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推廣數據
A.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2020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電關鍵數據發布
10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綱領性文件。其中十大要點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中闡述了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方向和目標,明確了「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路」,為全國各省市充電服務網路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
近年來,全國各地充電設施發展迅猛,配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充電設施的服務能力提升和多場景適配成為了充電設施發展的攻堅戰。
抓運營,促充電網路優化調整
自2018年年中開始,北京市公用類充電設施的建設趨勢表現為慢充樁的增長速度放緩,快充樁的建設速度迅猛,尤以60kW-120kW的設備增長最為突出。主要原因為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從「盲建」,逐步向分場景、分行業、分用戶的方向調整。而在2018年10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出台《關於實施2018-2019年度北京市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實施細則的通知(京管發[2018]108號)》後,更是給北京市的充電行業加了一把明艷的」火」。從政策出台後,各充電運營企業在場站運營及管理中明顯加大了投入力度,對於不符合社會公用使用需求的慢充場站逐步進行了功率配置調整及場站布局優化。同時,隨著北京市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化,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增速顯著。據北京市公用充電設施數據信息服務平台(市級平台)e充網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北京市120kW及以上功率的充電設施數同比2019年增長50%,進一步提升了北京公用充電設施的充電服務輸出能力和市民使用效率。接入e充網平台的120kW及以上功率的充電設施配置有120kW至400kW之間多種型號,單槍口最大功率可達180kW。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車輛充電功率峰值也在不斷提高,大功率充電也將更好的發揮作用。同時,大功率多槍口快充樁可同時為多輛新能源汽車充電,提高充電效率,減少充電等待時間。
快慢充2:1,已形成快充樁為主的社會公用充電網
目前,北京市公用類充電場站共5158處,充電樁為4.68萬根,較2019年底充電樁數增長為10%,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其中,社會公用充電設施快慢充比為2:1,快充為主的社會公用充電建設格局凸顯。社會公用快充充電設施中,以60kW及以上功率的快充樁建設為主,佔比達到80%。大功率設備的建設趨勢,與目前電動汽車的技術升級及電池容量提升的充電需求強吻合。北京市各環路均以快充樁為主,尤以二環內及六環外突出,快慢充比達到4:1。
綜合北京市不同場所類型分析,商業區、工業園區及城市公園綠地等對快充樁補電需求為主的場所,快充樁佔比最高可達90%,對於酒店賓館、商務辦公區等對慢充有一定需求的場所類型,快充佔比平均達到了55%。
隨著新基建對充電設施的定位和賦予的要求,充電技術將迎來發展高峰。智能有序充電的市場應用,不同場景對於充電設施配置的需求將得到更合理的智能響應。公用充電網路的合理發展對新能源汽車下一個十五年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優質的配套保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2020年第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解析:合創等142款車型上榜
2020年第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解析:合創等142款車型上榜,比亞迪領銜「乘/商雙料」榜單,刀片電池車型亮相,燃料電池車仍缺席
導讀
2020年2月14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2批)》,其中142款車型符合2019年國家補貼的產品技術要求,7款車型符合2018年國家補貼的產品技術要求,其餘新能源車型共21款。而本批符合2019年補貼技術要求的142款車型,較2020年第1批112款的水平增長約27%,這主要得益於轎車和客車數量有所提升。在這142款車型中,包括純電動車型共55家企業128款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共7家企業14款型號、燃料電池車型仍無入圍產品。此外,乘用車部分共44款新車型,包括純電動乘用車3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13款。商用車部分共98款新車型,包括純電動客車38款,純電動專用車56款,純電動貨車3款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1款。其中,本批目錄中來自廣汽乘用車型號為GAM6490BEVN0B的綜合續航高達643km。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漢EV/DM、別克VELITE7、幾何C、領克06PHEV、合創HYCAN007等新能源汽車系數亮相本批目錄。
要·點·速·覽
①動力類型:純電動車型128款,插電混動車型14款,燃料電池車型0款
②車輛類型:乘用車44款,客車39款,專用車56款,貨車3款
近日,《汽車縱橫》雜志對工信部發布的2020年第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符合2019年補貼技術要求的142款車型進行了研究分析。從新能源車型分布情況來看,專用車保持公告數量首位,且入選車型佔比接近四成,客車以39款車型位居第二,本批新能源乘用車所佔比重較2020年第1批增加約5個百分點。
整體情況
從車型類別來看,商用車數量是乘用車的兩倍多,98款入圍車型佔比接近七成,而其中又以專用車居多;乘用車本批入圍產品共有44款,占總量的比例約31%,其中轎車34款,SUV/MPV共10款。(見圖表1)
註:以上數據來源工信部,並由汽車縱橫雜志編輯整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在哪裡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統計數據
可以查一下中國汽車工業年鑒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年鑒,夏澤網有這些年鑒的電子版,很方便。
E. 2020年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數據解析:或在7月「轉正」
中國市場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數據前兩天出來了,不過提供參考的兩個數據還不太一致——新能源口徑的數據為7.8萬台,另一個數據口徑為8.3萬台,但無論是哪個數據,看環比的話在補貼退坡緩沖期整個數據並不是特別理想。當然也有好消息和壞消息——
1)好消息是:看上去7月份新能源汽車要首次同比轉正了,其實這個趨勢要爬上去並不容易;
2)壞消息是:按照當前的形勢來看,2020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最好的局面是維持同比不變,目前半年下來一共產了31.4萬台,要把數字拉回到103萬台,下半年需要產70萬台,也就是每個月得10W+才行,而按照當下的經濟形勢,預估全年能在85-90萬台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
圖6?2020年上半年電池安裝量
小結:
我一遍一遍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狀態,總覺得這個局面是絕大部分企業都處在一個相對苦逼的狀態,目前二級市場的狀態和企業的經營情況好像有著很大的反差。可能是企業在市場上拿了錢來穩住經營,穩住當下的局面吧,我們更應該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這個背離。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北上廣近三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0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4.28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36萬輛,同比增長3倍;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7.90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4.28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36萬輛,同比增長3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14.79萬輛,同比增長8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2.46萬輛,同比增長79%。2009年到2015年中國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49.7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佔比超過30%。而2015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2.304萬台,累計銷售40萬輛左右。無論是單年量還是累計量,中國均排名全球第一。
從全球范圍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還處於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化期,各國均制定了嚴厲的標准法規倒逼產業升級轉型。在中國,史上最嚴的四階段油耗法規已於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歐洲、美國、日本分別以每年4.4%、4.5%、3.9%加嚴油耗法規,倒逼汽車降低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光有大棒是不夠的,中、美、歐、日 .....
G. 新能源汽車如何運用大數據
個人認為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新能源汽車屬於新出現的行業,雖然已經開展應用一二十年了,但與燃油車的研究成果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特別是在其關鍵的三大電設備領域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再就是其充電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使用純電動汽車還要經常面臨充電難的老大難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應用大量數據來分析統計出規律,制定對策來統籌規劃解決,離不開大數據的應用。
H. 福田汽車 | 收到7億元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
近日,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收到北京市財政局轉支付的2017年度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清算資金合計7.04億元。
?
此外,根據北汽福田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北汽福田累計銷售汽車54萬輛,同比增長5.45%。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5988輛,同比漲幅達到60.97%。
面對這一情況,只能說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步入後補貼時代,而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路上競爭也會更加殘酷與激烈。
消息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後台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 是每年都更新嗎
每年更新,有增有減。