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新能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失火
㈠ 新鄉市新能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怎麼樣啊,想了解一下,有知情的人嗎
說句實話,確實不怎麼樣,管理混亂,工資極低,網上吹的很響,實際上該公司沒那麼多的錢,個人感覺3到5年發展不起來
㈡ 新能源電動汽車開著開著突然斷電了,一擰鑰匙又有電了,請問是什麼原因
這種突然斷電,擰一個鑰匙又有電了,可能有二個原因,一是因為接觸不良導致,二是電池有問題了,需要具體檢查,找到是哪個原因,針對問題解決。
若電池的問題,則修理電池(這是對鋰電池而言)。
㈢ 如果你維修的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維修工位上車輛前艙發生火災你如何處理
您好,使用乾粉滅火器這樣比較安全,如果是在充電的汽車的情況一定需要先把電源給斷掉。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還沒來得及上牌,電動汽車高架上自燃,為何新能源車總是頻頻出現問題
主要還是新能源汽車使用電池存在自燃的風險,所以大家才經常能看到類似的新聞。近日,有網友爆料,自己駕駛的一輛電動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突然發現汽車尾部燃燒了起來,而且即便汽車已經燃燒,車內也沒有發出任何警報和提醒,十分危險。當事人表示,當時的上海,外面零下五度,這種環境之下竟然還能燒起來。但更讓人氣憤的是,車主打電話給4S店之後,對方客服竟然表示,可以在車里等著。當事人表示,還好自己及時發現,逃了出來,雖然沒有損傷身體,但一些個人財務還是被燒干凈了,他希望品牌廠商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但目前為止車企還沒有聯系他。
從這起事故也可以看出電池安全的重要性,這輛汽車是混合動力,前油後電模式,電池就在後尾箱部位,而這次起火就是從後尾箱開始,所以毫無疑問,的汽車的電池系統出現了問題,而且明顯溫度依然,車內系統竟然沒有發出任何警報,說這輛汽車的系統設計也有問題。
㈤ 電動車自燃該找誰賠償
廠家負責賠償。
劃分責任的標准十分簡單,如果汽車在廠商的三包期限之內,由於汽車產品質量原因導致的汽車自燃事故,那麼毫無置疑的是必須由廠家進行賠付的。而如果由於高溫等自然原因,車主沒有進行其他的不當操作引起自燃事故的,是需要保險公司進行賠付的。
至於保險公司拒絕賠付的標准,那就是被保人在車輛使用過程中用人工直接供油、高溫烘烤機器引起火災的,自燃僅造成電器、電路、供油系統損失的,人為造成火災的,車子改裝後沒有到車管所登記,並且沒有經保險公司核保等情況。落實到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上,就是私自改裝、加裝電器設備,改變原車電路。
(5)新鄉新能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失火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應選購、使用已經獲得生產許可證的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電動車、充電器和電池,不要違規改裝電動車,不要使用不合格的電池。
2、充電時嚴禁用物品覆蓋住充電器,保持充電器通風散熱,檢查充電器的風扇是否運轉。
3、請到地下車庫指定地點進行充電,嚴禁私拉亂接電線進行充電。
4、加強日常自查自檢。需經常對電動車的電線、電路等方面檢查。防止接觸不良引起接觸點打火、發熱,避免線路老化、磨損而造成短路、串電事故的發生。
5、無需充電的電動車應停放在11#、和13#樓指定的地點,請勿和充電的電動車放在一起,以防火災事故造成更大損失。
㈥ 新能電動車怎麼樣聽說是新鄉產的靠譜不
名氣不小,廠也不小,生產的東西卻不昨的,廠區里到處垃圾與雜草,幾年前生產出來沒人要的大廂貨停的到處都是,上面的塵土比一元錢的硬幣都厚,因為是四、五家合夥投的資,典型的一個和尚擔水吃,二個和尚抬水吃,多個和尚沒水吃,他們廠里的人說去年老闆虧了上千萬,硬撐著不倒是為了…哈哈,你懂的!若買車還是買宗申吧,與淮海是同一個老闆,實力杠杠的。
㈦ 新能源車為何頻頻失火 這兩個「爭論」或是終極答案
隨著氣溫回升,近期電動車起火、自燃又開始頻繁發生。5月8日,東莞市一處小桔充電站發生火災事故,燒毀4輛電動車。近日,東莞市要求全市48家小桔充電站全部停業整頓。
發生事故的充電站,位於東莞市塘廈鎮田心社區木蓮路41號。當天下午14時約23分,一輛鄭州日產新能源(帥客EV)突然冒出火苗,同時,大火還將旁邊一同充電的多車引燃,造成數輛車被燒成車架而報廢。
對於電動車充電自燃一事,小桔充電方面表示,「目前當地消防部門正在調查事故原因,我們非常重視此事,已派專門工作組前往現場。」
然而這已經不是今年夏天第一起電動車自燃情況了。5月4日,浙江杭州,一輛新能源車發生自燃,現場濃煙彌漫。消防員將火撲滅後,車被燒得只剩一個空殼;5月8日上午,一輛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頭自燃,在將這家車企的產品推至風口浪尖。
雖然目前這三起電動汽車失火事件還沒有明確的事故原因,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電池問題大概率是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此前,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副秘書長劉鵬曾談到,目前我國汽車每年的燃燒事故率達到萬分之3.16,而新能源車的燃燒事故率為萬分之0.98。對於涉及安全的事件來說,再小的安全事件,都可能釀成嚴重後果。新能源車安全究竟如何保障?
電池路線之爭
電動車實際進入百姓生活不過也就是最近五年的事情。然而縱觀這五年之中發生的種種電動車自燃情況,我們發現絕大部分都是乘用車方面發生的事故,新能源商用車,尤其是新能源客車極少發生類似情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客車屬於大量載人為主的營運車輛,乘客的安全屬性比小車要求的更高。另外一個方面,當初在新能源頂層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客車的安全性高標准,因此基本確定了乘用車使用三元鋰電池,而客車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早年間這兩種電池類型優缺點都十分明顯,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同樣體積續航里程更長,缺點是電池安全性可靠性有待提高。而磷酸鐵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稍低,但是安全性非常好,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車輛幾乎不會出現駕駛或者充電過程中失火的情況。
當然此後幾年,兩種類型的電池都有了長足進步,如今三元鋰電池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新能源市場。而磷酸鐵鋰電池依舊只是客車市場大規模使用。
直到最近比亞迪對外發布了刀片電池、寧德時代發布了CTP技術之後,磷酸鐵鋰這個當初在「天賦」上低人一頭的老舊技術,在大幅度解決了電池續航方面的短板之後,爆發出超強的競爭力。
而三元鋰電池由於內含「鈷」這種材料,在今天這個新能源補貼全面下調的關口,很多新能源車型就養不起「鈷奶奶」,車價降不下來,大家就都去買燃油車了。
舉個例子,如果你買一款帶60度電,續航400-500公里的車型,用磷酸鐵鋰電池,成本3.6萬,而用三元鋰電池,成本在6 -7.2萬元之間,但是你換電池,成本可以「速降」2.4-3.6萬元,對一些十幾萬塊錢的電動車來說,半個車的成本都壓在三元鋰電池上,不是開玩笑的。
目前,寧德時代已經開始向特斯拉提供不含「鈷」的CPT封裝磷酸鐵鋰電池。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在其高端車型上大量裝配,未來不排除裝備到比亞迪的超級電動大巴上。這樣一來,兩大新能源巨頭似乎就未來的電池路線之爭達成了一致,磷酸鐵鋰小勝一籌。
不過,車企選擇電池技術路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會隨意切換,三元鋰電池王者的地位近期還不會輕易動搖。但是僅就安全性這個角度來說,磷酸鐵鋰是更適合的選項。
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之爭
在2019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曾發布過《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報告中顯示,從2019年5月至8月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
其中,在已經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行駛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1%,靜止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0%,充電狀態的車輛比例為19%。由此可見,與行駛狀態、靜止狀態相比,充電狀態並非大頭。
不過若回到本文開篇的事故中,顯然車輛是在充電狀態下出的問題。這就引出了最近熱度比較高的爭論,電動車到底是充電好還是換電好。
充電模式,大家都比較了解,所以不多做贅述。關於換電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電動車車主使用換電品牌統一的電池,當電動車沒電時,車主無需花費七八個小時為電動車充電,只需在臨近的換電櫃中掃碼換取已充好的電池,短短幾秒,電動車「滿血復活」。
目前,行業內普遍嘗試的換電模式是車電分離,即對電量低的電池包進行更換。而國內換電業務做的最好的是蔚來汽車,截止到5月15日,隨著北京海航國興城蔚來換電站正式投運,蔚來汽車已經在全國建立了127個換電站,覆蓋54個城市,其中北京就有10個之多。
讓車電分離,可以促進動力電池的長期租賃,或者採取簽約的形式加入換電網路,以里程計費方式涵蓋電池的使用成本和能源成本。
理論上說,如果我們可以設置一個類似於電池銀行的形式,由主機廠、電池企業和社會資本出資打造,主機廠只需要銷售無電池的車輛即可,由用戶自行向電池銀行租賃電池。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賦予了用戶更多可選擇性,用戶無需再擔憂電池的衰減和後續升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節省了用戶購車、用車綜合成本。而且換電的過程也幾乎百分之百規避了充電失火隱患。
在這新能源汽車企業繼續降低成本的當下,顯然誘惑力十足。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換電模式之所以還處在理論向實際使用轉化,遲遲無法大規模鋪開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電池標准化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場很難實現,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標准和設計思路,導致了多種電池規格無法進行統一的大批量處理。
只能說蔚來自建的換電站給蔚來旗下的車型換電,如果都是如此,社會資源將得到極大的浪費。而且各家自建換電站耗資巨大,短期內又看不到收益,大量投資無法短期內收回,這就是換電模式推行多年卻無法迎來規模發展的根本原因。
好在頂層政策設計層面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4月下旬,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對補貼政策做了新一輪的調整和規范,其中一條頗引人注目:2020 年起享受政策補貼的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 30 萬元),但支持換電的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
國家已經明確了鼓勵換電站建設,接下來就是看看哪些廠家能利用這個風口起飛。
百姓評車
如果我們透過事物表面看本質,就會發現,最近頻發的新能源車失火問題從本質上來說是新能源電池的路線之爭跟充電和換電的形式之爭。不管最後走了哪條路,我們都希望新能源車的安全問題能夠從根兒上得到徹底解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