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火災事故救援規程

電動汽車火災事故救援規程

發布時間: 2021-12-26 02:35:57

1. 如果你維修的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維修工位上車輛前艙發生火災你如何處理

您好,使用乾粉滅火器這樣比較安全,如果是在充電的汽車的情況一定需要先把電源給斷掉。希望對你有幫助

2. 電動汽車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覺不安全,這種新能源汽車怎樣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車自燃事故發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共發生29起約40輛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其中,純電動汽車是起火事故高發的車輛類型,佔比高達79%;其次是油電混合動力佔比10%,插電式混合動力7%,最後未披露動力類型的佔4%。那麼,新能源汽車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車區別於燃油車的地方在於以電作為驅動動力來源。因此用電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電路短路或高壓擊穿,就會導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輕則導致汽車拋錨、整車漏電,重則可能會引起汽車自燃。新能源汽車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絕緣耐壓、防腐蝕,還需要考慮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國沒有統一的車用電壓標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採用的電壓各有不同。類似比亞迪這樣的車企採用低、中、高多個電壓平台的新能源車,高壓電壓可達690V,而瞬間脈沖可達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採用阻燃材料,一旦電壓擊穿或遇高溫,可導致整車漏電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為了電池模組的包殼首選。塑料殼體具有較好的成本優勢以及綜合性能,是目前發展動力電池殼體的主要發展材料。在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阻燃要求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如中航鋰電、博世、雷天等,開始採用阻燃塑料做電池殼體。
充電設施的標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於不同電動汽車的電壓平台不同,再加上介面、通訊協議等技術因素的不同,這直接導致了樁與樁之間不能互聯互通,而且車樁不匹配的問題非常突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高壓線、高壓接插件和充電槍等高壓部件。其重要性與車內的動力電池一樣,都需要考慮充電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據目前國內發布的充電設施的標准和要求,我們對充電樁和充電槍外殼、插座插頭以及內部的高壓線束的阻燃材料進行了整理,並列舉了目前充電設施的產品,對相應的材料性能特點進行分析。
電器連接件如繼電器、高壓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屬端子需要插拔次數多,還要求壽命要長,以免老化斷裂耐熱。目前常見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國在高聚物(各種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適應性廣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劑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並烷(PBDD)和多溴代苯並呋喃(PBDF),而且鹵素阻燃劑在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煙和有毒且具腐蝕性的氣體,可導致單純由火所不能引起的電路系統開關和其它金屬物件的腐蝕及對人體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嚴重缺點。
目前我國也在針對汽車內飾件制定新的防火標准,意見稿已經發出來,在保留GB8410的基礎上,增加了垂直燃燒、氧指數、煙密度等幾個指標。增加煙密度指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火災發生時,人多數是被煙氣窒息而死。但是,國標仍沒有考慮煙氣毒性。
人們日益重視環保、安全、健康問題,各國也把環保型阻燃材料作為重點開發和研究對象。國家標准也會愈加完善和嚴格,隨之而來的是,車用的阻燃材料往環保與多元化方向發展。

3. 電動閥起火什麼原因

八月以來,國內各地頻頻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將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再一次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為快速發展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何為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安全方面屢屢犯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未來高比能量電池的安全問題?本期文章就將帶領大家了解電動汽車起火背後的故事。

頻繁燒起的火

七月,中國汽車產銷量環比、同比雙雙下滑,新能源汽車成為為數不多實現同期上漲的板塊,產銷分別完成9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3.6%和47.7%,成為中國疲態盡顯的汽車市場最後的倔強。但入夏以來,全國多地頻頻發生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又將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8月31日下午,廣州市增城區一輛力帆650EV車型發生起火事故,公開的視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車輛底部發生多次燃爆。由於大火未能及時撲滅,出事車輛最終完全被燒毀。

圖1力帆650EV發生起火事故

以國內較早開始涉足動力電池系統安全領域的企業——北京科易動力的創新成果為例,可分三個階段系統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

▲ 第一階段是誘因預防和診斷階段,是對早期電氣濫用、熱濫用和機械濫用的預防,並通過功能安全的系統設計,保障、識別和防止熱失控的誘因,避免引起單體的熱失控;

▲第二階段是利用電壓、溫度等可測量的電池信息在時間歷程上的特徵,通過模式識別和信息融合技術,提前識別和診斷單體熱失控的可能性,並且對單體熱失控盡可能的進行干預和抑制;

▲第三階段主要是阻斷熱擴展。如在阻斷熱擴展方面利用「防火牆」技術,在單體發生熱失控時,整個過程能夠被抑制在一個單體之內。

三階段「誘因探測-單體熱失控識別-熱失控擴展抑制」保障動力電池系統熱安全的整體思路基本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是對於電動汽車而言,更大的挑戰還在於如何進行電池安全和動力系統總成的系統控制。比如在充電過程中,探測到熱失控誘因,可以通過切斷電源的方式,而在行車過程中,切斷動力電池輸出的方式就有待商榷。目前這三個階段在整車運行時分別採用何種防護策略尚未能有標准答案,動力電池和整車的安全協同控制開發還存在諸多的挑戰和問題。

關鍵是要撲滅消費者心中的「火」

炎炎夏日,溫度升高,熱濫用的概率提升或許是入夏以來各地頻頻發生新能源汽車著火的重要原因,各種不確定因素也讓新能源汽車的廠家們備受煎熬,要做好隨時可能上社會頭條的心理准備。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事故除了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耗透支社會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信任。令人不安的是現在只要哪裡發生了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在原因未真正探明之前,整個社會輿論都著急地彌漫出一種「你看吧,我就說電動車不安全,早晚要出事」的氛圍。

事實上,導致汽車著火的原因有很多,線路老化、私自改裝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汽車發生自燃自爆等事故,汽車自燃也並非是新能源汽車的專屬,燃油車同樣有可能會發生類似的事故,之前寶馬在韓國銷售的汽車不斷發生起火事故也是在國際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但這種不信任感積累到一定程度,即便後續的跟進報道證實新能源汽車著火是因為電池以外的其他原因或是某某員工的違規操作,新能源汽車廠商還是繞不開「有公關之嫌」的社會輿論。當然我們希望媒體公知對於新能源汽車做出更加客觀的宣傳報道,對於確實是電池安全引起的新能源汽車事故,廠商能夠及時的總結反思,給予大眾積極正面的反饋,也希望消費者們能夠更加理性的看待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遇到種種問題。

而作為新能源汽車廠商,此刻也不是要與社會輿論分清青紅皂白的時候,更無法指望真金白銀購買產品的「上帝」們理解萬萬歲,更不應該對已經發生了的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謊報瞞報,唯有踏踏實實提升技術做好產品,讓類似的安全事故越來越少,才能真正挽回大眾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信任,讓消費者們真真切切心甘情願的買單。

4.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4)電動汽車火災事故救援規程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5. 如何做好電瓶車火災事故的預防

預防電瓶車火災事故,可注意以下方面:
1、車輛選購時就應注意,要看品牌查裝置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時,要注意選擇具有生產許可證、市場知名度較高、知名品牌的電動車,同時注意查看電動車是否具備欠壓、過流保護功能和短路保護功能。
2、然後還要注意科學用車,要勤檢查常維護,而且要注意在電動車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要選擇專業的維修機構或人員;不得擅自拆卸電氣保護裝置,確保電氣線路和保護裝置完好有效。
3、再然就是車輛的存放,要加強車輛管理,避免車輛存放時有暴曬、淋雨等情況。實行集中存放的場所,電動車和自行車分開存放,並按照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
4、在電動車充電時,要規范布線,限時充電。車輛充電時應盡量在室外進行。充電線路要選擇合適的線路,線路敷設應固定安裝,要加裝短路和漏電保護裝置。車輛應避免充電時間過長,應當按照說明書的規定進行充電,充電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10個小時。
5、最後是行駛時的注意事項,電動車充電器應盡量避免放在車上,因為有時候路面顛簸容易導致充電器內部發生短路,再充電時容易引起自燃。

6. 純電動汽車發生自燃如何處理

1.遇到小火災,火焰沒有蔓延到高壓電池部分,可以用二氧化碳或是乾粉滅火器滅火。

2.檢查火情的時候,不能與任何高壓部件家畜,自始至終要使用絕緣工具檢查。

3.儲存氣體的充氣瓶以及氣體支柱和其他組件可以達到液體膨脹蒸汽爆炸的溫度,所以檢查事故的時候遇到「熱區」,要適當精細防護的拆解。我理解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引發爆炸。

4.如果高壓電池在事故火災中彎曲、損壞、扭曲變得不成樣子,或是懷疑電池出現問題,滅火的時候消防用水要有足夠的量。

5.電池著火可能需要24小時才能完全被撲滅。使用熱成像攝像頭可以確保高壓電池完全冷卻。如果沒有熱成像攝像頭就要監控電池是否復燃,電池冒煙代表很熱,要監控電池1小時之後不再冒煙。

警告1:火災發生考慮到前車通電,不要碰觸車輛的任何部分。救火要穿上防護裝備,包括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警告2:總是要假定所有高壓原件都處於通電狀態,切割、壓歲或是接觸這些高壓原件會導致嚴重傷

望採納喲,謝謝

7. 電動汽車著火應該怎麼撲滅

一旦新能源汽車著火,在報警時一定要告知起火汽車的品牌和型號,讓救援人員能夠迅速了解該車的動力電池種類和容量,以及車輛最高電壓、高壓線路走向等。

起火後立即採取斷電措施如果火勢剛起,在能夠斷電的情況下,一定要立馬斷電,並且還要將車鑰匙裝入信號屏蔽袋,並將袋子放置到距離車輛10米以外的地方。

起火後注意防高溫、毒氣電動汽車起火除了高電壓防護,還得注意起火後的高溫。常見家用車的汽油起火後燃燒溫度大概也只有500攝氏度,但動力電池起火,溫度可以達到1000攝氏度,並且動力電池燃燒後,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如氟化氫、氰化氫等。

電動汽車充電注意事項

在使用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准確把握充電時間,參考平時使用頻率及行駛里程情況,把握充電頻次。正常行駛時,如果電量表指示紅燈和黃燈亮,就應充電了;如只剩下紅燈亮,應停止運行,盡快充電,否則電瓶過度放電會嚴重縮短其壽命。

充滿電後運行時間較短就充電,充電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過度充電,使電瓶發熱。過度充電、過度放電和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瓶壽命。一般情況蓄電池平均充電時間在10小時左右。充電過程如電瓶溫度超過65℃,應停止充電。

8. 如果你維修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維修工位上車輛前艙(發動機機艙)發生火災事故,你將如何進行處理

首先,你要判斷火勢。如果火勢比較小。你可以使用乾粉滅火器,進行快速滅火。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以最快速度,戴絕緣手套拔掉檢修開關。防止發生更嚴重的後果。
如果火勢較大。要盡快將車輛隔離,防止燒到隔壁車輛或維修車間。人員盡量遠離,防止人員危險。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採納。

9. 現代汽車面臨訴訟 因電動汽車起火事故

財經網汽車訊????現代汽車因Kona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面臨消費者集體訴訟。

11月18日,據路透社報道,現代汽車因電動汽車起火事故而被消費者起訴。

一名現代Kona電動汽車的金姓車主發起請願活動,起訴這家韓國汽車製造商,要求就汽車損毀及其他損失獲得賠償。目前已經約有200人參加了這項集體訴訟。

一名律師表示,參加訴訟的原告最初要求每人賠償800萬韓元。但隨著審判的進行,賠償金額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此外,原告還希望現代汽車更換Kona的整個電池包,而非僅僅是對電池管理軟體進行更新。

2020年10月,因存在起火風險,現代汽車決定在全球范圍內召回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生產的Kona電動汽車,共計77000輛。截至目前,這款汽車已經至少發生了14起起火事故。

韓國當局仍在調查Kona電動汽車起火的原因,但初步結論顯示,電芯生產工藝缺陷可能是造成事故的「元兇」。不過,LG化學CEO辛學喆對路透社表示,電池系統非常復雜,除電池外,其他供應商生產的部件也可能造成火災。

現代汽車目前致力於通過修復電池管理系統來預防火災,而非更換電池。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現代和LG化學要全部更換所有「問題」電池,將面臨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

無獨有偶,通用汽車近日宣布,因存在起火隱患,在全球范圍召回6.9萬輛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這些汽車於2017-2019年生產,同樣搭載了LG化學生產的電池,目前已知在全球至少發生了5起火災事故。

通用汽車稱,召回車輛的電池在充滿或接近充滿時,有引發火災的危險,公司將對電池管理軟體進行更新,將最大充電量限制為90%。LG化學對此表示,事故原因尚不明確,將全力配合通用汽車進行調查。

據央視財經報道,LG化學的電池是目前全球已銷電動汽車中使用最多的電池。今年1-9月,LG化學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佔有率為24.6%,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客戶包括現代、大眾、沃爾沃等13家全球知名車企。

然而,連續有兩家企業大規模召回電動汽車,使得業界對電池供應商LG化學的質量問題產生懷疑。同時,現代與LG化學的合作關系也變得「岌岌可危」。

據韓媒報道,盡管LG化學極力否認汽車起火是因電池故障造成的,但現代汽車已經開始降低對這家供應商的依賴,轉而從SKInnovation處采購電池。雙方在印尼建立合資公司的計劃也疑似擱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新能源汽車事故中,若發生火災,應採用什麼火災撲救方法

新能源汽車起火如何應對?

1、正確滅火

在最初的新能源汽車火災中,人們是按常規滅火操作流程完成滅火的。更多時候考慮高壓電傷害,是以高壓電器火災種類救援,但是,鋰離子電池有其化學特殊性,更需要針對性的採取措施。首先,控制火勢的有效辦法,是給電池有效的降溫,避免持續高溫下的熱失控和熱失控的蔓延。所以,在T/CIAPS 0002-2017《鋰離子電池企業安全生產規范》 5.6.3 中描述,「初起火災可用常見的滅火劑滅火,水是鋰離子電池最有效的滅火劑。」需要注意的是,水需是干凈的清水,同樣也需要考慮有電解質水的導電危險性。

但是,在車輛電池著火的狀態下,電池被封在電池箱內,通過清水很難直接作用在電池上,同時,電池箱體也多在車身底盤下,這給救援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TESLA 在設計車身底盤和電池箱體上蓋時,首先考慮的是阻燃性材料應用,隔絕或延緩電池系統燃燒帶給乘員艙帶來致命傷害。

2、加強防範和救援

新能源的安全問題,不是車輛自身能完全杜絕的。廣泛的科普是辦法,亡羊補牢的應急救援也是辦法。

  • 國家、社會組織和企業需要聯合作為

  • 我們首先看看美國的作法,在交通應急救援,不管是技術、科普方面,美國都是走在前面的,值得借鑒和學習。美國消防協會(NFPA)早在2010年,就啟動了新能源安全的網上培訓、教學,並得到美國能源部的資金支持。同時,其聯合整車企業,開展針對不同車型的救援技術在線培訓。

  • 廣泛的進行科普和培訓

  • 盡管新能源汽車已經推廣多年,但在汽車發展的歷史中,仍然是非常短暫的,屬於新的應用。從技術的不斷成熟,到用戶的普遍接受,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2016年12月26日,公安部消防局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消防總隊《印發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滅火救援規程和鋰電池生產倉儲使用場所火災撲救安全要點的通知》:「要求著力加強新能源汽車滅火救援准備工作,研究破解鋰電池生產、倉儲和使用場所火災撲救難題,公安部消防局組織23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生產企業集中的省區、市)公安消防部隊開展了專項調研並組織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規程》、《新能源汽車交通事故處置規程》和《鋰電池生產倉儲使用場所火災撲救安全要點》。」

    但是法規再多、再完美,也是停留在紙面的東西。更重要的在於社會廣泛認知。這需要通過培訓、宣傳普及相關知識。美國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充分。通過在線培訓,視頻示範,與整車企業合作等方式進行普及。

熱點內容
寶馬x5內飾好漂亮 發布:2025-07-08 06:54:48 瀏覽:721
山西太原計程車價格計算 發布:2025-07-08 06:54:45 瀏覽:683
皮卡是兩驅還是四驅 發布:2025-07-08 06:54:44 瀏覽:632
長城皮卡時規皮帶多久換一次 發布:2025-07-08 06:54:44 瀏覽:919
長城皮卡進川藏 發布:2025-07-08 06:46:10 瀏覽:979
家用皮卡車可以自用 發布:2025-07-08 06:45:48 瀏覽:758
路虎衛士2020款內飾圖片 發布:2025-07-08 06:42:31 瀏覽:102
思域15t低配內飾 發布:2025-07-08 06:42:31 瀏覽:434
日本汽車房車 發布:2025-07-08 06:42:30 瀏覽:541
新道法皮卡車末噴字違反了那條道法 發布:2025-07-08 06:38:10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