06%;中國市場約佔41.27%,排名第二。分產品來看,純電動和插混動力汽車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產品,佔比合計在99%以上。
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升級時期,全球產量呈上升趨勢
新能源汽車早在19世紀就已經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它曾大獲成功,但是好景不長,到19世紀20年代,由於大油田的不斷發現降低了汽油的價格,以及內燃機的技術進展,汽油車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當時的電動車速度低、續航里程短又價格昂貴,遭到了淘汰。此後數十年間,盡管仍有一些電動車問世,但受制於居高不下的成本和續航能力的短板,電動車一直未能達到商用規模。
直到20世紀末期,石油資源日趨枯竭和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日益加深,人們才再次將目光轉向節能環保的電動車。進入21世紀發展電動汽車己經成為世界眾多國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戰略重點,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全面升級時期。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㈦ 目前世界各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等二十年再說
㈧ 全球電動車市場巨變:中歐持續增長,美國明顯下降
2019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至230萬輛,市場份額約為2.5%;而2018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在210萬輛左右,市場份額約為2.2%。
與此同時,全球燃油車銷量較2018年下降435萬輛,降幅約為4.7%。
中國:逆勢前行
處在汽車「寒冬」的中國市場,2019年汽車銷量為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受新能源補貼「退坡」影響,電動車銷量也有所下滑,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混合動力銷量23.2萬輛,同比下降14.5%。
就市場份額而言,中國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4.5%上升至2019年的4.7%,這主要是因為燃油車銷量大幅度下滑。
三大市場之外,調研機構估計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的電動汽車總銷量略高於13萬輛;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銷量將再增加2.5萬輛左右。
關於2020年,行業分析師預測,汽車市場總銷量仍將持續下降,但電動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全球電動車市場份額有望突破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