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能量密度要求
㈠ 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什麼意思
質量能量密度 (MJ/kg):0.46-0.72;容積能量密度 (MJ/L):0.83-0.9。
電池的平均單位體積或質量所釋放出的電能。一般在相同體積下,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鎳鎘電池的2.5倍,是鎳氫電池的1.8倍,因此在電池容量相等的情況下,鋰離子電池就會比鎳鎘、鎳氫電池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電池能量密度=電池容量×放電平台/電池厚度/電池寬度/電池長度。
現常規鋰離子電池的放電倍率還是介於0.2C~0.5C,而一般電池在這個倍率期間的放電容量差值不超過1%。但對於高倍率放電而言,其容量與低倍率差別明顯。因此對於有特殊放電倍率的電池而言,需留意其放電倍率再計算相對應的能量密度。
(1)電動汽車能量密度要求擴展閱讀
手機基本上都是使用鋰離子電池。正確地使用鋰離子電池對延長電池壽命是十分重要的。它根據不同的電子產品的要求可以做成扁平長方形、圓柱形、長方形及扣式,並且有由幾個電池串聯並聯在一起組成的電池組。
鋰離子電池的額定電壓,因為材料的變化,一般為3.7V,磷酸鐵鋰(以下稱磷鐵)正極的則為3.2V。充滿電時的終止充電電壓一般是4.2V,磷鐵3.65V。
鋰離子電池的終止放電電壓為2.75V~3.0V(電池廠給出工作電壓范圍或給出終止放電電壓,各參數略有不同,一般為3.0V,磷鐵為2.5V)。低於2.5V(磷鐵2.0V)繼續放電稱為過放,過放對電池會有損害。
㈡ 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官方給出續航300公里,實際能開到多少公里
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官方給出續航300公里,實際能開到253公里。當電機效率降低時,無用的功就會增加,這樣就會浪費電,縮短連續行駛里程。在相同的行駛距離下,如果氣壓低,輪胎受力面積大,會消耗更多的動力,跑不動也跑不遠。對於合格的電動車,最合理的建議是胎壓保持在310-380 kPa。不良控制器作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之一,使得電動車的啟動電流過大,啟動時間過長,浪費電能,導致電動車行駛里程短。
3.電動汽車也有很多問題,國內消費者最大的擔憂是續航焦慮,主要來自充電和中長途出行的壓力,比如充電。大多數車主仍然依賴城市充電樁。我們知道目前各大城市的居民區不允許使用充電樁,目前很多城市都在涌現新能源出行公司。這些出行公司試圖大批量搶奪城市充電樁,造成了用戶充電不方便的問題。以上就是對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官方給出續航300公里,實際能開到多少公里這個問題的解答。
㈢ 新能源汽車按照電池能量密度進行補貼,是否合理
不合理。
以微宏鈦酸鋰電池為例,雖然能量密度沒有磷酸鐵鋰高,但是普通鋰電池一般循環周期為3000次左右,微宏鈦酸鋰電池可達2萬次以上,還具有10分鍾快充放電,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而我國90%左右的公交車,每次往返運行里程平均在30km左右,早晚高峰時段為了提升運行效率,發車時間間隔越來越小,一般不超過15分鍾,而一輛公交車的使用壽命平均為10年,公交系統的這些「剛需」對於公交車整車尤其是電池質量提出了高要求,並不是一味地將能量密度數值和續駛里程提高就能夠解決的。
在安全性方面,鈦酸鋰電池耐高溫隔膜熔點更高,可以保證電池即便在300攝氏度的高溫下也不會發生收縮,防範電池內部短路,從而避免熱失控。
此外,安裝鈦酸鋰電池的公交車運營成本是石油的1/10,可靠性、安全性大於內燃機,並且與車輛同壽命。而很多能量密度高的電池,2、3年就會出現不同程度衰減。如果10年做5套電池,光生產電池的能耗和污染,已經沒有節能減排的意義了。
㈣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一般有多少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有兩種,一種是磷酸鐵鋰電池。一種是三元鋰電池,它的能量密度都不同,一般在100左右。
㈤ 電動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與安全性如何兼顧
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似乎無法兼顧能量密度與安全,以低成本合理密度擴容應該是正理。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總是成反比的,單體容量密度的提升與實際使用的沖突表現大致如下。單體能量密度提升10%,循環重放次數減少20%。單體能量密度提升10%,充放電倍率降低35%左右。單體能量密度提高10%,運行溫度約提高20%。
鐵電池指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雖然略低一些但是穩定性非常高,能經受嚴格碰撞擠壓、穿刺和高溫試驗能保證無爆燃的電池正是鐵電;而且這種電池的製造成本理論上比鎳類鋰電池低⅓甚至更多,容量低一些但可以用擴容的方式補償,重點是能以同樣的成本補償出多得多的容量,何樂不為?
至於擴容後對重量的增加並不是大問題,擴容後可理解為電動汽車從單人代步變成滿載,百公里電耗就算多3kwh/100km;而100kwh的容量的鎳類電池假設成本為15萬,同樣的成本假設能安裝150kwh的鐵電池,前車百公里電耗20kwh能行駛500公里,後車百公里電耗23kwh能行駛652km,還有疑問嗎?
㈥ 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的要求有哪些
1)高比能量(它關繫到一次充電可行使的距離)。動力電池容量有限,未能實現突破。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後的續駛里程一般為100km~300km,並且這還需要保持適當的行駛速度及具有良好的動力電池調節系統才能得到保證,而絕大多數電動汽車在一般行駛環境下續駛里程只有50km~100km。
2)大功率(它涉及到電汽車車的加速特性和爬坡能力)。
3)循環壽命長(它涉及到流動成本)。目前,實際應用的動力電池組的循環壽命短,普通動力電池充放電次數僅為300~400次,即使性能良好的動力電池充放電次數也不過700~900次,按每年充放電200次計算,一個動力電池的壽命最多為4年,與燃油汽車的壽命相比太短。
4)充放電效率高(它涉及到節省能源及成本)。
5)原材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它涉及到基本建設費用等)。目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價格約為100美元/kwh,有的甚至高達350美元/kwh,成本太高,用戶難以承受。
6)安全(它關繫到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可靠,方便)。動力電池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中小容量鋰動力電池的產業化已經非常成功,但大容量、高功率鋰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而動力電池容量愈大,其一旦失控所造成的危害就愈大。針對動力電池安全性方面,需在電氣安全、機械安全和熱安全的基礎上開展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性整體方案設計研究,針對動力電池系統開展故障診斷預測、熱安全監測預警和防控關鍵技術。
㈦ 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要求有哪些
1、電池一致性;
2、價格較低,操作和維護方便;
3、良好的充放電性能(快速充放電性能和耐過充,過放電容量);
4、高功率密度(高功率,高功率體積比);
5、高的能量密度(高質量的能量,高體積比TT);
6、較長的循環壽命(充放電循環後,工作年限);
7、其他的性能,對環境的污染問題(電池的生產,使用,報廢回收過程中不能對環境有負面的影響)等;
㈧ 電池能量密度對電動汽車有什麼影響
同等 情況下電池密度大意味著充電多,同等情況下就意味著的車輛續航里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