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產量
⑴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是怎樣
在南方等等有經濟補貼的地方。電動車汽車的後市場還是可以的。望採納謝謝。
⑵ 德國能在兩年內完成170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嗎
近日,商業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報告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到2021年時,德國的電動汽車年產量或將超過17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地。
按照德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到2024年,電動汽車產量在全球佔比將從2019年的18%升至29%,平均每年將提升2個百分點。除此之外,德國電動汽車產量的提升,也表現在銷量數據變化中。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僅為221萬輛,其中,中國銷量為120萬輛,同比增長3%,而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則下降近10%,約33萬輛。對比之下,德國2019年的電動汽車注冊量大幅度增加,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注冊量都實現了75%以上的提升。
在此基礎上,德國如何在兩年的時間中將年產量增至170萬輛?作為德國的三大汽車巨頭,大眾、寶馬、賓士又將怎樣帶動德國電動汽車的產銷量?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中,德國與中國又有何不同?
1
德國170萬輛電動汽車從哪兒來?
從全球范圍看,主流車企已經開啟轉型大勢,走在電動汽車發展的路上。在這個隊伍中,除中國外,德國車企的電動化策略發展最為積極。對此,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汽車專家斯特凡·迪比通托表示,德國汽車工業絕不會錯過電動汽車的發展契機。
目前,在德國市場中,包括大眾、寶馬、賓士等車企已經把未來的重點放在了電動汽車領域。畢竟,對於現代汽車的發祥地,德國是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而大眾、寶馬、賓士作為德國汽車的三大巨頭,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該地區的整體產銷量。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德國共登記了10.9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61%。其中,寶馬銷量為2.2萬輛,特斯拉為1.1萬輛,梅賽德斯·賓士為9787輛,大眾為9701輛。從數量上,該四家車企2019年的電動汽車銷量佔了德國的一半左右。
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同,德國電動汽車產量增長主要來自插電式混合動力。報告預測,到2021年時,德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至少有一半將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資料顯示,為促進電動汽車消費,德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德國表示將為購買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提供高達6000歐元的補貼,同時還承諾大力擴展充電基礎設施。
除了德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支持外,德國車企的電動化戰略也逐步走向成熟。按照相關規劃,2020年大眾德國Zwickau工廠將率先生產10萬輛基於MEB平台的電動汽車。同時,為了增加電動汽車產銷量,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2022年前重組8家工廠,將電動汽車年產能將提升至100萬輛,到2023年時,大眾集團將向電動汽車製造領域投資300億歐元。
另外,賓士方面計劃到2020年底,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和20多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22年前將改換旗下全部車輛產品為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並增加至少50個全新電動汽車車型。電動出行作為寶馬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23年,寶馬將在全球推出25款新能源汽車,其中至少12款為純電動車型。
在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下,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一致認為,未來屬於電動汽車,同時他們共同表示未來10年將把重心投放在電動車上,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並將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等方面展開協調一致的行動。這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德國電動汽車產能提升的基礎。
2
德國電動汽車發展有何不同?
在麥肯錫發布《2020電動汽車指數》中,其指出明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很可能超過中國,站在全球首位。但與中國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不同,德國在電動汽車發展中更加傾向於插電式混合動力。麥肯錫預測,在德國2021年的生產量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產能至少將佔到電動汽車的一半,這意味著在170萬的電動汽車中,有85萬輛是插電式混合動力。
面對德國85萬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產量,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相對較少,在整個2019年中,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為22.6萬輛,同比下滑14.7%。但在純電動車方面,中國去年生產近102萬輛,同比增長3.4%。
隨著中國市場電動車補貼的退坡,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即便如此,其產銷量還保持在120萬輛以上。相比於德國10萬輛電動汽車的登記輛,中國已超出其10倍有餘。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的過渡車型,因為其不能完全享受相關補貼,普及率並不算高,在2019年中,該銷量也僅佔新能源汽車的17%左右。
3
誰推動了德國電動汽車?
如果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是在政府推動下走在了行業的前列,那德國車企當下的積極發展又是從何而來?
新能源汽車在歐洲不同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程度,尤其在2019年之前,包括寶馬、大眾在內的主流車企仍然以傳統燃油車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主要業務。但在2019年中,這一切有了新的變化,多數跨國車企開始迅速向電動化轉型。
德國車企的改革不是毫無徵兆的,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車企陸續發布2018年財報。大眾、寶馬、賓士財報數據顯示,歐洲全球統一輕型汽車測試規程(WLTP)標准已經在影響他們的整體營業利潤。因排放不達標,車企將受到不同程度的罰款。
在此之前,因「排放門」事件的持續影響,大眾在2019年初相繼收到巴西、印度等多個國家的罰單,據統計,大眾僅因排放門損失超過了2300億。與此同時,寶馬也因銷售排放超標的柴油車被罰款965萬美元;而戴姆勒去年更是因尾氣排放違反監管要求被罰10億美元!
因尾氣排放罰款的事件還在繼續發生,假使車企不做出改變,這將導致企業未來支出成本增加,最終利潤有所下滑。為此,多數車企只能選擇加快產品車型向新能源轉換,從而減小在該方面的影響。在這期間,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無疑是短期內滿足這一標準的最佳選擇。
從這一層面上看,德國車企選擇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整體產量得到增加,這並不是德國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中進行技術轉換,更多的是為了應付尾氣排放方面的罰款。也正是因為此項因素,倒逼車企必須盡快將新能源汽車發展落地執行。
另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市場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甚至以雙積分政策進行強制性推動,直接影響跨國車企的產品車型必須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這也是汽車企業發展電動汽車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電動汽車發展經歷了幾個黃金時段
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1881年,第一輛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出現
第二階段:20世紀初期,內燃機的發展,讓純電動汽車退出市場。
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石油危機使人們又重新重視純電動汽車
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電池技術的滯後,使用電動汽車製造商改變發展方向
第五階段:21世紀初期,電池技術有所突破,各國開始大規模應用電動汽車
這一階段電池密度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水平也以每年50公里的速度提升,電機的動力表現已經不弱於一些低排量的燃油車。我國更是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和產品落地,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產量最高的國家。
⑷ 是否在未來幾年,純電動車產量會明顯超過內燃機汽車
按目前科技發展的形勢,有這種可能。
隨著電動汽車的技術不斷完善,成熟電動車的產量會明顯的增加,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蓄電池的續航里程短,當解決了電池的續航里程問題,純電動汽車將會佔領大部部分汽車市場。
以後的發展趨勢將會是智能網聯時代
⑸ 純電動汽車現在情況如何
純電動汽車產量持續上升,銷量出現下滑
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純電動汽車(BEV)相對於混合動力汽車(H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EV)的優點是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對電力有一定要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9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
雖然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遇到較大的挑戰與困難,但是汽車的電動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相信隨著技術的突破,市場對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提高,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將逐漸提高。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如何為什麼很多人不看好呢
電動汽車在這個以環保為主的時代,成為了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大趨勢,電動汽車環保,用車成本低,以成為一種共識,在汽車銷量整體下降的時候,電動汽車成為一匹黑馬,保有量不斷的增加,接受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總有一種聲音,不看好電動汽車發展前景,處處唱衰電動汽車的前景,而這些人為什麼不看好?
雖然電動汽車有不足點,但從優點上面,電動汽車的優點還是大於缺點的,不看好電動汽車發展前景,並不代表不認可電動汽車,正所謂有爭議性的東西,才會有更多的價值所在,就像百年前汽車興起的時候,駕駛馬車的人不認可汽車發展一樣。總之,就目前發展形式來看電動汽車將引領未來交通工具走向一個新的時代,新能源的使用必定能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利益,對環境的破壞相對減少有利於能源節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鋰電池或斷供/德國電動車產量將超中國/小鵬將布局出行領域
001/?受疫情影響全球鋰電池供應面臨斷供風險
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協議方式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本次收購總價為7.43億元,交易完成後美的暖通將合計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此舉被業內視為美的集團「二進宮」造車領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特斯拉宣稱產量將達50萬輛,新能源汽車會很快取代傳統汽車嗎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一直在電動車方面遙遙領先其他對手。特斯拉曾經在年初的時候表示,2020年的汽車交付量應該輕松會超過50萬輛。目前三個季度已經過去了,特斯拉已經交付了31.8萬量,這意味著4季度只要特斯拉只要在完成18.2萬輛就100%完成年初的指標。在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創記錄的交付了13.93萬輛汽車,這高於分析預期,這也是特斯拉CEO寫給員工郵件中表示公司年產量將達50萬輛的依據,只要四季度努力,還是有望達成的。
新能源汽車可能給你帶不來發動機轟鳴的駕駛快感。如同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一樣,發動機的轟鳴聲讓人精神為之一振,而電動車顯得很安靜,這會讓追求駕駛感覺人不會選擇電動車。另外,對於習慣循規蹈矩的人們來說,還是駕駛原來的汽車更有感覺,這也是一種習慣過程。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人們駕駛電動汽車成為了主流,人們也就習慣了。
新能源汽車雖然環保,但是要完全代替傳統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⑼ 電動汽車產量達標的最大阻力是什麼
電動車的電機阻力大有4個原因。
1.控制器有問題。
2.電機線有燒糊連線的現象。
3.電機軸承有問題。
4.電機線圈有短路現象。
要自己修的話,先看看電機線有沒有燒焦。
⑽ 電動汽車現在怎麼樣
純電動汽車產量持續上升,銷量出現下滑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