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能源汽車共享
① 浙江驚現共享汽車「墳場」,車主坐等國家補貼
浙江嘉興萬民村的一片農田中停放著數百輛共享汽車。近日,第一汽車頻道記者親眼看見這些荒草叢中被棄置、無人看管的車輛時,產生觸目驚心之感。
這些車輛絕大多數是2015年左右投放市場的奇瑞EQ、榮威E50,隸屬於環球車享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環球車享」),車身上貼著「EVCARD」標識。2018年底,環球車享開始把嘉興、上海、杭州損壞較嚴重的車輛運到萬民村,一開始是在萬民村公交車站附近的一片農田裡,之後又在萬民村一家鐵製品加工廠附近找了一塊更大的場地停放車輛。當地的村民稱其為「汽車墳場」。
2019年11月,停放於萬民村公交車站附近農田裡的共享汽車嚴重損壞,大燈里甚至灌滿了泥土。環球車享相關人士表示,這些是不適於繼續運營的車輛,暫時集中擺放,是為了等待報廢或做二手車處置。
除了嘉興,浙江杭州、桐廬,以及山東、重慶、廈門等地出現類似的共享汽車「墳場」。部分被閑置的車輛出廠才兩年時間,目測外觀尚好,為什麼也被擱置起來?
某共享出行公司高層李楊一語道破天機:「共享出行虧得很厲害,但是拿到補貼要滿足2年或者行駛2萬公里的條件,與其讓車輛到處跑,不如放起來等到拿到補貼就把車輛報廢。」
汽車「墳場」只是共享出行行業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研究機構預測共享出行市場規模高達300億~500億元/年,但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共享汽車公司實現全面盈利。2017年起,友友用車、EZZY、麻瓜出行、car2go等公司相繼停止運營或倒閉,這條賽道上的玩家快速減少。而處於頭部的環球車享、首汽約車也在持續收縮網點數量。
「共享出行的動機一開始是不單純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承接主機廠的新能源汽車庫存,到目前為止盈利模式也沒有找到。」李楊說道。
盈利模型失效
共享汽車的本質為汽車分時租賃,理論上它的客單價低於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但是車輛周轉率高,因此盈利前景明確。
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首汽約車某區域負責人王震告訴第一汽車頻道記者,公司內部曾做過一個盈利模型,在投入400輛售價約為7萬元的奇瑞EQ前提下,每個用戶單次使用3個小時或行駛約40公里,平均每輛車每天使用4單以上,這400輛才能實現盈利。
但實際上,共享汽車的集中使用時段為早晚交通高峰期,晚上10點以後使用率非常低,大量時間是閑置的。加上新能源汽車需要充電,大量時間空置,使用效率很低。
王震解釋說,共享汽車的成本主要分為車輛購置費用、停車場租賃費用、保險費用、運營人員費用、電費、清潔費,以及二手車殘值損失的費用,按照400輛奇瑞EQ運力、3年折舊攤銷計算,每個月的成本就是58萬元。首汽約車還聘用了大量服務外包人員,負責給車輛充電和洗車,平均每個人要負責15輛車。
「很多人喜歡去掰雨刮器、後視鏡,有的人甚至把整輛車的座椅都拆走,但是我們報案的話,金額低於5000元的很難追回來。」王震說,該城市每個月的汽車修理費就要將近4萬~5萬元。
2019年,首汽約車在武漢試點「放開行」活動,該活動的內容之一是下個用戶為上個用戶交停車費,結果當月首汽約車在武漢支付了將近120萬元的停車費,因為用戶將車開到停車費較貴的區域後,都不願意為上個用戶承擔停車費,導致車輛一直停放,首汽約車不得不自己來承擔這筆費用。
另一項隱性的成本是車輛違章費用,2015~2017年,王震負責的一個分公司處理違章扣分和罰款的費用達140多萬元。
「說起來我們是可以追溯到車輛的使用人,但追溯的成本可能比我們自己處理的成本還要高。」王震說。
王震認為,網約車和共享汽車最大的區別在於人,網約車可以通過對司機的管理來減少風險和成本,但共享汽車難以做到這一點,「我管理的某個城市,一個月的支出是120萬元左右,但是一個月的整體營收不超過60萬元,每個月都要虧損60多萬,這還是全國運營效率排名前五的城市。」
王震稱,多地出現共享汽車「墳場」,是因為各家公司運營持續虧損,「與其我讓它在路上跑,我要花錢維護,還不如放在田地裡面,等牌照掛滿3年,拿到國家和地方補貼,就把車輛報廢掉。」王震如是說。
第一汽車頻道記者了解到,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發展改革委簽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要求,政策發布後銷售上牌的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從注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
在實際執行的時候,新能源車主機廠與共享出行公司會結成某種利益關系,共享出行公司在車輛購置的時候,跟主機廠簽了大客戶協議,必須幫助後者達到拿國補、地補的年限和公里數;此外,共享出行公司有時候會提前更新運營車輛,他們會去跟主機廠談置換,也要承諾達到後者拿到補貼的條件,對方才肯跟它做置換。
環球車享一位負責人李彬還反映,由於共享汽車的車鑰匙都是放在車內,APP鎖的只是車門,所以不時會出現車輛被盜開而半夜追車的情況。
李彬補充說,新能源汽車殘值低、維修成本高,種種不利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車並不適合做分時租賃。以奇瑞EQ為例,該款車補貼完之後是6.98萬元,3年的殘值是車價的20%左右,而同期的燃油車殘值大約能有60%。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如果壞掉只能更換、不能維修,而換一個電池包的費用是6~7萬元,相當於買一輛新車的價格。
李彬同時表示,環球車享正在實施收縮策略,即城市覆蓋面和網點數量減少,以降低運營成本;全國范圍內,環球車享實現盈利的城市屈指可數,盈利性較好的是福建沙縣,原因之一是當地交給代理商來運營,代理商比起直營在控製成本上更有優勢,且當地車輛使用環境相對寬松,減少違章等額外的成本支出。
共享汽車死亡潮
共享汽車誕生於共享經濟的大浪潮之下,2013年7月,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和同濟大學等機構創辦的EVCARD,成為中國首個共享汽車公司。此後新的共享汽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涌現。
截至2017年,中國已有36家共享汽車公司,從投資人背景看,可以分為車企、互聯網公司以及汽車租賃公司等幾大派系。2019年,市面上存在的共享汽車平台達119個之多。
伴隨著急速的擴張,初期的共享汽車公司破產倒閉、用戶押金難退、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不時發生。
成立於2014年3月的友友用車是最早倒下的共享汽車公司,友友用車的前身為「友友租車」,主營業務為電動車分時租賃。2017年,友友用車宣布破產倒閉,其創始團隊成員亓立明解釋原因是車、人、充電等成本居高不下,盈利遙遙無期。
2015年,由北京大夢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自駕出行產品EZZY在北京上線。當年4月,EZZY獲得策源創投40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2017年初,EZZY宣布獲得A輪融資,但是當年10月,EZZY團隊正式宣布解散。
2018年,宣布停止服務或倒閉的共享汽車公司劇增。2018年1月,名為「途寬易」的廣州共享汽車平台被曝出拖欠500多名用戶數十萬元押金的消息。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由於公司業務戰略調整而停止服務。2018年6月,中冠共享汽車在進入山東濟南僅1年後就停止服務,多名用戶反映押金難退,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2019年6月,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宣布,將於2019年6月30日正式結束在中國市場的汽車分時租賃運營業務,並已提前啟動押金和賬戶余額的退還程序。
2019年下半年,多名用戶因押金退還問題向法院起訴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途歌」),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執行局的回復是:途歌名下涉案數量眾多,但該公司沒有登記在冊的房產和車輛,銀行卡賬戶也沒有剩餘可控金額,所以無財產可供執行。啟信寶數據顯示,途歌的失信信息36條,被執行信息128條,作為被告共有28條立案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共享汽車出行平台超過100個,但根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活躍用戶統計,行業排名第十的出行平台一步用車活躍用戶數僅為3.1萬人,這意味著排名低於一步用車的90多個共享汽車出行平台活躍用戶數更低。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對共享汽車的態度由追捧轉為冷遇。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投融資規模為469.42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55.91%。
共享汽車究竟出路在何方?李楊提出,將新能源車轉換為燃油車可以改變虧損的現狀,因為燃油車的使用效率、養護成本、殘值、人員投入成本相比起純電動車有更大的優勢。
李楊同時指出,共享汽車之所以出現全行業性的困境,一是在共享經濟和新能源汽車雙重概念之下,資本市場過度熱炒;二是共享汽車很大程度上是幫助主機廠消化新能源汽車的庫存,將新能源這種並不適宜做汽車租賃的產品推向了市場,從而引發諸多問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表示,雖然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過去幾年快速增長,但是個人消費者在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中的佔比僅兩成左右,近八成新能源乘用車被賣給了網約車公司和共享汽車出行公司。
這解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虛熱,也解釋了共享汽車全行業性困境的來源。
(文中李楊、李彬、王震都是化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杭州濱江有共享汽車嗎
杭州濱江肯定是有共享汽車的,你可以下載共享汽車APP進行查看
③ 新能源共享汽車在哪有怎麼使用
共享汽車的話之前沈陽和北京都有了,最近深圳機場都開始有了名車都可以開了,而且價格低到不足計程車的三分之一。使用也很方便的只要下載一個叫「簡行」
APP在手機上操作就可以了因為是思創物聯提供的「T-BOX」硬體設備和軟體平台,市場應用商店現在應該還沒有,我也不確定,可以問一下他們公司就知道了
④ 數千輛新能源車被廢棄在杭州郊外,這些車將如何處理
數千輛新能源車被廢棄在杭州郊外,這些車我個人認為早晚有一天會歸發放這些新能源車的公司來處理。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這么多的新能源車被廢棄在杭州的郊外是極度不正常的。正常來講,即便是車輛要報廢也要有正規的流程,即便是新能源的汽車也不應該例外。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的汽車是靠充電來驅動的,這么多的新能源汽車,如果說不去按部就班的處理,那麼,這些車上的電瓶會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答案是肯定的!因此,這些電瓶車相關部門理應當調查並且找出這些新能源汽車應該擔責的公司,而不是任由這些新能源的汽車廢棄在郊外,這是不對的!不符合新能源汽車環保理念的。
這些新能源的汽車,看起來其實是非常新的,到底是因為什麼廢棄,這也是一個需要查明的事情。
數千輛新能源車被廢棄在杭州郊外,這些車為了環保,應該會被集中處理。
⑤ 共享新能源汽車怎麼租
1、手機下載安裝共享汽車的APP,一般打開APP主頁即是地圖,可以選擇「用車」也可選擇「預約」。
2、選擇附近的車輛,選好後點擊訂車或預約即可。
預約租車一般可選擇按分鍾計費、小時套餐或按天計費。未注冊的用戶需要注冊後才能租車,軟體會引導用戶進行注冊和相關設置。
共享汽車租一天多少錢?
不同租車公司收費標准都不同:
1、GoFun
GoFun共享汽車採用無起步價的「分鍾+公里」計費方式,1元/公里、0.1元/分鍾。收費標準是1元/公里+0.1元/分鍾,押金為699元。
比如說:假設您駕駛Gofun出行前往30公里外的市郊,駕車時間為1小時,使用Gofun出行總費用為:1×30+0.1×60=36元。
2、car2go
即行car2go的收費標準是1.8元/公里+0.3元/分鍾,如果您在使用車子的時候,中間有熄火停車的話,這段時間的時長收費標準是0.1元/分鍾。
比如說:租車行駛5公里,共計用時30分鍾,中間有10分鍾的熄火停車,本次用車需要的費用是5*1.8+10*0.1+20*0.3=16元;如果的用車超過24小時,或者是連續使用幾天的時間,那麼時長費收取最高不超過128元/天;涉及到的里程費則是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實際收取。
3、EVCARD
EVCARD出行計費方法是前30分鍾15元,超30分鍾後0.5元/分鍾,每24小時最高180元。不足1分鍾按1分鍾計費。開始計費時間以實際刷卡取車時間為准,結束時間以手機客戶端或官網上點擊「還車」成功時間為准。
比如說:若使用時間為28分鍾,則收取15元;使用40分鍾,收取20元(15+5);使用24小時鍾,收取180元)。
⑥ 杭州共享電動車怎麼沒了2021
據報道,杭州相關管理部門日前宣布叫停「共享電動車」,並對在杭州提供租賃電動自行車業務的企業進行了約談,要求在限定時間內,自行對本平台車輛進行清理並暫時退出杭州市場。
共享單車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同時也減少了人們對於汽車的過度依賴,並且對於人們自身的身體健康也是有著一定的好處的。同時,減少在城市中一些汽車的使用,可以達到一個節能減排的優勢。但是,共享單車也有著一定的缺點。
首先,共享單車經常會出現一個亂停亂放的現象,影響了市容市貌。並且經常會出現一些沒有素質的人,把車輛占為私有,他們會惡意的破壞這些公共財產,傳播一些較差的素質。
⑦ 新能源汽車共享公司哪家靠譜
180公里以上。
一步用車智能電動共享汽車,共享服務車型有吉利知豆兩座城市微行車,續航180公里以上;江淮IEV6四座智能電動共享汽車,續航251公里以上;海馬愛尚EV四座智能電動共享汽車,續航200公里以上。
充電40s續航10公里,充電效率與運行流暢性大幅提升;
一鍵啟動,充電弓智能下壓完成充電,全程便捷無需手工操作;
一托多、群管群控、智能分配功率,保障需求的同時降低投入成本,經濟實用;
CMS對大功率充電實時監測,主動防護、柔性充電,保障安全……
憑借這些領先的技術優勢,針對行業痛點和客戶需求做出的方案,特來電「智能柔性充電弓」又一次在大功率充電領域拔得頭籌。
縮短充電時長、提高車主體驗、解決充電焦慮感,大功率快充一直都是業內積極探索的領域。特來電此次推出的智能柔性充電弓單車最大充電功率可達450kW,雙槍快充方式可達360kW,均為國內最高功率技術,電動公交只需8分鍾就能充滿,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長。
⑧ 杭州有共享電動車嗎
杭州有共享電動車;通過掃碼開鎖,循環共享。已經出現了共享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汽車。這是新時代下共享經濟的促成結果。
其實共享電動車的起步並不比摩拜和ofo晚,只是太多的運營商選擇校園或者是景區作為運營范圍,不受人們的關注。國內已經出現了包括喵走出行 、獵吧、租八戒、小鹿單車、電斑馬、ebike、八點到、7號電單車、萌小明等一系列從事電動車租賃的公司,並且還有一些傳統電動車製造商也在考慮以電動車切入到共享出行領域。
(8)杭州新能源汽車共享擴展閱讀:
在相關的《編制說明》中,上海市交通委表示,這一原則主要是基於城市交通安全和市民人身安全考慮。共享電動自行車產權不屬於個人,一旦駕駛操作不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極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據統計,上海市因電動自行車肇事的道路交通事故;
2015年發生158起共96人死亡,2016年發生108起共95人死亡,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率由2015年的60%上升至2016年的88%。此外,上海市交通委在《編制說明》提出,共享電動自行車充電過程和露天停放對電池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影響,綜合考慮後提出了「上海市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
⑨ 請問杭州有幾家共享汽車哪個比較好用謝謝!!!
近兩年,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出行方式。而最近,杭州人的日常出行又多了一種工具,那就是共享汽車。
不久前,眼下最火的共享汽車平台之一TOGO途歌,正式進入上海,將共享汽車的話題熱度推到了新的高點。這家成立於北京的共享汽車平台,全部採用賓士Smart車型,目前在北京和深圳都運營得不錯。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杭州就有了一些採用分時租賃模式的共享汽車平台,像微公交、車紛享等。現在,盼達用車、電螞蟻等,又相繼加入了杭州共享汽車的隊伍。
共享汽車越來越受杭州人歡迎
市場需求大 共享汽車升溫
在國內(特)大城市中,道路、停車資源已成為稀缺資源之一,隨之而來的是購車成本、用車成本的不斷上升。可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似乎又不太離得開汽車。於是,共享汽車的出現,剛好滿足城市人群出行的需求。
「手機App提前預約,價格還比網約車便宜,周末開著共享汽車出遊,經濟又實惠。」剛在下沙弗雷德廣場某共享汽車平台租賃點完成租車流程的大三學生小金說,寢室里4個室友去濱江玩,乘坐地鐵來回也得50多元,還不能直達目的地。「可通過共享汽車出行,一下午的費用也就七八十元,而且方便太多」。
打算長租的呂女士算過一筆賬,租一輛共享汽車,一年的全部費用差不多是1萬元;而養一輛私家車,平均費用會在2萬元左右。「女兒上初中了,學校離家有點遠。只為了接送她上下學去買輛車,又感覺不劃算」。
事實上,由於這兩年的市場需求量大,全國各地的共享汽車已在悄然升溫。比如在上海,上汽集團和EVCARD合資成立的環球車享,已投放運營6500輛,新進入的TOGO途歌也已投放100輛賓士Smart。又比如在北京,寶駕出行、TOGO途歌、樂視旗下的零派樂享、首汽集團旗下的Gofun等平台,大多運行良好;在深圳,比亞迪、中興、車普智能、聯程共享等4家企業共投入1000多輛分時租賃汽車,戴姆勒旗下car2share、途歌TOGO兩家互聯網車企也已進入深圳市場;在重慶,戴姆勒集團的即行car2go已投放600多輛賓士Smart,力帆集團的盼達用車投放數量也達到800輛。
而在杭州,左中右微公交EV已投入12000輛康迪小電跑,盼達用車預計在2017年底前投入運營超過1200輛力帆電動汽車。除此之外,吉利旗下的「的藍」、富士康旗下的浙譽、杭州和達交投旗下的電螞蟻、與眾泰新能源合作的「眾車紛享」……也都在杭州從事共享汽車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