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四驅車
A. 有哪些小轎車是四驅的
首先要回答你的是,普通家用小轎車,90%都是前驅車。因為前驅車結構相對簡單的多。無需貫穿車底的傳動軸,所以車里的空間也不會受影響。而且前輪驅動效率高,因此油耗有優勢。而且前驅車的方向非常穩定,只要不是激烈操控,基本上方向盤都不需要去來回修正,後驅車的屁股就相對要「活潑」的多。所以雨天之類的環境下,前驅車操縱起來更穩,對於駕駛技術不好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也就是前驅車更「聽話」。開起來更悠閑。重量輕,空間大,省油,開起來還悠閑,這一切幾乎都是針對普通家用而言的。
後驅車剛好相反。傳動軸需要貫穿車底,占據車內空間。然後後驅方式效率天生就低(存在角度矢量效率方面的問題),車尾活潑,關鍵是在急加速的時候,重心往後移,剛好和後驅「合拍」,所以急加速能力更強。但這一切都基於駕駛者良好過硬的駕駛技術。然後能感受到活躍激烈的操縱體驗。但因為後驅車一般檔次較高,所以價位都不便宜,基本上來說,30萬內找後驅轎車,比較少。
四驅的話,奧迪的很多轎車都是四驅的,只要帶有Quattro系統的全都是!這也是國內能找到最最常見的四驅轎車了。其他的四驅轎車,您可以在汽車幾大門戶網站搜索一下。
B. 開電動四驅車越野大家受得了么解讀Jeep全新4xe車型
Jeep已經不是只生產「四驅」車的廠家,因為前驅Jeep也並不少見了,這么形容有些無奈也是現實,畢竟具備真實力越野屬性的車型已經越來越少了。同時,受到更加嚴苛的環保政策影響,Jeep只能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在絕大多數品牌嘗試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力的四驅車型後,Jeep4xe自由俠、指南者車型已經開始在海外上市銷售,起售價38500歐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
Jeep4xe車型的推出並不意外,如果新車能在國內實現量產,這將大大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及品牌「雙積分」水平。
今年成都車展期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已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擬在現有基礎和各自優勢上,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合作,並深入探討新合作機遇。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積極探討利用雙方優勢資源進行戰略合作,同時通過一系列措施共同優化廣汽菲克業務,強化Jeep品牌優勢,包括加快新產品和電動車產品的導入。
另外,電動機的加入對動力的提升非常顯著,我們更希望在Jeep牧馬人PHEV車型上會推出史無前例的四驅技術。想像一下以後玩越野攀爬的場景,十幾輛牧馬人都在靜悄悄的純電行駛,大家受得了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電動四驅和全時四驅的區別
搭載電動四驅系統的汽車有多個動力來源,並且不需要傳動機構。搭載全時四驅系統的汽車只有一個動力來源,並且需要使用差速器和傳動系統來傳遞動力。電動四驅系統的結構更加簡單,成本也是更低的。
全時四驅系統經常可以在一些高性能汽車和豪華Suv上見到。
搭載全時四驅系統的汽車四個車輪每時每刻都有動力。
搭載全時四驅系統的汽車在變速箱的尾部有一個分動箱,這個分動箱會分出兩個傳動軸,個傳動軸會將動力傳遞給前橋的兩個車輪,另一個傳動會將動力傳遞給後橋的兩個車輪全時四驅系統的結構比較復雜,佔用空間大,並且成本也是比較高的。
搭載電動四驅系統的汽車都是一些混動汽車或純電動汽車
如果是純電動四驅車,那麼前橋和後橋都有電動機,這兩個電動機之間是沒有傳動軸的。如果是搭載電動四驅系統的混動汽車,那麼發動機負責給其中一個車橋提供動力,電動機負責給另一個車橋提供動力,這樣兩個車橋四個車輪就都有動力了
搭載電動四驅系統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動汽車是比較常見的
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D. 看不懂純電動汽車底盤設計,還不趕緊溫習迷你四驅車
今天的話題從大家來找茬開始,給你兩秒時間,說出下面兩張圖有什麼不同?
不過在特斯拉之前,傳統車企的研發思路主要是在傳統汽車平台上開發,畢竟開發一個全新的純電平台高風險低回報。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電池包常放置於後排座椅下方,優點是不會犧牲碰撞測試得分,缺點是擠占後排及後備箱空間。
特斯拉的出現,極大推動了滑板式底盤的應用。把高能電池全部放在乘客座椅底下,還是7000多枚小電池,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好在他們的車身及底盤設計得當,並通過自己的BMS把電池管理做到領先。而這,也成為了未來趨勢。
AL頻道小結
電動汽車的能量是通過柔性的電線傳輸,直接好處是電池及動力系統布置更加自由。隨著電氣化技術不斷創新,其底盤結構也向著模塊化和智能化不斷發展。
當然把純電動汽車底盤和迷你四驅車對等並不完全正確,比如迷你四驅車還保留有傳動軸以實現四驅,帶有傳統汽車設計特徵,但這二者的大方向是相似的。
筆者也希望通過本期介紹,讓大家了解行業的前沿動態,純電動汽車越來越青睞的「滑板式底盤」,相信在未來會被更多人熟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電動四驅的車有越野的能力嗎越野的能力怎樣
電驅動是新興起的一種驅動方式,前後橋可以分別用兩個電機單獨驅動。相對於結構復雜的機械四驅來說,電驅動更簡單更容易做到,控制也更為簡單,但是電動四驅並不適合用來越野!
電機的特點是功率大,在散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短時間的超載使用。其次電動機在額定功率內轉矩並不隨著轉速變化而變化。
電機功率減半也只能運行八分鍾而已!可能有人說了,發動機可以發電啊?你要指望著在極端情況里用發動機發電來驅動電動機,那麼你就會失望!發動機最大功率僅有140kw,而且還不能長時間滿功率運行,去掉發電機損耗後兩個電機分到50kw的功率,還要考慮電機的啟動電流……發動機發電對電機來講就是杯水車薪,和薅自己頭發脫困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電動四驅系統,並不適合長時間大電流放電,並不適合玩泥巴,玩沖坡還是不錯的。盡管如此,電動四驅系統通過能力、四驅脫困能力要比同級別的燃油SUV強太多,但是用來和越野車做比較就不適合了!
F. 電動小汽車是二驅還是四驅
兩驅車,只有兩個輪分配到驅動力,通常是後兩輪。但各型號不同,四驅車四個輪都有分配到驅動力。通常同時配有驅動分配裝置。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四輪驅動車,四個輪子上的兩根軸是連在一起的。配備的驅動分配裝置,能根據每個輪和地面接觸的摩擦力,來控制每個輪子的驅動力。比如摩擦力小的,就給比較小的驅動力,以致能最大地利用發動機的驅動力。達到四輪平衡而增加很大的穩定性。
G. 四驅車(玩具)與電動遙控車有何區別
四驅車不可以控制 只能向前跑的 有軌道才行的
四驅車可以自己改裝的
比如馬達 齒輪 車輪胎等等
用電池也少 2節5號電池
相對比較便宜
電動遙控車 就是只是可以遙控
四驅車可以鍛煉動手動腦能力啊~有好處的~有的地方還有四驅車比賽
H. 電動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區別
分時四驅只有兩種驅動模式,即兩驅或四驅。全時四驅是四個輪子一直都有驅動力,全天候的四驅模式。分時四驅其輪間裝有堅固的牙嵌式差速鎖,可實現100%的「剛性」鎖止(沒鎖止時相當於普通開放式差速器)。分時四驅在四驅模式下,輪間與軸間都屬於硬連接,前後軸的整體轉速和扭矩輸出均固定,屬於剛性連接。
由於前後軸都是剛性連接,必然轉速相同。因此分時四驅在轉彎時需要通過車輪的打滑吸收轉速差實現差速,越急的彎表現越為明顯。若是在抓地力非常好的路面,壓根無法拐彎(車輪不打滑),所以說分時四驅無法在抓地力良好的路面順暢地行駛。
全時四驅顧名思義就是任何時候四個輪子都有驅動力。不僅輪間有大家都熟悉的開放式差速器,其前後軸之間也需要中央差速器。由於四個輪子都有動力,所以全時四驅的車輛其循跡性會更好。
舉個例子,牧馬人在兩驅模式下就是一台後驅車,前輪沒有動力,相當於「後面的輪子推著前面的輪子跑」,而大切諾基則是「四個輪子都在跑」,相比之下顯然大切諾基操控起來更加穩定。全時四驅的實用性要普遍優於分時四驅,如果你開公路多一些,偶爾玩玩強度略高的越野項目,全時四驅顯然更好。(8)純電動汽車四驅車擴展閱讀:
分時四驅簡介:
1.分時四驅(PART-TIME 4WD )是四驅汽車驅動系統的一種形式,是指可以由駕駛者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是四輪驅動模式,從而實現兩驅和四驅自由轉換的驅動方式。
2.分時四驅平常只利用前輪或是後輪的四輪驅動來行駛,在積雪或石礫路面上能切換成四輪驅動來行使,也叫選擇四輪驅動。這也是越野車或是四驅SUV最常見的驅動模式。
3.目前,四驅汽車的驅動系統一般分為:分時四驅、全時四驅和適時四驅。分時四驅是由駕駛者手動切換的驅動模式,駕駛者可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選擇兩輪驅動或四輪驅動模式。這是SUV車型中最常見的驅動模式,其優點是既能保證車輛的動力性和通過性,又能兼顧燃油經濟性,略顯不足的是駕駛者需要自行判斷路況,手動操作驅動模式。
4.全時四驅指的是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一直保持四輪驅動的模式。這種驅動模式擁有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但它不能根據路面情況做出扭矩分配的調整,油耗偏大,經濟性差。
5.適時四驅又稱為實時四驅,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技術,它由電腦晶元控制兩驅與四驅的切換。該系統的顯著特點就是它在繼承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的優點的同時彌補了它們的不足。
6.它能自行識別駕駛環境,根據駕駛環境的變化控制兩驅與四驅兩種模式的切換。在顛簸、多坡多彎等附著力低的路面,車輛自動設定為四輪驅動模式,而在城市路面等較平坦的路況上,車輛會自行切換為兩輪驅動。
7.全時四驅系統內有三個差速器:除了前後橋各有一個差速器外,在前後驅動軸之間還有一個中央差速器。這使全時四驅避免了半時四驅的固有問題:汽車在轉向時,前後輪的轉速差會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所以,全時四驅在硬路面、下雨時有更可靠的四輪抓著力,比分時四驅優越。但到了冰雪、沼澤地就必須把中央差速器鎖上;回到不滑的硬路,馬上要把中央差速器鎖解開。
8.有些全時四驅的中央差速器比較先進,一般情況下它可以把汽車動力平分給前後軸。當車輪出現打滑時,它會自動把中央差速器鎖上。這種系統在小車上表現很好,但在大四驅車上,它就沒有差速器手動鎖來得可靠。
9.相比全時四驅,適時四驅的結構要簡單得多,這不僅可以有效也降低成本,而且也有利於降低整車重量。由於適時四驅的特殊結構,它更適合於前橫置發動機前驅平台的車型配備,這使得許多基於這種平台打造的SUV或者四驅轎車有了裝配四驅系統的可能。
10.前驅平台相對於後驅平台本身就有著諸多優勢,如更有利於拓展車內空間、傳動效率更高、傳動系統的噪音更小等等。這些優點對於小型SUV,特別是是發動機排量較小的SUV來說顯得尤其重要。
11.當然,適時四驅的缺點仍然是存在的,目前絕大多數適時四驅在前後軸傳遞動力時,會受制於結構本身的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遞給後軸,這使它在主動安全控制方面,沒有全時四驅的調整范圍那麼大;同時相比分時四驅,它在應對惡劣路面時,四驅的物理結構極限偏低。
12.分時四驅靠操作分動器實現兩驅與四驅的切換。由於分動器內沒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分時四輪驅動的汽車不能在硬地面上使用四驅,特別是在彎道上不能順利轉彎。這是因為分時四驅在分動器內沒有中央差速器,而無法把前後軸的轉速調整所致。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分時四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