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事故案例分析
『壹』 發生的電動汽車事故,有人會統計它到底是什麼形態,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么
中汽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中汽中心檢測認證事業部副總工程師王芳在會上發表了主題為「電動汽車帶來的安全挑戰」的演講。華夏能源網價值型能源財經新媒體現將王芳的演講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從網上或者我們參與的數據調查裡面捕捉到了相對可靠的信息數據,我們把事故產生的原因分了五大類:
價值型能源財經新媒體
第一類是充電或者過充電,統計分析顯示,近幾年過充電幾乎很少發生。相比之下,充電的末期或者充電剛結束的一段時間內更容易出現相關的問題。
第二類是碰撞、托底等機械外力的原因。
第三類是自燃。就是電池的熱失控或者熱擴展,熱失控有廣義的熱失控,也有狹義的熱失控,從廣義上說,所有的電動汽車事故,包括剛才提到的充電過充電、碰撞、托底等等,到最終的事故表現形式都是熱失控。狹義的熱失控,是指不存在任何外力的情況下,首先從電池本身的部位突然發生的熱失控;
第四類是泡水。
第五是其他,比如說傳統車也會發生的一些失控、人為改造引起的失控等。
『貳』 威馬汽車爆炸事故:真相需要沉澱影響卻需要整個電動汽車行業背負
但威馬與這輛爆炸車型的車主都有義務盡快向外界澄清原因。
這也是行業中人對於行業自身的責任和義務。
切不可因自身原因讓整個電動汽車行業背負影響。
而對於輿論和消費者而言,給真相多留一些時間,在這一時間不輕易否定整個電動汽車行業,在世界汽車工業已經接受電動化路線以來,電動汽車的一些問題與危險正有更多的解決方案。
其前景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而新能源車行業的競爭正呈現出積極有序的一面,各大品牌出於回應消費者訴求的原因,正推出更加完善的電動汽車用車方案:將來無論用戶如何使用,或有事故,或充電不當,只要電池自燃,品牌方就應該負責到底的承諾會成為行業共識。
祝未來十五年,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2.0所言,電動汽車會成為出行的主流。
而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們解決這些令人頭疼的事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電動汽車的「自燃」事故,與811電池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一輛廣汽新能源Aion S車型自燃引發業內關注。
據媒體報道,5月18日,廣州楊桃公園南門東側停車場內一輛廣汽新能源Aion S突發自燃。從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現場照片來看,該款Aion S車身側面印有「ON TIME」字樣的拉花,為如祺出行平台車輛。而從網路上流傳的視頻來看,這輛Aion S當時是停在車位上,不在充電狀態,車內也沒有司機,在靜止狀態下發生了自燃。
據了解,811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鎳鈷鋁採用8:1:1的比例進行搭配。在動力電池中,高活性的鎳元素比重越大,正極材料的熱穩定性就越差。具體表現為,當電池遇到高溫、外力等沖擊,更容易引發熱失控。充電時,產生氣體使電池出現鼓包。所以,811電池被認為是在更高鎳含量電池上市之前,穩定性和安全性有待提升的動力電池。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曾表示:「我們以前就知道811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高,但是在安全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誰敢用?」
據王子冬透露,國內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車型,如大型客車等,很少採用三元鋰電池,原因在於這些車輛需要進行強檢,必須做的測試項目包含熱失控測試,而三元鋰電池無法通過這一檢測。相比之下,乘用車的電池組則不需要做這項熱失控試驗,原因是通不過測試。正是基於此,有分析認為,乘用車使用的三元鋰電池在安全性方面令人擔憂。
事實上,車企也在積極通過一些技術途徑來提升811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如,寶馬X1 PHEV就通過在主導傳熱的路徑上加隔熱材料,對熱蔓延進行阻隔,形成「防火牆」的效果;合眾U則通過電池恆溫系統來保證電池安全。
『肆』 電動汽車的安全事故有哪些模式
我覺得應該是,電路老化。,如果電力不足上坡會不會退下去。
『伍』 電動汽車交通事故問題
目前這也是個盲區啊。要看交警怎麼處理了。但是原則上是要遵循大吃小的原則的
『陸』 廈門一特斯拉撞電動車致4傷,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4月25日上午11點50分左右,廈門常明路上發生一起車禍,據現場目擊者描述,當時一輛特斯拉在倒車,電動車經過,兩車發生碰撞。之後四人倒在地上,據悉傷者為一家四口,包括媽媽、7歲的大兒子和一對3歲的雙胞胎兒子。周圍群眾看到情況,紛紛大喊「停車」,有的上前幫忙抱起孩子。
目前,四名傷者中一名3歲男童初步懷疑左側大腿骨折,其餘3人多是擦傷,4人已經送中山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特斯拉官方回應
4月25日晚間,@特斯拉客戶支持對廈門車禍事件作出回應稱未出現制動系統故障。特斯拉回應全文如下:
2021年4月25日中午,在福建廈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台特斯拉Model3車輛在穿過停車道閘時發生交通事故,並在隨後的倒車過程中與一台行駛中的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我方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在這里將現階段掌握的初步情況同步給大家:
根據對車輛數據和現場監控視頻的分析,車輛在11:49:55車速從8.4公里/小時升高至17.5公里/小時,並撞擊小區道閘。
碰撞後制動踏板被踩下,在11:50:03車輛開始倒車,加速踏板在3秒後被深度踩下。
此時,車輛向後行駛最高速度達到14公里/小時。直至11:50:07車輛駐停。事故導致電動自行車駕駛員與車上乘客受傷,並已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同時我們在配合交管部門,對事件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綜上,車輛在事故發生前未出現制動系統的故障。交通安全,人人有責。車輛在狹窄、擁擠、機非混行道路上行駛時,請注意觀察道路狀況、安全駕駛,共建良好的交通出行環境。
『柒』 現代汽車面臨訴訟 因電動汽車起火事故
財經網汽車訊????現代汽車因Kona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面臨消費者集體訴訟。
11月18日,據路透社報道,現代汽車因電動汽車起火事故而被消費者起訴。
一名現代Kona電動汽車的金姓車主發起請願活動,起訴這家韓國汽車製造商,要求就汽車損毀及其他損失獲得賠償。目前已經約有200人參加了這項集體訴訟。
一名律師表示,參加訴訟的原告最初要求每人賠償800萬韓元。但隨著審判的進行,賠償金額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此外,原告還希望現代汽車更換Kona的整個電池包,而非僅僅是對電池管理軟體進行更新。
2020年10月,因存在起火風險,現代汽車決定在全球范圍內召回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生產的Kona電動汽車,共計77000輛。截至目前,這款汽車已經至少發生了14起起火事故。
韓國當局仍在調查Kona電動汽車起火的原因,但初步結論顯示,電芯生產工藝缺陷可能是造成事故的「元兇」。不過,LG化學CEO辛學喆對路透社表示,電池系統非常復雜,除電池外,其他供應商生產的部件也可能造成火災。
現代汽車目前致力於通過修復電池管理系統來預防火災,而非更換電池。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現代和LG化學要全部更換所有「問題」電池,將面臨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
無獨有偶,通用汽車近日宣布,因存在起火隱患,在全球范圍召回6.9萬輛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這些汽車於2017-2019年生產,同樣搭載了LG化學生產的電池,目前已知在全球至少發生了5起火災事故。
通用汽車稱,召回車輛的電池在充滿或接近充滿時,有引發火災的危險,公司將對電池管理軟體進行更新,將最大充電量限制為90%。LG化學對此表示,事故原因尚不明確,將全力配合通用汽車進行調查。
據央視財經報道,LG化學的電池是目前全球已銷電動汽車中使用最多的電池。今年1-9月,LG化學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佔有率為24.6%,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客戶包括現代、大眾、沃爾沃等13家全球知名車企。
然而,連續有兩家企業大規模召回電動汽車,使得業界對電池供應商LG化學的質量問題產生懷疑。同時,現代與LG化學的合作關系也變得「岌岌可危」。
據韓媒報道,盡管LG化學極力否認汽車起火是因電池故障造成的,但現代汽車已經開始降低對這家供應商的依賴,轉而從SKInnovation處采購電池。雙方在印尼建立合資公司的計劃也疑似擱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8)電動汽車事故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玖』 汽車與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
首先你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先報案,第二記得不要墊付任何費用,第三保留好交警開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並且和對方互留聯系方式,隨後你就等待對方傷好以後聯系你共同去保險公司辦理理賠;至於費用一塊你保險金額為100萬,大概的費用為30萬元以下,讓對方帶好醫院證明和醫葯費用發票、單位工資銀行流水清單(受傷前一年不能低於半年)、護工費用證明(醫院的護工可以開證明,家裡請人也要證明)、營養費用保險公司有明確規定的。最後保險公司會出具一份理賠協議,對方要是認可簽字確認,不認可你就讓他自己去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