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啟辰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① 啟辰新能源電動車續航410
摘要 您好親。很高興為你解答
② 啟辰是國產還是合資
啟辰品牌原來有一句宣傳標語的,啟辰來自東風日產,那個時候啟辰品牌屬於合資自主品牌。
如今的啟辰,脫離了東風日產的懷抱,現在完全屬於自主品牌,叫東風啟辰,屬於東風有限管轄,和東風日產同起同坐。
啟辰品牌可以一分為二來看。這里我把它稱之為老啟辰,你比如啟辰D50,R50,R50X等這些車,都是東風日產老平台的借殼產品。技術成熟,穩定,可靠,性價比比較高品質有保障。
③ 2021年購買新能源東風日產啟辰有補貼嗎2021年購買新能源東風日產啟辰國家有什麼補貼嗎
摘要 目前通知明確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標准框架及門檻與2020年一致,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④ 日產內田誠:樹立中國引領者標桿 2023財年全球營利率達5%
6月18日,日產汽車公司董事會成員,日產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內田誠首次連線中國媒體,接受寰球汽車董事長兼CEO吳迎秋專訪。
5月27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發布多項戰略舉措,提出「引領者-伴隨者」發展模式,僅隔一天之後也就是5月28日,日產汽車發布2020-2023財年轉型計劃。這使得日產汽車成為當下關注的熱點,同時隨著車市進入後疫情時代,圍繞日產汽車的戰略轉型、中國市場化思考成為外界關心的話題。在此次交流中,內田誠對於日產汽車所面臨的挑戰直言不諱,同時對於未來充滿信心。內田誠分別從日產、聯盟角度,以及中國市場全球市場的定位對日產進行詳細的闡述,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日產汽車突圍之道。
具體來看,聯盟提出「引領者-伴隨著」發展模式,實現聯盟旗下三大品牌共享;面對疫情的沖擊,日產汽車積極出台應對之策率先在中國實現「V」型轉變;對於英菲尼迪和啟辰兩大品牌在華發展,日產汽車將加強協調發展;針對中國市場,日產汽車在新能源和車聯網方面提出要「設計為目標市場服務」轉變;面對挑戰日產汽車仍然給出了具體的目標,到2023財年全球經營利潤率提升至5%。
1
聯盟品牌共享「引領者-伴隨者」發展模式
5月27日,聯盟發布了多項戰略舉措,其中戰略內容顯示,三家品牌將在技術主導和全球市場定位方面進行分工布局,以達到優勢互補降本增效的目的。三家公司將令平台進一步標准化,促進聯合採購從而降低成本,除此之外將以進行技術研發分工主導,以及定位關鍵優勢的特定市場,並且提出了「引領者-伴隨者」發展模式。
寰球汽車在對聯盟2019年業績梳理時發現,日產汽車全球銷量為493萬輛,同比下滑10.6%,在財務業績方面,日產汽車2019財年綜合凈收入為9.878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55億元),較2018年下滑14.6%;經營利潤虧損40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3182億日元;凈利潤為虧損67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3191億日元。可以說,聯盟旗下的三個品牌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對此,內田誠絲毫不掩飾日產以及聯盟遇到的困難,坦言日產汽車上下認識困難的程度決定今後的改革力度。對於日產如何看待聯盟的前景,內田表示自2003年10月加入日產汽車公司以來,一方面從事日產工作,同時也兼顧著聯盟方面的工作。在內田誠看來,日產通過聯盟可以提高銷售收入以及增加營業利潤,通俗的講,聯盟是提高競爭力方面有力的工具。
日產汽車在2020-2023財年轉型計劃中提出了選擇與集中的原則,在歐洲市場日產品牌繼續保持並逐步提高市場存在感,同時要考慮維持品牌存在感的多種方式,比如銷售更多的整車,以及共用工廠生產等。以歐洲市場雷諾品牌為例,該品牌在市場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對此日產將利用雷諾在歐洲市場小型車來提高自身競爭力,總的來說就是考慮聯盟旗下各個品牌現有的貢獻,利用聯盟資產來生產更多具有競爭力車型。
內田誠表示,聯盟在過去的實踐中得到過很多成果,比如在聯合採購方面以及聯盟的物流共享方面取得降本增效的成果。對於未來的規劃,在5月27日聯盟提出的多項舉措中,特別強調了要技術層面採取了「引領者-伴隨者」模式,比如會專注於日產引領的技術領域,並且也會採用雷諾引領的技術,這種「引領者-伴隨著」模式會不斷發展和進化。對於日產汽車來說,在中國市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中國也建立了研發中心,有成熟的業務模式,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成果將與雷諾、三菱共享。
2
在華「V」型增長加快英菲尼迪啟辰日產協同發展
進入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中國車市以及全球市場遭到嚴重沖擊。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月份銷量僅為31.3萬輛,同比下降78.9%,隨後的3月份、4月份、5月份銷量呈現逐月遞增的狀態。而日產汽車銷量表現與中國市場整體趨勢一致,在與內田誠交流中得知,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日產汽車在華銷量已經實現「V」型曲線。
盡管日產汽車面臨挑戰巨大,但在於內田誠交流中得知日產汽車仍然有一個暫定目標,內田誠表示,假設2020年度全球市場整體需求總量下降15-20%,2021年市場環境逐步好轉,基於以上假定前提,日產汽車在5月28日的轉型會上提出,2021財年的經營利潤率能夠提升到2%以上。到2023財年,全球經營利潤率提升至5%。而這兩組目標是日產汽車經過認真的測算之後的結果。
而就在寰球汽車截稿的當天(6月19日),日產汽車公司宣布與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聯合開發適用於日產e-POWER智充電動技術車型的下一代車載電池。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面對疫情影響,日產汽車積極應對推出聯盟戰略舉措以及財年轉型規劃,除了積極布局整車之外,日產汽車加強零部件供應商合作以及提出售後渠道方式的轉變,外界有理由相信,在內田誠領導下的日產汽車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東風啟辰再啟程 馬磊勝算幾何
前30廠商過半實現同比增長。諸多同行業績明顯抬頭之際,東風啟辰仍未走出低谷,市場表現難言樂觀。今年1到4月間,東風啟辰銷量同比下滑56%,同期,國內乘用車銷量下滑35%,低於啟辰下滑幅度。
若後期無大起色,今年或許是馬磊上任後,第三年銷量下滑。2019年,東風啟辰2019年全年終端銷售12.3輛,同比下降 8.6%,僅完成2019年最低目標的81%。2018年,東風啟辰共售13.4萬輛,同比下滑近8%。
對於東風啟辰近年來銷量持續下滑,汽車分析師張翔對中車網表示:「東風啟辰屬於合資自主,可以理解成東風集團的孫公司,合資自主初期只是合資公司分立的品牌,分立之後大多缺乏資金,不能真正獨立門戶。東風啟辰之前的賣點是用日產技術,價格比日產便宜,質量要優於自主品牌。但現在自主品牌普遍質量也有所提升,一定程度積壓了東風啟辰這類合資自主的生存空間。」
市場下滑 蟄伏兩年
東風啟辰成立於2010年,起初為日產旗下自主品牌,前期車型均為對日產的老舊平台和車型的重新包裝。分立前,公司全稱為「東風日產啟辰」。2017年初,啟辰宣布脫離日產,升級為與東風日產平級的整車公司,從合資自主進入自主品牌行列。
現在的東風啟辰,除了和東風日產共享製造工廠外,下設綜合管理部、經營規劃部、財務部、商品規劃部、造型部、市場部、銷售部和售後服務部等部門,基本具備完整的車企架構。但在股權關繫上,東風啟辰仍屬東風有限下屬公司,後者為東風集團與日產公司合資企業,與東風旗下品牌「風神」有所不同。
東風啟辰的輝煌似乎停留在了「單飛」後首年,2017年,其批發銷售14.3萬輛,同比增長25%,刷新啟辰品牌年度銷量歷史紀錄。
2017年既是東風啟辰也是馬磊的高光時刻,當年馬磊主抓的D60儼然成為品牌銷量主力車型,貢獻2017年近半的銷量成績。2018年,周先鵬升任東風有限執行副總裁,馬磊正式接班,由東風啟辰副總經理提拔為總經理。
馬磊出生於1979年,算是中國汽車界掌門人中的少壯派。2002年,馬從上海理工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畢業後,先從廣州風神汽車工業工程師、工業工程科科長做起,2010年後擔任東風日產經營管理策劃室副部長、銷售總部經銷商支持部部長。2017年2月,馬磊任東風啟辰副總經理,負責市場、銷售和售後服務工作。
在營銷崗位業績出眾的馬磊,提出過「貼地飛行,精準營銷」,2017年飛行時間超過293小時,將啟辰城市覆蓋率從2016年的50.8%提升至60%。
然而,馬磊升任一把手後,東風啟辰前期所規劃產品推向市場時,大多反饋寥寥,甚至退出市場。
大勢改變 主力車型不足
2018年後,啟辰推出T70、T60等低價SUV,但大多銷量平平。今年4月,東風啟辰共銷售5529輛,其中馬磊上任前推出的轎車D60仍是東風啟辰的銷量擔任,占總銷量近50%。
2019年,東風啟辰T60、T70、T90三款SUV車型全年整體銷量為43,957輛,轎車D60全年終端銷售72,219輛,貢獻近6成。
在新能源產品投放上,馬磊較為激進,在2019年下半年的三個月時間就完成緊湊型轎車D60EV、小型SUVT60EV、微型SUVe30電動車布局,均未有起色。
馬磊似乎意識到,去年大舉推出電動產品並非良策。他曾公開表示,未來兩年,中國的電動車市場將進入一個艱巨的時刻,主要的挑戰包括出行服務的提供方供給過剩,以及整個出行服務行業正不斷進行結構性調整,而車輛安排、車源等受到補貼的影響還是較多,補貼進一步退坡後,市場或許會陷入一輪下滑行情當中。
大環境改變是馬磊當前面臨的困局之一,啟辰明星產品D60曾創下月銷破萬的佳績,現如今2743月銷量,與過去相比縮減四分之三。這款車型曾被打出中國版「軒逸」宣傳標語,因為其搭載的HR16發動機為日產軒逸HR16的同款,但在最大馬力、功率上有所差距。
近年來,朗逸、軒逸等東風日產所產車型,價格下探到10萬元以下,降維打擊東風啟辰D60等產品。
馬磊也曾公開承認,東風啟辰經歷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變化的十年。一開始的汽車市場只需要一款車、相應的渠道營銷體系,如果外觀、價格合適,那麼銷量就不會差。但是如今市場已經變革,車企需要考慮更多。
對此,汽車咨詢公司So Car創始人張曉亮說:「17年汽車市場環境需要些可靠的,物美價廉的產品,當時的啟辰還算卡在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窗口。現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汽車產品要不功能全,要不出自大品牌,經濟實惠但功能相對少的產品很難有市場。啟辰現在的產品,在設計、性能和功能上,相比純粹自主品牌比都落後了。」
合資自主出路何在?
在張曉亮看來,馬磊有自己的苦衷,東風啟辰沒有龐大的設計師團隊、研發團隊,整個後台系統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缺乏一個很強的系統支撐,相比之下,很多根正苗紅的自主品牌在國內一線城市、甚至全球幾大城市都有自己的設計中心。
「因啟辰仍屬東風與日產合資公司旗下公司,外方有一半決策權,技術支持也要仰仗外方。外方出於維護自己利益,也不會希望啟辰造的車方方面面能超過自己。這意味著,在提升物料和功能上,馬磊並沒有多大自主性。」張曉亮說。
東風啟辰已是少數存活的合資自主品牌。啟辰創立時,廣汽本田理念、東風本田思銘、上汽大眾天越、一汽大眾開利,長安福特佳越等紛紛先後成立,其提供產品大多是將所屬合資品牌瀕臨淘汰車型做本土化改造,使用平台技術也相對陳舊。現如今,除啟辰等少數品牌有車型推出,其餘均已陣亡。
業內人士認為,當時很多汽車集團自主品牌量太小,就想走捷徑,讓合資公司出個新品牌也算自主,走了合資自主模式,但最後發現走這個模式不倫不類,不如做純粹的自主。後來各汽車集團類似風神這類純自主業務,中方也沒有興趣維護早年的合資自主品牌。最後外方和中方,誰都不太願意對旗下合資自主品牌在技術、研發上提供太多資金支持。
「做合資自主,大家基本上都找不到方向。如果是純粹的自主品牌,反倒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想把功能做全就做全,想提升物料標准就提升,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約束,比合資自主更容易攻克市場。」張曉亮直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汽車啟辰的知名度如何
首先在中國,啟辰是一個相對邊緣化的品牌,保留率低,銷量小,知名度並不高。例如,啟辰d60ev完全基於對啟辰D60燃料版的改造。表演不夠精彩,外觀沒有亮點。當然,這樣的模式不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知名度自然也就低。
其次主要採用日產技術,與日產共享技術。總體來說,整體素質比較好,啟辰汽車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啟辰汽車的產品,底盤配件、發動機、變速箱等總成幾乎都是合資品牌。事實上,啟辰汽車可以說是「國內品牌的日產」。其車型與日產生產線相同。除了殼牌和日產的區別之外,它也是日產的核心。事實上,東風汽車一直習慣於這種操作。例如,前東風思明實際上是上一代本田思域。舊思域停產後,本田購買了生產線,繼續生產舊思域,但標志被東風商標取代。連外殼都沒有換過。但由於品牌問題,價格遠低於老思域。相反,性價比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