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領域難點

電動汽車領域難點

發布時間: 2022-01-22 15:23:48

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難點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技術難點淺析及解決方案
1. 概述
隨著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汽車的不斷發展,汽車電機控制策略的復雜性和可靠性日益提升。整車廠以及供應商對新能源控制器的開發環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新能源汽車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可讓工程師在實驗室環境下,完成對整車控制器(HCU)、電池管理單元(BMS)、電機控制器(MCU)、功能的驗證。還可以模擬實車測試中遇到的所有工況范圍,在實車試驗之前即可對ECU功能進行全面測試。
本文將提供針對新能源車輛的HCU、MCU以及BMS三個控制器測試的解決方案。 2. 技術難點
針對BMS的工作電壓測試、單體電池電壓、溫度測試、SOC計算功能測試、充放電控制測試、電池熱平衡測試、高壓安全功能測試、通訊測試、故障診斷測試等等一系列測試,OEM面臨著諸多挑戰。
採用真實的電池組測試BMS有著諸多的弊端:
1) 極限工況模擬給測試人員帶來安全隱患,例如過壓、過流和過溫,有可
能導致電池爆炸。
2) SOC估計演算法驗證耗時長,真實的電池組充放電試驗耗時一周甚至更長
的時間。
3) 模擬特定工況難度大,例如均衡功能測試時,製造電池單體間細微SOC
差別,電池熱平衡測試時,製造單體和電池包間細微的溫度差別等。 4) 以及其他針對BMS功能測試,如電池組工作電壓、單體電池電壓、溫度、
SOC計算功能、充放電控制、電池熱平衡、高壓安全功能、均衡功能、通訊、故障診斷、感測器等一系列的測試,OEM都面臨著諸多挑戰。 MCU在研發過程中涉及被控對象的模擬。而電機本體的工作原理主要基於電磁感應原理,其各物理量(如磁通量、感應電動勢、電磁力等)的交互變化速度遠大於機械繫統的力與速度的變化,為了保證較高的模擬精度,要求模型的模擬步長要遠小於一般機械繫統模型的模擬步長。

⑵ 電動汽車缺點

缺點一:續航里程短
受限於電池的容量,目前大多數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雖然一再有專家說90%的人每日行駛距離不超過50公里,但是中國消費者對續航的要求比美國人更高,因為很少有中國家庭擁有超過1輛汽車,而美國人可以做到一輛純電動汽車通勤,一輛傳統汽車旅行。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老百姓平時上下班,但是周末外出,節假日出遊的需求,又該如何解決呢?
缺點而:充電難
在國內充電設施建設滯後的情況下,充電是電動汽車所面臨的的一大難題。公共場所充電樁的缺乏嚴重影響了電動汽車的出行。
缺點二:充電慢
目前大多數充電樁都是慢充樁,一輛車充滿需要5-8小時。雖然可以利用夜間休息時間充電,但是如果遇到什麼突發情況,純電動汽車的充電慢的缺點就會凸顯無疑。
缺點三:售後服務有待加強
電動汽車結構雖然簡單,但是由於動力部分和傳統汽車相去甚遠,在維修起來還是會遇到一些麻煩。第一個問題就是維修技師的缺乏,現在絕大部分的技師能夠修傳統汽車,但是缺少電器方面的知識,貿然維修電動汽車不但可能造成車輛的損壞,還有一定的危險性。第二個問題是零部件的稀缺,電動汽車生產量和保有量都少,因此零部件少,價格還高。

⑶ 電動汽車相比傳統汽車仍存在那些問題

1、電動汽車冬季駕駛的話,電池的消耗很大,一般來說一輛官方宣布續航里程三百公里的汽車,冬季的時候至少會消耗三分之一的里程,因此也就能跑二百多公里,因此買電動汽車可以說駕駛的問題很大。

2、電動汽車只有一個檔位,因此駕駛起來幾乎沒有任何的駕駛感,同時電動汽車的方向盤指向模糊,因此駕駛起來只有一種方向性,而沒有汽車精確的指向性,因此電動汽車被譽為老年代步車。

3、電動汽車充電的過程很麻煩,一般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可是這屬於快充。對汽車的電池損耗很大。可是適應慢充的話,一般是八個小時以上。這樣的話有任何緊急的事情,根本沒有辦法處理。

(3)電動汽車領域難點擴展閱讀:

電動汽車的優點:

1、環保:電動車不會排出有毒的氣體、造成空氣污染,這是電動車相比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的第一大優點。有人可能會說,電動車的電池用壞後,也會造成污染,這種觀點已經不符合現實。

因為現在已經有一種電池修復技術,能夠很快地修復舊的電池,舊的電池仍然可以收購賣錢,同時可以實現對廢舊電池的統一管理和處理,所以電動車是一種不會污染環境的綠色交通工具。

2、節能:同樣行走100公里的路程,汽車一般要5-15公升的汽油,摩托車也要2-6升的油,但電動車只要費1-3度電左右。在世界性的能源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電動車就是一種非常理智的選擇。

3、省錢:由於節能,電動車的使用就比其他交通工具要省錢的多。比如,同樣的使用路程(依每月約1000公里算),使用汽車者要花600元人民幣;使用摩托車者要200元,而電動車者才要30元。因此,電動車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⑷ 純電動汽車的難點是電力什麼技術

快速充電,電量儲存,電池散熱

⑸ 純電動汽車缺點是什麼

一、充電難:在國內充電設施建設滯後的情況下,充電是電動汽車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公共場所充電樁的缺乏嚴重影響了電動汽車的出行。

二、續航里程短:受限於電池的容量,目前大多數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雖然一再有專家說90%的人每日行駛距離不超過50公里,但是中國消費者對續航的要求比美國人更高,因為很少有中國家庭擁有超過1輛汽車,而美國人可以做到一輛純電動汽車通勤,一輛傳統汽車旅行。

三、充電慢:目前大多數充電樁都是慢充樁,一輛車充滿需要5-8小時。雖然可以利用夜間休息時間充電,但是如果遇到什麼突發情況,純電動汽車的充電慢的缺點就會凸顯無疑。

四、售後服務有待加強:電動汽車結構雖然簡單,但是由於動力部分和傳統汽車相去甚遠,在維修起來還是會遇到一些麻煩。第一個問題就是維修技師的缺乏,現在絕大部分的技師能夠修傳統汽車,但是缺少電器方面的知識,貿然維修電動汽車不但可能造成車輛的損壞,還有一定的危險性。第二個問題是零部件的稀缺,電動汽車生產量和保有量都少,因此零部件少,價格還高。

⑹ 電動汽車的優勢與劣勢

電動汽車的優點首先是節約能源,因為電動汽車的主要能源是電力,也就是說根本不會用到汽油,這樣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污染排放量幾乎是零,對於保護環境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屬於環保出行工具。

中國政府目前對於電動汽車政策方面有一些扶持,雖然力度已經減小,但是起碼在一線城市,會得到一些好處。

電動汽車的缺點也比較多,首先電動汽車市場方面使用的人比較少,因此電動汽車維修的費用高昂,一旦出現任何的問題,那麼必須去4S店面進行保養,這樣一次下來價格至少在一千元左右。



主要的分類

1、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2、純電動汽車:按照用途不同分類,純電動汽車可分為電動轎車、電動貨車和電動客車三種。

⑺ 新能源汽車一般有什麼難題

NO.1 電動汽車碳排放問題
目前很多人都在質疑,認為電動汽車雖是零排放,但發電的碳排放依舊影響霧霾環境。王秉剛稱,一般小型的電動汽車百公里電耗是10度,每公里碳排為50克左右;對比燃油汽車,以百公里5升油耗為標准,碳排每公里達150克,這一碳排指標遠高過普通的電動汽車;而更大的SUV,每公里碳排放甚至達到450克。
NO.2 我國電力資源能否支持電動汽車發展
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是否會增加電力資源負擔?
國內目前的電力發展現狀能否支持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
王秉剛指出,電動汽車使用時間大部分在白天,夜間上路的時間並不多,因此電動汽車用電主要利用低谷電,少增加裝機容量,這樣不僅有利於平衡電網,更可減少儲能費用,未來還可以實現車網電力交易。電動汽車的發展不但不會使電網建設投資大量增加,恰恰還會改善電網運行效率,降低電網碳排放。
NO.3 國內動力電池如何面對國際競爭
當前在車企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領域,成長出一批優質本土企業,發展利好的同時,國內電動汽車發展尤其是動力電池也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王秉剛建議一方面所有電池企業努力將自身產品做好,做高安全、高質量的產品;一方面國內車企要多支持本土電池企業的產品,避免出現國內新能源汽車必須大量使用國外動力電池的局面。
NO.4 國內電動汽車是否具備進入市場條件
王秉剛認為電池技術的進步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命運。隨著電池成本下降,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在成本上差別不大。考慮到傳統汽車排放要求繼續嚴格,車聯網的發展等有利因素,電動汽車將具有經濟優勢;同時從大幅減少排放考慮,國家會不斷出台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
NO.5 基礎設施滯後如何緩解?
在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上,王秉剛透露,目前基礎設施問題已經被各級政府提上日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將加快推進國內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不過,應加快制訂、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補貼政策,加快充電介面統一標准實施,加快制訂充換電站聯網與付費標准化,更多關注充電安全等。
NO.6 如何評估現行的鼓勵政策
對當前熱議的補貼政策問題,王秉剛認為國內政府的鼓勵政策力度大、涉及面廣,包括科技項目、創新工程、購車補貼、取消限行限購等,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起了關鍵作用。
隨著國家政府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不斷扶持,以奇瑞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一大批車企已經在當下大放異彩,成為未來車市的主流產品。相信在王秉剛組長為大家解答過一系列有關新能源汽車對環境、未來發展、政策等方面的困擾後,會讓廣大受眾重新認識並接受新能源汽車

⑻ 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續航應該怎樣解決

近幾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可謂是風生水起,很多汽車企業都在不斷的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因為我國如今正在大力的推廣車主購買新能源汽車,所以市場的需求量也就非常大。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可以受到很多車主的喜愛呢?一來是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可以享受到國家補貼,二來是新能源汽車是不需要加油的,只需要進行充電就可以行駛了,更加的環保。因此很多車主一開始便選擇了新能源汽車。

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的種種問題,續航問題都還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電池的更換和汽車維修問題又進一步的呈現出來。很多網友表示,還好自己沒有購買新能源汽車。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處理的話,新能源汽車也只能是一個噱頭了,並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還是有很多車主選擇購買燃油車的原因。新能源汽車產業想要更加快速的發展,這些問題就應該要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否則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無法很好的繼續發展下去!不過現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可以終生免費更換電池了,我想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將會越來越好!

⑼ 電動汽車在應用領域的現狀

在「十五」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和「十一五」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連續支持下,中國電動汽車領域自主創新取得了重要進展,形成了以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為「三縱」,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和動力蓄電池為「三橫」的開發格局,自主開發的產品已經開始進入規模化示範運行。截至2010年12月,全國累計投入示範運行車輛7097輛,累計示範運行里程23890萬公里。此外,國家出台《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規定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每輛最高可享受5萬元補貼,而純電動車最高可享受6萬元補貼。
2010年,國家電網已在全國27個城市建立75座充電站和6209個充電樁。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出台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2011年,中國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數量將達到50萬輛;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佔全部汽車的一半,約為6500萬輛。《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以上。
應用現狀:
動力電源使用成本高,續駛里程短。電動汽車滿載後電量消耗大大超過理論數據,一組新電池跑不到原定的80公里。其成本之高也是顯而易見的:按照普通計程車新車平均油耗每公里0.6元、舊車油耗每公里0.7元、電動計程車每公里成本0.5元、司機一個大班平均跑500公里來算,司機一天油錢在300元-350元,電動計程車則是250元左右。但是雖然能節省50元-100元,但最少要換6次電瓶,盡管每次換電瓶不到5分鍾,但由於充換電站少,浪費在換電瓶路上的成本也不少。

⑽ 簡述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特點,與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區別所面臨共同的難點有哪些

你好,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形成了共識,從長期來看,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技術在內的純電驅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方向,在短期內,油電混合、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重要的過渡路線。目前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共同的難題,例如關鍵技術的突破、汽車工業的轉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等。
具體到各國,應該說,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還是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起步比我國要早很多,它們的發展也各有側重。
美國長期側重降低石油依賴、確保新能源安全的戰略,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交通領域實現根本上擺脫石油依賴的重要措施,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地位。早在柯林頓時期,美國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為目標的計劃,混合動力是當時主要的技術解決方案。到了布希時期,變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賴,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後來還有一個計劃,想用十年的時間實現20%的石油替代和節約,主要措施是生物質燃料。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奧巴馬政府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實施新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總額4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以及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計劃,產品上,選擇了以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為重點。
日本長期堅持確保能源安全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雙重戰略,通過制訂國家目標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國家能源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交通領域對石油的依賴從100%降到80%,為了配合這個新能源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車燃料計劃,明確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推進生物質燃料的應用,促進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等。近期,日本又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重要內容,並且計劃到2020年普及以電動汽車為主體的下一代汽車。目前,日本正全面發展三類電動汽車,其混合動力全球銷量第一;在純電驅動方面,規劃和產業化推進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也領先於其他國家。
相對於美國和日本,歐洲更加側重於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經成為歐洲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質燃料、天然氣以及氫燃料為主,本世紀初曾經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標。近期,歐洲則對電動汽車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德國2009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計劃,高度重視純電驅動的電動汽車發展,以純電為重點,分別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目標。

熱點內容
長城c30圖片內飾 發布:2025-07-09 11:56:40 瀏覽:615
長安悅翔v7樂酷型內飾 發布:2025-07-09 11:55:49 瀏覽:134
超清豪車桌面壁紙 發布:2025-07-09 11:55:16 瀏覽:791
譽獅三輪油車價格 發布:2025-07-09 11:33:05 瀏覽:835
13米拖掛重量 發布:2025-07-09 11:27:54 瀏覽:473
25550r19越野輪胎價格 發布:2025-07-09 11:26:59 瀏覽:428
廣本繽智越野車 發布:2025-07-09 11:24:21 瀏覽:80
二手進口柴油皮卡車 發布:2025-07-09 11:16:08 瀏覽:51
10萬左右的硬派越野車 發布:2025-07-09 11:09:39 瀏覽:123
e路行房車演唱會 發布:2025-07-09 11:08:39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