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供氫系統
『壹』 氫氣為燃料的新能源汽車安全嗎會不會發生意外
現在目前市面上的燃料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指氫燃料電動汽車,而其餘零星的以甲烷或者其他能源為燃料的電動車適用范圍只是叉車或者電廠之上。
對於燃料電池的安全性,氫雲鏈認為,從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情況來看,還是比較安全的,只是在充能和氫氣保存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技術攻關克服。
下面,氫雲鏈大體在3個方面,介紹下氫燃料電池在安全方面的現狀:
(1)產業標准:
在車載儲氫系統領域內,早已存在各種標准,包括我國的國標、ISO標准、美國SAE標准、日本JIS標准等。標准中不僅定義了壓力數據,同時也規范了安全性能(具體安全性能包括應力、腐蝕、泄漏、震動等規范及實驗方式),在標准層面已經保證了安全。
(2)閥門自動控制系統:
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的氫氣濃度比為99.99%,遠高於遇明火爆炸的4.0-75.6%濃度比,如果遭遇來自外界的明火燃燒,系統則會自動關閉多級閥體。當車載檢測系統偵測到儲氫罐或管路出現氫燃料泄漏,控制系統會即刻關閉氫氣輸出,避免與氧氣混合,確保不會自燃。
(3)儲氫罐結構設計及應急處理系統:
儲氫罐本身也有著很高的強度,以豐田Mirai為例,儲氣罐由三層結構組成,最內層材料是高強度聚合物,中層是強化碳纖維和高強度聚合物的混合材料,外層是玻璃纖維和高強度聚合物的混合材料,靜止狀態下不會由罐壁泄露氫氣,即使受到槍擊被貫穿之後也能保持瓶體結構,使氫氣瀉出而不爆炸;在車輛著火的時候,一個叫易熔塞的閥門會受熱熔化,強制性地按照一定速度排出氫氣。
綜上所述,由於氫氣有快速逃逸的特性,泄壓後不易燃燒或爆炸。
因此有業內人士提出,在極端汽車碰撞沖擊情況下,可以通過監控關鍵部件加速度等指標,通過系統確認發生碰撞之後開啟泄壓閥釋放氫氣、降低氣罐壓力來避免爆炸。目前來看,實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安全技術成熟,使用安全有保障。豐田mirai工程師在訪談中甚至公開保證,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時速80公里碰撞,氣罐絕對不會爆炸。
『貳』 為什麼都說氫能才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2019年東京車展正式開幕,除了本田飛度和斯巴魯LEVORG原型車正式亮相外,日本大哥大豐田仍占據「 C位置」,通過展示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一系列科學技術思想出行方式,反映出豐田汽車未來出行的暢想。
車展前夕,備受關注的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第二代Mirai概念車正式亮相。盡管它看起來非常驚艷,但看起來像概念車,但是從整體形狀和細節上來說,這已經非常接近量產了。在外觀上,這款近5米的車型整體上具有轎跑車風格,大嘴形也顯示出整車的豪華感。內部工藝精湛,風格相當雷克薩斯的風格。專門設計了許多細節以突出車輛的技術特性。
氫燃料電池VS電動汽車,誰是「新能源」
關於作為新能源的「氫」和「電」的爭論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 「氫氣」在十七世紀被醫生發現為「空氣」。直到21世紀,由於其易燃和爆炸特性,它的使用仍然更多。許多人抵制,直到現在,它的應用一直很廣泛,但也受到限制。
作為「水之母」,其提取方法被認為需要更多的能量,許多人認為提取氫作為燃料是「不值得的」。同時,從燃料本身來看,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成分之一。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好的備用能源。最後,氫和氧結合在一起只能產生對環境幾乎無害的無毒無害的水。
『叄』 氫雲研究:誰將主宰未來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 or 固態鋰電池
作者|tom高級新能源分析師
我國油氣資源匱乏,大幅度以來國外進口。為了保證國家能源安全,採取多元化能源發展路線。早期嘗試了甲醇等生物質燃料,後又發展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燃料。隨後又探索了超級電容、鋰電池、燃料電池等技術,鋰電池已經成功應用到交通領域,成為近年來新能源發展主力軍。
鋰電池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偏低,加之安全性存疑,一直備受業內外爭議。而氫燃料電池技術突破,超高能量密度,成為業內外關注焦點。本文將從全新一代鋰離子電池技術——固態電池,與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分析二者優劣勢,預判未來應用前景,供讀者參考。
首先從全新一代鋰電池技術——固態電池開始,分析目前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進程,及其技術優劣勢。
1、固態電池產業化只差臨門一腳,但續航改善有限
近一年多,台灣輝能開始與各大主機廠進行合作,測試電池包,這在氧化物固態電池領域具有標志意義。在10月22日東京車展上,豐田汽車CTO寺師茂樹也表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示範運營固態電池汽車,2025年左右可以大規模生產固態電池汽車。以這些信息來看,輝能似乎在半固態電池產品和豐田硫化物全固態電池離量產越來越近。
2、輝能半固態鋰電池初步具備小批量生產能力
近日,輝能CEO在某論壇上透漏了最新電池技術進展。通過論壇信息,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輝能所謂固態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而是採用添加少量有機電解液的半固態電池。添加少量有機電解液,可以大幅改善界面接觸問題,使得電池性能幾乎達到液態電池水平,同時在安全性、高低溫性能、散熱等方面還具有明顯優勢。這種半固態電池解決了目前液態鋰電池安全問題,但沒有解決能量密度問題。由於負極不能採用金屬鋰,其能量密度將不會有領先優勢。
表1主要鋰電池技術路線特徵
圖6兩種電池成本-續航里程對比
6、超長續航,長途、重載場景氫燃料電池優勢明顯
氫燃料電池由於能量密度高,長續航優勢明顯,可以運用於大載荷場景,如大型遠洋船舶、重型長途車輛,而動力電池是難以勝任這些應用場景的。在燃料電池發展早期,我們已經看到其在大型船舶、火車、重載車輛領域的應用嘗試,筆者認為氫燃料電池在這些領域應用更具有優勢。而固態電池延續了液態鋰電池優點,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續航里程(能量密度)不足問題,但其仍然難以與燃料電池相比。
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在很多應用領域是相互補充的,比如在電網儲能領域,氫燃料電池容量大,而鋰電池響應快,在電網儲能中起到作用也不盡相同。鋰電功率密度大、氫電能量密度高,電-氫混合技術成為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主要採用技術路線。能源領域從來都是受到政府管制的,未來不排除政府通過稅收及相關管制措施,調節氫燃料電池使用成本,使得氫氣使用成本具有比較優勢。筆者認為不能單純否定某一種技術,二者具有非常好的互補性,協調二者發展才能更好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是用電的,為啥不用氫動力當能量呢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是用電的,為啥不用氫動力當能量呢?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之間的爭議已成為2019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TEDA)論壇的重點。
「一些媒體電影將不再支持純電動,轉換為氫氣燃料電池車,以及一些工業公司也認為我國新的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將被搖動。」 8月31日,財政部經濟建設部門一流的巡邏曲秋柳在泰達說。
這種有爭議的是純電動汽車補貼的顯著恢復,而氫燃料電池將在下一段時間內獲得國家財務支持。但是,在過去幾年中,在促進財政補貼下,我國的純電動汽車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技術突破,而且由於成本下降,它不再是行業依賴補貼的期限賣。
總體而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隨著純電動汽車市場進入全面市場競爭的舞台,新能源汽車工業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如何解決深層矛盾,這是至關重要的。
「政策應該是改革,電動汽車和電力電池必須安全第一,而不是英里,超過能源,必須改變這一概念,改變政策;企業管理應重新定向,在市場化下,必須減少電池,提高安全,節能減排,減少汽車的價格。而不是追求長長的里程純電動,多重裝載電池,廢能,增加排放。「楊玉生說。
『伍』 新能源汽車有用氫氣的嗎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是用電的,為啥不用氫動力當能量呢?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之間的爭議已成為2019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TEDA)論壇的重點。
「一些媒體電影將不再支持純電動,轉換為氫氣燃料電池車,以及一些工業公司也認為我國新的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將被搖動。」 8月31日,財政部經濟建設部門一流的巡邏曲秋柳在泰達說。
這種有爭議的是純電動汽車補貼的顯著恢復,而氫燃料電池將在下一段時間內獲得國家財務支持。但是,在過去幾年中,在促進財政補貼下,我國的純電動汽車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技術突破,而且由於成本下降,它不再是行業依賴補貼的期限賣。
爭端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氫燃料不會取代純電動
事實上,在下一個階段,國家對純電動汽車的支持將主要應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便利性的應用場景。相關部門對純電動汽車的支持態度沒有變化。
然而,宋奇北指出,目前,全球製造競爭加劇,外部環境惡化。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和國際先進水平仍然有差距,一些新的能源汽車有一些深刻的問題和矛盾已經開始。
早在本世紀初,我國已經建立了「三垂直三級」(三個垂直: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三車輛技術;三級水平:多能量電力組裝系統,驅動電機電力電池三個關鍵技術的研發布局。然而,整體而言,該行業已經發展到今天,該行業的共識是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同的技術路線,而且它們是互補的關系而不是替代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工程學院,楊玉生,視野,節能減排是電動汽車的宗旨。 「從電動汽車全部生命周期,長時間里程純電動車不節省能量減排,插入混合動力車輛假節能減排,燃料電池電動車難以節約減排,較小的純電動汽車真實節能減排,增加機動車輛是非常節能和減排。「楊玉生說。
新能源汽車深層矛盾
中國汽車工業正在進行調整期。在乘數銷量的趨勢下,該行業正在尋求新的市場增量。在今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中,新的能源汽車市場提出了趨勢,未來幾年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然而,由於補貼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率在近兩個月內顯示出大幅放緩。雖然新的能源汽車在過去幾年中迅速發展,但目前的產品成本難以與燃料車輛進行比較,而新的能源汽車則重點關注銷售有限的城市。
與此同時,純電動汽車的一些根本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同濟大學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究所張彤表示,新能源汽車仍面臨多種挑戰。
「里程焦慮沒有完全消除,雖然新的能源汽車實際更新里程約為300公里,但收費時間尚未得到解決,而快速充電技術在中國有很多問題。雖然成本控制已經進展了仍然很高。充電基礎設施仍然不夠。在充電領域,充電成本越來越高,充電介面也具有統一的標准問題。「張彤說。
從消費者的實際應用,純電動汽車的經驗過程仍然得到改善。此外,一些問題仍然難以在未來解決。
總體而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隨著純電動汽車市場進入全面市場競爭的舞台,新能源汽車工業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如何解決深層矛盾,這是至關重要的。
「政策應該是改革,電動汽車和電力電池必須安全第一,而不是英里,超過能源,必須改變這一概念,改變政策;企業管理應重新定向,在市場化下,必須減少電池,提高安全,節能減排,減少汽車的價格。而不是追求長長的里程純電動,多重裝載電池,廢能,增加排放。「楊玉生說。
『陸』 新能源汽車有沒有氫氣為燃料的
你好。目前新能源車輛是由以氫氣為燃料的。但是大多是在公交車上。目前部分城市的公交車已經採用氫氣為能源。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望採納。
『柒』 未來新能源汽車究竟是電能還是氫能的天下
其實所謂的空氣動力汽車並非只「吃」空氣,目前幾乎所有的空氣動力汽車實際上都是採用了混合動力的驅動方式以使空氣動力裝置回收怠速時的空轉能量以及剎車時的動能,並將其轉換成空氣,貯存在蓄能器中,這意味著這種汽車實際上還是需要使用混合動力驅動的,而且這種汽車的最大問題在於蓄能器的密封問題無法解決。
其實說到底,這種空氣動力汽車的原理,跟蒸汽機動力並無本質區別,而發明了一百多年的蒸汽動力汽車無法走出實驗室,也能說明所謂的空氣動力汽車的前途如何了。
並非一無是處。
正如最先進的歐洲的空氣動力汽車AIRPod可以作為機場通勤,空氣動力汽車也並非一無是處,在某些無法忍受內燃機尾氣或者電動車的輻射的環境里,這種空氣動力汽車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比如核電站、精密電子實驗室甚至是麵粉廠,在這種工作環境里,空氣動力汽車作為特種車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只不過,想要將其投放市場,並將其作為解決城市汽車污染問題的解決途徑是不現實的,目前來看,汽車行業的潮流和趨勢還是以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
『捌』 目前相關制氫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還要走多長的路
通過特殊材料和相關技術裝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氫氣再通過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驅動汽車行駛。也就是說,其技術與網傳的所謂的「水氫發動機」「車輛加水就能跑」並不是一回事,水只是一個必備的反應物,核心技術是制氫材料、裝備和控制系統。
在氫能源車的研發上,需要時間和實踐來檢驗。為今之計,最好的做法是,莫急於求成,沉下心來繼續研究和試驗,完成技術攻堅。相信公眾是有足夠耐心等待氫能源汽車大規模應用。
『玖』 新能源汽車的新能源主要是氫嗎全息能源有在做新能源汽車嗎
他們只是研究制氫吧,不可能還生產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