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自燃著火
①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起火不斷
新能源汽車以電能為驅動能源,車上高壓電路密集,加上動力電池屬易燃物品,的確會發生燃燒事故。引發新能源汽車燃燒事故的原因是熱失控,而短路則是新能源汽車熱失控的根本原因,因為短路發生時,短路點會因電阻加大,在瞬間凝聚大量熱量,當熱量凝聚到燃點時,燃燒事故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相關規定
在今年2月13日,國家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里的核心主旨為提升續航里程高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降低續航里程低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因此,對於車企而言,想要獲得補貼的門檻是增大了,車企想要獲得補貼,必須生產續航里程高的電動汽車。
此外,剛才提到的汽車起火主因,跟電池熱失控有比較大的關系。那麼,新能源汽車起火不斷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一些廠商為了達到獲得補貼的續航里程標准,盲目追求續航里程而罔顧技術上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問題。
安全是汽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危害的是人的性命安全。車企研發技術的進步,必須以安全穩定為前提,嚴格自律,不能單純為了追求利益而忽略技術上的不完善,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② 新能源汽車起火統計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選購了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現象也就多了起來,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1日至11月8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已發生了27起自燃事件,這些自燃的新能源車涉及到16個品牌共18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型。其中,1月份共發生1起、5月份中發生6起、6月份發生6起自燃事件,7月份發生1起、8月份發生8起、10月份發生4起、11月份發生了1起。
這些發生自燃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分別是哪些品牌的?涉及到哪些純電動或混動車型等新能源車型?以下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統計數據表。
序號 時間 地點 品牌 車型 事件
1 1月7日 山東臨沂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 5月4日 浙江杭州 江淮 瑞風EV 行駛中自燃
3 5月8日 廣東東莞 日產 帥客EV 充電時自燃
4 5月8日 湖南長沙 理想 ONE 行駛中自燃
5 5月18日 廣東廣州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停車自燃
6 5月26日 深圳福田 南京依維柯 EV車型 追尾自燃
7 5月28日 深圳 比亞迪 秦Pro EV 充電時自燃
8 6月7日 浙江長興 江鈴 易至EX5 停車自燃
9 6月20日 江蘇靖江 東風 東風新能源 行駛中自燃
10 6月22日 河北保定 長城 歐拉iQ 充電時自燃
11 6月23日 河南鄭州 比亞迪 唐DM 行駛中自燃
12 6月27日 浙江杭州 力帆 820EV 停車自燃
13 6月28日 浙江杭州 吉利 帝豪EV 停車自燃
14 7月27日 上海松江 奇瑞新能源 小螞蟻 停車自燃
15 8月6日 廣東肇慶 理想 ONE 事故後起火
16 8月11日 廣東琶洲 小鵬 小鵬G3 停車自燃
17 8月12日 深圳坪山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行駛中自燃
18 8月20日 福建三明 北汽新能源 EX360 充電時自燃
19 8月21日 上海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0 8月23日 海南海口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路口自燃
21 8月27日 福建廈門 北汽新能源 EU5 充電時自燃
22 8月27日 湖南長沙 北汽新能源 EU5 街頭自燃
23 10月5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4 10月13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充電時自燃
25 10月19日 江蘇泰州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6 10月27日 北京海淀 威馬 EX5 停車自燃
27 11月6日 江西萍鄉 北汽新能源 EX360 停車自燃
③ 2020年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車自燃,來得更早一些
炎熱的夏季,是個相當兇猛的老虎,不但「吃人」,還會「吃車」。
在往年,這種因高溫導致車輛自燃的事故常有發生,我們聽到的也不在少數。然而,今年的自燃,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一些。
這還沒正式來到最熱的時候呢,就接連發生了好多起汽車自燃事故,且這其中有不少起是新能源汽車。前兩天小編的朋友圈就一直在傳著這兩個事故:
5月8日,一輛剛提車7天的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道上發生起火事故,整個車頭被燒得面目全非,幸運的是並沒有人員傷亡,而這也是理想ONE在國內首次發生起火自燃事故。
理想汽車對於這次事件的回應還是相當迅速的,同時車主也表示稱:「消防判斷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問題,也不是大家說的電池和電機問題」。至於事故的具體起因,還在調查中。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日,一輛鄭州日產帥客EV在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一充電站處發生了自燃。從網上流傳出的監控錄像視頻中可以看出,發生事故的車輛起初是出現了類似鞭炮的異響,隨後車輛底部出現了濃煙並噴出火焰。最終這起事故導致了帥客EV以及隔壁車位兩輛車均燒毀報廢,同時還有其它車輛受到波及部分受損。
事故發生之後,東莞市發改局約談了充電站運營方,並出具了一份名為《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關於全面規范整頓小桔公司在莞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的通知》的文件,同時還指出了這個充電站存在站內充電樁總功率超出上級變壓器容量、安全生產職責不清等一系列問題。
充電站不規范,承當事故責任是一定的,不過車子是否也存在著漏洞,這還不得而知,因為鄭州日產方面沒有對這個事故給出任何回應。但就當時帥客EV車輛正處於充電狀態,起先著火的位置又是車輛底部,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它是由於車輛上搭載的三元鋰電池組所引發的起火事故。
三元鋰電池咋就那麼「暴躁」呢?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能夠見到的種類大致有鉛酸電池、鎳氫電池、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鉛酸電池和鎳氫電池相對來說佔比很少,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動力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但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在這眾多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中,搭載三元鋰電池車型自燃的比例相對高一些,除了裝車佔比較大之外,這跟三元鋰電池的特性也有關系。
三元鋰電池指的是使用鎳鈷錳酸鋰做為正極材料,石墨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電池,有著更高的電壓平台,也就意味著三元鋰電池在相同體積或者是相同質量下,有著更高的能量比和功率比,同時在大倍率充電和耐低溫性能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優勢。
但三元鋰電池的利與弊都是相成的,能量比更高也就帶來了更不穩定的特性,三元鋰電池更容易因碰撞、短路、過充/過放等因素而造成電池熱失控,從而導致起火爆炸等事故。
磷酸鐵鋰電池則具有耐高溫、安全穩定性強、價格便宜、循環性能更好的優勢,但就是同體積或者同質量相比三元鋰電池所具備的能量要低一些。所以採用一般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很難做到電池體積佔用小同時還能擁有高續航。(比亞迪才誕生出了高能量比且更加安全的「刀片電池」)
這「鍋」不應只由三元鋰電池來背
雖說三元鋰電池能量比高且更不穩定,但也不至於談虎色變。這其中還有一層十分重要的系統在把關:電池管理系統(BMS)。
動力電池包是由成千上萬個動力電池單體電芯所組成的,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並聚集在電池包內部,如果這些熱量不能及時散出去,除了影響電池壽命之外,嚴重時同樣會造成電池熱失控。
你可以把每節電池當成是一個個鬥志昂昂的士兵,十分地活躍,但再出色的軍隊,也得有一位能夠鎮得住手下的統帥,如果這位統帥本領不夠強大,那麼底下的士兵難免會「造反」,而電池管理系統便是扮演著統帥的這樣一個角色。
也就是說,一套出色的電池熱管理系統也是降低自燃風險的關鍵,能夠更好地保護和管理電池以及對一些突發情況的應對和處理,例如上面帥客EV碰上不規范的充電站點,如果電池管理系統管控到位一些,那麼這類事故發生概率會小上許多。
新強制性標准就要來了
越來越多車企的加入新能源陣營,但各類車型質量、安全評定標准參差不齊。而為了減少甚至是避免這類自燃事故的發生,這就急需一套更加完整且更加嚴格的強制性標准來管控。
前段時間,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GB 18384-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GB 3038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
這三項標准都規定了電動汽車的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同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還重點強化了電池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特別是標准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這新強制性標准也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最後
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國內汽車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甚至這是整個汽車界發展的大趨勢,我們不能單單因為幾起事故而將新能源汽車一棒子打死。
科技在發展,標准在完善,各家車企也正在通往更加安全高效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將不再成為我們顧慮的方面。(不過話說回來,選擇新能源車型一定要從知名度高技術底蘊強的大品牌入手,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便宜而選擇什麼二三流的品牌,畢竟安全可靠非小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鄭州一新能源汽車凌晨4點充電時起火,起火的原因是什麼
生活中很多人圖便宜,再加上環保的概念,就會選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近年來總是有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爆出,讓人們感覺到憂心忡忡,甚至覺得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是否可以得到保障。一則新聞爆出:鄭州一新能源汽車凌晨4點在充電期間起火。幸好這次火災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據車主表明,我才剛買七八個月左右就發生這樣的事情。
個人觀點
其實新能源汽車就目前市場來說也是比較新型的汽車,因為價格低廉,又可以讓人們感受到開車的樂趣。所以對於手頭較緊的家庭來說,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滿足代步,也可以起到擋風擋雨的目的。可就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時間較短,不免會出現一些安全隱患,所以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遵循說明書使用,如果發現異常,應該立刻離開車輛。
⑤ 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盤點:高溫天氣,用車需謹慎
今天,老王給大家盤點一下過去一陣子的幾起新能源車型自燃事故。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漸上升,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大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溫。尤其是進入六月份,以及接下來的七八月高溫天氣。
自燃車型:理想ONE
自燃事件:5月8日中午11點30分,一輛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頭發生了發動機蓋冒煙著火現象。隨後消防人員對該車進行了滅火處理,從事發現場流出的視頻來看,著火點疑似發生在發動機的位置,車輛發動機蓋區域損毀嚴重,整個頭部幾乎被燒的面目全非,但車輛底盤和後半部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官方回應:5月21日,理想汽車就5月8日理想ONE起火事件發布官方聲明,聲明中表示此次起火原因為「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前段表面附著了外來異物」,通過追查在4月28日,自燃的這台理想ONE在交付中心的整備過程中,交付中心工作人員在發動機艙周圍鋪上了防護墊,用於保護車輛,這是汽車售前檢查或售後維修的常規動作。然而,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防護墊遺留在機艙內。隨後在安裝增程器保護罩時,工作人員未注意到遺留的異物(防護墊),導致異物被封存在機艙內部。
自燃車型:鄭州日產帥客EV
自燃事件:在理想ONE自燃的同一天,一輛鄭州日產帥客EV在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某充電站發生自燃,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帥客EV正插著充電插頭,起初車輛出現了類似燃放鞭炮的聲音,隨後底部冒出滾滾濃煙並噴出火焰,隨即火勢開始蔓延。
官方回應:截至發稿前,鄭州日產並未對此事做出回應,不過5月9日,東莞發改局約談了某充電站,調查火災事故並對有關各方提出自查整改要求。
自燃車型:廣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
自燃事件:5月18日,幾段記錄了廣汽新能源Aion S自燃的視頻在某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據悉,自燃事件發生在廣州市天河區楊桃公園附近的停車場。從廣汽新能源Aion S車身上貼有的「ON TIME」標識來看,這台車來自於廣汽新能源共享出行品牌如祺出行公司旗下的網約車。
官方回應:5月18日當天,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做出回應:「廣汽新能源Aion S自燃事件或與後備廂內的消毒水有關,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研中。」而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表示:「現場的環境狀況較為復雜,起火的真實原因仍需進行一段時間的調查。」截止發稿前,官方尚未公布最終的調查結果。
自燃車型:比亞迪秦Pro EV
自燃事件:5月28日,一輛比亞迪秦Pro EV在位於深圳市的某公共充電站發生自燃。根據網友的爆料,這輛車是在凌晨4點左右充完電,隨後移至旁邊的停車位,並於凌晨6點左右發生了自燃。通過社交媒體上曝光的視頻可以看到,比亞迪秦Pro EV的起火點來自於車輛左側底盤,且從火勢擴散十分迅速。
官方回應:截至發稿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比亞迪官方對此事暫無回應。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此前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並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准。」
最後,老王提醒大家,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大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溫。尤其是進入六月份,以及接下來的七八月高溫天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6)新能源汽車自燃著火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⑦ 自燃事件多發,新能源汽車為什麼這么容易自燃
起火多集中在電池部位。6月28日,在經歷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後的兩個月,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發布事故聲明,表示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並稱電池包安全系統按照預期設計發生作用,車上人員有時間安全離開車輛。對這一調查結果,部分特斯拉車主表示「一些基本的信息並未獲得」。而有專家也表示,「這個說法無法使人信服。」
對於召回的原因,蔚來表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使用的動力電池包搭載了規格型號為NEV-P50的模組,模組內的電壓采樣線束存在走向不當的情況,可能被模組上蓋板擠壓,存在安全隱患。而從蔚來ES8連續發生的四起事件看,除了發生在西安的自燃事件與碰撞有關,發生在上海、河北的自燃車輛則屬於召回范圍。與特斯拉「避重就輕、不予理睬」相比,蔚來「有則改之」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自主品牌的形象。不過,其他新能源發生的自燃鮮有召回。
⑧ 准備換個新能源汽車,但是擔心自燃著火的問
我們買汽車在考慮汽車的價格以及舒適性的同時很多時候也會考慮到汽車的安全性,有時候安全性能高的汽車可以在危險到來的時候最大程度的保護我們的安全。
新能源汽車安全-分類
新能源電動汽車安全故障分類
行駛過程安全故障;充電過程安全故障;靜態過程安全故障。
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
2016年6月26日,北京三里屯一輛國產品牌純電動車發生自燃。
2015年4月26日,深圳一輛國產品牌的純電動大巴車在充電站充電時,突然自燃。最終官方給出的原因是過度充電72分鍾,導致多個電池箱先後發生動力電池熱失控、電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導致火災。
不光是國內車企,一些國外品牌也未能倖免。2017年3月4日,一輛外資品牌的純電動車在上海金橋充電站,發生了電動汽車燃燒事故。
新能源汽車事故頻仍,到底是外力原因所致,還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電動屬性,抑或是新能源汽車生產過程把控不嚴產生的質量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這些出現問題的汽車產品,在各項參數上都完全符合相關規定,否則這些車輛也不可能出現在市場上。
然而,符合政策要求的汽車產品並不代表安全上100%的可靠,因為實際車輛運行的狀況遠比企業自行路試復雜得多。一名資深汽車工程技術人員曾說過,要驗證一個發動機是否可靠,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
應該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都還處於起步階段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問題難以避免。因此,人們也會擔心: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不斷增加,這類安全事故數量是否會增加?
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
2016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原因以自燃事故最多,共9起,佔比31%,可知電動電池原因是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或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零部件故障、充電、浸水」等大都導致短路或電氣功能故障,或多或少與電池系統有一定的關聯。
造成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的原因在於整車非電動車平台改裝造成電池的承載隱患,動力電池系統的缺陷(含電化學反應問題)、電池材料不過關、電池使用不當等因素。究其根本,動力電池引發的新能源汽車自燃案例主要由機械安全、電氣安全、功能安全和化學安全導致,其中電氣安全和化學安全為典型,更多體現在新能源汽車靜態放置情況下,而功能安全也越來越受重視。在汽車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電氣安全相對而言更加成熟,但是功能安全和化學安全為新的課題。比如,功能安全方面電池系統管理不完善而不能夠提前監控、報警故障,從而將導致電池過充、短路、漏液,最終引發起熱失控、自燃、起火。
⑨ 新能源汽車「自燃」已成常態 比亞迪秦Pro EV 再次著火
近期,新能源汽車「自燃」不斷,威馬汽車更是把「自燃」事故推向了極致,一個月時間不到已經發生了5起自燃事故,威馬汽車也成了新勢力造車因「自燃」而召回的第一車企,銷量不高的威馬汽車也因「自燃」而「火」爆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火」紅一片。
寫在最後,關於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我們一直都在關注,特斯拉,北汽新能源,長安新能源,理想汽車,威馬汽車,歐拉汽車都有過「自燃」事故,威馬汽車已經成為「自燃」事故的「典範」,但這些個車企的電池都是選購其它配套廠家,「自燃」居多處於被動中,而比亞迪汽車卻不一樣,自己給自己生產電池,連續不斷的「自燃」事故,作為電池生產商的比亞迪,該有什麼感想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