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模式

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模式

發布時間: 2022-01-09 07:26:03

①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史是分為哪幾個部分

1.電動汽車誕生。1834年英國人Thomas Davenport 發明的第一輛蓄電池汽車是世界上最早
的電動汽車。到了20世紀初,美國汽車市場上電動汽車、內燃機汽車和蒸汽機汽車各佔三分

之一的份額,1910 年,隨著內燃機汽車開始採用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成本大幅降低,而電

動汽車由於續航里程短、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電動汽車一度退出市場。

2.電動汽車重獲重視。進入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由於數千萬輛汽車對城市空氣的嚴重污
染,重新對電動汽車加以重視。20世紀70年代初,歐佩克石油禁運危機之後,汽油價格一路

飆升,西方對電動汽車的興趣也愈加濃厚。政府對電動汽車研發增加撥款,各地紛紛建立研

發基地,導致了第二輪電動汽車研發高潮的到來。

3.混合動力等其它車型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認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知名公司投
入到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上面。隨著混合動力汽車車型的不斷增多,產銷規模的逐

漸增大,許多車型表現出了良好的節能與環保性能,這標志著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已經成熟。

國外汽車廠商於1965年設計出了世界上首款氫能汽車,中國也在1980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輛

氫能汽車。

4.純電動車市場化發展。1994年1月,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電動車進入測試階段。4年之後,技
術上逐漸成熟的電動車進入了試運行階段。到1996年美國已經開始製造並銷售電動汽車。這

是一家大型製造公司用現代化批量生產的方式推出的第一款電動汽車。2008年11月,純電動

汽車迎來新的春天。包括歐美和中國在內的主要汽車市場國家紛紛將純電動汽車列為未來發

展的主導方向。

② 新能源汽車的歷史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
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呈全面出擊之勢。2008年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乘用車的增長,1-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899台,同比增長117%,而商用車的新能源車共銷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駛入快速發展軌道。雖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的增長潛力已開始釋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輛。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車——主要是液化石油氣客車、液化天然氣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銷量同比增長178.98%,至4034輛。相比在乘用車市場的冷遇,「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已開始迅猛增長。
2010年,我國正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國家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2010年7月,國家將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由20個增至25個。選擇5個城市進行對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試點。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全面政策扶持階段。

③ 深圳加大推行新能源汽車的投放力度是不是

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重鎮」,深圳一直試圖推動這種新型低碳交通工具能夠快速急行,以便趕上「深圳速度「!然而充電難卻讓這種努力備感艱難。為此深圳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扶持措施,希望能夠求解充電難。

2010年5月,深圳投放了30輛零排放比亞迪E6純電動計程車,加上此前首批投放市場的10輛,深圳已有40輛電動計程車正式上路,為市民提供出行服務。

然而「打車容易充電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障礙就是充電的問題。根據比亞迪的說法,E6純電動計程車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但據一位電動計程車師傅說:「這是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不開空調等理想情況下的數據,一般充滿電能跑200公里。」另一位師傅表示,如果在市內跑,碰到塞車,可能行駛里程就更短了。

這使得開電動計程車的師傅們十分苦惱。曾師傅就表示,電動計程車開了一段時間後,每次上客人都需計算來回里程,看車子電能是否支撐到充電站,要不然電用完了,車子就拋錨在半路上。因此他們只敢在市區跑,遠的客人不敢載,耽擱了好多生意。

據了解,深圳目前電動計程車可以充電的地方只有三個,一個是由深圳巴士集團投資建設的位於梅林的充電站,其他兩個屬於社會公共充電站,分別位於龍崗大運城和龍崗供電局。

為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深圳將建設各類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樁)12750個,其中公交快、慢速充電站各25個,公務車充電樁2500個,社會公共慢速充電樁10000個,社會公共快速充電站200個。

據悉,目前深圳市正在從多個方面推進充電站建設。

首先是制定充電站標准。今年6月,深圳《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技術規范》開始正式實施。這是國內頒布的首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標准,對電動汽車充電站的相關技術進行了原則性規定。

在國家關於電動汽車充電站技術標准缺失的情況下,深圳發改委和市場監管局組織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研究機構和企業組成課題組,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最終編制了《深圳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技術規范》。

深圳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圳頒布技術標准後,可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起到規范和指引作用,同時還會加快配套充電設施的建設,從而促進電動汽車的示範推廣和應用。

其次是吸引民營資本進入充電站建設。深圳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加快深圳變電站建設進度,該局正在制定相關的《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擬對充電站的建設和經營、管理實施特許經營,吸引更多有條件、有實力、有意願參與進來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加入。目前,該《辦法》的草稿已起草完畢,待相關部門組織討論、修改後,再報市政府審批,預計該《辦法》在三個月內可以實施。

他告訴記者,之所以要對充電站建設和運營實施特許經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充電站涉及到用電安全、管理等方面。電力部門屬於特種行業,設置這一門檻,不僅可以使整個行業管理更規范,而且也可以吸引更多技術能力強、經營水平高、資產規模過硬的企業參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④ 深圳特區迎40周年 新能源巨頭比亞迪能否引領向前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40年前,有一位中國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自此,這座位於南海之濱的城市,一路披荊斬棘,高樓拔地而起,無數企業迎來發展的巔峰時刻。

作為深圳大力扶持的創新型企業,比亞迪的成長軌跡正是深圳這座城市發展的縮影。

在乘用車市場,擁有e網系列和王朝系列。

e網系列有e1、s2、e2、e3等車型,王朝系列則是秦、唐、宋、元以及今年全新推出的漢等。推出的多款電動汽車目前基本也都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在銷量方面已經連續六年(2014-2019年)獲得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同時在商用車市場,擁有包括電動客車、電動卡車等豐富的產品線。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比亞迪對新能源產鏈已經架構了一個穩定、可靠的產業鏈生態。

寫在最後

新能源汽車雖然面臨井噴式的行業發展趨勢,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還是始終要以技術標准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

正因為比亞迪早年對新能源產業鏈集群的提前布局與規劃,並始終重視新技術研發,才有了如今比亞迪在多領域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使得比亞迪在產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化能力等方面都處於國內及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國家再次提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也希望比亞迪能夠不負眾望,保持初心,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貢獻。

作者/李瑩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深圳支持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企業股權融資,這對新能源汽車有什麼影響

深圳自2010年開始推廣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全國起著帶頭作用,而且在服務新能源車主等方面不斷創新。7月5日,深圳市工信局印發《深圳市推進新能源工程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計劃》」)。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計劃》在新能源車通行等利好政策、創新資金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相關實施措施。

1)城區物流電動化工程。重點布署輕型柴油車電動化、純電動貨車路權優先、「綠色物流區」、物流集中區充電樁建設、綠色貨運配送示範、電動公路技術研究等項目。具體包括:逐步淘汰營運類輕型柴油貨車,推動非營運類輕型柴油貨車置換為純電動貨車,開展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允許輕型電動貨車在除深南大道外的其他道路行駛,對車長6米及以下的中重型電動貨車,參照普通輕型貨車限行規定;選取十個片區,全天禁止柴油貨車行駛。

(2)港口領域電動牽引車自動駕駛示範應用工程。針對港口人車分離、行車路線固定、低速行駛、封閉管理等特定場景,結合電動車智能化、零排放、低噪音等優點,推動港口領域率先實現電動牽引車自動駕駛,打造綠色運輸智慧港口示範工程。

(3)環衛車清潔化項目。對外包環衛清掃和清運標段,推廣使用純電動環衛車。2019年起,重點鼓勵重新招標標段所使用的環衛車更換為純電動車輛。

(4)清潔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推廣項目。2019年起,在業主單位為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的工程招標中,經定性評審符合生產經營條件時,對增加使用新能源工程車實行加分鼓勵。

(5)新能源工程車充電網路優化項目。充電網路布局充分與車輛應用場景銜接,提高充電便捷度和設施的利用率。突出「停放與充電一體化」原則,實現功能復合,提高規劃用地集約化水平。優先挖掘存量設施潛力,拓寬充電設施建設渠道,減輕新增供地壓力。

⑥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因此,世界各國都紛紛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我國更是將其列入到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其發展高度關注,陸續出台了各種扶持培育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49.7萬輛,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國家。專家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45萬輛。

從應用領域來看,截至2015年12月底,新能源汽車用於公共領域的比例為65%, 而且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2015年4月,私人領域份額超過公共領域,達到最高值61%。汽車限購城市是私人領域推廣的主要貢獻者,貢獻度前三名為上海(26%)、北京(14%)、深圳(8%)。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鼓勵機制還會持續,力度上也越來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外,以後地方政府還會陸續出台一些優惠政策,例如購置稅優惠,停車收費優惠等,還將會提供一些行駛上的便利,比如新能源汽車不限行等。再隨著電池技術進步,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將大大提升充電便利性,降低購置成本,也會加快促進電動轎車進入家庭的速度。http://www.okeycar.com/

面對當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良性的市場與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更主要的是,要打造出適合市場可持續性發展的好產品,要從傳統的汽車產品、充電設施、車輛服務和車聯網領域,逐步擴充至以滿足用戶綠色出行為核心需求的智慧出行生態圈,全方位覆蓋到新能源車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人們打造更加環保、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⑦ 如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形式是什麼

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呈全面出擊之勢。2008年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乘用車的增長,1-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899台,同比增長117%,而商用車的新能源車共銷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駛入快速發展軌道。雖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的增長潛力已開始釋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輛。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車——主要是液化石油氣客車、液化天然氣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銷量同比增長178.98%,至4034輛。相比在乘用車市場的冷遇,「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已開始迅猛增長。 2010年,我國正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國家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2010年7月,國家將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由20個增至25個。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全面政策扶持階段。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將正式邁入產業化發展階段:2011-2015年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在全社會推廣新能源城市客車、混合動力轎車、小型電動車。「十三?五」期間即2016-2020年,我國將進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車、多能源混合動力車,插電式電動轎車,氫燃料電池轎車將逐步進入普通家庭。

⑧ 曾慶洪: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汽車作為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環節,一直是「兩會」涉及交通發展的又一重要話題。今年又逢疫情,導致原本處於復甦期的國內汽車市場,再次面對新的挑戰。如何在當前情勢下,汽車產業實現更具有引領性的發展方向,成為兩會期間,汽車產業專家的共同關注的話題。

而我國作為新能源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不僅具有全球最快的發展速度,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產銷國。隨著新能源的發展,純電出行領域已經構成了完善的產業配套鏈。而在新能源完成首次規模化發展之後,如何更好的推動新能源產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需求發展,成為新形勢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思考的話題。隨著政策的不斷成熟,合資品牌進一步加速了新能源產業的布局。讓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永葆青春,保持在此領域的優勢地位,成為中國品牌未來的共同戰略目標。

對於身處新能源產業頭部梯隊的廣汽新能源,可以說是近些年發展最快,且具有特色化發展的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企。以深圳為核心的廣東省,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速最快的地區。在今年「兩會」期間,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針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就提出了《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提案。

從相關數據看,2014-2017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61692輛,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10左右。但是,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背景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投資規模卻並沒有將產業能力最大化。

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投資規模5282.83億元,其中浙江和江西省,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位,投資規模均均在800億元以上,位居第三位的江蘇省,投資規模也超過600億元,而作為全國經濟實力排名第一的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累計投資規模僅574.77億元,與四川省旗鼓相當。我們相信,隨著《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提案的提出,將為進一步引導優化地處大灣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投資規模,為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參考。

對中國汽車消費中遠期復甦充滿信心
曾慶洪表示,疫情的影響更倒逼企業發展,更體現出國內汽車行業整體呈現較好的韌性,再加上政策的刺激,使得疊加原有需求的基礎上,購車需求較快恢復,與此同時,得益於政策支持,國產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發展契機,加速朝著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的方向發展。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提振車市,曾慶洪表示,這短期有利於汽車市場快速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從中長期來看,這些政策有利於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鼓勵消費者更快傾向於新能源汽車,使得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對於功能、安全、體驗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反向促進新能源車企對自身技術、系統、製造實力的提升。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對於如何保持中國品牌在新能源產業的規模與技術領先,曾慶洪建議,政府的資金補助應該向核心技術領域及優秀的零部件企業轉移。從最初的補貼整車向補貼技術轉移,尤其是面向電池企業、電機控制領域、充電設施等領域,對於提升研發掌握核心競爭力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應大力開展車聯網、無人駕駛技術創新,抓好純電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同步發展。實現中遠期純電,長期實現氫能源發展的技術轉換,同步推動出行領域商業模式創新。

進一步提升產學研的結合,在產業協同上,曾慶洪認為新能源汽車所需要的技術、平台、人才是全方面的。而我國在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則具有先天優勢,應該利用好這些技術,讓新能源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朝著智能化的方向推動。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將成為在5G時代中國汽車品牌綠色發展的強勁動力與優勢;同時,應該提倡走出去,多進行跨行業跨產業合作,搭建高校、企業、金融、市場多種要素集聚融合的創新平台,加快引導科技成果對接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

加快新能源配套設施的發展

對於新能源產業的周邊配套服務設施與政策的發展,曾慶紅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車「綠色通行」的車輛審核和道路通行機制,降低私人用車成本及提高用車便利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充電站布局、配電設施建設等,發展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新建、配建大功率快充站,主動引導並鼓勵資本市場向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傾斜等;完善現行電池安全准入法規,並將電池製造商納入回收利用體系;提高社會公眾認可度,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示範運營,有序地制定和開展推廣計劃、取締地方准入政策及相關法規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現在新能源汽車是怎麼個發展趨勢

上海有色網訊: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越野車不得作為領導幹部固定用車。

為了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也是拼了!

公務用車和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車。

公務車和國企/央企、學校醫院等單位用車,公共巴士、計程車、郵政物流車、警車等等。這些領域之前國家都發布過相關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基本都要求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超過50%。

國家新能源汽車(NEV)推廣計劃里各領域NEV比例目標

據統計截止2014年底公務車的總數已經超過500萬輛,如果按計劃要求達到50%的話就是250萬輛。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的保有量到2015年大概分別為60萬輛和137萬輛,50%的話就是近100萬輛。

推動新能源汽車,國家一招接一招

9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已經啟動了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10月16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宣布:買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85%。也就是說,只要你買新能源汽車,首付只用15%!

11月21日,公安部正式宣布,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推出專屬牌照,即刻起全國實行「綠色車牌」。綠色車牌享有其他車牌沒有的「特權」。比如,凡懸掛綠色車牌,不受尾號限行;大量停車場免費兩小時;而送貨的快遞車,只要是綠牌,隨你送。

如今,全球都在盯著中國,作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產銷排名第一的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2018年勢必全速飛躍。

2017年為「政策利好年」

簡單回顧新能源汽車近三年的發展,可以看到,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管控,已經從最初單純的補貼鼓勵政策,到如今恩威並施、全面監管的管理方式。

2014年,隨著國家陸續出台購車補貼政策、地方上牌政策優惠,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飛躍式增長,2014年、2015年同比增長 3.2倍、3.4倍。隨後2016年陸續出現車企通過有車無電、有牌無車以及車輛閑置方式的「騙補」丑聞,新能源汽車銷量進入低潮。

2017年以來,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各方制度政策都在逐漸健全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陸續出台,新的補貼政策對行車里程、電池密度等做出了詳細的要求,新能源汽車銷量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

新能源汽車將加速放量

工信部11月初再度下發通知,要求對乘用車企業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實施核算。

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不能抵償歸零的,將導致超標燃油車的生產和新品投放受阻。相比此前2018年實施新能源積分核算的預期,該政策發布大超市場預期。

根據測算,2016年、2017年我國新能源車企不可結轉抵償的油耗負積分高達120萬分~150萬分,按照每輛新能源車平均3分計算,需多生產40萬~50萬輛新能源汽車才能對沖。

在政策倒逼下,今年年底電動乘用車可能會快速沖量,部分油耗壓力的企業會考慮年底突擊生產,新能源車或加速放量。

保監會:新能源汽車將設「專門車險」

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召開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交流會上,中國保險協會會長朱進元透露,保協將啟動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制定。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漸增大,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保協表示,與傳統燃油汽車構造與原理不同,新能源車風險點也不同。鑒於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技術成熟度尚未充分肯定,新能源汽車專屬延長保修保險以及充電樁保險等也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

保協表示,當前車險條款的形成機制已趨於成熟,這給新能源汽車保險示範條款的制定奠定經驗基礎。

共享汽車與新能源車互促互進

值得留意的是,正在蓬勃興起的共享汽車領域,也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促進。

在利好政策的刺激及資本的加持下,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爭相布局共享汽車領域,希冀搶得市場先機。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分論壇上表示,十年後,將有超過50%的汽車是為分享而設計,他預計,到2020年,在中國將擁有超過100萬輛分享新能源汽車。

熱點內容
皮卡堂薇紗戀語多少錢 發布:2025-07-14 20:59:49 瀏覽:19
四川廣元哪裡有房車出售 發布:2025-07-14 20:56:38 瀏覽:142
福特自行式c型豪華旅居房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20:41:53 瀏覽:797
crv本田2021棕色內飾 發布:2025-07-14 20:34:36 瀏覽:135
2014款吉普皮卡 發布:2025-07-14 20:31:40 瀏覽:757
賓士g改裝鱷魚皮內飾 發布:2025-07-14 20:25:01 瀏覽:776
啟辰越野車t90內飾 發布:2025-07-14 20:24:21 瀏覽:372
沃爾沃xc60米色內飾 發布:2025-07-14 20:22:05 瀏覽:642
豪車美女手錶 發布:2025-07-14 20:21:23 瀏覽:634
西寧至北京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7-14 19:53:50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